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幸福是什麼?


阿郎撰寫

曾經有人問我幸福是什麼?我當時回答不出這個問題,而現在,我還是說不出來。

如果真要擠出些什麼,那麼,我可能會說:「幸福是一種持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或結論」。

或許,遇到一個完全與你契合的另一半,你當下真的會是幸福到令人羡慕。然而社會是變動的、你會變、另一半會變、彼此的工作狀態、身體狀態、家庭狀態會變、價值觀也會變。如果只是因為找到完全契合的另一半,就認為從此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那麼,這就是我所說的:你認為幸福是一個結論或一個結果。好似幸福是一個靜止的「點」,是可以存續到永恆的點,但實情真是如此嗎?

或許別人的親身經歷真的是這樣吧,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感受是,幸福被「標籤化」、「形象化」、「美化」、「固化」了。我覺得幸福並不真的存在,真正存在著的,是在過程中,你如何解讀彼此每一次的變化、你如何應對彼此每一次的變動,然後經歷自己回應後的後果,然後再回應這個後果,之後又再經歷這後果的後果,如此持續下去的一整個過程,看起來這很像「溝通」對吧!

它是一個過程,我與另一半相互回應彼此每一個起心動念的過程,你無法切割它的某一個片段,然後稱之為「幸福」。你無法將它的某一個表現靜止,然後定義為「幸福」,因為它涵蓋一整個過程,你無法切割它、你無法個別解讀它、無法單獨某個表現來定義它,它的整個過程都是具有「因果輪迴」的。

所以,幸福是什麼?我不知道,或許是某個時刻的感受讓你碰觸到「滿足」,然後大家稱之為幸福吧!或許你還可以找到無數關於幸福的解釋與定義,但縱使如此,你會因此就幸福嗎?說的一口幸福描述,你就幸福嗎?抱怨自己不幸福,你就會幸福嗎?你還是必須繼續回應你的此刻狀態,不是嗎?

所以,幸福是什麼呢?真是有趣的現象。

2017年12月21日

輪迴?什麼在輪迴?

阿郎撰寫

與一位沈浸佛教多年的朋友餐敘,期間聊到超脫、出離、回家、開悟等,其中有一個概念「輪迴」,他說了許多人憶起了前世今生的輪迴故事,問我相不相信:「相信阿」,我不假思索的回答道。

朋友頗為驚訝於我的回答:「我以為你們新時代身心靈不吃這一套,畢竟你們老掛在嘴巴上的,就是活在當下、當下就是威力之點等等」!

「我不是什麼新時代或舊時代學派的,更不知道回家、開悟到底是指什麼?但我同樣不知道你們認定的「輪迴」是在做什麼?」我直視朋友的眼睛回答道。

阿,但你剛不是還在說你相信輪迴?怎麼現在就馬上說不知道輪迴?

閉起眼睛,我讓自己的肩頸放鬆,觀察自己的呼吸,同時將注意力從腦袋移往手指、腳趾,感受到大腿後側有一股熱氣持續的發散著。「你所認定的輪迴,比較偏向前世、今生、來世,三世有著因果循環的脈絡,同時相信人來到這世間,是有功課需要去做、有業需要去償還,是一條通往更加圓滿的境界前進」。

大方向來說,你的理解沒有什麼大問題,朋友謹慎的回答著。

「這就是我不懂你們說法的地方。誰指派你功課去做?誰來決定你功課的進度?他又是以什麼來衡量你的圓滿程度?就算這些都有一個答案,難道這答案就是真理?就算這是真理,這對你現在的生活有什麼幫助?這種仰賴權威領導的習慣,已經深深被烙印在眾人心中」。

朋友坐立難安,防衛系統已經啟動,等一下,反擊模式應該就會上場。但我不想他這麼大費周章,所以,讓我開門見山吧!

「你現在就在因果輪迴中」,或者直接的說,「你就是因果輪迴本身」。因果輪迴不是獨立於你之外的一套系統。如果你認為有個人創立了一套因果輪迴,然後他把你放在裡頭,並且時時替你評分,然後再煞費苦心的為你安排功課。他讓每個人都有佛性,然後讓每個人變得不圓滿,再讓每個人苦苦的遍尋不著那佛性,然後永生永世的追尋那圓滿的境地。如果是這樣,那這種說法就太一廂情願了。

「哇靠,你真敢說」,朋友驚訝的說著。

你清楚看到因果輪迴不斷在每個人身上作用嗎?你現在的起心動念、你與別人的互動往來、你與別人的愛恨情愁,你是否清楚的觀察過?你沒有一刻離開過因果輪迴,不是這一世或下一世,而是你當下現在就「已經」在裡頭,你「屬於」它,「你」就是它。因果輪迴與你沒有不同,所以你根本沒有離開過它,更沒有相不相信的問題。

你的話很難消化,不過我勸你不要這麼激進,尤其與人談論這方面的議題,最好謹言慎行,不然你會招來很多的批評聲浪。我猜,很多人一定認為你很偏激,甚至說話很刺耳。

我哈哈大笑:「你真了解我」。不過,過往的經驗,加入當下所面對問題的處理方式,會讓你未來的處理模式有些許的變化。這種過去 + 現在,並且延伸進入未來的模式,正是因果輪迴。而你這一世,每天都在這樣做,只是你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而你更沒有意識到的,10年前的你與現在的你之間的變化,正是因果輪迴的展現,「你就是因果輪迴集大成」本身。

喔喔,我了解了,原來你是這個意思。但我還是覺得你很偏激跟批判,這是你應該要修行的地方。

專注在這一世的現在,遠比專注在前世或來世,對你更加的有幫助。你已經是這一世的現在的這個樣子,專注在這裡,觀察你腦袋裡頭,各式各樣念頭、情緒的生滅,它們正是因果輪迴的運作過程,它們深深影響你當下與每個人、每件物品的關係。從中,你真的會意識到,你從沒有離開過因果輪迴,你隨時都在體驗著因果輪迴。你會因透徹了解它們,而了解到因果輪迴與你,是同一件事情,因而體會到「不昧因果」這句話的含意。還有.........

哦,還有阿,饒了我吧!


你一開始聽到我的論點,與你所知,差異太大,所以你開始出現防衛、甚至反擊的立場。你是否注意到你的整個反應過程就是一個因果輪迴的完美呈現?也許你認為因果輪迴的議題,應該是神秘深奧、又令人嚮往與畏懼,應該是得道高僧才有權利解說。但對我來說,它是活生生的生命,它沒有很遙遠,因為它就在我的四周,每天都在上演著。



2017年12月13日

我不受尊重,真的嗎

阿郎撰寫

什麼是尊重?當我們說「你不尊重我,所以我生氣」時,我們究竟是在指什麼?「尊重」是什麼?

面子嗎?不給我面子代表不尊重我嗎?那面子是什麼?你不聽我的話,就代表不給我面子嗎?你不滿足我的需求、我的期待,就代表不聽我的話嗎?但別人有義務去滿足我的需求嗎?那,我自己是否有去滿足別人需求的義務呢?我有給別人面子嗎?我有尊重別人的意願嗎?還是我只考慮我自己的需求而已?我只是一昧要求別人滿足我的習慣而已?

我有尊重我自己嗎?如果我沒有尊重自己,別人為何要尊重我呢?如果我沒有義務去滿足別人的期待,別人為何有義務來滿足我呢?

當你尊重我時,我得到什麼?不然我為何會感到開心!!當你不尊重我時,我失去什麼不然我為何感到憤怒失望呢!!是否這一切都只是念頭?是否從頭到尾,我都是在跟自己的念頭遊戲呢?所以別人的一句話、一些行為,就可以讓我氣好幾天,就可以讓我的頭腦,連續好幾天都在編織各式各樣的情節與可能的發展。這不正是自己在跟自己的念頭玩的最佳例證嗎?

所以,他不尊重我,這是真的嗎?是否我自己想從他的反應中得到些什麼,比如某種肯定、某種證明。那麼,並非他不尊重我,而是我對他有所企圖、想從他那得到什麼,而碰巧,他沒有讓我的期待得到滿足,所以他成了罪人,因為他不尊重(滿足)我。


那麼,我希望從他的反應中得到的,我能自己給予自己嗎?為何我需要別人給我那個東西?我是否意識到,別人並非不尊重我,而是我的期待落空了。我是否意識到這「尊重」的底下,其實隱藏著我自己的慾望呢?如果是我的慾望落空了,這難道不是我自己的事情嗎?我是否在大部分的關係中,都是以類似這種的方式,將自己的慾望偽裝呢?我是否都以這種方式來怪罪別人呢?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認為對方不尊重我時,我們經常都會反過來攻擊對方,向對方說一些難聽的話、惡毒的話,而對方,卻經常都是我們的家人、我們的親人朋友。所以,如果他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為何要這樣互相攻擊對方呢?



