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3日

「我」不重要

 

阿郎撰寫


在「觀自不在」後,米香還是覺得有些地方怪怪的。我想,【覺知】這部分應該要再釐清,米香喃喃自語的打著字。

「覺知」-存在,第一人視角 -「我」就會同步存在,而客體-他人也就會存在。這時候,原本的「純粹覺知」會滲雜著「個體化」,也就是會逐漸被「我」所取代,如同清靜的水逐漸被烏雲壟罩而變成黑色,那就是「我存在」的出現。

但實情是,水並沒有變黑色,它只是映照烏雲而看起來是黑色而已。說是神聖的三一、既三又是一,真正的是,只有一,但也因為這個「一」的出現,另外「兩者」便會同步出現。而具有知曉一切能力的,自始至終都不是那個「我」,而是那個最原先的「純粹覺知」。其實「主體 - 我」與「客體 - 他人」,也都只是被「覺知」所感知的而已。但「純粹覺知」不會說自己是「主體」,,既然沒有主體,那麼「我」與「客體」其實也不是「客體」。只有當「純粹覺知」變成「個體化覺知」時,就會出現這樣一個「主體 - 我」,也才會有相對應的客體的角色出現。

把自己看淡的練習
而這一陣子,米香試著練習把「自己」看淡,並讓自己先駐足於「個體化覺知」上。總是會出現一種感受:「所有事情或情緒感受,都必須連結「我」,而「我」又似乎是海市蜃樓的一種現象。隱約有一種旁觀者的角度」。米香寫下一些近日練習的心得:「並非是「我」覺得痛苦,而是在「心智」判斷下,激發出痛苦的能量被「覺知」所感知。但因「個體性」的身份存在認同,「純粹的覺知」轉變成「我覺得」痛苦。而當看淡這個「我」,這種心理上的痛苦雖不會馬上消失,但心智的運轉會稍微減速,會有「平靜的空間」在其中出現。」

同時他也發現,朋友的關係似乎也出現一些變化。米香思索的這些變化:「關係的建立,是連結在雙方的「個體性」上,也就是「我在」上。任何一方「我在」的消散,都會讓「關係」因沒有連結點而斷鏈。「我在」是一種存在感,「個體化覺知」的另一個顯現便是「我在」。只是,我有存在感不代表確實有個「我」存在。但在「覺知」中,「覺知」會意識到它自己。如同自己在「觀自在」一文心得所寫下的:覺知 + 心智 + 身體 三者會創造出海市蜃樓 -「我」的幻影出現,這個「我」活靈活現如同真實存在一般。

簡化自己的生活
最近的米香很簡單,因為生活變得很簡單。米香開始恢復運動、有意識的經常深呼吸,甚至開始學習去看淡「自己」。米香體認到,他的這個腦袋雖然很精密,但它不可能處理所有的事情。於是,米香練習「投降」,為了從沮喪的情境中脫身,米香不再非得要在當下爭個對錯。「當我感覺非常糟糕的時候,我絕對想不出什麼聰明的想法、聰明的方案」,米香試著在內心建立一些基本概念:「只有當我處在積極的振動中,我才能獲得積極的想法。我需要找到一種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進入一個和平的地方,一個平靜的地方,而在那裡,我相信那些能為我服務的東西,才能毫不費力地來到我的生命中。」米香試著相信,生活中的很多層面,其實都是自動運作的,雖然它是透過「我」來行動,但這不代表「我」真的是掌控著這一切,「我」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米香斬釘截鐵地對自己說。



2023年2月16日

越加沉迷於五蘊

 

阿郎撰寫

拜科技便利之賜,現代人對美食的追求已到了上癮的程度。心情不好要吃好的、心情好更要吃好的來慶祝、旅遊一定要大吃當地的美食、無聊要吃美食、週末要吃美食、各種節日更要吃美食、歡樂聚會要美食相佐、PO照片更需要美食、上班苦需要美食犒賞、得意時更需要美食來慶祝。


四聖諦

米香突然想起四聖諦「苦諦」中提到的「五蘊」-眼耳鼻舌身,在經歷「舌」蘊後的身心,究竟是快樂還是更加空虛?米香想起多數認識的人,對「美食」的劑量越來越重、越來越加精緻了、花樣越加複雜、範圍更橫跨多國美食、頻率越來越頻繁,但他們是否更加心滿意足、內心是否更加圓滿?心經人人會抄會背,「眼耳鼻舌身」五蘊,認真對待的又能有幾人?「苦諦」是「果」,嚐「美食」即是嚐「苦果」,嚐出真正箇中滋味的,又有幾人?對美食的「渴求」幾近上癮,但人對於自己對「美食需求」上癮一事,又能有多少覺察?但,別人要怎樣過日子,這又與我何干呢?當別人快樂的享受時,幹嘛去當一個別人眼中的討厭鬼呢?米香滴咕著。


