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4日

小我的兩個面向

阿郎撰寫

有人著迷於一塊土地的獲得,可以帶給她圓滿。同時間,有人陷於自己兒子不爭氣而痛苦失望。我們以為兩者是天差地遠的不同,但核心本質上,一樣都是深深受困於思維所投射於外界的形相上,都是受困的狀態。小我有兩個面向:內容和結構。小孩因玩具被奪走而哭,玩具代表了內容,它任何其他內容都是可以互換的,如職位、薪水、福利、自尊。這個劇烈的痛苦之所以產生,是因為這個字:「我的」,這就是結構性的小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心智結構就是「認同」,或者稱「等同」。等同什麼?等同於我,玩具等同於我,是我的一部分。你所認同的事物就是內容,而你的意識、強迫性的去認同,就是結構性的。而這一切等同中,最大的等同,就是「等同於心智」,它是所有等同的第一個等同,是所有等同的最基礎、最根本原因,或者你也可以說是「等同於思維」

做事的過程中,因為思維主導這一切,我們很容易就有了立場與堅持。一旦與別人不同調,衝突就會發生。或者我們有某一種預期的結果,為了確保結果可以如期,我們便會想要控制別人的作事方式,偏偏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認為,衝突也就不間斷了。加上在工作中,這些目標是被命令的,你有不得不達成的壓力。且工作上的表現與你的薪水是連結的,那代表工作表現代表你的生存。

因此一旦執行工作,你會自動的進入某一種模式或某一種立場中,你會以這個模式去回應周遭發生的事情,而遺忘「你」不是這個「思維模式」這個不易察覺的事實。

不論你因某人某事暴怒、還是悲傷難過、還是憂鬱不樂,雖然情緒上有程度上的差異,但,在深受思維所苦這一件事情上,完全沒有差別。情緒上的差異只是表相,核心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迷失於思維中。


如果你因對別人發怒,感到愧疚,而希望自己之後可以是和顏悅色的對待他的話,那麼這是沒有幫助的。問題不是因暴怒而指責別人,而是自己的意識狀態。所以讓自己成為好人,並不是解答,因為問題不是自己欺負了別人,而是所有這些底下的意識狀態。如果你不是調整自己的意識狀態,光只是做一個好人,作用根本不大。那個想要成為好人的企圖,正是思維本身。「認同」某種角色,如好人,就是一種架構,只要架構在,不管內容是什麼,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在我們的切身感受上,卻會有很大的不同,而因著這樣的不同,我們就很容易認同這些內容。比如我們認同當一個好人勝過當一個壞人、認同是一個有錢人勝過一個貧窮者,我們以為兩者真的有所不同,但在架構層次上,「認同」的本質完全一樣。



2017年5月23日

「擁有」的省思

阿郎撰寫

「擁有」是一種「我」「等同」「某事物」的想法的結合,簡單來說,就是泛指這個架構:「我的XXX」,如我的車子、我的職位、我的性別、我的想法、我的身體等,都是「我」的一種延伸。

我們自小從「零」開始,慢慢有了自己專屬的名字,這時「我」開始出現,而伴隨出現的,正是「我的...」,一種我的延伸擴展,這些東西都充滿「我」的「認同感」。這些東西越有價值,我就會自認越有價值。自此,我便開始以外在事物或外在表現來衡量自己、看待自己,渴望不斷增加「我的」內容或者獨特性。

我開始以擁有某些東西自豪,或者缺少某些東西而感到自卑不如人,我拼命的以獲取物質為生命主要內容。但每一次達成夢想所獲得的快樂,總是如此的短暫,不久後,我便又受到另一個夢想的吸引而繼續追逐。我的價值變成取決於我所擁有的東西,也就是,我的價值受限於我所擁有的東西,我在這些東西裡頭,尋找自我的價值。比如如果我擁有一輛千萬跑車或億萬存款,我就自以為了不起了。

在這裡,我發現類似「架構模式」及「組成內容」的兩個面向存在。「擁有」、「想要更多」,這是屬於「架構」面向;而金錢、物質、地位、愛情、尊嚴、立場便是「內容」的面向。內容是可以不斷變換的,但架構幾乎不變。只要這個結構一直存在,不論你獲得任何內容都無法滿足你、都不會令你快樂。比如你「擁有」了夢寐以求的跑車,你接著就會「想要更多」,你想要大房子、好的頭銜、完美的伴侶等,你會一直追尋其他事物。為什麼?因為「想要更多」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還是匱乏的」,所以不論你獲得什麼,你始終會繼續「感到匱乏」而繼續追求。只要「擁有」、「想要更多」的架構一直存在,你只會繼續感到不夠而追求一生