2017年11月6日

離職

晚上兩位來家裡做全身撥筋的好朋友離開後,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電話那頭劈哩啪啦的說到:「老闆一點都不重視我,總是聽信一些片面之詞,也總是做一些令我搖頭的決策,我想這間公司快完了,我想要離職了。我認為在這沒有我發揮的舞台,我無法在這裡得到成長的機會」。問我有什麼看法。


朋友不介意我將回覆內容寫在FB上,反正知道我不會提到人名。那麼,在晚飯時間後的一段沉思,我會這樣跟你說:


如果你現在會的技能,不是老闆現在最需要的,那麼,老闆為何要給你更大的舞台,而不是給他更重視的人身上?你是否有足夠的能力觀察出公司現在最需要什麼?如果沒有,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嗎!


而當你有足夠的能力,你是否有能力可以影響老闆採用你的方法?如果沒有,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如果你有足夠能力,也取得老闆的授權,但當時勢需要你韜光養晦時,你是否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如果沒有,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如果你有足夠能力、也有老闆授權、時間點也對了,但推動過程中,遇到相當大的反對、不配合、或失敗,你是否有足夠自我反省能力去承認自己的能力尚且不足?如果沒有,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如果上述你都有,但依然時不我與,你想要去尋找另外的舞台,但發現外面並沒有你想要的那種舞台,那麼你是否有足夠的智慧去認清現在換工作的時機尚未出現,以至於怎麼找都找不到?如果沒有,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你絕對有權利去選擇留或離開,我無法替你決定。但你是否願意再次檢視自己想要離職的原因當中,有多少是與事實不符?你是否有足夠的勇氣承認,自己只是一時衝動的氣話?這些情緒讓你容易做錯決定、說錯話、得罪人,那代表情緒的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或許,你該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是成長?更多智慧、被人更多重視、更高職位、更多人認同你、還是什麼?如果你尚未知曉什麼叫做「成長」,那麼,以「沒有成長空間」當作離職的理由,是很意氣用事的。且,工作技能上的成長是否真的是你現在最需要的?如果你從未思考過這種基本問題,那不正是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當然,你的問題沒有答案,我只能拋出另一種思考的角度。接下來,你該繼續接棒,這是你可以發揮的地方。這是你的人生,你想要怎樣渡過不惑之年、你想要將你的家庭帶往何方、你想要與你的家人度過怎樣的時光,這些都是可以問問自己的。你想要的,是否與你的家人想要的,和諧一致?或者,你只考慮到自己,尚未考慮到你的家人?兩者有沒有可能取得一種討論過的共識?如過無法達成共識,你又該如何圓滿處理?這不正你可以成長的地方?


不要將「成長」的概念侷限了,因為那等同侷限了你的人生。而人的一生,總是跟「如何詮釋事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這是給你的,也是給一樣在選擇關卡的朋友們的。



阿郎祝福


2017年10月6日

我最敬愛的老師

阿郎撰寫

連假前夕,鄰居婆婆媽媽都開始陸陸續續來找家人挽臉,他們習慣挽臉而不習慣撥筋,但家人總會幫他們順便撥撥眼睛的經絡,幫他們明目一下。我的時間多了,加上有朋友私訊,請我繼續寫些身心靈的心得,因為他已經很習慣看我的文章了。天阿,真的有人會看我那落落長、又沉悶、又無趣的文章!!真令我吃驚!!所以這一篇,當作送給連假無處可去,又沒事做的朋友打發無聊用。


正文開始:我最敬愛的老師
有一位老師可以給你獲得自由所需要的一切,它是你最親密的關係,不論你是何種身份地位,它永遠與你同在。你無需跑到印度去找尋靈性導師,更無需進入道場跪奉某位上師,有一位更了解你的老師等著你去拜訪,那就是 - 「你的念頭」。

有兩種類型的念頭你一定不陌生:
1-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照我的要求做xx。
2-為了讓人喜歡我,我必須迎合他人來得到他們的認同。

關於第一種:
看似非常合理的論述,但你曾經質疑過它的真實性嗎?
我的鄰居正好有乖的、也有不乖的小孩。當我坐在客廳聽著鄰居與孩子的對話時,我注意到,當小孩乖乖聽話時,他的父母就會用讚美來獎勵。當小孩不順從時,他們就責罵小孩。也就是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成「順從是愛的表現」,以至於長大後對於愛情,會有「如果你愛我,就應該照我的要求去做」的這種觀念。

關於第二種:
當你了解了第一種,只要你換個角色,你自然就能理解另一個相反的觀念,就是「為了讓人喜歡我,我必須迎合他們做些什麼來得到他們的認同」。

「愛一個人」和「要他去做你希望他做的事情」有著很大的差距,但我們經常將「愛」與「擇偶條件」混在一起,更甚者,我們注重對象的條件多過於「愛」的本身!

上述是兩種基本的模式,而對我來說,在工作上被挑起的情緒更多,也更頻繁。因此我下班後,最喜歡一個人靜靜坐著,讓自己重新回顧一整天的點點滴滴,希望從這種練習中,為自己找尋一個出口。我發現到,每當主管、同事或部屬做些不如我意的事情或決策時,我會被挑起情緒,但我似乎無法直率的說「不」。為什麼呢?

發現那內在的恐懼:
如果我說「不」,主管會責罵我。如果我說「不」,他會認為我很難配合。如果我說「不」,會得罪老闆惹來一頓罵。也就是我發現有一種基本的思維模型:我如果xxx,我怕老闆會xxx,所以我不敢xxx。

但,我開始質疑這種思考的方式,我發現這裡頭充滿著「恐懼」。當我不敢真實的表達自己,我已經先欺騙了我自己。然後我再對他人說一些違背真正想法的話,那是欺騙別人。之所以先欺騙自己,那是因為我對別人有所期望、想從他人身上得到些什麼、或避免些什麼。「我對別人有所求」,所以我便開始「失去我自己」。

我與念頭的關係最親密:
我是那個與我一起生活的人,我和我念頭的關係,是我所有關係中,最親密、也陪伴最久的。不論我身份地位怎樣,不論我物質條件或精神條件怎樣,「念頭」永遠與我同在。

一切行為與情緒都是在回應念頭:
我的很多行為,其實都跟別人沒有關係,我只是在回應我所相信的那個念頭而已。比如我相信「他會受苦都是因為我」的念頭時,我就會自責、對他有所虧欠。然後就會想彌補他,所以對於他的一切要求,我就認為一定要滿足才行。就這樣,我會不敢違逆別人,也就表示我不斷勉強自己,然後搞的自己一身疲憊與哀怨。林林總總的這些行為與情緒,都是在回應我所相信的某一個念頭而已。

這與他人無關
所以當你想要為某人做些事情時,你其實是在實現你的「想法」,縱然對方沒有因此而感謝你,那也無關緊要,因為,你的行為是在滿足自己的念頭,所以那其實是為自己做的,我是因著自己的想法而做的某些行為。縱使這些想法與別人有關,但依然是「我的」念頭,一切由我開始。所以,我與別人之間的關係,不是依據我對他的看法,而是建立在我是否「想信」我對他的看法上。我的行為只跟我的念頭有關,別人真的是無辜的。

「念頭」才是自己最親密的老師
當我相信這個念頭時,我會做出某種行為、我會以某種方式對待別人、看待別人。我的行為與情緒是在呼應我的念頭,而非回應對方。如果你視某位上師為明燈而發誓終生追隨它,那不妨去檢視自己的這個行為,是基於哪種念頭?自己是否只想依賴別人為你照亮生命?還是其他的念頭?


檢視自己的念頭,你會發現很多你所不知道的「你」。當你在崇拜上師、敬仰老師的同時,你是否同時覺察到自己所相信的某種念頭呢?在這連假時刻,阿郎祝大家平安!


2017年8月29日

致追夢的人

阿郎撰寫

今天不談家人的撥筋工作坊,我想向正在為夢想打拼的一些朋友寫些東西。在靜坐時,我突然有這樣的一股衝動,我將這股衝動文字化,所以,謹此此文獻給你們!


