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時間,進步的幻相

阿郎撰寫

說真的,我從小就很討厭被父母親拿來跟別的小孩比較,長大又跟別人比較。因此,我對於「進步」這一詞非常非常非常的感冒,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在公司,我總是聽到持續改善,在身心靈界,我又再次聽到進化、揚昇、淨化。進步,裡頭隱含一種關於「層次」的認同,認為人是有「層次」上不同的,在台灣,甚至有一名很有名、並自稱「開悟者」的人,他將開悟分成小悟、中悟、大悟。他的信眾非常非常的多,裡頭甚至包含很多很多的學生及社會成功人仕。

在我眼中,「進步」只不過是在腦袋裡、在身體感受上,塞進一些「新」知識、「新」感受,這些「新」玩意兒讓我產生所謂「進步」的感受。不要跟我說那科技進步呢?因為我真的不認為我是科技的附屬品,所以我真的不會認為科技進步就代表「我」是進步的。

  • 時間是有循環週期的

思想可以儲存我所有的經歷與體驗。而時間在我體內不停流動,在我思想意識裡不停流動。我以為我昨天經歷的已經消失了,但事實上並沒有,它在我裡面,恆常的、不停的撥放著。時間是循環週期的。一段關係的開始、一段關係的終結。但事實上它並沒有結束,它在我裡面、在我的思想意識裡一直重複撥放著。感覺上,好似我是走在它裡面經歷它,它壟罩著我。它變成了我的思想,而它不同的重複撥放,每一次都讓我好似身歷其境似的實境。

  • 移動的幻覺
我所以為的進步、進化、昇華等,其實只是各種循環的週期,所造成一種「移動」的幻覺。自己進步了,這其實只是一種觀念,而我活在這樣的觀念裡。這是一種時間陷阱。我其實是在經歷各種預先編寫好的循環週期裡,它投射並實化在這世界上,讓我以為我真的經歷各種不同的場景。但其實這些實化了的循環週期經歷,早就儲存在我的思想意識中,各週期間歇性的出現,好似在一個資料庫裡遊走,一切早已存在。我就這樣被困在這樣的設計裡。四周景致會變化,但其實只是風景變化、四周風景圖片換了,我依然站在原地不動、我還是站在原點、完全相同的點上,沒有移動過,如同唱盤上的唱針,原地不動而是唱盤在轉動。透過這樣的設計,我經歷了我思想中的「時間」的實體化。

如果時間真的存在,那麼這些過往的軌跡在哪裡?它不是應該會繼續存在嗎?那麼我就會變成拉得很長的人,我的背部後面會有長長的我存在著。不,沒有,每一樣東西只有這一刻的樣貌,只在這一刻、這裡。我迷失在自己關於時間的思想裡,我被困在那裏。


  • 是無限循環而非進步
時間是一個點的波動,象徵一個起始點。有一個時間動點被啟動運行了。時間是一種螺旋化設計。我是向下螺旋進行的。重要的是,這螺旋的起始點與終結點是被連結接駁在一起的,像是一個「無限」的符號,我就被困在這樣的實化的時間監牢裡 - 這世界。好像一個被打著的乒乓球。時間並不存在,無限也不存在,一切只是在循環。

時間是一種被壓縮的向下螺旋,所以在起始點就已經包含了一切。時間是個無限循環的符號,在這樣的循環裡,時間受限、無限也被困住了,它被實體化成這個世界。無開始、無結束,只是     無限的循環著。古代有許多高度發展的人類文明,然後結束,現代也是高度發展的人類文明,但有沒有可能只是在繞老路呢?如果是,這不叫無限,只是循環。時間並不存在,但「這裡」存在;無限並不存在,但「這裡」存在。

進步只是看似存在,但我認為它只是「觀念」在作祟。無限大循環中有各自的中循環,每一個中循環中存在個人的小循環。難道你不曾發現自己的人生,有不少事物、觀點、遭遇,是不停在循環出現嗎?你的情緒難道不是一直循環出現嗎?個人問題、社會問題、國際問題,一直在循環它們各自的循環週期,不停不停的循環出現。看似問題「解決」了,但其實,問題只是潛入水裡,等待冒出時機。