今天2/14,日曆上是情人節,但這天與其他日子又有什麼差別?為何明知是商人的伎倆,人們還是自願上鉤呢?阿,因為可以藉此滿足一下口腹之慾,享受一頓好料的,我開心、我喜歡、我滿足啊,有何不可?是阿,有快樂不去享受,人生又有何樂趣可言!假的又怎樣,快樂就好,這不就是大家追求的嗎!米香下個肯定的結論。


沒有滿足,才會繼續渴求

但,米香打從心裡就無法順服於自己剛剛下的結論,一個人悶悶不樂的坐在書桌前發呆。米香腦中閃過曾經看過的一些文章片段,文章大致提到:「佛陀靜心六年,強烈地靜心,全然地靜心,然後有個瞭解在他裏面升起:「我到底在幹什麼?樹木完全快樂,小鳥也完全快樂,而我到底在幹什麼?這些樹木並沒有在靜心,這些小鳥從來沒有想過靜心,他們也沒有讀派坦加利的瑜伽經,或是做瑜伽的練習,或是頌念任何咒語。整個存在都是那麼地狂喜!我還要去倒立、斷食以及做那些荒謬的事,我到底在幹什麼?」」


米香把臉埋進雙手掌中。一股覺得厭煩的情緒油然而生。是阿,我到底在幹什麼?靜心冥想、閱讀書籍,到底是為了什麼?從古到今,已經有多少比我聰明、比我勤奮、比我精進的人,期待透過靜心、透過閱讀來達成,但又有多少人真的達成了!靜心、閱讀真能引導人成道嗎?但為何靜心只是讓我對自己的混亂,感到越來越厭煩,甚至厭煩到很膩很膩呢?又或者,靜心根本本來就不是成道的方法,它只是驅除混亂的一個方法而已。就像雕刻,它只是去掉不要的部分,剩下的,自然就是了!而那個混亂的、那個不要的部分又是什麼?


對,樹木沒有混亂、小鳥沒有混亂,而那個一心想要達成的「我」、那個一心鞭策自己努力的「我」,並不存在於樹木、不存在於小鳥身上。難道,認同自己是這個個體的存在本身就是痛苦之源!難道自己曾經寫的【觀自在】一文中,說應該要「觀自己不在」的胡言亂語,有可能是對的?因為你怎麼可能能夠滿足一個不存在的「我」的慾望呢?那是一個根本就不存的「洞」。但,怎麼會這樣呢?米香又再次的把臉埋進雙手掌中,那麼,這麼多年我又是在幹什麼?別人正在享受美食,而我此刻坐在這幹什麼?別人正在享受旅行,而我此刻又在幹什麼?米香再次想起四聖諦的「苦諦」之一 - 求不得的苦,默然無語。



2023年2月9日

所有的情境都只是關於「我如何看待它」

 

阿郎撰寫

放完春假後,再度有一些讓米香難受的事情發生。米香這天請了個假,獨自一人跑到了咖啡館思索這幾天發生的一切:「我了解所有發生在我感知中的一切事件都是「中性的」,如果我能如此如實的看待它們,則我不會有情緒感受升起。可事實上,就連生活中的一個小事情,都可以讓我暴跳如雷、憤怒難平,這究竟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不停地佔據著米香的腦袋。


所有的情境都只是關於「我如何看待它」

不論「外在情況看起來如何」,為何我一定得要將負面的定義強加於這件事情上呢?從這些年來的經歷我體會到:「我如何「看待」事情,我就會如何「回應」事情,然後我自然就會有相對應的「感受」。那又是什麼決定了我如何「看待」事情呢?這顯然受制於成長過程中的經歷;同時,每一個人的「天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米香思索著這個領悟,同時聯想到用電腦來當例子。灌了怎樣的軟體,決定了這台電腦會有哪些功能;而硬體的規格當然也會影響運行軟體的效率。而「身體與心智」就是硬體與軟體,但不要忘了安靜無聲的「覺知」,「身心」都只是供「覺知」使用的「工具」。所以說,除了「天性」比較難以改變之外,對事情可以有怎樣的「看法」,應該是可以改變並加以選擇的。只是,思維明明是心智的產物,但心智卻又反過來讓自己受制於思維,如同把自己反芻的東西又吃下去一般,噁~~