一開始以為是自己的夢想,所以百般的堅持,以為自己有那樣的能力。以為自己是為了家人著想,是為了她好,所以努力的朝自己的夢想前進。隨著不斷往前邁進,自己開始發現,這個夢想的困難程度超出自己的預期,甚至超出自己的能力。於是,恐懼開始爬上心頭,自己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堅持的正確性。

慢慢的,看到身邊的人為了幫助自己完成夢想,而被捲進這個黑洞。自己看到對方反而不斷在過程中鼓勵自己,為自己扛下那重重的責任,為自己絞盡腦筋、耗盡心力,因而身形日漸削瘦。自己於心不忍,更對自己當初固執己見,不願接受旁人的規勸而堅持走下去的過往,感到深深的愧疚、甚至後悔。

原本立意良好,想為家人的餘生找個舒適的地方,所以才堅持下去的夢想,如今看到家人開始因擔憂而出現身體不適,心理也因焦慮而影響身體的健康。我當初的堅持真的是對的嗎?不,我不再那樣肯定了,我甚至覺得一切都因我一意孤行,才讓身邊的人遭受這一切痛苦。我後悔,我自責,我深深感到恐懼。越是面對自己的夢想,自己越是內疚,越是自責,越是感到恐懼,我真的太不自量力了,不是嗎?因為我一個人的緣故,害身邊的人也跟著承受這些煎熬,真的覺得很難過。我原以為自己可以應付得來,現在,我才知道自己是多麼不自量力,在這夢想面前,我是如此的渺小,我感到深深的焦慮與恐懼。

夢想似乎成了沒有盡頭的惡夢,多想就這樣放棄、多想再回到從前,當作沒有這一回事。如果當初再多考慮一下就好。現在想想,當初那樣的生活好像也沒有那麼不堪。但如同落下的一滴滴眼淚,再也不可能重來了,不是嗎?

親愛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旅程是可以稱為錯誤的。睜開眼看啊,世間多少人看不見自己身邊已有的幸福,卻拼命的盯著彼岸之花。多少人感受不到身邊人的親切溫暖,只想遙望天國上師的芬芳。還有時間,還有機會,不要讓恐懼再次遮蔽你的雙眼,不要讓自責麻痺了妳的覺知。在這一條道路上,有著閃閃發亮的寶物。不要沈浸在恐懼自責的內疚中,撿起那些寶藏,重新發現那些寶物,那不正是你向我禱告祈求之物嗎!睜開妳的雙眼仔細看清楚啊,這是一條假裝成地獄,卻是由寶石所鋪設的路啊。地獄存在的地方,正是天堂的入口,不要入了寶山空手而出啊。

這條路,會柔軟你的心智,會撥開你的硬殼,也許一路上困難重重,但它是要教導你不要太用力生活。也許痛苦橫生,但它是要教導你超越慾望,一步一步踏實的活在當下。隨著夢想前進,你所感受到的恐懼、內疚、自責,正是最真實的自己啊!你願意原諒自私的你嗎?你願意擁抱叛逆好強的你嗎?  你願意接納慌張忙亂的你嗎?你以為這是一條通往夢想之路,但我要告訴你,這條路通往的,是內在真實的你啊!那些曾經被你壓抑的你會在路上與你為伴,那些被妳藉故用遠地修行,用上師崇拜,用追求完美高我而逃離的真實自我,會現身說法。你願意放下經典、願意放下上師、放下你所崇拜、所信仰的那一切,清空妳的杯子,只傾聽真實自我的傾訴嗎?你看見你所逃避的那個,正是你自己嗎?你願意回過頭重新接納那樣不堪的自己嗎?如果你願意,那麼那個不堪的自己,會為此次的重逢而閃閃發光,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是那樣的幸福,那樣的可愛,怎麼自已過去從來都沒有發現呢?

生活是真實的、是活生生的,生活並不全是美好、但也不全是痛苦的,它們都是生活。遠離那些聲稱可以帶給你美好生活的上師或宗教,那是顛倒夢想是非的幻想。在內在領域,你是否依賴某人?依賴他幫你解脫?但沒人能給予你美的強度和感覺,你必須靠你自己。你必須學會如何去閱讀自己這一本書。你已經經歷了一切,為什麼還不改變?是什麼阻礙了你?問問自己,為何我經歷了這麼多,卻還未改變!也許你以為真理藏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某個偉大的人手上,所以你遠離生活、遠離快樂與悲傷,但真理就是生活本身。

沒有甚麼更高等、更神聖的高等中心、更偉大的存在,那只是一個詭計、一個慾望,那都是思想發明的而已。夢想並不偉大,但唯有你真的體認到這一點,你才能放掉頭腦對它的執著。你必須認清人生是沒有安全感的,它是一連串無常的活動,這才是真相。在這個真相之中,就有安全感的存在。這一切的一切,在你的這趟旅程中,都會一一向你說法,你願意靜心聆聽嗎!

親愛的,我將最美的寶物放在離你最近的地方,只要你願意留心傾聽、不帶色彩的觀察,接納「真實」,你會發現,你其實很幸福、你擁有的比你知道的還要多。



2017年8月28日

旅遊本質的探討

阿郎撰寫

旅遊究竟是去玩「什麼」?你去某個景點「旅遊」,當地人稱之為生活。你將別人的生活當成旅遊、當成開心放鬆的特殊經歷。是什麼從自己內在鮮活了起來?你能不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旅遊,讓旅遊品質成為你的日常生活?

例行性的工作與生活,讓心智越來越僵固,越來越機械化。因為這一切都成了記憶的不斷重複,而記意是過去的、是死的,所以你會覺得死氣沉沉。而到一個未知的地方旅遊,是一個未知,它是充滿各種可能性的,在那樣的狀態下,你會警醒、你的整個細胞都會專注的觀察周遭的一切,那是充滿好奇及沒有批判的觀察。沒有比較,只是欣然享受當下的新奇。一切都是那麼令人好奇,整個人都因此而活了起來。

所以,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這樣的觀察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能脫離記憶的制約嗎?我們的頭腦塞滿了例行性的各種活動與過往記憶,我們的行動也因此而機械化、標準化。我們渴望藉由旅遊,來一次自由的呼吸,但,這是短暫的,如同吸毒一樣上癮的短暫,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就創造一種永恆的自由與突破嗎?我們是否過度渴望得到解脫、得到解答、離苦得樂,這個慾望本身是否就變成一個阻礙?

我們並不愛這個地球,我們只想利用它,我們已經失去了內心的溫柔和敏感,光是擺設幾幅風景圖片,或是在頭上戴花,並不能帶來這種敏感。我們總試圖從生活中逃離,如果可以中樂透,我一定馬上辭職,是這麼想的吧!

覺察到你的逃避是很好的。你會覺察到你的逃避。你會覺察到這個完整的、無限的宇宙—無處可去,在哪裡都沒有安全感。在那種恐懼之中,在那種對恐懼、逃避的覺察之中,唯一剩下的地方就是開始往內走—因為去任何地方都沒有意義,它是如此的徒勞無功。

一旦你往內走,你突然發現恐懼正在消失。當你不再以旅遊作為逃避的一種手段、一個途徑時,你就會開始轉向內在。一旦你真的體會到外在沒有地方可逃時、任何外在追求都是短暫時,你就會真正進入內在。否則,你的頭腦會欺騙你,會讓你以為追求身心靈平靜就是進入內在,其實,你依然是迷失在思想中,你並沒有真正進入內在。


我們不斷渴求平靜、渴求自由,是否因為我們心中沒有平靜、沒有自由?所以我們才將精力浪費在製造假的自由與平靜上?我們滿足於這些短暫的平靜與愉悅。(待續...)



2017年8月3日

打破你我覺知界線

阿郎撰寫


某事讓你憤怒,於是你開始表現出憤怒、說一些憤怒的話。我聽到了這些充滿憤怒的話、看到你充滿憤怒的行為。

覺知是沒有界線的
覺知沒有分你的或我的覺知,憤怒也沒有分你的我的。雖然這些憤怒能量由你口中出來、由你行為出來,但我也感知道了。也就是,憤怒能量讓你、讓我同樣感知到了。如果你、我的內心沒有任何對此能量的批判,那麼,你的覺知空間與我的覺知空間就沒有了界線,而這憤怒就同時出現在我們兩人的覺知空間中。

信念意象造成你我之別
如果我對此憤怒有所反應,那是因為我的思維中還有其他東西對它起反應,可能也同樣是憤怒,那麼我就會以內在的憤怒去回應你的憤怒,當然,兩人就衝突了。雖然兩人有身體的分別,但覺知都是一樣的,覺知是超越形體的。是自身內在思維組成分子不同,才會出現你的或我的憤怒的區分。

所以當我們遇到憤怒的場景時,我是否能夠以這樣的眼光,重新看待「別人的」憤怒?其實憤怒可以經由任何人進入到這世界中,並被任何人感知到,不是經由他、要不就會經由你、或經由我進入這世界。當我內在還有其他思維,並對此憤怒產生同樣憤怒的回應時,其實那就是我自己內在的事了,無關乎外在那個人的事了。但我們都會將自己的憤怒,怪罪別人或某事,並開始論斷別人的憤怒。

