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存貨,工廠內的四種時間型態

我其實很尷尬,因為我已經不被其他公司的會計主管認同是合適的會計人員,我也不被生產線及業務面的人員認同,我正處在格格不入的位置。但縱使是如此,我依然想要誠實且勇敢地說出我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看法。 



對於「存貨」的認識,公司管理人員都是被會計觀念牽著鼻子走,主要是從會計科目上的了解,也就是主要為原料、在製品、製成品。但是,我個人認為一直以這種角度來看待「存貨」,要解決存貨所衍伸的問題就不容易,當然,這也是我的看法而已。那麼,不從會計科目上了解存貨,我還可以從哪種方向來解讀「存貨」呢? 


  • 工廠內的四種存貨型態
我以螺絲工廠為例,原料主要是線材,製程主要是成型、滾牙、車修及委外加工四個製程,而每個製程都會有它各自的四種時間型態。對,我加入「時間」象限來看待存貨。

一、前置準備時間:
線材放在成型機上頭,此時調車人員必須將生產上一個產品的模具備品卸下,並且裝上目前準備生產的模具備品,此時間大約4小時 - 2天的準備時間。因此,每一次的換線生產,都會讓此種型態的時間增加。

二、生產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生產,依據生產數量及機台轉數,約1 - 2天的生產時間。

三、排隊時間:
成型完成的半成品送至滾牙機前,必須等待此滾牙機完成手邊需要完成的產品,因此,此時半成品就只能繼續排隊。

四、等候時間:
當原料走完全部製程,來到包裝區,雖然已經包裝完成,但依然無法馬上出貨。可能因為棧板未裝滿、噸數不夠、等待客戶指定必要的產品、未到客戶允許出貨的時間等等許多可能原因。這時,已經完成的成品只能繼續放在架上等待其他成品送達。或者公司是組裝機台,那麼A零件等待B零件到齊才能裝組裝成C產品,也是一種等待時間。

  • 工廠的實際狀況
在會計人員的觀念中,原料、在製品、製成品,我都已經包含在上述四個階段中,而將存貨以此種方式看待與會計上傳統看法上,有甚麼差異?

依照自己的實際觀察,以螺絲製程來說,從原物料到變成產品運出大門來說,前兩個階段的時間都只佔一小部分,而排隊時間等候時間是主要花時間的地方。依照一定速度的生產,若原物料或在製品,在工廠內停留的時間越長,那麼可以說累積的存貨就會越多。也就是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是存貨庫存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若要解決問題,從這兩個地方下手將會是一個方向。



  • 跳脫傳統會計觀念的束縛
當你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並且個別去分析其上下月數量金額的變化、或是做庫齡分析表、呆滯庫存列冊追蹤,這些動作真的能有什麼效果嗎?我們都知道要解決問題,一定要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而單單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就表示找到「原因」了嗎?我想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都認為是,所以他們每月建議的,就是「請相關單位提出改善對策」!對,不要懷疑,這種說法是我在各公司聽到最多的「改善辦法」!

但當我以上述四種型態來看待存貨時,我從「存貨」會計科目的層面,進入實際作業面的層次去檢視問題,於是,「為什麼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會花這麼久」?尤其公司最重視的就是「生產效率」這一件事情上,但若我們反過來去檢視生產效率的表現時,我們又會驚訝地發現,這個數據表現一直很穩定,也一直維持在高績效的水準上,那麼,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可能一方面生產效率數字好看、一方面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這麼花時間?從這個地方,將不能避免的會涉及到「生產排程」的安排,這將使我們從會計面進入生產計畫層面,我想這是很合理的方向,因為存貨的產出,本來就跟生產有關係。

此外,會計將成品,依照呆滯期間來提列呆滯損失,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讓帳面價值貼近真實價值,但這種做法並沒有辦法指引生產線的作業,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變,這只是帳面上的做法,而非實質的改善,而公司要的,是實際上的改善作法。

  • 生活化的比喻
大家都說工廠是生產線,但在我眼中,它不但是「線」,還是3D立體的線。它就像我們的血管,當血管沒有阻塞而順暢時,它具有很好的彈性且健康。但若開始堆積,血管會開始硬化、脆化,最後會因為缺乏彈性而爆裂。我們對於血管栓塞的問題不敢等閒視之,雖然對於人體來說,他只是小小的一條血管,但只要大血管爆裂,你的一生就完了。在我眼中,生產線的問題就是這種程度的問題。




  • 出現的矛盾點
我在google上查了一下何謂「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基於上述定義,我看到兩個點:
** 站在生產管理者立場來看,他們最想要做的,就是縮短第一種時間(換線時間)、提升第二種時間(生產時間)。這非常符合公司對於生產效率的計算方式。

