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撰寫
「擁有」是一種「我」「等同」「某事物」的想法的結合,簡單來說,就是泛指這個架構:「我的XXX」,如我的車子、我的職位、我的性別、我的想法、我的身體等,都是「我」的一種延伸。
我們自小從「零」開始,慢慢有了自己專屬的名字,這時「我」開始出現,而伴隨出現的,正是「我的...」,一種我的延伸擴展,這些東西都充滿「我」的「認同感」。這些東西越有價值,我就會自認越有價值。自此,我便開始以外在事物或外在表現來衡量自己、看待自己,渴望不斷增加「我的」內容或者獨特性。
我開始以擁有某些東西自豪,或者缺少某些東西而感到自卑不如人,我拼命的以獲取物質為生命主要內容。但每一次達成夢想所獲得的快樂,總是如此的短暫,不久後,我便又受到另一個夢想的吸引而繼續追逐。我的價值變成取決於我所擁有的東西,也就是,我的價值受限於我所擁有的東西,我在這些東西裡頭,尋找自我的價值。比如如果我擁有一輛千萬跑車或億萬存款,我就自以為了不起了。
在這裡,我發現類似「架構模式」及「組成內容」的兩個面向存在。「擁有」、「想要更多」,這是屬於「架構」面向;而金錢、物質、地位、愛情、尊嚴、立場便是「內容」的面向。內容是可以不斷變換的,但架構幾乎不變。只要這個結構一直存在,不論你獲得任何內容都無法滿足你、都不會令你快樂。比如你「擁有」了夢寐以求的跑車,你接著就會「想要更多」,你想要大房子、好的頭銜、完美的伴侶等,你會一直追尋其他事物。為什麼?因為「想要更多」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還是匱乏的」,所以不論你獲得什麼,你始終會繼續「感到匱乏」而繼續追求。只要「擁有」、「想要更多」的架構一直存在,你只會繼續感到不夠而追求一生。
或許這正是大家所說的「小我」!但小我真的是錯嗎?真的不應該存在嗎?真的應該藉由修行來消滅小我嗎?我沒有什麼令人折服的洞見,但我認為,這不是對和錯的問題。它就是小我罷了,這些只是小我的一種架構罷了,而小我並不是錯的,它只是「無意識」而已。而無意識代表「無念」、代表「沒有思維」嗎?不,我的體驗是,無意識代表沒有覺知到自己正在認同思維或情緒這一件事情。無意識代表我認同我是腦袋這個說話者,無意識代表「我是這個思維」。
所以,所謂的執著,其實不是執著於某件事物,而是執著於一個思想,而這個思想有著「我」或是「我的」在其中。所以小我並不是錯,如果你認為這是錯的,那只不過是更多的小我而已。你當然可以珍惜並喜愛一些事物,你需要的不是放下執著,而是「覺知到」自己正在執著,一旦覺知到這件事情,那份執著、那份認同就有了缺口,轉化就會開始。
如果你此刻正聽從某些老師的教誨,而不斷逼迫自己「放下」對事物的「執著」,我想,別試了,你可能不會成功的。事實上,當你停止在事物中尋找你自己時,那個對事物的執著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消失。如果說你真的要做些什麼的話,那麼就是盡可能多的去覺知到你對事物的執著就可以了。同時我發現,我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事物有執著(認同),直到我失去它們,或是面臨失去的威脅,那時,我的情緒感受會告訴我這一切。而一旦你覺知到自己認同於某事物時,那個認同本身就已經不完整了。「我是那個覺察到自己有執著的覺知」,這就是意識轉化的開始。
我們的無意識中,潛藏著「需要更多」的架構,只要你無法意識到這架構並超越這一架構,你未來依然會感到匱乏與不圓滿,而繼續追尋其他的夢想。當然,這樣也沒有什麼問題,它也不是一種「錯的」生活方式,只是如果我對這樣的無止盡追尋感到痛苦,那麼,我或許可以試試另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
「擁有」的另一端是「失去」,「擁有」看似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但依循前面的論述,失去會讓我們變得「更少」嗎?如果說擁有是一種「想法」,那麼失去是否也是另一個「想法」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呢?而經歷到失去的痛苦,是否就真的表示我變得「更少」了呢?而因為不想變少、不想失去、不想輸,「恐懼與焦慮」就如影隨形。況且,我經常發現,伴隨我擁有的越多,我要付出的就越多,為了維持繼續擁有,我就必須踩著三太子的風火輪,終生往前狂奔。
究竟,我是擁有了這些,還是被監禁在這些裡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