這些情緒或語言就是這樣,經由各式各樣的人進入這個世界,並被所有人聽到或感受到。如果是「他的」情緒,那麼我怎可能也可以感受到?如果是「他的」憤怒言詞,怎麼可能我也可以聽到?那表示,憤怒的言詞或憤怒的情緒不是「某人的」,它只是一種存在,而「覺知」也是共有的,所以你我也都可以感受到或聽到這憤怒的展現。雖然你是因某事而爆發這憤怒,但這不代表憤怒就是你的、或都是你惹出來的。

語言或情緒不見得都會來到這世界,它可能停留在你的身體或頭腦裡,這時,就只有你會感受到或聽到,所以你很容易就會以為它們是你的。它們只是沒有進入到這個聯合意識空間而已。

我們共有的處境
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自己都有。那是因為「那」不是別人的,「那」只是經由別人而進到這世界而已。而你也有的部份,也是「那」停留在你身上,並與別人的「那」產生共鳴而已。「那」不是他的,也不是你的。你在別人身上看到的,自己都有,是因為那東西進入這聯合意識場,同時被存在他身上及你身上的意識覺知到了,因為覺知是不分你的或我的,只是自身內在頭腦的思維內容,分別對「那」起各自不同的反應,使的讓他與你以為你們是獨立的個體,並將過錯歸罪在「宿主」身上而已。


你生氣的「事情」可能跟我不一樣,但「生氣」都是一樣的,「生氣」沒有分你的或我的。心理上,我們都是一樣時常經歷「生氣、憤怒、悲傷、恐懼」等,它們後面連接的「內容」,每個人可能都大不相同,但心理上,我們都是一樣的。



2017年5月24日

小我的兩個面向

阿郎撰寫

有人著迷於一塊土地的獲得,可以帶給她圓滿。同時間,有人陷於自己兒子不爭氣而痛苦失望。我們以為兩者是天差地遠的不同,但核心本質上,一樣都是深深受困於思維所投射於外界的形相上,都是受困的狀態。小我有兩個面向:內容和結構。小孩因玩具被奪走而哭,玩具代表了內容,它任何其他內容都是可以互換的,如職位、薪水、福利、自尊。這個劇烈的痛苦之所以產生,是因為這個字:「我的」,這就是結構性的小我賴以生存的最基本心智結構就是「認同」,或者稱「等同」。等同什麼?等同於我,玩具等同於我,是我的一部分。你所認同的事物就是內容,而你的意識、強迫性的去認同,就是結構性的。而這一切等同中,最大的等同,就是「等同於心智」,它是所有等同的第一個等同,是所有等同的最基礎、最根本原因,或者你也可以說是「等同於思維」

做事的過程中,因為思維主導這一切,我們很容易就有了立場與堅持。一旦與別人不同調,衝突就會發生。或者我們有某一種預期的結果,為了確保結果可以如期,我們便會想要控制別人的作事方式,偏偏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認為,衝突也就不間斷了。加上在工作中,這些目標是被命令的,你有不得不達成的壓力。且工作上的表現與你的薪水是連結的,那代表工作表現代表你的生存。

因此一旦執行工作,你會自動的進入某一種模式或某一種立場中,你會以這個模式去回應周遭發生的事情,而遺忘「你」不是這個「思維模式」這個不易察覺的事實。

不論你因某人某事暴怒、還是悲傷難過、還是憂鬱不樂,雖然情緒上有程度上的差異,但,在深受思維所苦這一件事情上,完全沒有差別。情緒上的差異只是表相,核心本質上,都是一樣的迷失於思維中。


如果你因對別人發怒,感到愧疚,而希望自己之後可以是和顏悅色的對待他的話,那麼這是沒有幫助的。問題不是因暴怒而指責別人,而是自己的意識狀態。所以讓自己成為好人,並不是解答,因為問題不是自己欺負了別人,而是所有這些底下的意識狀態。如果你不是調整自己的意識狀態,光只是做一個好人,作用根本不大。那個想要成為好人的企圖,正是思維本身。「認同」某種角色,如好人,就是一種架構,只要架構在,不管內容是什麼,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但在我們的切身感受上,卻會有很大的不同,而因著這樣的不同,我們就很容易認同這些內容。比如我們認同當一個好人勝過當一個壞人、認同是一個有錢人勝過一個貧窮者,我們以為兩者真的有所不同,但在架構層次上,「認同」的本質完全一樣。



2017年5月23日

「擁有」的省思

阿郎撰寫

「擁有」是一種「我」「等同」「某事物」的想法的結合,簡單來說,就是泛指這個架構:「我的XXX」,如我的車子、我的職位、我的性別、我的想法、我的身體等,都是「我」的一種延伸。

我們自小從「零」開始,慢慢有了自己專屬的名字,這時「我」開始出現,而伴隨出現的,正是「我的...」,一種我的延伸擴展,這些東西都充滿「我」的「認同感」。這些東西越有價值,我就會自認越有價值。自此,我便開始以外在事物或外在表現來衡量自己、看待自己,渴望不斷增加「我的」內容或者獨特性。

我開始以擁有某些東西自豪,或者缺少某些東西而感到自卑不如人,我拼命的以獲取物質為生命主要內容。但每一次達成夢想所獲得的快樂,總是如此的短暫,不久後,我便又受到另一個夢想的吸引而繼續追逐。我的價值變成取決於我所擁有的東西,也就是,我的價值受限於我所擁有的東西,我在這些東西裡頭,尋找自我的價值。比如如果我擁有一輛千萬跑車或億萬存款,我就自以為了不起了。

在這裡,我發現類似「架構模式」及「組成內容」的兩個面向存在。「擁有」、「想要更多」,這是屬於「架構」面向;而金錢、物質、地位、愛情、尊嚴、立場便是「內容」的面向。內容是可以不斷變換的,但架構幾乎不變。只要這個結構一直存在,不論你獲得任何內容都無法滿足你、都不會令你快樂。比如你「擁有」了夢寐以求的跑車,你接著就會「想要更多」,你想要大房子、好的頭銜、完美的伴侶等,你會一直追尋其他事物。為什麼?因為「想要更多」的另一層意義,就是「我還是匱乏的」,所以不論你獲得什麼,你始終會繼續「感到匱乏」而繼續追求。只要「擁有」、「想要更多」的架構一直存在,你只會繼續感到不夠而追求一生

或許這正是大家所說的「小我」!但小我真的是錯嗎?真的不應該存在嗎?真的應該藉由修行來消滅小我嗎?我沒有什麼令人折服的洞見,但我認為,這不是對和錯的問題。它就是小我罷了,這些只是小我的一種架構罷了,而小我並不是錯的,它只是「無意識」而已。而無意識代表「無念」、代表「沒有思維」嗎?不,我的體驗是,無意識代表沒有覺知到自己正在認同思維或情緒這一件事情。無意識代表我認同我是腦袋這個說話者,無意識代表「我是這個思維」。

所以,所謂的執著,其實不是執著於某件事物,而是執著於一個思想,而這個思想有著「我」或是「我的」在其中。所以小我並不是錯,如果你認為這是錯的,那只不過是更多的小我而已。你當然可以珍惜並喜愛一些事物,你需要的不是放下執著,而是「覺知到」自己正在執著,一旦覺知到這件事情,那份執著、那份認同就有了缺口,轉化就會開始。

如果你此刻正聽從某些老師的教誨,而不斷逼迫自己「放下」對事物的「執著」,我想,別試了,你可能不會成功的。事實上,當你停止在事物中尋找你自己時,那個對事物的執著自然而然就會慢慢消失。如果說你真的要做些什麼的話,那麼就是盡可能多的去覺知到你對事物的執著就可以了。同時我發現,我經常沒有意識到自己對事物有執著(認同),直到我失去它們,或是面臨失去的威脅,那時,我的情緒感受會告訴我這一切。而一旦你覺知到自己認同於某事物時,那個認同本身就已經不完整了。「我是那個覺察到自己有執著的覺知」,這就是意識轉化的開始。

我們的無意識中,潛藏著「需要更多」的架構,只要你無法意識到這架構並超越這一架構,你未來依然會感到匱乏與不圓滿,而繼續追尋其他的夢想。當然,這樣也沒有什麼問題,它也不是一種「錯的」生活方式,只是如果我對這樣的無止盡追尋感到痛苦,那麼,我或許可以試試另一種看待生活的方式。

「擁有」的另一端是「失去」,「擁有」看似會讓我們變得更有價值。但依循前面的論述,失去會讓我們變得「更少」嗎?如果說擁有是一種「想法」,那麼失去是否也是另一個「想法」所引發的痛苦情緒呢?而經歷到失去的痛苦,是否就真的表示我變得「更少」了呢?而因為不想變少、不想失去、不想輸,「恐懼與焦慮」就如影隨形。況且,我經常發現,伴隨我擁有的越多,我要付出的就越多,為了維持繼續擁有,我就必須踩著三太子的風火輪,終生往前狂奔。

究竟,我是擁有了這些,還是被監禁在這些裡頭了?