  • 結束,不代表消失
一份關係的開始,註定就會有一個結束,但結束是否就是消失?我發現這一份關係並沒有消失,它們化身成了想法、成了一種習慣及記憶,融入我的思維架構中。並在我無意識時,不停的影響我。我的「習慣」就是一個例子,它默默的在背景裡支配著我,而我無意識的接受這習慣「等同於」我。它進到下一份關係裡繼續存活著,所以,我是在經歷相類似的一份關係,因為每一份「新」關係,其實背上都背著重重的舊思維、舊習慣及舊記憶在行走,我其實是一直在經歷「過去」。

  • 壓碎機的領悟
最近網路上,一直看到一種視頻,就是拿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放在一台壓碎機下,然後看看會變成怎樣、過程全程拍攝。

這個視頻總讓我聯想到一些事情,「時間」就是其中之一,試試看這個。

我原本是一、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圓。然後我被壓平成一條線,這時候,出現了始點與終點的線,而原本裏頭所包含的一切都被重新排列成一條線。當我開始從出生走向死亡時,其實,我是在走早已經完成的進程,但在出生時,因為高度壓縮下,我的記憶被擠出我自己,我遺忘我之內的一切。

然後出生,時間繼續的走著,我其實是走在自己之內,那原本是圓滿而今變成一條直線的生命。藉由外在事物,我重新經歷那早已在我之內的全部。整個人生早已經完成,並原本在我之內圓滿。但經由壓縮成一直線以及抹殺全部關於內在已有事物的記憶,重新透過外在投射物,重新經歷我自己,我是真的走在我之內,並經歷我原本所是的一切。

這裡頭有很重要的一個發現,就是「思維」。我的所有經歷與體驗,都會變成思維然後繼續存活在我裡頭,它主宰我的日常生活、影響我的各種判斷、介入我的各種體驗,把各種「新的」都變成它-「舊的」,透過評論「新的」,它就變成「舊的」。我不是這個思維,但它的的確確佔據我所有的注意力,它吸食我的注意力來增強它自己。所謂的進步,只是因為我相信「進步」這一觀念,我活在那樣的觀念裡,並讓它控制我,我想要掙脫它。





2016年5月26日

現在是過去的未來

阿郎撰寫


我會以為昨天所經歷的事件已經「過去」,但我發現它其實依然存在,它以「記憶、想法」的形式,繼續存在我的內在。它會因為外在其他事件的刺激,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身體中,以想法、感受、情緒的方式,繼續存在我的「現在」,繼續影響我的「現在」。



  • 過去,並沒有過去
當下,當你改變你自己,你有可以改變你未來的「機會」。只是機會,因為,你「過去」的每一個當下,都還在「現在」持續著,你必須走完它的全程。如果你想要改變你的未來,你必須要在「當下」改變你自己。

但,當你現在在經歷「過去」時,若你沒有堅守「改變後的自己」的態度,而依然以過去自己的一貫風格去經歷殘存的「過去」時,你很容易就會再度被拉回「過去」的軌道,然後你將一直一直去經歷「過去」。譬如,在戀愛中,我們會經常遇到以往相類似的另一半,得到與過去相類似的結果,這就是因為我們並沒有真正改變現在的自己,我們只是在口頭上、知識上說說而已、想想而已。我們並沒有以嶄新的自己,從裡到外的全新的自己,去經歷「殘存的過去」,並在當中「堅守」這全新的自己直到「殘存的過去」結束。

  • 對自己誠實
意識並承認到我們一直在繞圈圈,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這是釋放過去的機會。多數人一生都在繞圈圈,他們的知道,只是口頭上的、知識上的「知道」,這是一種自我欺騙。

真實的是,我們「現在」是活在「過去的未來」中,我們一直在經歷自己的過去,我們所以為的未來,其實是屬於過去的。因此,我們會有一種熟悉感,如果我們一直沒有改變,那麼,這個「過去」將會一直持續,這個過去將永遠不會真的過去。當然,這也代表我其實是一直活在「過去」。

看看我現在的生活,我發現這當中有好多相類似的「核心主題」一直在循環,雖然換了外觀、換了外在風景、換了人事物,但我真的發現,相類似的「核心議題」不斷出現。我真的有前進嗎?我真的有進步嗎?我真的有進化、淨化或昇華嗎?為什麼我覺得,其實我一直在繞圈圈呢?