或許這正是大家所說的「小我」!但小我真的是錯嗎?真的不應該存在嗎?真的應該藉由修行來消滅小我嗎?我沒有什麼令人折服的洞見,但我認為,這不是對和錯的問題。它就是小我罷了,這些只是小我的一種架構罷了,而小我並不是錯的,它只是「無意識」而已。而無意識代表「無念」、代表「沒有思維」嗎?不,我的體驗是,無意識代表沒有覺知到自己正在認同思維或情緒這一件事情。無意識代表我認同我是腦袋這個說話者,無意識代表「我是這個思維」。

所以,所謂的執著,其實不是執著於某件事物,而是執著於一個思想,而這個思想有著「我」或是「我的」在其中。所以小我並不是錯,如果你認為這是錯的,那只不過是更多的小我而已。你當然可以珍惜並喜愛一些事物,你需要的不是放下執著,而是「覺知到」自己正在執著,一旦覺知到這件事情,那份執著、那份認同就有了缺口,轉化就會開始。

如果你此刻正聽從某些老師的教誨,而不斷逼迫自己「放下」對事物的「執著」,我想,別試了,你可能不會成功的。事實上,當你停止在事物中尋找你自己時,那個對事物的執著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消失。如果說你真的要做些什麼的話,那麼就是盡可能多的去覺知到你對事物的執著就可以了。同時我發現,我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事物有執著(認同),直到我失去它們,或是面臨失去的威脅,那時,我的情緒感受會告訴我這一切。而一旦你覺知到自己認同於某事物時,那個認同本身就已經不完整了。「我是那個覺察到自己有執著的覺知」,這就是意識轉化的開始。

我們的無意識中,潛藏著「需要更多」的架構,只要你無法意識到這架構並超越這一架構,你未來依然會感到匱乏與不圓滿,而繼續追尋其他的夢想。當然,這樣也沒有什麼問題,它也不是一種「錯的」生活方式,只是如果我對這樣的無止盡追尋感到痛苦,那麼,我或許可以試試另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

「擁有」的另一端是「失去」,「擁有」看似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但依循前面的論述,失去會讓我們變得「更少」嗎?如果說擁有是一種「想法」,那麼失去是否也是另一個「想法」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呢?而經歷到失去的痛苦,是否就真的表示我變得「更少」了呢?而因為不想變少、不想失去、不想輸,「恐懼與焦慮」就如影隨形。況且,我經常發現,伴隨我擁有的越多,我要付出的就越多,為了維持繼續擁有,我就必須踩著三太子的風火輪,終生往前狂奔。

究竟,我是擁有了這些,還是被監禁在這些裡頭了?




2017年5月19日

思維會延伸它自己

阿郎撰寫

想像一個畫面:人體這個骨骼架構,沒有血肉覆蓋於外,頭顱骨呈裝了一個腦,透過評論外面的人事物,思維延伸了它自己到物質裡頭。或者你製造了一個東西,那代表思維透過製造,物質化了它自己進入這個東西裡頭。每一樣東西都代表了某一種思維,都有某一種思維附身其上。

這個世界是思維經由伸延它自己顯化而成的,舉目所見的每一個人,並非真的「活著」。那一直活著的,是「思維」,用被操控的「人偶」來形容這種情形,非常貼切。

所以你會渴求外在事物,因為思維需要透過外在來延伸它自己,而目前為止,都是「思維」在這世間運作,而非「你」。思維越是運轉,越會壓榨身體的能量來支持它自己,因此那些被困在某種思維情境中的人,如憂鬱,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差的,因為身體的很多能量都被投入頭腦的持續運轉中,越長時間維持某一種情緒狀態,如憂鬱,越需要更多的能量。否則,能量是來來去去,能量也受到「恆變」法則影響。憂鬱照道理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的,除非有大量的能量持續被投入,而這些多投入的能量,就是來自於身體的提供。

外在事物是思維存在的證明,因為外在事物是思維自身的延伸,所以你會沉迷於外在事物,因為目前「你」正是「思維」本身。所以思維會抗拒接受當下,因為只有抗拒、批評、不滿,思維才能激發身體的能量並吸取這能量,思維才能不斷延續它自己。