2017年5月19日

思維會延伸它自己

阿郎撰寫

想像一個畫面:人體這個骨骼架構,沒有血肉覆蓋於外,頭顱骨呈裝了一個腦,透過評論外面的人事物,思維延伸了它自己到物質裡頭。或者你製造了一個東西,那代表思維透過製造,物質化了它自己進入這個東西裡頭。每一樣東西都代表了某一種思維,都有某一種思維附身其上。

這個世界是思維經由伸延它自己顯化而成的,舉目所見的每一個人,並非真的「活著」。那一直活著的,是「思維」,用被操控的「人偶」來形容這種情形,非常貼切。

所以你會渴求外在事物,因為思維需要透過外在來延伸它自己,而目前為止,都是「思維」在這世間運作,而非「你」。思維越是運轉,越會壓榨身體的能量來支持它自己,因此那些被困在某種思維情境中的人,如憂鬱,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差的,因為身體的很多能量都被投入頭腦的持續運轉中,越長時間維持某一種情緒狀態,如憂鬱,越需要更多的能量。否則,能量是來來去去,能量也受到「恆變」法則影響。憂鬱照道理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的,除非有大量的能量持續被投入,而這些多投入的能量,就是來自於身體的提供。

外在事物是思維存在的證明,因為外在事物是思維自身的延伸,所以你會沉迷於外在事物,因為目前「你」正是「思維」本身。所以思維會抗拒接受當下,因為只有抗拒、批評、不滿,思維才能激發身體的能量並吸取這能量,思維才能不斷延續它自己。

因為外在事物代表思維,所以思維會以「慾望」方式來產生向外延伸的動力來源,所以你會渴求一樣又一樣的事物,並且每次都會想像這件事物,可以帶給自己多美好的體驗,慾望伴隨著想像力而來。

在工作生活中,當我們不滿抱怨、批評他人行為時,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先觀察自己的這些行為。腦袋中的「思維」會因為自己對別人的批評,更加的活躍,而身體就像被抽乾水分一樣的僵硬緊繃。


2017年5月14日

受苦是因為念頭

在談到臣服時,你說到:痛苦是臣服於當下的一個途徑,同時還說到,有些人

不需要經歷痛苦。但無論如何,臣服是超越意願和欲求的,而我們要怎麼樣才

能做到臣服?那恩典呢?我的意思是,這也需要老天的眷顧,你可以談談你的

看法嗎?



托勒: 好。

臣服是完全接受當下原本的情況。但你是無法臣服的——除非你完全吃足了苦

頭,你受夠了痛苦,而且,就某種程度而言,你還認識到,絕大多數的痛苦都

是自己造成的——它出自對當下現況的抗拒,它出自對當下現況的某種詮釋,

它出自於念頭,而不是出自於實際的情況。


當你真正認識到,「我受苦受夠了。」唯有當你真是受夠了人生中的痛苦時,

你才能夠說出:「我再也不要痛苦。」痛苦是一位絕佳的導師,痛苦是多數人

唯一的心靈導師,痛苦讓你有深度,它慢慢地剝蝕去心所造作的自我——假我。

有些人會走到這一步,就是當他們領悟到:「我受苦受夠了。」而這幾乎可說

是所有來閉關的人的情況,如果你去問他們, 你會發現,對於人類的痛苦,他

們都有自己的經歷,否則是不會對這樣的訊息敞開心胸的。他們嚐過自己的那

一份做人的痛苦,而且已經走到願意洗耳恭聽的地步。他們能夠聽進去「有另

一種生活的方式」這樣的訊息,有另外一種過日子的方式,不會為自己帶來進

一步的痛苦,因為,就很大的程度而言,人類製造出自己的痛苦。


其實,這樣的訊息每一個宗教中都有:佛教主要的訊息是滅苦;基督教的中心

思想,就是耶穌所說的「找到寶貴的珍珠」、就在此時此地「找到你內在的天

國」,這指的當然就是「活在痛苦之中」的結束。


我們可以這麼說,人必須受苦,才會了悟自己不必再受苦,這就是它弔詭的地

方。如果我沒有受苦,此教示就不會存在,換言之,此教示之所以存在,部分

原因是由於強烈的痛苦。身而為人,我如果沒有經歷痛苦,那麼就不可能在靈

性上有所提升,因此,痛苦是我主要的老師,而痛苦也是許多人的主要老師。

有些人在準備好時,就會接觸到靈性的教示或導師,加速他們了悟:「自己沒

有必要再受苦了。」這樣的話他們可以聽進去,而這也正是佛陀在二千六百年

前所講的,自己製造的痛苦可以滅除——當你不再自找苦吃時即是。要記住,

受苦是因為念頭,念頭讓自己受的苦更甚於其他。通常讓你受苦的不是情境,

而是你對情境的詮釋:「哦,這真是糟透了。」明白這點時,你就會看到生活

可以有另一種方式:也就是你的內心不會再跟現況去爭辯——這就是自找苦吃

的終結。同時,由於你不再自找苦吃,你也不會再找苦頭給他人吃,因為此兩

者如影隨形。



問: 我們如何才能邁出這一步?只是接受[現況 ]就可以了嗎?


托勒: 是的,答案就是接受[現況 ]。


但除非你的內在已經準備好了,否則你是無法接受[現況]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我

從來不說服任何人,要他們相信我講的是真的,或是他們應該修持些什麼。我

從來不說:「你應該做這個。」或是嘗試說服某個不肯相信的人,因為這樣做

沒有意義。


唯有當你的內在準備好時,換言之,當你受苦受夠時,那麼你就準備好了,這

樣的訊息你就能夠聽進去,而且你會馬上知道此言不虛,馬上你會知道,讓你

痛苦的終究不是情境,而是你對情境的詮釋,而這詮釋多半是你的一種抗拒—

—這才造成了痛苦。


所以,在聽到這樣的話時,如果你沒有馬上認出當中的真理,內心還在爭辯的

話,那也沒關係,這不算是缺失,此教示從來就沒有說:「你應該過這樣的生

活。」除非是你自己與其中的真理相應,這樣的教示對你才有意義,它才能夠

幫助你。


它只能幫助那些內在已經準備好了的人,現在已經有許許多多準備好了的人,

他們真的能夠聽進這樣的話,而且他們馬上會認出:「沒錯,這是真的。」

因此,說服向來不管用。(笑)



2017年5月10日

期待下匱乏的恐懼

阿郎撰寫

有一天,你的伴侶在電話中,向著銷售人員說:幫我拿一瓶XXX、幫我買2罐XXX、啊,那個好像不錯,不然也4包好了。這時,你情緒開始上升,你感到生氣。你不喜歡電話那頭的那個人員,你不喜歡伴侶跟她接觸了。你忍住脾氣,終於伴侶掛掉了電話,開開心心的哼著歌。你認住情緒說:錢不好賺,不要這樣亂買啦!她收起了笑容,心情不再愉悅。你們陷入了長長的沉默,甚至整晚不再有太多的對話,你們各自帶著這樣的思維及情緒,進入了睡夢中。

這是生活中很小卻很常發生的情境,這在兩人關係的相處中,很頻繁出現的類似劇情。對方做了你不喜歡的行為表現,你的內心開始翻攪。所謂的對方,不只是你的伴侶,更可以是你的小孩、父母、長官下屬、親朋好友、甚至電視上不認識的人,都可以造成你情緒上的沸騰。

「想法」,不只擅自決定了「我要的、我不要的」,甚至也要求「別人可以做的、別人不能做的」。「思維」想要緊緊抓住我及別人,它想要緊緊抓住這一切。但可能嗎?每一個人都知道不可能,所以我肯定痛苦終生。但要伴侶不要亂花錢有錯嗎?沒錯,但不是真的。大家認為對的,不代表就是真實的。在道理上、在常理上說的通的,被認定沒錯的,不代表就是「真實的」。

期待別人能做、不能做,並將自己心情好壞的原因,怪罪於此,是一種愚癡、一種無明。若你真的這樣做,你將活在地獄中,因為你隨時都會感到痛苦。同時,自己這樣期待的底下,潛藏著一種自身對於匱乏的恐懼感。對於安全感、金錢、幸福、青春,這些都涉及關於未來的概念,與一種「恐懼」的想法的結合,就形塑成這樣的行為。

