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6日

存貨,工廠內的四種時間型態

我其實很尷尬,因為我已經不被其他公司的會計主管認同是合適的會計人員,我也不被生產線及業務面的人員認同,我正處在格格不入的位置。但縱使是如此,我依然想要誠實且勇敢地說出我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看法。 



對於「存貨」的認識,公司管理人員都是被會計觀念牽著鼻子走,主要是從會計科目上的了解,也就是主要為原料、在製品、製成品。但是,我個人認為一直以這種角度來看待「存貨」,要解決存貨所衍伸的問題就不容易,當然,這也是我的看法而已。那麼,不從會計科目上了解存貨,我還可以從哪種方向來解讀「存貨」呢? 


  • 工廠內的四種存貨型態
我以螺絲工廠為例,原料主要是線材,製程主要是成型、滾牙、車修及委外加工四個製程,而每個製程都會有它各自的四種時間型態。對,我加入「時間」象限來看待存貨。

一、前置準備時間:
線材放在成型機上頭,此時調車人員必須將生產上一個產品的模具備品卸下,並且裝上目前準備生產的模具備品,此時間大約4小時 - 2天的準備時間。因此,每一次的換線生產,都會讓此種型態的時間增加。

二、生產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生產,依據生產數量及機台轉數,約1 - 2天的生產時間。

三、排隊時間:
成型完成的半成品送至滾牙機前,必須等待此滾牙機完成手邊需要完成的產品,因此,此時半成品就只能繼續排隊。

四、等候時間:
當原料走完全部製程,來到包裝區,雖然已經包裝完成,但依然無法馬上出貨。可能因為棧板未裝滿、噸數不夠、等待客戶指定必要的產品、未到客戶允許出貨的時間等等許多可能原因。這時,已經完成的成品只能繼續放在架上等待其他成品送達。或者公司是組裝機台,那麼A零件等待B零件到齊才能裝組裝成C產品,也是一種等待時間。

  • 工廠的實際狀況
在會計人員的觀念中,原料、在製品、製成品,我都已經包含在上述四個階段中,而將存貨以此種方式看待與會計上傳統看法上,有甚麼差異?

依照自己的實際觀察,以螺絲製程來說,從原物料到變成產品運出大門來說,前兩個階段的時間都只佔一小部分,而排隊時間等候時間是主要花時間的地方。依照一定速度的生產,若原物料或在製品,在工廠內停留的時間越長,那麼可以說累積的存貨就會越多。也就是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是存貨庫存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若要解決問題,從這兩個地方下手將會是一個方向。



  • 跳脫傳統會計觀念的束縛
當你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並且個別去分析其上下月數量金額的變化、或是做庫齡分析表、呆滯庫存列冊追蹤,這些動作真的能有什麼效果嗎?我們都知道要解決問題,一定要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而單單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就表示找到「原因」了嗎?我想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都認為是,所以他們每月建議的,就是「請相關單位提出改善對策」!對,不要懷疑,這種說法是我在各公司聽到最多的「改善辦法」!

但當我以上述四種型態來看待存貨時,我從「存貨」會計科目的層面,進入實際作業面的層次去檢視問題,於是,「為什麼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會花這麼久」?尤其公司最重視的就是「生產效率」這一件事情上,但若我們反過來去檢視生產效率的表現時,我們又會驚訝地發現,這個數據表現一直很穩定,也一直維持在高績效的水準上,那麼,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可能一方面生產效率數字好看、一方面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這麼花時間?從這個地方,將不能避免的會涉及到「生產排程」的安排,這將使我們從會計面進入生產計畫層面,我想這是很合理的方向,因為存貨的產出,本來就跟生產有關係。

此外,會計將成品,依照呆滯期間來提列呆滯損失,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讓帳面價值貼近真實價值,但這種做法並沒有辦法指引生產線的作業,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變,這只是帳面上的做法,而非實質的改善,而公司要的,是實際上的改善作法。

  • 生活化的比喻
大家都說工廠是生產線,但在我眼中,它不但是「線」,還是3D立體的線。它就像我們的血管,當血管沒有阻塞而順暢時,它具有很好的彈性且健康。但若開始堆積,血管會開始硬化、脆化,最後會因為缺乏彈性而爆裂。我們對於血管栓塞的問題不敢等閒視之,雖然對於人體來說,他只是小小的一條血管,但只要大血管爆裂,你的一生就完了。在我眼中,生產線的問題就是這種程度的問題。




  • 出現的矛盾點
我在google上查了一下何謂「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基於上述定義,我看到兩個點:
** 站在生產管理者立場來看,他們最想要做的,就是縮短第一種時間(換線時間)、提升第二種時間(生產時間)。這非常符合公司對於生產效率的計算方式。

** 可是若站在產品流量的立場來看,第三種及第四種時間才是影響最關鍵的地方。因為實際來看,他們才是一個產品,從原物料到運至客戶手中,耗費最多時間的地方。

也就是,當我比較這兩者的立場時會發現,工廠管理者並不重視「生產線流量」的問題,他們比較重視「機台效能」的發揮,而證據就是公司最常用來衡量工廠的KPI指標,是機台嫁動率、產能利用率、生產總數量重量、停機時間、待機時間等等,你知道嗎,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看待工廠的角度。



  • 小結
會計單位常被其他部門稱為「最難溝通」的一個單位,一種死板板的既定印象。但其實我覺得,老闆才是最難溝通的人員,部屬為了迎合,所以以老闆的意見馬首是瞻,久而久之,老闆成了公司發展上的鍋蓋,他的高度與寬度,幾乎決定了大部份公司人員所佔的位置。我曾經在之前公司,提過這個我稱之為的「鍋蓋理論」,當然,換來的不是驚嘆,而是一頓挨罵。但我其實覺得自己還蠻有道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