** 可是若站在產品流量的立場來看,第三種及第四種時間才是影響最關鍵的地方。因為實際來看,他們才是一個產品,從原物料到運至客戶手中,耗費最多時間的地方。

也就是,當我比較這兩者的立場時會發現,工廠管理者並不重視「生產線流量」的問題,他們比較重視「機台效能」的發揮,而證據就是公司最常用來衡量工廠的KPI指標,是機台嫁動率、產能利用率、生產總數量重量、停機時間、待機時間等等,你知道嗎,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看待工廠的角度。



  • 小結
會計單位常被其他部門稱為「最難溝通」的一個單位,一種死板板的既定印象。但其實我覺得,老闆才是最難溝通的人員,部屬為了迎合,所以以老闆的意見馬首是瞻,久而久之,老闆成了公司發展上的鍋蓋,他的高度與寬度,幾乎決定了大部份公司人員所佔的位置。我曾經在之前公司,提過這個我稱之為的「鍋蓋理論」,當然,換來的不是驚嘆,而是一頓挨罵。但我其實覺得自己還蠻有道理的。

2015年6月25日

存貨,真的只是這樣嗎?

成本,對財會人員來說,是一個不容易的專業領域。各種攤提及複雜的計算過程,始終讓外人霧裡看花,對於能夠結算成本的會計人員,給予比較高的評價。而「存貨」這個科目,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性的角色。只是我不禁在想,過去我只是一個財會領域的人,現在融合了生產與業務後,對於同樣的一件事情,是否能有不同的詮釋呢?這篇記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自己整理出來。




  • 銷貨成本的基本假設
雖然成本的計算,會受到產業、公司型態、製程等等的影響,而有計算方式上的不同。但總的來說,應該是脫不出下列的基本型態:

**( 總成本/當期約當生產量 ) =單位成本 * ( 當期銷售數量 )

基於上述的基本公式,我是否可以說會計對於單位成本的背後基本假設是:所有當期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可以在未來時間內銷售出去。它有點類似逐月沖銷攤提的概念。

  • 時空環境背景的檢視
過去:
是一種類似封閉型的製造業型態,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幾乎都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銷售出去,而新產品推出速度也比較緩慢。因此透過大批量的經濟規模生產模式,來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藉此提高利潤。這種強調經濟生產量的管理模式,至今依然是主流。

現在:
進入開放型、幾乎無國界的激烈競爭時代。新產品的推出速度越來越快,而顧客對於過時產品的接受度直線下降。因此每當不論是自己或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市場中的舊產品便會即刻感受到需求下滑的壓力,因此經常看見廠商利用「降價促銷」、「買一送一」的行銷方式來處理過多的庫存。


  • 各公司普遍存在的現況
翻開財務報表,幾乎在大部份公司中,都會發現庫存居高不下,不論是原料、在製品及製成品,幾乎都在資產類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每月財會人員都會對此現象,要求公司其他部門提出改善對策。只是,這種演戲般的財報分析每月都要上演一次,而過高的庫存問題依舊沒有改變。

對於這個現象,財會單位有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提列存貨跌價及呆滯損失」,讓存貨價值可以比較貼近真實情形。但,財會單位除了這樣,是否還能有其他建議,可以解決這個現象?還是把這個問題,交由業務單位及現場單位去改善?在我這段期間到過不少間公司面試,透過與財會主管的面試交談,我發現,這些自認專業,並且認為我的會計資歷只能算是外行人的會計主管,幾乎對於存貨居高不下的問題根源,說不出一個令人佩服的說法。

企業內所發生的很多困難,都是在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複雜體系,但財會人員卻一直死抱著一套會計準則,來衡量現今不斷創新變動的企業環境。大量生產的傳統思維是否適合現今多數產業?而伴隨這種大量生產思維的,就是強調降低單位成本、提高機器稼動率的管理模式。


  • 對成本會計的反思
會計單位會運用現有存貨的成本與市價比較,來提列跌價損失。但卻沒有想到,如果這個企業是處在研發速度快的產業,也許超過一年的成品,幾乎就沒有價值,那麼,公司現行的製造批量,是否也會在未來的一年後,產生同樣的情形?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會計單位就不應該只是呆呆的每季提列跌價損失,而對於現行的生產方式無動於衷,然後就只在未來要求相關單位提出存貨的改善方法。

而如果再順著這個思維下去,會發現如果將現行生產批量降低,導致分攤成本的約當產量降低,那麼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單位成本上升的情形。而如果單位成本上升,那麼財會單位應該又會要求生產單位去說明原因並改善。

但,重點是成本比上月高、比去年同期高這個地方嗎?你甚至可以畫出好幾年的成本趨勢線、或者列出呆滯明細加以列管追蹤、或提列呆滯損失,但這樣真的可以解決存貨過多的問題?如果公司一方面存貨過多,一方面又要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那麼,這不是矛盾到很明顯的兩面政策嗎?