「恐懼」可以與各種想法融合,它會以「慾望」、「為你好」等具有正面意義的新型態樣貌出現在你眼前。恐懼幾乎離不開「失去」與「匱乏」 - 「害怕失去」及「害怕得不到」。對於金錢感到匱乏、沒有安全感的人,一般會很害怕花錢、捨不得花錢。同時對於伴侶花錢時,他總會有諸多的批評與責備,因為那牽動了他內心關於匱乏的恐懼感,他下意識的進入防衛戰備狀態。而伴侶有時會因考慮對方感受而產生罪惡感、愧疚感、壓抑感。

換個角度,讓我來模擬伴侶的某種觀點:
因為有了你,我覺得圓滿、覺得不再有匱乏,而且我珍惜這樣的幸福。所以,我更不會亂花錢,除非我覺得我現在很想要它,而且在價格上,它也不是高價位,是我可以負擔的。我並不覺得我亂花錢,我只是偶爾想要一些東西而已。

我知道你是為我好,既然你那麼不高興,那以後我盡量少花錢,或者花錢時,盡量不讓你知道。這些反應,也是基於「害怕失去」而起的愧疚感。

這只是一種反應模式,並非每個人都是這樣反應。但重點不是怎樣反應,而是當「恐懼」與另一種念頭結合時,我們總會無意識的做出各種反應。「思維」會激發啟動身體的「情緒感受」反應,然後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我們一輩子幾乎都受困於這連鎖反應中,我們甚少覺察到它們的存在。就算覺察到它們,我們也總是將它們視為敵人般,總想要消滅它們。所以我們研究它們、剖析它們、責怪它們、避開它們、壓抑它們、消除它們。只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是,這些行為,也是因為我們「恐懼」它們的出現。

我們在何處「陷入」呢?當伴侶下訂單時,這一個點都還只是單純的「生命情境」。當你的「思維」進入評判模式,而你沒有覺知到這一點的那一刻,便是你陷入生命故事的臨界點。

因此,若覺察能力夠強烈,你便可以在思維介入時保持警醒。你越是能臨在於當下,你越能夠不被思維牽著走。




2017年5月5日

從「匱乏的虛假」去認識「圓滿」

阿郎撰寫於高雄捷運上

體認到自身的無缺,而間接了解自身的圓滿。你無法證明自身圓滿,那是無法被理解的主體,只有透過了解到「缺少是虛假的」來證悟無缺,間接體認圓滿。


無需擺脫鐵杆,鐵杆已經顯化在那裡了,只要回到你自身,只要「是」你自己即可,你無需將鐵杆視為敵人。無需將你的思維及情緒視為敵人,它只是顯化在那裡,你並不需要消滅它們,才能讓自己平靜。我從許多身心靈老師的觀點中得到一種觀點,他們都是將頭腦思維視為一種修行上的阻礙,他們追求「無念」。但對於情緒,他們卻視為「內在小孩」,要傾聽、要愛護這內在小孩。其實不論是思維或情緒,它們不好也不壞,它們並不會真的妨礙你的內心平靜。如果你將它們視為敵人,而拼命的想要消滅它們,那麼你會發現,充其量你只能壓抑它們。

體認到你是那個空間,那個「未顯化狀態」的覺知空間。不論有什麼思維或情緒升起,去感知那背後尚有一個靜默的存在,你不是這喋喋不休的聲音、感覺憤怒的也不是你,它們都是「客體」(關於客體的論述,可參考文字只是指標一文)。漸漸的,你的心會平息下來,你的心會安靜下來。

無須去追求圓滿,因為那會讓你迷失在世間種種修行方法中,那會讓你離開你自己更遠。外在事物所能提供給你的圓滿感受,只會是短暫、且容易上癮的,它消退後反而會讓你覺得更加空虛匱乏。但不是說它不好,而是它所能提供的,就只能是這樣,這是它先天上的限制,你無法期待它提供給你它所沒有的。



2017年5月3日

臣服並非是無為

阿郎撰寫

臣服,意味著要有智慧去分辨現在什麼能做,什麼無法做,然後有勇氣去做能做的,並且放下不能做的。所以臣服是積極的行動,行動也包含了去執行「不行動」,並非只有表面上的行動才叫做積極,學會「執行不行動」是更進一步的積極行為。沒有智慧的人學不會這一點,沒有耐性的人學不會這一點。

臣服有一種要人不要在事情上鑽牛角尖的意味,因為只要你在事情上鑽牛角尖,你就會停在事情上,而不是讓事情繼續前進、讓自己繼續前進,那有一種讓自己停在原地對抗事情的意味。如果臣服,你會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然後你會衡量這件事情,並做出你的回應與處置,而不是待在原地生氣、抱怨、不滿,然後什麼處置都沒有。所以臣服更像是協助你脫離思維的掌控,讓你超越思維,進而充分運用思維的力量。

比方想買一塊地,你透過管道去詢問、去拜託,一段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什麼消息。如果你抗拒這結果,你會焦慮、你會心煩意亂、你會整個腦袋都在想這件事情,然後你會更加急躁的橫衝直撞。但如果你臣服,你會判斷,是否這地區近期沒有你要的土地出售,那麼是否還可以有其他管道試試?如果的確都試過各種管道了,那麼你也許會決定暫緩買地的「念頭」。你不會被念頭驅使,而盲目的踩著風火輪往前直衝。

上述是用一個簡化的例子來闡述,臣服並非「什麼都不做」的「無為」,相反的,臣服是一種更加積極的處理態度,它不讓情緒阻擋自己的前進,不讓思維情緒綁架了自己,更不讓自己活在思維與情緒層次中。每當你拒絕接受某件事情的結果,你的思維便會開始衍生各式各樣的故事、編造各樣的情節,然後這些故事會帶出各種情緒感受。

「接納」讓我們更加貼近事實,而非活在「自我想像」中。自我總是站在自己渴望結果的立場,去認為外在應該如何。但外在事物的運作牽扯很多人的意願,並沒有義務要滿足你、配合你的慾望。因此,「臣服」可以幫助我們走出思維與情緒,讓我們更加貼近當下的現實。接納需要警醒,需要一定程度的覺察力。

有時當下沒有什麼事情,但因你想到工作上某些令你生氣的事情,然後你會順著這個情緒,自行編出更多的發展。經常,如果你是生氣的,那麼你會編出更多令你生氣的故事,然後在故事中你會反擊對方。如果你是悲傷的,那麼你會編出更多自己悲苦可憐的情節。這時,透過接納,你會意識到自己陷入胡思亂想裡但卻出不來了。這時,分心去做一些不需要太用腦的活動,可以幫助你阻斷這思想流及情緒漩渦,比如手工藝、做菜餚等。



2017年4月29日

生命情境

阿郎撰寫

生命情境包含其他生命,它創造了「互動」。透過互動,它激活了你的心智系統,讓你的心智系統有了一個源源不絕的刺激物,它提供你的心智可以持續不停的運轉。若沒有這些外來刺激,你會空轉,你會耗用掉內在已有的故事材料,而漸漸的感到無趣與無力。透過互動,你的心智持續有不同的素材可以添加運轉的材火,同時,由於你的加入,你也為別人添加他運轉所需的材火,這樣的互動關係,成就了你的生命情境,也成就了別人的生命情境。

在生命情境中,你與別人會形成某種「關係」,這就代表你會扮演某種的角色,而你與別人的角色幾乎是相對的。迫害者與受害者、老闆與下屬、提供者與需求者、富有與貧窮、足夠與匱乏、慾望與滿足,也就是俗稱的「二元化」。這種分立於二端的現象,造成處於「關係中」的每一個人的矛盾與衝突,因為它需要「選擇」,需要選邊站。它同時造成「獲得」與「失去」的並存,所以你會想要分析、比較、衡量與判斷,你會想要獲得多一點、損失少一點,所以你會想要掌控、想要控制。

從一個點分化成線,再展開到面,一個點線面的組合,成了每一個人的生命情境、生命故事、生命內容。但這些是「生命」嗎?是否覺得「生命情境」好似一種由「外在」附加上去的,好像原本空無一物的地方,被放置了一些建築物及人物。你是否覺得,自己就在這一場又一場連貫的生命情境中,「完成」你來這裡的「一段」生命!不妨靜下心來,看看外面人來人往的景物,你是否會有一種彷彿置身於某一「場景」的微細感受。

如同「正在改變的山」一文所說,生命情境一定會改變,而這些改變也往往不在我們的掌控中。有時候我們拒絕接受這些變化,因為它打亂我們原本前進的方向。這些改變有時候只是一些小小的改變,我們稱之為生活上的瑣事,就足以讓我們暴怒。

現在,讓我們重新感受,重新思考「生命情境」與「生命」是否相同?這些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接不接受,都不斷在進行變化,而隨著這些變化,身體的思維及感受也不斷在變化的現象,是我們一直以為的「生命」嗎?當我們說「我的生命」很悲慘時,我們到底是在指「生命」,還是「我們生命情境」呢?