因為外在事物代表思維,所以思維會以「慾望」方式來產生向外延伸的動力來源,所以你會渴求一樣又一樣的事物,並且每次都會想像這件事物,可以帶給自己多美好的體驗,慾望伴隨著想像力而來。

在工作生活中,當我們不滿抱怨、批評他人行為時,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先觀察自己的這些行為。腦袋中的「思維」會因為自己對別人的批評,更加的活躍,而身體就像被抽乾水分一樣的僵硬緊繃。


2017年5月14日

受苦是因為念頭

在談到臣服時,你說到:痛苦是臣服於當下的一個途徑,同時還說到,有些人

不需要經歷痛苦。但無論如何,臣服是超越意願和欲求的,而我們要怎麼樣才

能做到臣服?那恩典呢?我的意思是,這也需要老天的眷顧,你可以談談你的

看法嗎?



托勒: 好。

臣服是完全接受當下原本的情況。但你是無法臣服的——除非你完全吃足了苦

頭,你受夠了痛苦,而且,就某種程度而言,你還認識到,絕大多數的痛苦都

是自己造成的——它出自對當下現況的抗拒,它出自對當下現況的某種詮釋,

它出自於念頭,而不是出自於實際的情況。


當你真正認識到,「我受苦受夠了。」唯有當你真是受夠了人生中的痛苦時,

你才能夠說出:「我再也不要痛苦。」痛苦是一位絕佳的導師,痛苦是多數人

唯一的心靈導師,痛苦讓你有深度,它慢慢地剝蝕去心所造作的自我——假我。

有些人會走到這一步,就是當他們領悟到:「我受苦受夠了。」而這幾乎可說

是所有來閉關的人的情況,如果你去問他們, 你會發現,對於人類的痛苦,他

們都有自己的經歷,否則是不會對這樣的訊息敞開心胸的。他們嚐過自己的那

一份做人的痛苦,而且已經走到願意洗耳恭聽的地步。他們能夠聽進去「有另

一種生活的方式」這樣的訊息,有另外一種過日子的方式,不會為自己帶來進

一步的痛苦,因為,就很大的程度而言,人類製造出自己的痛苦。


其實,這樣的訊息每一個宗教中都有:佛教主要的訊息是滅苦;基督教的中心

思想,就是耶穌所說的「找到寶貴的珍珠」、就在此時此地「找到你內在的天

國」,這指的當然就是「活在痛苦之中」的結束。


我們可以這麼說,人必須受苦,才會了悟自己不必再受苦,這就是它弔詭的地

方。如果我沒有受苦,此教示就不會存在,換言之,此教示之所以存在,部分

原因是由於強烈的痛苦。身而為人,我如果沒有經歷痛苦,那麼就不可能在靈

性上有所提升,因此,痛苦是我主要的老師,而痛苦也是許多人的主要老師。

有些人在準備好時,就會接觸到靈性的教示或導師,加速他們了悟:「自己沒

有必要再受苦了。」這樣的話他們可以聽進去,而這也正是佛陀在二千六百年

前所講的,自己製造的痛苦可以滅除——當你不再自找苦吃時即是。要記住,

受苦是因為念頭,念頭讓自己受的苦更甚於其他。通常讓你受苦的不是情境,

而是你對情境的詮釋:「哦,這真是糟透了。」明白這點時,你就會看到生活

可以有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你的內心不會再跟現況去爭辯——這就是自找苦吃

的終結。同時,由於你不再自找苦吃,你也不會再找苦頭給他人吃,因為此兩

者如影隨形。



問: 我們如何才能邁出這一步?只是接受[現況 ]就可以了嗎?


托勒: 是的,答案就是接受[現況 ]。


但除非你的內在已經準備好了,否則你是無法接受[現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

從來不說服任何人,要他們相信我講的是真的,或是他們應該修持些什麼。我

從來不說:「你應該做這個。」或是嘗試說服某個不肯相信的人,因為這樣做

沒有意義。


唯有當你的內在準備好時,換言之,當你受苦受夠時,那麼你就準備好了,這

樣的訊息你就能夠聽進去,而且你會馬上知道此言不虛,馬上你會知道,讓你

痛苦的終究不是情境,而是你對情境的詮釋,而這詮釋多半是你的一種抗拒—

—這才造成了痛苦。


所以,在聽到這樣的話時,如果你沒有馬上認出當中的真理,內心還在爭辯的

話,那也沒關係,這不算是缺失,此教示從來就沒有說:「你應該過這樣的生

活。」除非是你自己與其中的真理相應,這樣的教示對你才有意義,它才能夠

幫助你。


它只能幫助那些內在已經準備好了的人,現在已經有許許多多準備好了的人,

他們真的能夠聽進這樣的話,而且他們馬上會認出:「沒錯,這是真的。」

因此,說服向來不管用。(笑)