所以,當生產單位被要求解釋單位成本升高的原因,且他們並不具備成本會計的專業知識,所以當然也就不知道原因有可能只是生產批量減少造成的,然後他們就會隨便給財會單位一些理由。只是,問題真的是生產單位造成的嗎?

  • 現況的推論
現在的實際情形是,新產品推出速度越來越快,而每當新產品出現,不論是自己推出還是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馬上衝擊到市場上的所有舊產品。也就是,當初推出的新產品,為了滿足可能出現的大量需求,會進行大量的批量生產,當然在此情形下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就會相對較低。

但當時間推移,當初的新產品成了舊產品,倉庫囤積的庫存面臨訂單需求急速下降的情形,甚至是沒有需求的情形。那麼,當初基於大批量生產所計算得出的單位成本,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虛假的低單位成本。

這當中最大的問題點,來自於單位成本的計算基礎是建立在生產量而非實際銷售量。而現今實際環境是,生產量與可銷售出去的數量之間,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差異,這點由銷售預測經常不準確的情形可以得到驗證。成本會計只是以生產量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乘以本期銷售數量來得出銷貨成本,但源頭的單位成本就已經是一個錯誤的數字,所以得出的銷貨成本也不可能是正確的,這一切只是帳面上的數字遊戲。

因為生產的產品一定賣的出去的假設,在目前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然而,會計界卻對這明顯的問題視而不見,又或者以提列呆滯及跌價損失的行為,當作是一種善盡責任的表現。在過往的封閉型經濟中所出現的銷售一空,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只會出現降價促銷的情形,不正是最明顯銷售變化的證明嗎!

如同前幾年的某電腦製造商塞貨到經銷商造成虛假營收的假象,那基於生產數量得出的單位成本,不也同樣是假象。怎麼沒聽到有人在檢討這一塊?而基於錯誤的低成本,所制定的偏低售價又該怎麼辦?那之後的降價求售,根據的,不也是偏低的單位成本?

  • 小結
曾經身為會計人員,在機緣巧合下被丟到生產線及業務單位工作,我發現一位會計人員及主管不是死盯著財報上存貨金額就好,而是要去觀察存貨是如何在工廠裡流動,存貨偏高,代表在生產過程中,一定有地方阻塞了。那是指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的區分嗎?不,那是我之前身為會計人員所看到的,但在生產線上,我觀察到的,絕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2015年6月22日

來吧,來一場面試剖析吧!

會計工作主要面試Q & A:
  • 太久沒有碰會計工作
如果公司設定會計人員的主要貢獻,來自於切轉傳票,那麼,我的確在短時間無法達成公司的期望。但如果公司期望會計人員可以有更大的貢獻,那麼我絕對比大部分的會計人員更有優勢。因為會計人員對於業務及生產線的了解,都是出於一些業務上的往來及閒聊,跟我直接在業務及生產線上的直接實際作業,在對現況的了解上,有著不小的差距。而財報解讀最大的部分,正是要了解生產線與銷售端出了什麼問題。因此,同時具備業務、生產、財會實際作業經驗的人,會比只有財會經驗的人,更有機會指出「真正問題」所在。
  • 沒有接觸會計準則,所以脫節了
依照經理這麼說,表示貴公司的財會人員一定經常查閱會計準則。但依據我以往的經驗,財會人員有在兩年內查閱過會計準則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我認為我跟他們的差別,是他們一直都在做會計的工作,而我沒有。跟有沒有接觸會計準則應該沒有絕對性的關係。
  • 不懂IFRS新會計原則
既然是新的會計原則,那麼就表示接觸的人沒有那麼多。而接觸過跟了解、熟悉甚至主導又是有程度上的差異,我相信越往上人數越少。我甚至認為大部分的會計人員,對於這個議題的了解程度,應該也說不出一個完整的了解。
此外,既然是影響重大的新會計原則,表示牽連的範圍應該很大,需要各部門配合的事情應該不少,那麼,決定導入新原則是否成功的因素,就不會只是會計單位可以決定!更不用說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都是要依賴會計師的指導,而不是公司內部的會計人員。既然這件事情需要跨部門的協調與溝通這麼重要,那麼同時具有這些單位工作經驗,就應該更可以勝任!

稽核工作面試主要Q & A:
  • 太久沒做稽核工作
稽核的九大循環,大部分都是橫跨好幾個單位,而一般來說,稽核人員都是財會相關背景出身,他們以會計人員的角度去審查各單位的作業制度是否完善。但,一個會計人員,並沒有實際待過其他部門,它如何能評斷該單位制度是否完善?所以,他只能憑藉行之有年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如果這一套內控制度已經完善了,那麼公司期待稽核人員可以建立更適合現狀的制度就矛盾了。所以,公司一定認為現在的制度有問題。那麼現在的稽核人員拿著有問題的內控制度,去要求相關單位比照辦理的作法,不是更加畸形!可惜這就是目前大部分公司稽核的現況。