有一種背景般的向度與生命情境共存,更貼切的說,我的生命情境都是發生在這覺知維度的背景中,才得以展現。它靜默、廣闊,不論怎樣的生命情境發生,都無法影響它分毫,如同房間不管怎樣佈置,那個「空間」始終不受影響。




2017年4月28日

瘋狂的無意識追逐

阿郎撰寫

接納要你專注的監視你的痛苦之身,並直接感受它的能量,如你所知,全然地專注意味著全然地接納。 但這就是讓人不想接納的地方,因為這些能量是痛苦不舒服的,要感受它,就代表要待在這樣痛苦的感受中。人們寧願抱怨、憤怒、或者分心於其他事情,至少比較好過一些。要人不但不抱怨,還要回頭去直接面對「自己」的憤怒,並且待在那樣的憤怒情緒中,不讓自己為憤怒找外在理由、找外在藉口、或投射到外在的人事物上,這就讓人不想接納、不願接納、拒絕接納的一個很大的地方。

你不願意接納,更不用說還要你接納你的不接納,所以我們選擇抗拒。我們不想接納,但我們渴望內在和平,我們想盡各種辦法去追求內在和平。我們在外在很努力、很盡責的盡我們的責任,我們讓我們能過得更好、更成功。只是,我們的人生看似非常成功,內在向度卻沒有成長,我們還是會感覺到這些成功是如此的空虛而無意義,就像失敗一樣。成功,卻像失敗一樣的痛苦,我們還能怎麼辦?是否還不夠成功?

所以我們瘋狂的吸收資訊、瘋狂的迷上美食旅遊、瘋狂的購物、無止息的追逐名利、不停的抱怨、不停的不滿、不停的換伴侶、不停的做愛、不斷的有問題、不停的找答案。

我們繼續追求更多知識、更多錢、更美、更高職位、學的更多、更多尊重、更多權力、更多福利、更多朋友、更舒適的環境、更便利的產品、更有效率的工作、更多旅遊、更美的風景、更刺激的活動、更多的探討、更多的修行。一直一直、永無止盡。

更加瘋狂的是,當我們無事可做,正好可以悠哉悠哉、舒舒服服過日子時,我們卻抱怨太無聊、太沒有價值、太無意義、太懶散、太浪費時間。於是乎,便又匆匆忙忙的投入一些活動中,不斷的幫自己找事情做,然後又讓自己一直忙碌不已。

在這些瘋狂底下,是一種不知名的欠缺,它總讓你覺得自己還需要些什麼,所以你會一直覺得不安全、沒有保障,你充滿危機意識,你無法真正安心的滿足於當下的一切,你也就無法享受當下的一切。有時檢視自己目前所處的環境、自己所擁有的,你會發現自己並不真的缺少什麼。但那份「欠缺感」始終存在於那裡,它讓你恐慌、讓你焦慮。未來,令你躁動不安。

所以,怎麼能不渴望內在平安呢?怎麼能不追求內在和平呢?沒有錢我就去賺錢,沒有平安我就去追求平安,這不是很理所當然嗎?

只是依我自身的經驗,我想說的是,別去追尋內在和平,別去追尋任何當下狀態以外的狀態,否則你將陷入衝突和抗拒。在你能完全接納自己內心不安的那一刻,你的不安就會被轉化為內在和平。這就是臣服矛盾又神奇的法力,這就是讓自己在活著時先死去的意義。而這也是讓人不願意接納、不願意真的去執行的地方。怪罪他人、怪罪環境、繼續拿著問題找答案,比較有趣多了、比較有前進的感覺、比較有進步的感覺、比較身心靈一點。





2017年4月26日

「假我」的組成

阿郎撰寫

並不真的有一個有形有相的「我」存在於身體內,目前所知的我,其實是由一條一條的思維條索、一團又一團的情緒所構成。隨著每一次的累積,這些思維條索會慢慢形成硬塊變成固體化而成塊狀,而後形成信念。這些信念就是所謂的做人原則、做事風格,它們真的就像牆壁般的實際存在。只要外在事件逾越這面牆壁,就會引起某些信念的反彈,而信念會啟動身體的反應機制,你會感受到情緒感受。

但,沒有一個具體的「我」在身體內,就像龍捲風的內在沒有一個具體的「實體」在裡面,那是周圍不斷冒出來的思維、不斷流動不已的情緒,所構成的一種看似有實體,實則空無一物的一種現象。

話雖如此,但我們的感覺上,並不真的會這樣認為。就算我們相信事實是如此,也不代表我們能體會到這樣的事實。我們常聽到「假我」,也不代表身體裡真有「一個」假的我,如同我們說機器人裡頭有一個「假我」,其實是在說機器人裡頭,隨時都有成千上萬的資訊流在運作,這些資訊流如此的數量眾多、運作如此緊密,以致感覺上它們變成「一個實體」般的存在。這些資訊流若拆分開來,主要是由各種思維及情緒感受所構成,它們會依照情境不同而重新排列組合,而形成各種「角色」,不同的角色則會有不同的行事風格與思考模式。

為了應付日常工作及生活所需,你會需要進入角色中,然後就會自然的迎合角色所持的各項規定標準。而一旦這樣做,很自然的就會進入認同信念的模式,當然,就會產生相對應的情緒感受。而一旦你認同,你就很難察覺這個角色,你就很難擺脫這個角色。這是個困境。

旅行可以讓人短時間的跳脫一直在扮演的各種角色,所以旅行可以讓人比較放鬆、讓人比較活生生。參加身心靈工作坊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追求刺激的活動也同樣可以讓你短暫的擺脫這些慣性運作模式。如果你待業一段時間後再回去上班,也會有一種「超脫」的感受,但隨著上班越來越久,處理越來越多瑣事後,那種超脫的感覺便慢慢消退,那其實是表示自己越來越認同角色,角色的各種信念準則越來越「合身」的穿在自己的身上,自己越來越進入角色而脫不了身。也就是那個龍捲風越來越有實體、也越來越是一個實體。

「假我」感覺上並不假,相反的,它很真實。它之所以真實,是因為它有用,也總是被使用。在這個龍蛇雜處的社會上生存,你很難不去扮演某種角色、你很難不去堅持某些價值觀及做事原則、你很難不去遵守別人的遊戲規則、你很難不耍點心機、你很難不在某些情況下扮演好人或扮演壞人,在社會上生存,你的確有非常正當的理由去非得這樣或那樣做,久而久之,它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處在這個世界,又不屬於這個世界」,這的確是個矛盾的說法。每當你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時,這種說法更是刺耳。每當生活上各種煩人的事需要你處理時、小孩吵鬧需要你照顧時、家人生病需要你費心費力時、感情路上挫折滿佈時,這樣的身心靈詞彙更顯得軟弱無力,更令人耳朵長繭般的好生厭倦。

「假我」一點都不假對嗎!「真理」一點都沒有力量對嗎!「成道」一點都沒有實際用處對嗎!這樣的討論好像只是知識上的討論,一點實際效用都沒有對嗎!



2017年4月24日

正在改變的山

阿郎書寫於仁德麥當勞



你去到一座山,很美,你留下了深刻感受與印象。當你離開,有人開始開挖這座山,山正在改變它的形象。你一點都不知道山早已經改變了,你多年後,你帶著舊有的印象,再度來到這座山,你發現,這座山的現況與你的「印象」有了落差、有了差距。顯然,你需要去更新一下你的記憶庫,你需要以新版本來覆蓋舊的版本。若不這麼做,你一定會痛苦,因為落差一直在那裡。

你現在所知道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人,都像那座山,已經在改變,也都正在改變,但你還抓著那個舊記憶不放,你肯定會受苦。這世上的每一個有形或無形的事物,都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一直在改變了。這世界就是這樣的,你不想改變,但你無法阻止別人改變、無法阻止別人改變你、更無法阻止別人改變你不希望改變的人事物。所以,如果你執著於這世上的一切,不論是有形或無形,你最終都會受苦。

然而,你是那空間,如同你一眼望過去這世界的「空間」,從沒有改變過。這世界的山會改變樣貌,但那空間從來沒有改變過。這空間只是靜靜地看著山改變,這空間覺知著這改變的進行。

空間覺知到山的「改變」,同時也覺知到空間自己的「不變」。那變與不變同時在空間發生著。它是那個改變,它也是那個不變,它同時覺知到兩者,沒有對錯是非,只是發生著。如果你能覺知到自己正是那空間,而你的各種念頭及情緒感受都像是那座山,只是存在於那空間的一座山,而它們隨時都在變,但你不是它。