我這麼輕易就被一個事件抓住,情緒被甩來甩去的,應該是我與事件之間沒有距離,自然就會失去「選擇回應方式」的緩衝,所以我只能以無意識的制式模式來回應,這好像也可以叫「制約」吧。也就是說,「事件」就像一個聲音、一個物體那樣的獨立在我之外。事件就如同電玩遊戲中的某個建築物或子彈,它只是被設計在那,它不見得與我有關。縱使有關,它依然是在我之外的一個物件,它不應該有能力困住我。而我之所以可以被困住,是因為我的「思維」被其他思維限制住,以至於我認為沒有其他更加廣闊的看法來看待眼前的事件。更重要的是,我似乎忘記了,思維只是思維。啜了一口咖啡,米香繼續思索著。


事件與我是有距離的

那是否可以說:當我面對一件事情時,在我與事件之間,其實隔著一段距離,那段距離就是「各種選擇」、或者說「決策」。我可以用一笑置之來連結事件、我可以用憤怒咆嘯來連結事件、我也可以用隨緣態度來連結事件。事件就這麼發生了,不見得是我可以控制的,但要用何種「選擇」來連結這事件,卻是我百分之百有控制權的。


我與事件之間還有另一段距離,那就是「自我」這濾片,如同「【自我眼鏡】」描述的,真正在承受這一切的,其實是「自我」這一片眼鏡,這些反應、痛苦感受,都是出自於「自我」。但「我」不是「自我」,一旦我認同我是這個「自我」,我自然會完全迷失在所發生的事件麻煩中,「距離」會消失。如此一來,我會失去反應的彈性與從容的態度。


以什麼來衡量

看著寥寥幾人的咖啡廳空間,米香陷入一陣發呆。許久才喃喃自語說到:知曉我要什麼、我是誰,我才能做出真正的取捨。職稱、薪資,在我人生下半場,到底有多少重要性?我是否真正的知曉,我到底渴望什麼?經過了這些年,原來我的內心還藏有這麼巨大的憤怒!原來對於「放下」,我說的比做的多太多了!而我除了滿嘴的身心靈之外,「我」依然頑固的屹立不搖。


米香咬著筆,緩緩的寫下一個突如其來的領悟:我不必認為這件事是負面的,否則,那會成為「我將如體驗它」的方式。我可以相信,總有一種「這件事能夠正向地供我解讀」的方式,而我將能從中得到某些正向的啟示。我不需要創造會讓我沉重的能量,情況「看起來如何」,並非告訴我真實情況「真是如何」,因為,對於外在情況,「我如何看待它」才是重點。更加因為,事件本身是中性的、是毫無意義的,它只是在那裏等著我來填入意義並感受它!


2023年2月2日

成為大自然

 

阿郎撰寫


米香看著剛從國外旅遊回來的朋友的臉書,不停的曬著他們旅行的照片,底下一排又是羨慕、又是恭維的留言,米香心中突然一口鬱悶,久久無法釐清是何原因。是羨慕嗎?還是什麼呢?

不在乎了,拿起了筆,米香進入他自己的內心對話中:

人只要放假,大多往大自然奔去,只願隨時感受自然放鬆的氛圍。尋道者一心潛修,一有機會,就往開悟者住所奔去,只願隨時聆聽開悟者直指人心的箴言。「開悟者」本身就是大自然,沒有「人為」的妄作。

人在大自然會說個不停、拍個不停、吃個不停、走個不停,甚至想要征服大自然。但人在「開悟者」之處,是閉嘴、專心用心聆聽,並專注在自己身上,甚至是回過頭去解構對自身的認同。

成為自然的「人」,不再渴求自然,因為他已經「是」。他不再到處游移。相反的,人們會從四面八方來到他的住所,同如親近大自然一般的親近他。開悟者不見得是到處旅遊、幽默風趣、開朗健談、生活多彩多姿的人,但縱使這樣,人們還是蜂擁而至又願意千里迢迢地去見他,這到底是為什麼?放在人群中,開悟者一點都不耀眼。

大自然不在乎來訪者的身份地位財富有多尊貴,它都不會巴結。任其來來去去,一點都不影響它自身的純粹自然本質,它對來訪者沒有絲毫的欲求,所以可以雲淡風輕的看待他們的來去。它不評論人們的悲喜故事,它只是維持在它的「在」。它不羨慕人們的豐富精彩人生、也不忌妒人們富貴榮華的物質享樂,但擁有這些條件的人們,卻反而不時地奔向大自然的擁抱,他們擁有了這麼多、享受了這麼多,為什麼還愁容滿面、為什麼還是「不夠」?他們又希望從大自然「得到」甚麼呢?

大自然本自具足、圓滿,因為無缺,自然無所求。人來也好、離去也罷、厭惡也無妨,一個圓滿者還需要從他人身上獲得什麼呢?若無人來訪,它將靜靜的遺世獨在。

夜深了,米香想起年假後每一天的忙亂工作,一陣無力感湧上心頭。就這樣吧!我又能說些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