要提出更貼近現況的內控制度,首先應該對各單位現況的作業很了解。但現行的稽核人員最了解的,其實是作業上所需要的表單及流程是否按照規定。那相關單位真正的需求呢?顯然他們不會碰觸到這一塊,而我雖然過去這幾年不是從事稽核工作,但卻是在業務部門及生產線部門實際作業,因此,對於這些單位真正的痛苦點會較現行的稽核人員,感受更深也更清楚。
  • 實際稽核經驗不夠豐富
如果經理真正擔心的是我是否可以藉由稽核找出公司的問題,那麼,豐富的稽核經驗的確是一個條件。但真正對制度感受最深的,決不會是稽核,而是該單位的實際作業人員。而一般的稽核,主要是在制度表單或流程上找問題,但真正困擾相關單位的,很少是那些表單上所呈現的。偏偏真正影響單位運作效率的,正是那些表單之外的事項,而那正是一般稽核人員最少接觸的。



打成績吧
這幾個月來,眾多公司的履歷投遞與面試,除了一家大陸稽核、一家越南稽核、一家大陸生管主管之外,其餘幾乎全軍覆沒。顯然,這樣的實績證明一定有問題存在。



推論問題
一、層次太低
104的履歷,首先需要經過人事單位的篩選,而目前大部分的人事,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人力資源相關訓練,說白一點,就是其專業水平並不夠格當作篩選企業人才的第一線窗口。而我的確脫離財會與稽核領域太多年了,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在人事這一關被過濾掉。

再者,有幸進入面試階段,經常遇到的對象是財會主管,包含面試職務是稽核時也一樣。就我自己以往當財會小主管的經驗,他們在乎的,是你會不會切傳票、算成本、編報表、順便做做裝模作樣的財務分析、規劃稽核作業流程、獨立處理上傳方面的事宜、執行九大循環等等。這些事情更適合一直走在財會領域及稽核領域的人去做,而非一個會計界的叛徒。因此,我財會及稽核方面的資歷缺點,馬上無所遁形,然後成為這些面試官的挑剔焦點。

事情進行至此,大概差不多玩完了。


二、期待落差
這是第一點的擴大延伸。單位主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滿足「日常作業」的需要,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期待這一職位的人可以解決公司的問題。但我嚴重懷疑說這些話的財務主管,是否知道公司真正問題是出在那裏?如果連他們都支支嗚嗚、盡說些連普通會計人員都可以在財報上看出來的表面現象,如存貨過高、出貨不準確、營業費用過高、採購不準確、成本需要降低等等,這種膚淺到我8年前就可以說出來的「問題」的話,我還能期待什麼?

但可惜的是,我所遇到面試官的視野,幾乎都停留在以「單位主管」的立場在看待事情。如果大家都同意公司所發生的問題幾乎都是跨部門,那麼只會站在財會部門立場來看待問題、談論問題,那麼你期望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無怪乎大部分的會議都令人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三、面試官的能力與企業主的需求落差
現行很多公司急需跨領域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縱使現有的部門主管也鮮少具備這樣的資歷與視野。這一點結論由我這麼多的實際面試中,每一位面試官的談論過程,顯露無遺。如果企業的面試主要由這些主管來執行,而這些人本身只具備「某個別部門」的見解時,那麼顯然,要這些主管選出超出他們視野範圍的跨領域人才是有困難的。這其中還未討論到這樣的組合,所涉及未來領導統御上的挑戰與肚量問題。

如果這樣的論點成立,那麼是否可以解釋,現行企業主找不到跨領域人才,其實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人才,而是企業自身負責挑選這種人才的主管或窗口,自己就不具備可以篩選出這種人才的能力!那麼那些在媒體上抱怨找不到優秀人才的企業主,就是一個只會檢討別人,不會檢討自己的鴕鳥心態,最典型的例子!好吧,算我想太多了!

提出因應對策
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找出背後基本假設、提出對策、事後驗證。我想一個論證過程大致上應該會有這些步驟,當然我不是科學家,只是想要嘗試運用一套清晰的論證方式,來幫自己剖析現況及找出對策。

好,前面的現況敘述、問題可能癥結,當然還有小小的抱怨及批判後,我該如何誠實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一、改變履歷投遞方式
投遞履歷真的只能靠人力銀行嗎?顯然這一個假設大有問題,因此,透過獵人頭、透過高層介紹,當然還有朋友同學轉介,可以突破這一道限制。

二、重寫履歷自傳
如何將自己會計或稽核資歷上的缺點,透過重新編排,而彰顯自身具有生產、業務、會計、稽核、特助這種跨領域的資歷呢?顯然,履歷的編寫必須側重我之與眾不同的地方。

三、面試重點的提升
若要單憑談論會計或稽核實際作業,來贏得一份工作,顯然不夠有智慧,畢竟那無疑是直接告訴面試官來痛擊我的弱點。那麼,我的優勢與面試官真正的需求之間,是否可以有一道共同的橋樑呢?而這一道橋樑的好處,必須要能讓面試官cover我會計及稽核上的資歷不足!