2017年5月10日

期待下匱乏的恐懼

阿郎撰寫

有一天,你的伴侶在電話中,向著銷售人員說:幫我拿一瓶XXX、幫我買2罐XXX、啊,那個好像不錯,不然也4包好了。這時,你情緒開始上升,你感到生氣。你不喜歡電話那頭的那個人員,你不喜歡伴侶跟她接觸了。你忍住脾氣,終於伴侶掛掉了電話,開開心心的哼著歌。你認住情緒說:錢不好賺,不要這樣亂買啦!她收起了笑容,心情不再愉悅。你們陷入了長長的沉默,甚至整晚不再有太多的對話,你們各自帶著這樣的思維及情緒,進入了睡夢中。

這是生活中很小卻很常發生的情境,這在兩人關係的相處中,很頻繁出現的類似劇情。對方做了你不喜歡的行為表現,你的內心開始翻攪。所謂的對方,不只是你的伴侶,更可以是你的小孩、父母、長官下屬、親朋好友、甚至電視上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造成你情緒上的沸騰。

「想法」,不只擅自決定了「我要的、我不要的」,甚至也要求「別人可以做的、別人不能做的」。「思維」想要緊緊抓住我及別人,它想要緊緊抓住這一切。但可能嗎?每一個人都知道不可能,所以我肯定痛苦終生。但要伴侶不要亂花錢有錯嗎?沒錯,但不是真的。大家認為對的,不代表就是真實的。在道理上、在常理上說的通的,被認定沒錯的,不代表就是「真實的」。

期待別人能做、不能做,並將自己心情好壞的原因,怪罪於此,是一種愚癡、一種無明。若你真的這樣做,你將活在地獄中,因為你隨時都會感到痛苦。同時,自己這樣期待的底下,潛藏著一種自身對於匱乏的恐懼感。對於安全感、金錢、幸福、青春,這些都涉及關於未來的概念,與一種「恐懼」的想法的結合,就形塑成這樣的行為。

「恐懼」可以與各種想法融合,它會以「慾望」、「為你好」等具有正面意義的新型態樣貌出現在你眼前。恐懼幾乎離不開「失去」與「匱乏」 - 「害怕失去」及「害怕得不到」。對於金錢感到匱乏、沒有安全感的人,一般會很害怕花錢、捨不得花錢。同時對於伴侶花錢時,他總會有諸多的批評與責備,因為那牽動了他內心關於匱乏的恐懼感,他下意識的進入防衛戰備狀態。而伴侶有時會因考慮對方感受而產生罪惡感、愧疚感、壓抑感。

換個角度,讓我來模擬伴侶的某種觀點:
因為有了你,我覺得圓滿、覺得不再有匱乏,而且我珍惜這樣的幸福。所以,我更不會亂花錢,除非我覺得我現在很想要它,而且在價格上,它也不是高價位,是我可以負擔的。我並不覺得我亂花錢,我只是偶爾想要一些東西而已。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既然你那麼不高興,那以後我盡量少花錢,或者花錢時,盡量不讓你知道。這些反應,也是基於「害怕失去」而起的愧疚感。

這只是一種反應模式,並非每個人都是這樣反應。但重點不是怎樣反應,而是當「恐懼」與另一種念頭結合時,我們總會無意識的做出各種反應。「思維」會激發啟動身體的「情緒感受」反應,然後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一輩子幾乎都受困於這連鎖反應中,我們甚少覺察到它們的存在。就算覺察到它們,我們也總是將它們視為敵人般,總想要消滅它們。所以我們研究它們、剖析它們、責怪它們、避開它們、壓抑它們、消除它們。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是,這些行為,也是因為我們「恐懼」它們的出現。