2017年4月21日

文字只是指標

阿郎撰寫

文字,永遠只是指標,它永遠無法指出「空」的所在,它永遠也無法指出「無形無相的覺知空間」的方向。不論是閱讀文字、背誦文字,透過文字,你永遠只會在「內容物」的層面上,而無法進入那個「覺知空間」。

關於對真理的領悟,大家都有很多話要說。但你是否會覺得文字非常的空洞,你發現這些文字根本幫不了你,也無法真正的拉你一把。每當生活的瑣事再次將你拖進情緒的深淵,那些曾經的領悟、那些深具靈性教誨的文章,卻一點都幫不了你。

文字寫的再優美,依然只是文字。你不可能在文字中、在言語中發現自己、找到自己。你所能在言語中找到的,就只會是一堆文字。但這不是叫你鄙棄語言文字,而是提醒你,語言文字有其先天上的限制,它在日常溝通表達上,是非常有用的。但如果是用來傳達真理,它是非常不足的,它只能算是一項指標,企圖指向那無法被指出的方向。

如果你執著在文字上,不斷的咬文嚼字,或是老想弄明白那些深奧難懂的靈性文章。以為只要弄懂了,就可以安定自己噪動不安的心,那麼你會失望,你會深深的失望再失望。讀著那些偉大的靈性經典,難道你還沒有厭煩嗎?如果那些文字真的蘊含真理,怎麼大家都會找不到呢?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我熱愛老子「道德經」的開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它直指整部經典所要傳達的,老子將它濃縮在開頭的第一句話了。它直指「真正的你」,雖然你可以感知它,但你永遠無法理解它,你無法真正的知道它。你可以知道某個「非你」的東西,也就是你可以知道一個「客體」,你可以知道任何一個可以被覺知的對象,比如一輛車。這輛車是覺知中升起的一個客體,而「覺知」正是真我存在的空間。或者有一個念頭出現了,它升起於覺知存在的那個空間,那是「我在」的空間。我可以知道這一些客體,它們都是覺知空間中的內容物。但「覺知」本身,你卻無法像是知道一輛車、一個念頭般的去知道它,因為它無法反照它自己,你無法把你自己變成一個客體,因為你正是那個無形無相的「覺知空間」。

因此,你自己無法是一個在知識上認知的對象,你只能是那存在,但無法知道它,否則,你就把它外在化了,你就把它客體化了。而一旦被客體化而被感知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你」。那個被你感知到的你,是一個客體,也就是「假我」,也就是目前你所認識的你、你所以為的你。而這也是那些靈性文章之所以屢次失敗的原因,這也是那些文章總是安撫不了你的原因。因為它們只是指標,也永遠只會是指標,偏偏它們所要指出的目標,是存在於那無法被指出的方向。


你是那樣的存在,而存在只是存在,它不涉及任何「是」或「不是」的問題。你不是誰、不是什麼,你只是存在、不可說的存在。你寂靜無語、撥除了一切語言,你只是存在。這是一趟從「無意識」往「是意識」的方向,你越是那意識,你就越遠離「無意識」,就越不受思緒、情緒的掌控。



2017年4月13日

無念就是沒有執著

阿郎撰寫

你渴望追求無念,希望能達到沒有念頭的境界,因此你花很多時間靜坐冥想,希望藉此消滅念頭。

你不會成功的,因為「無念」並非沒有念頭,念頭本身並沒有問題,「執著」才是讓念頭成為問題的關鍵。無念正是「沒有執著」,沒有了執著,縱使有念頭,也是無念。如果你想要消滅念頭,想要控制念頭,你只會有更多的念頭,無窮無盡。

如果念頭是你的,你當然可以控制念頭、消滅念頭,但你成功過嗎?念頭從來不是誰的,所以也就不是你的。因為不是你的,所以你就不可能控制念頭、消滅念頭,你怎麼可能控制那不是你的東西呢?而那些耗費一生時間修煉,希望能達到沒有念頭的修行者,正是神智不清的例子,被「希望沒有念頭」的念頭控制的明顯例子。

念頭是與外在事物黏在一起的,它隨著外在事物變化而層出不窮。那喋喋不休、不斷持續冒出來的聲音,不斷企圖塞滿你的生命。而你就這樣被念頭拖著走,而念頭又被外在事物拖著走,就像那風箏,被一條線拖著走。風箏隨著那條線往東就往東,你目前的生命便是如此。你的生命中每發生一件事情,就好像風箏線被扯動一次,那風箏就會跳動一次,事情一件接著一件的顯現,你的生命之線就不斷被扯動,永無止息的一日。

念頭是潛意識的使者,它的功能就是將訊息傳達給意識知道,傳達完成後,它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因此想去消滅念頭、控制念頭、仇視念頭,都是一種神智不清的行為。煙花在廣闊的天空中爆炸而展現了它內在的訊息,之後便自行慢慢消失,如同念頭在廣闊的意識空間中出現,而後它會慢慢自行消散。煙花何錯之有?何必控制煙花、消滅煙花?


當你不執著於它,它會自行慢慢消散。念頭或煙花本身沒有問題,「執著」才是關鍵。所以重要的不是你的頭腦高度發達這一事實,當你不認同於它時,它其實是非常有幫助的,你可以運用你高度發達的頭腦,為覺醒而服務、為靈性服務觀念、頭腦不是敵人,如果你把心智頭腦當作敵人,你永遠也打不贏與頭腦之間的戰爭。逐步練就我們的心靈肌肉,我們會變得對我們的意識越來越有意識,而且認識到思想只是在頭腦中的煙花


2017年4月12日

我的看法

阿郎撰寫

我不反對你的看法與作法,我也不堅持我的看法與作法,我在當下依循那個看法去做事,之後便不再擁護那個看法,因為,「我」不是那個看法與作法。一旦我認為「我的」看法是對的,我便會因此而受苦。不論是這樣的看法,還是那樣的看法,是正面看法還是負面看法,都是一種「立場」,都是一種認同,都是將看法等同於我。所以,當下後,便任憑事情自然發展,沒有任何屬於個人的堅定立場。

在情緒過後,你才有機會解析背後的念頭,否則,你只會看見情緒為你編織的景象,你只會看見情緒所要你相信的景象。如憤怒時,你只會看見讓你憤怒的那一面。因為情緒會遮蔽了你的雙眼與眼界,讓你窄化你的眼界,讓你只看到某一面向而看不到更大的景色。

我並不擁有前一刻的那個觀念,因此,我無須持續的去維持那份認同,此時,前一刻那個看法已經與我無關,你認不認同那個看法,我無所謂,我也沒有必要為他辯護,為他挺身而戰。

這樣的看法,那樣的看法,每一種看法都在吸引你的認同,一旦你認同,你便會擁護它,為它辯護,為它挺身而戰。但,「沒有一個看法」是真的,看法只是看法。你對任何事情的評論,都只是一種看法。這樣說夠清楚了吧!還需要「說更多」嗎?


「真實的」這一個詞是什麼意思?沒有一個看法是「真的」?那什麼是真的?或許,這正是這個問題最大的陷阱。我最該做的,不是一直追問「什麼是真的」,而是去辨認「這是否是假的」!依實際經驗,大多數的時候,我所以為是真的,到頭來都是假的。


2017年4月10日

平靜不是追尋來的

阿郎撰寫

你無法帶著瘋狂去追尋正常;你無法帶著煩躁去追尋平靜;你無法帶著小我去追尋真理;你無法帶著生病去追尋健康;你無法帶著缺憾去尋找圓滿。身體本是健康、心靈本是平靜、生命本是圓滿、真理本是長存,一切只是被遮蔽,它不需要追尋,說要追尋的正是遮蔽物。

重點不是怎麼追尋,真正問題是如何掀開遮蔽物。煩躁不是因為缺少平靜,而是心智製造問題並遮蔽在平靜之上,如同烏雲遮蔽住陽光一樣。既然問題不是因為缺少平靜,那麼積極追尋平靜就是一種誤導,因為平靜一直都在,那個渴望追尋平靜的心智,正是那蓋住平靜的烏雲。它只會將你引導到離平靜更遠的外境去,更加的遠離平靜。


你無法帶著瘋狂去追尋正常,因此你必須面對自己的瘋狂,你必須先承認自己是瘋狂的,並且看著自己瘋狂的行為,不帶著批判。漸漸的,你的瘋狂會平息,你的平靜會漸漸的浮現出來,你會了解到,平靜只是被瘋狂的心智覆蓋住,平靜並非遺失,只是被蓋住。你需要做的不是去追尋平靜,而是超越瘋狂,脫離瘋狂的掌控,平靜自會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