有的,我看到了。

在面試過程中,我必須協助他們提升看待公司問題的視野與角度,也就是我必須提出他們不曾想過的觀點。只要面試是在這種內容下進行,那麼就像凸顯我的優勢而淡化我的弱勢。但這有可能嗎?不,有可能。那一份大陸生管主管的職缺,就是與公司總經理進行長達2小時的面試,由原本應徵稽核,最後他當場為我新開出大陸生管主管的職缺的案例。雖然我事後再三強調我的意願,但那位總經理直接表示,我跨部門視野的價值,絕對可以掩蓋生管經驗上的不足。而具有那樣資歷的人,才是他們長期發展下最需要的。對,這是可能的,我聽到自己這樣鼓勵自己!

四、更多跨部門的工作機會
這一個對策,便是基於上一點所提出的。都可以在會計領域當叛將,而跑到生產、業務上去胡搞一通,那麼,是否這也彰顯我其實可以再度跑到其他鬼地方?或許,我真的不該排除這個可能性!

小結
這一陣子每隔幾天,都會寫一篇文章,如『有效思考』、『挖穿問題的底部』、『友情手術』,非常跳tone。那是因為我在回憶自己生產及業務相關經驗時,我赫然發現,當時在處理那些問題的「思維過程」可能有助於幫助我的「現況」。因此,透過將各種經驗的文字化,事後可以提供自己一個思考脈絡,藉此找出各種方法來脫困。


當然,這也只是自己的假設,但如同自己『有效思考』一文所說的,與其被困在負面情緒中,不如動手親自修改自己的觀念,而這過程不正是人生的縮版嗎!不斷地遇到困難、跌入情緒漩渦、再奮力爬起,與當下我的現況如出一轍,甚至與每一個遇到問題的人的心理過程相似。那麼,留下紀錄以供自己未來所需,是一個滿不錯的作法。我想,都花時間與精神寫出來了,就,供其他有緣人參考吧,至少,這可以先暫時證明自己是有存在價值的,而那樣會讓我的心裡好過一點!



2015年6月19日

友情手術

關於「友情」是什麼,google一下的結果,會有許多人告訴我友情是什麼?但今日,關於那些歌頌友情或者唾棄友情的定義及說法,我都將之丟入馬通中沖掉,因為,友情「不是什麼」!

高舉閃亮的智性之劍


科學要證明一件事情,必先會假設一個結果為真,透過蒐集資料、分析資料,去證明這個假設可以適用於各種情境,那麼,這個假設便被證實為真,這是很重要的邏輯推演過程

提到科學論證,是因為「友情」被加入太多「偽真」的幻想。而科學邏輯論證的方法,正是找出「偽真」很好的工具。當你歌頌友情時,你可以看到關於背叛友情的例子。當你唾棄友情時,你依然可以找到關於忠貞情誼的例子。因為生命本身就是一場最大的科學驗證過程。因此,當我說友情,「不是我們相信的那樣」時,也許你會認定我太過悲觀與消極,然而,這正是讓我們越來越虛偽的主因吧!

「真相」的真相
修行人追求真相,認為平靜、喜樂、合一將舖滿這條靈修道路,然而,這是真的嗎?當你假設「友情萬萬歲」時,你卻找到太多實例可以證明這個假設是「站不住腳」的,你接受嗎?你能接受友情「不是我想的那樣」嗎?當你接受友情「應該」是正面時,你正在欺騙你自己的心智,而你寧願活在那樣的虛假式認同,也不願放下「成見」。對,每一句「應該」背後,都是一個假設。而每一次證明你所相信的,其實只是一廂情願時,決不會是平安、喜樂與合一圓滿的。

「如是」是一堆屍首的累積
你追求「當下的如是」嗎?當你生命陷落,渴求友情的強力支持時,雖然的確有人雪中送炭,伸出支援的雙手,但你發現更多友情,如同陌生人作壁上觀時,你悲傷、失望、憤怒、不再信任、甚至批判你口中所謂的朋友時,我要恭喜你,因為,你離「真相」很近很近了。

你的悲傷、失望、憤怒,是導因於你「相信」朋友應該要及時伸出援手、「應該」給予你關懷與支持。而當現實並非如此,大家依然各自照舊玩、照舊吃,世界沒有因你痛苦而停止運轉半分時,你的「信任」被背叛了。但我要告訴你,你所信任的並非友情本身,而是你對友情的「妄念」,那是你自身對友情「一廂情願」的幻想在欺瞞你。而友情「當下的如是」就這樣硬生生一棒敲下來,你的認同、你的信任、你的執著碎了一地,你憤怒地指著朋友沒有道義,其實,那是因為你自己扭曲了真正的「友情」,真相,從來不是一道可口的佳餚!