我們在何處「陷入」呢?當伴侶下訂單時,這一個點都還只是單純的「生命情境」。當你的「思維」進入評判模式,而你沒有覺知到這一點的那一刻,便是你陷入生命故事的臨界點。

因此,若覺察能力夠強烈,你便可以在思維介入時保持警醒。你越是能臨在於當下,你越能夠不被思維牽著走。




2017年5月5日

從「匱乏的虛假」去認識「圓滿」

阿郎撰寫於高雄捷運上

體認到自身的無缺,而間接了解自身的圓滿。你無法證明自身圓滿,那是無法被理解的主體,只有透過了解到「缺少是虛假的」來證悟無缺,間接體認圓滿。


無需擺脫鐵杆,鐵杆已經顯化在那裡了,只要回到你自身,只要「是」你自己即可,你無需將鐵杆視為敵人。無需將你的思維及情緒視為敵人,它只是顯化在那裡,你並不需要消滅它們,才能讓自己平靜。我從許多身心靈老師的觀點中得到一種觀點,他們都是將頭腦思維視為一種修行上的阻礙,他們追求「無念」。但對於情緒,他們卻視為「內在小孩」,要傾聽、要愛護這內在小孩。其實不論是思維或情緒,它們不好也不壞,它們並不會真的妨礙你的內心平靜。如果你將它們視為敵人,而拼命的想要消滅它們,那麼你會發現,充其量你只能壓抑它們。

體認到你是那個空間,那個「未顯化狀態」的覺知空間。不論有什麼思維或情緒升起,去感知那背後尚有一個靜默的存在,你不是這喋喋不休的聲音、感覺憤怒的也不是你,它們都是「客體」(關於客體的論述,可參考文字只是指標一文)。漸漸的,你的心會平息下來,你的心會安靜下來。

無須去追求圓滿,因為那會讓你迷失在世間種種修行方法中,那會讓你離開你自己更遠。外在事物所能提供給你的圓滿感受,只會是短暫、且容易上癮的,它消退後反而會讓你覺得更加空虛匱乏。但不是說它不好,而是它所能提供的,就只能是這樣,這是它先天上的限制,你無法期待它提供給你它所沒有的。



2017年5月3日

臣服並非是無為

阿郎撰寫

臣服,意味著要有智慧去分辨現在什麼能做,什麼無法做,然後有勇氣去做能做的,並且放下不能做的。所以臣服是積極的行動,行動也包含了去執行「不行動」,並非只有表面上的行動才叫做積極,學會「執行不行動」是更進一步的積極行為。沒有智慧的人學不會這一點,沒有耐性的人學不會這一點。

臣服有一種要人不要在事情上鑽牛角尖的意味,因為只要你在事情上鑽牛角尖,你就會停在事情上,而不是讓事情繼續前進、讓自己繼續前進,那有一種讓自己停在原地對抗事情的意味。如果臣服,你會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然後你會衡量這件事情,並做出你的回應與處置,而不是待在原地生氣、抱怨、不滿,然後什麼處置都沒有。所以臣服更像是協助你脫離思維的掌控,讓你超越思維,進而充分運用思維的力量。

比方想買一塊地,你透過管道去詢問、去拜託,一段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什麼消息。如果你抗拒這結果,你會焦慮、你會心煩意亂、你會整個腦袋都在想這件事情,然後你會更加急躁的橫衝直撞。但如果你臣服,你會判斷,是否這地區近期沒有你要的土地出售,那麼是否還可以有其他管道試試?如果的確都試過各種管道了,那麼你也許會決定暫緩買地的「念頭」。你不會被念頭驅使,而盲目的踩著風火輪往前直衝。

上述是用一個簡化的例子來闡述,臣服並非「什麼都不做」的「無為」,相反的,臣服是一種更加積極的處理態度,它不讓情緒阻擋自己的前進,不讓思維情緒綁架了自己,更不讓自己活在思維與情緒層次中。每當你拒絕接受某件事情的結果,你的思維便會開始衍生各式各樣的故事、編造各樣的情節,然後這些故事會帶出各種情緒感受。

「接納」讓我們更加貼近事實,而非活在「自我想像」中。自我總是站在自己渴望結果的立場,去認為外在應該如何。但外在事物的運作牽扯很多人的意願,並沒有義務要滿足你、配合你的慾望。因此,「臣服」可以幫助我們走出思維與情緒,讓我們更加貼近當下的現實。接納需要警醒,需要一定程度的覺察力。

有時當下沒有什麼事情,但因你想到工作上某些令你生氣的事情,然後你會順著這個情緒,自行編出更多的發展。經常,如果你是生氣的,那麼你會編出更多令你生氣的故事,然後在故事中你會反擊對方。如果你是悲傷的,那麼你會編出更多自己悲苦可憐的情節。這時,透過接納,你會意識到自己陷入胡思亂想裡但卻出不來了。這時,分心去做一些不需要太用腦的活動,可以幫助你阻斷這思想流及情緒漩渦,比如手工藝、做菜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