2012年5月2日

【約書亞•靈性煉金術】 不帶評判,全然接納自己——意識轉化的第二階段 (上)




之前我們把從小我意識轉化到心靈意識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詳見前一章的開頭處),在這裡,我們將討論步驟二。

你必須療愈內在受傷的部分

當你不再認同小我時,首先會進入一種混亂狀態,困惑於自己的本來面目,這種混亂在本質上可能非常深刻且具有哲學性。你開始質疑生命的意義,質疑好與壞,質疑你真正的感覺和想法,以及別人說你應該有的感覺和想法。對你而言,這些問題突然變得非常真實,而且直接關係到你的生命抉擇。你看著自己,心想:「這是我嗎?這是我想要的嗎?」此刻很難做出選擇,因為所有事物都不再不證自明瞭。

事實上,你現在正向後退一步,進入內在深處。你開始覺察到自己更深層的部分,那個部分比較沒有受到你的教養和社會的制約。你瞥見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你的獨特性、你的個體性。你記得有一部分的你沒有依賴周遭的任何人事物——父母、工作、人際關係,甚至是你的身體。這就是你模模糊糊地感知到你的神性的時候——神性就是你完全沒有被約束且永恆的那個部分。

其實,你們都是多重次元的存有,有能力、也的確同時在好幾個不同的實相裡顯化自己。你沒有被限制在一個線性的時間框架內,目前的人格只是你這個多重次元實體的一個面向。一旦你瞭解到,現在呈現為物質世界的人類只不過是你的一個面向,你就會超越它,並接觸到你所是的大我。


但在到達那個境界之前,你必須療愈內在受傷的部分。

 
遵照小我的命令和要求而活,已經在你的內在造成心理創傷。放開小我意識一開始會引起混亂、疑惑和迷惘,而在這第一步之後,你便進入一個新階段——觀察、理解和療愈內在傷口的階段。我們現在就要來談一談。

 
在小我的控制下,你的行為和思想長久以來一直是基於恐懼。某種意義上,你曾經冷酷地追求權力、認可和控制的欲望,因此掩蓋了自己的本性。你的行為一直依循外在標準,而不是聽從自己真實的需求。另外,你也無法真正愛別人,因為愛與控制或主宰的需求完全相反。這整個意識狀態對你靈魂的整體性造成重擊,於是,靈魂在小我的統治之下受苦。

 
當你從小我的掌控之中解脫時,這個內在痛苦對你來說越來越顯而易見,它暴露在你面前,赤裸裸的,沒有掩飾。然而,你卻還不知道如何處理這樣的痛苦,因為你仍然處於混亂、迷惘的狀態。你多半會經歷一個評判內在傷口的階段,因為那些創傷似乎把你引向負面的行為模式:上癮症、抑鬱、無法控制的情緒波動、溝通問題、難以有親密關係。靈魂才剛剛開始轉向光,而你對自己的這種評斷會為它帶來更多痛苦。靈魂正在放下對權力和控制的需求,正變得越來越敏感……然後就陷入了自我評判之中。

許多人正在這個小我與心靈之間的無人地帶徘徊,他們在尋找一個更充滿愛的實相,卻依然處於小我的控制範圍內。其實,你身上那些你所謂的「負面特性」,並不是內在創傷造成的,你對創傷的評判才導致了負面性。如果用接納的態度看待自己,你不會看到一個上癮、憂鬱或失敗的人,而只會看到那需要用最溫柔、最寬容的方式去照顧的內在創傷。

 
從小我轉變到心靈的第二階段裡,最重要的一步是:你願意去瞭解自己內在的痛苦,也就是接受它,瞭解它從何而來,然後允許它存在。

 
如果你可以察覺小我意識所有表現形式中固有的恐懼的核心,就進入了心靈意識的實相。無論某人的行為有多麼應受譴責,如果你認出這些行為之下的痛苦、孤獨和自我保護的需要,就接觸到了表現這些負面行為的靈魂;一旦你察覺到處於恐懼之中的靈魂,你就能夠寬恕。而這最先在你身上發揮作用

接受你身上讓你真正厭惡的事物,一些實在讓你氣惱、你認為早就該擺脫的東西,可能是不安、懶惰、急躁或上癮症——也就是你認為不應該存在的一切。現在,試著去理解這些特點或脾性背後的真正動機。是什麼迫使你一次又一次地有這樣的感覺或做這些事?你在這個動機之內可以覺察到恐懼的因素嗎?

你是否注意到,一旦瞭解恐懼的存在,你內心就會長大成熟,就會湧現類似這樣的感覺:「天哪,我不知道你如此害怕!我會幫你的。」如今你的態度之中有了寬容,有了愛與寬恕。

只要你依然認為由恐懼出發的行為,例如挑釁、上癮症、卑屈奉承、虛榮等等是「壞的」「有罪的」或「愚蠢的」你就是在評判但評判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基於恐懼。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下評斷時,內心會變得苛刻。我們為什麼需要評判事物?把事物局限在對與錯的強烈欲望到底是什麼?評斷的需求底下有什麼樣的恐懼?那是害怕面對內在黑暗的恐懼;本質上,也就是害怕活著的恐懼

在放開小我意識的過程中,你會想要建立一種對事物的全新觀點。對於這種觀點的最佳描述或許是「中立」——只注意那是什麼,不在意它「應該是」怎樣。如此一來,小我行為的因果就會被觀察,其內在恐懼的核心會被認出來,於是,小我對你來說真的變透明了。而透明的東西,只要你想要,就可以放開它。

每個人都知道恐懼,都知道困於恐懼之中的黑暗與孤寂。當恐懼在小孩子臉上坦率地表現出來時,大多數人的反應是立即伸出雙手。但是,當恐懼透過暴力和殘忍的面具間接表現出來時,似乎不可原諒。行為越具破壞性、越是殘酷,越難察覺其背後的恐懼和寂寞。

不過,你有能力做到。

從你自身恐懼和孤寂經驗的深處,你可以觸碰到殺人犯、強姦犯和罪犯靈魂中深刻的恐懼。

你有可能瞭解他們的行為。而假如你基於自己對黑暗的親身經驗去理解,就可以釋放它。你可以讓它就是它,不必對它下評斷。如果你真正瞭解恐懼就只是種力量,也知道你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而完全瞭解了這種力量,那麼你就可以不再評判。恐懼不好也不壞,它只是個角色,有它必須演出的特定任務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