「真相」,由「非真」到達
那麼,你應該對友情失望嗎?不,因為你若沒有期待,便不存在失望這一件事情。如果有人伸出援手,那就感激地接受這份祝福。若沒有人有任何動靜,你該了解,本來就沒有人有義務那樣做,所以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局面。因為接受友情「本來如是」,因此也沒有對友情消極悲觀失望的說法。

我曾告訴自己,希望隨著年歲的增長,可以活的越來越真實,越來越不虛偽。而代價就是,對於「非真」的信念,縱使是一顆炸彈,也要炸掉它。走向「真相」的過程,是血淋淋的自我開刀手術,一刀一刀劃開自我「妄念」的軀殼。平安、喜樂、圓滿!醒醒吧,有時間坐在那邊裝模作樣的幻想光、上師、高靈,不如睜開自己的雙眼,誠實地去檢視何者為真、何者「非真」!

小結

長時間的待業,讓我陷入崩潰邊緣。無所有、無所得、命懸一線間,反而讓我認清「人生如夢幻泡影,如夢亦如電」。關於「友情」,我沒有甚麼可以說、可以定義的。如今,我不再相信友情,但也不會懷疑友情,我不知道友情是什麼,我只知道它「不是甚麼」!伸出支援的手,我雙手合十的誠心感謝。沒有動作的,我也雙手合十誠心感謝。掙脫憤怒的雙手,我珍愛當下一切的如是。我不再悲觀消極,也不再樂觀積極,我只是比以往更加警醒的掙開自己的雙眼,以自己的生命為實驗,親自去證明何者為真、何者「非真」。我揮舞著智性的劍,勇往直前,而生命,本該如是!



2015年6月17日

挖穿問題的底部,還剩什麼?


在面對未來不可預知的事件時,因為無法掌控,使得我會出現嚴重的「無能為力」沮喪之感,當期望與實際現況的落差越大,當中的情緒反作用會越兇猛。如果要我說這段期間最困難的是甚麼,我想,「如何與情緒和平相處」絕對名列前茅。

雖然我提到情緒,但不代表情緒是一個「問題」,當然我知道坊間有太多關於情緒相關的課程,書籍也多到數不清,我也曾經流連於書店中尋求解答。但最終讓我從這些情緒中「爬」出來的,不是身心靈老師或書籍、不是自我成長的激勵課程,當然我承認他們都有效果,但實在是太短暫也太無用。

充滿問題的世界?
「不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 蘇格拉底如是說。我是從檢視自己的過往經驗做起。

案例一:
我記得曾待過一間公司,公司老闆召集幹部討論到產品線的問題時,有了很大的爭議。原因就在於目前的產品推新速度相當快速,而客戶有「一站購足」的採購習性,所以一直以來,公司的倉庫與產線,就必須準備萬種以上產品的庫存。但如前面說的,市場變動速度越來越快,你當初所多生產而堆放在倉庫的成品、還未完全完工的半成品,需求越來越少,甚至突然沒有下單了,那麼那些庫存變成公司非常頭痛的問題!況且,這種少量多樣的產品線,使的公司換線生產頻率拉高、生產批量降低,使的單位成本大大提高,而升高的成本使得公司的競爭力不斷下滑,因此,公司高層便不斷在「少量多樣」與「多量少樣」的選擇中爭論不已。這樣的爭論長達數年之久,一直沒有一個妥協的答案。

案例二:
因工作需要,我經常需要跟各單位主管開會檢討相關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經常令現場相關單位經常起衝突。品保單位在包裝前的最後檢驗,經常出現「判定NG」而要求生產單位退回重工,然而負責出貨的人員已經面臨客戶最後通牒的期限,不出貨就空運的窘境。生產單位、品保、出貨單位的人員經常為此吵到不可開交,每天幾乎變成一個例行事務一樣。

還有沒有其他問題,老天,我腦袋中還真多爭吵的畫面浮現,不過,這兩個議題應該足以提供我一些思考脈絡的參考。

問題,一個影武者!
到底要怎樣決定多少產品種類?到底要不要判定NG重工?所有這些問題讓人根本無從解決起,就這樣一日復一日,然後其他問題就一起加進來,最後身心俱疲。

一本書「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及許多管理學的書,都倡導要「發掘問題背後的問題」、要找出「真正的問題」。難道這些專家認為,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中,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問題?都只是「真正問題」的「影子」?只是「症狀」?或許,他們說的真的有點道理,因為在自己的那些經驗中,我的確是以不同的方式在進行。

挖穿問題的假象!
回憶帶領我進入時光隧道,我記得當時公司高層又因第一個案例找我開會,大家爭論不休而毫無共識時,我將他們的論述順手畫出這樣的衝突圖:



這張衝突圖是在聽了各主管長篇大論後,突發靈感而畫出來。這是參考一位以色列物理學家所提出的一種管理學,一種強調「常識管理」的方式。我記得他們當初對於我丟出這張圖時的驚訝表情,因為這張圖清楚的展現大家各自冗長的文字敘述。重點是,這張圖也讓大家的爭論焦點,從「少量多樣」或「大量少樣」的選擇題中,進入「滿足客戶需求」與「產品具有競爭優勢」的討論中。


而關於第二個案例,我則是採用相同的方式,以這一張衝突圖來簡化他們冗長的爭論:


對了,這就是圖像化的威力,利用有系統的組織這些文字,一張簡單的衝突圖,清楚地呈現了冗長的文字敘述與爭論點,它沒有財務數據的繁瑣,分析報表的不知所云,它單刀直入。

對,在現行企業組織中,這樣的爭論隨處可見,尤其是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衝突,更是頻繁。更多時候事情的演變,變成只著墨在「少量多樣」與「多量少樣」的選擇,而忘記這些選擇的目的,是為了要爭取訂單,這才是最重要的目標,不管選擇哪一種方案,都只是達成目標的方法與工具而已。

記得在之前「有效的思考」一文中,自己為了試圖要幫助自己脫離困境,提出「有系統的組織這些出來的文字」,而透過上述圖表事件的回憶,也給予自己強而有力的支持範例,那麼,我該如何透過這樣的書寫過程,找出自己也可以執行的下一步行動呢?

一切都只是假設,隱藏的信念!
當我再度面對這些曾經的回憶,「不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這句話像鬼吟唱般的不斷迴盪多日。搞甚麼鬼!

會計上透過各種「基本假設」來預測公司未來的1-5年的營運,稱之為「財務預測」。當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種鬼玩意兒經常不準確,但奇怪的是,財會人員樂此不疲。而當預測不準時,財會單位以此來要求相關單位提出預計與實際的差異!我想起天氣預報,當天氣預報與實際發生差異時,全國人民要求氣象局檢討問題發生的原因並改進。可是全世界的氣象專家都告訴你,「預測未來天氣」本來就是不準的。

等等,為什麼扯到這邊來?

對了,「基本假設」這一句話映入眼簾。我們要檢視的,正是「基本假設」。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正是指「基本假設」,我抓到你了渾蛋。在身心靈我們稱這「基本假設」叫做「信念」,我們要透過破除虛假的「信念」來直指「真相」。也就是,若以第一個案例來看,我當初曾經質疑「為了確保產品有成本競爭優勢,公司必須少樣且大量生產」的「基本假設」有問題!而這一個提問,也讓整體討論重點有了很大的方向轉移!對了,問題背後的問題,不是問題。事實上,稱它叫「問題」並不適合,我寧願稱它叫「基本假設」,在個人問題上,稱它叫「信念」!

小結
當我瞪著這一篇記錄,它歷時多日,但很值得。原因是它解開一直在我心中的結。身心靈領域的人,始終企圖想要將領悟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而同時,周遭朋友一直認為這些身心靈玩意,有點虛無飄渺,更貼且的說是不切實際。而事實證明,身心靈上的領悟在遇到生活小事時,一下子就破功了,這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原因不是兩者不能相融,而是我搞錯方向了。「諸法空相」指的是「破除信念」;「問題背後的問題」指的是「檢視基本假設」;「轉念」指的是「轉化限制」。這推論導出一個有趣的相同點:「思維方式」的改變!

或許到目前為止,這樣的結論,並不能實際幫助我解決自己的困境,但的確是一個有趣的發現,也許我應該更詳細檢視自己目前所遇到所謂的「問題」!

事後備註:在記錄自己的思考過程時,剛好看到經理人「情緒絕對可以處理,全看你要怎麼「想」」一文,裏頭運用ABC理論,也指出「強烈的主觀思考」是關鍵性的因素。與自己得出的論點有很相似的結果。而大前研一所著「思考的技術」一書對此也有很多的琢磨。


2015年6月14日

有效的思考

從去年底至今,已經經歷長達半年以上的待業時間。對於一個有經濟壓力的人來說,待業代表沒有收入,代表保險、房貸甚至各種生活品質的降低與放棄。這樣的情況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心理疾病」,而心理疾病也會直接影響外在的「身體疾病」。而長期處於這種身心狀態的人,一般說來,都是處於極端「負面情緒」的心理狀態中,而這種負面情緒就像一個向下漩渦的海洋,會不斷將人帶往更低的負面境地去。

  • 有效思考,而非正面或負面思考
「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保持正向樂觀與熱忱」....這些話語不斷在耳邊迴響,但我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一段長時間的沉寂之後,我想起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思考的目的是甚麼?「釐清現況、解決問題」我聽到自己這樣自問自答。也就是說,我希望藉由思考來尋找一個突破現狀的方法或途徑。好了,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了。

對了,思考不應該著重在正面或負面,因為「保持正向」並不是我現在思考的「目標」,我的目標是「釐清現況並解決問題」,所以,當我將目標放在保持正向時,我便偏離了目標。但,保持正向不是達成目標的「必要條件」嗎?不,我想不是。我看過太多人傻傻的「努力」保持正向卻依然原地打轉,也看過太多人在情緒低落時找到人生的方向,所以,我知道正向思考絕對不是突破現狀的「必要條件」!那麼,甚麼才是?

答案出現了,而我居然都沒有發現。就是「有效思考」,也就是透過有效思考,它應該要可以讓我知道現況、讓我找到必須執行的下一步、並且讓我可以看出我是否朝向目標前進。我急忙地寫下這項發現。接下來是,怎麼做?



  • 將自己的想法寫下來或畫出來
我開始大量閱讀自我成長及管理文章,試圖從中發掘出一套符合自己現況的方法。但這些文章所倡導的方法,都過於零散且過於相似,我直覺認為他們都是相互抄襲的可能性。漸漸的我放棄了,我轉而回想自己過往所接觸過的高手,而慢慢地,我有了一些想法:

想法是虛無飄渺的,透過文字化或圖像化,可以「具體化」這些想法與情緒,這可以讓我們得以聚焦在「實際」的問題事物上,而可以避免被千頭萬緒的「想法」與不著邊際的「情緒」所捆綁」!

是的,在不斷回想過程中,我不斷將各種感受,試著濃縮並且文字化,最後就是上一段的結論 - 「文字化或圖想化」,也就是將虛無飄渺的思想或憂慮具象化,並且移出頭腦,這可以讓我能更客觀的觀察「思想」!

  • 有系統的組織這些文字
當想法或情緒被具體化而成為文字或圖像之時,它是紊亂且糾結的,我認為這也是我一直找不到出路的原因之一。所以,它應該需要再透過有系統的組織這一團混亂,來增加讓我們看到出口的可能性。而透過「因果關聯」的邏輯,可以讓我們看到這些問題是如何的相互影響」。

這一段文字寫的並不輕鬆,至少對我來說,我是經過不斷的修正甚至重寫後,大致可以暫時滿意的一個結論。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我的上一份工作是一間螺絲工廠,產品萬種以上,所以在管理上,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而當時剛進公司報到時,老闆要我寫一份我所發現的公司現況觀察報告。最後,我捨棄一般傳統上密密麻麻並且厚厚一疊的文字或財會人員慣用的圖表或表格式報告,而以一張A4紙張,透過有系統的組織這些問題,來呈現我的發現。下圖便是自己數年前,經過組織化且圖像化之後的報告。



我認為公司的問題這麼複雜,可以用一張A4紙張來呈現,那麼沒有理由自己生活上的問題不能這樣處理,因此我認為,透過「有系統」的組織文字應該是一個可行的方向,至少我是這麼想的!

  • 找出核心問題
這段待業時間其實還滿長的,尤其在嘗試將近20多間的公司履歷投遞與面試,依然沒有滿意的結果時,當中的挫折感可想而知!因此我需要一些額外的動力來支撐自己,所以我開始去聽演講,包含醫學演講。其中,我從某一派別的10多堂醫學演講中,我將其濃縮並且轉化成適合自己的以下這一段:

當我們以具有邏輯的「因果關聯」來看待各種問題時,我們將得以區分「症狀」與「病因」。而經常將我們困住的,是「症狀」,而我們對它似乎無能為力。會如此是因為我們方向錯了,我們必須「從因解症」才會有顯著的效果,一直在症狀上處理,只會讓我們像「救火員」一樣疲於奔命,情況卻依舊不斷的重複發生,因為真正的問題在病因,而非症狀。」

西醫給人的印象就是「頭痛醫頭」,但我發現現代中醫「對症下藥」的做法,其實與西醫作法並無不同。就好像幾乎所有管理人員都像救火隊一樣,哪裡有災情,就往哪邊跑一樣。然後大部分管理人員事後都還沾沾自喜的誇耀自己的專業,然後不久後,事情再度發生,迴圈繼續。對於曾經是那樣的一員,我現在感到難為情,甚至對於現在財會人員自認專業,並且可以處理公司問題的自信,替他們捏一把冷汗,至少,對於曾經那樣的自己,我是這麼告解,希望老天原諒我的傲慢與偏見!

  • 小結
有系統的文字陳述,可以幫助思想集中不散亂,而思想的集中,更可以幫助情緒穩定。過往,我們以為我們的問題是情緒,是頭腦過度思考,而今我的這段論述指出,真正的問題是「沒有系統性的思考」,它是導致過度思考與情緒波動的核心問題。那些身心靈工作坊只強調情緒的釋放與穩定,現在看來是「從症解症」,搞錯地方了!

我現在需要的是有效的思考,一個可以帶給我出口的思考方式,而不是正向思考。釐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有效思考而不是正向思考,讓我有一種解脫的釋放,因為,我終於不再違背現實,只為了維持一個「正向樂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