2016年5月25日

三位一體 - 神聖的三一

阿郎撰寫

我不喜歡這個名詞,因為他有濃濃的基督教色彩,至少我身邊有基督徒,我總是從他們口中聽到這名詞。對於這個名詞,我有屬於自己的看法,不過,是我自己想像亂掰的。


有兩個人形圖在這,被一條類似繩子的「架構」所捆綁。


我來舉例一下。一個機器人,硬體已經很完善的機器人。在你配置一套「能源系統」後,我發現什麼?這機器人依然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怎回事咧?阿,沒有軟體來指揮它。

同樣的例子,一個機器人,硬體已經很完善的機器人。我設置運作效能超高的「軟體系統」後,我發現什麼?這機器人依然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怎回事咧?阿,沒有動力來源來支撐它。

現在,我將機器人、軟體、電力配置在一起,現在,這個機器人已經可以完美的運行。好一個三位一體。

但只是這樣嗎?不,如果我將這個例子套在自己的身上,我會看到一個滿有趣的可能性。

1.機器人,等同我這個身體。
2.電力設備,等同我那個無以明狀的「來源」。
3.軟體,等同我的思維意識架構。

現在,這個「三位一體」被我賦予全新的概念。這裡面沒有「聖父、聖子、聖靈」的生存空間,他們被我抹煞掉了,這裡沒有他們出場的機會了,「神聖的三一」,我將改寫它。當然,如果我將無意識、潛意識、意識也當成三位一體,也是非常適合。

  • 我是「無以明狀的來源」
長時間以來,這個例子一直在我腦海中盤旋不去,我也常與朋友分享這個例子。現在,我想要重新詮釋這個佔據我腦袋許久的畫面。

「我是誰」?我認為這是靈修唯一的法門,當然,別人可不這麼認同。但無所謂,你以為「我」是這個機器人嗎?你以為「我」是那套軟體嗎?有很久的時間,我的答案都會是前面兩者其中之一,但,在許久的探索後,我目前認為,我其實是那個「永不會耗盡的能量」。也就是,我不是這個物質身體、我也不是這個腦袋喋喋不休的思維意識,我其實是那個「無以明狀的來源」。

  • 神聖的三一
我進入這個物質身體,我在背景中賦予這個身體一個難以被覺知到的「覺知磁場」,這個磁場涵蓋甚至大於整個物質身體。同時,不知那裡來的一種「思維架構」套在我與這個物質身體上,把我們緊緊的綁在一起,最後,我融入了這個身體,這個思維架構也融入我。

這個思維架構雖然綁住我,但它需要我提供能源才能運行、才能綁住我。這個思維架構依賴我,但我也依賴這個思維架構來進行這個身體的操控。當然,這個身體也需要我們兩者,於是乎,我、思維架構、身體,成了一個完美配合、又完美依賴的一體,我們是三,但彼此依賴又彼此融入彼此,所以我們也是一。這是我心目中「神聖的三一」的看法,但我覺得,它一點都不神聖。

  • 顯化的扭曲幻相
我提過「三層意識」的概念,這個思維架構就是那三層意識架構所組成,而那個不斷在我們腦袋喋喋不休的聲音、感受、情緒,都是發生在那「小小的」意識層,那是廣大的無意識及潛意識「顯化」它們自己的地方,也是被我一直認為是「我」的地方,因為,那裡是被顯化出來的地方。

我以為是我在思考、我以為是我在感受、我以為是我的情緒。但我發現,這當中總有什麼地方不對勁。因為我總會在某些時刻發現,那個「思維者」不是我、那個「感受者」不是我,我總覺得「這些我」是在「我裡面」、有時是在「我前面」活耀著。但大多數時候,我的確是會認為「就是」我在想、在感受。或許,這是一種沉睡狀態,平常的狀態其實是一種沉睡狀態、是一種被思維綁架、架空、控制、奴隸的狀態。也就是,這些「顯化的」,其實是那些「未顯化」的創造物,這些「顯化的」,反而是一種未被檢視的「幻相」。

  • 投射,是顯化的行動
我認為,「顯化」是一種「未顯化」感受它自己的方式,說白一點,就是我目前的一生是「內在思維」透過投射它自己,去連結「外在事物」,然後在這世界「實體化」它自己,附著在外在的某些事物上,進而透過身體與意識層,再去經歷它自己的創造物的一連串行動。在這運作過程中,「真正的我」被架空、被控制、被奴役了。因為,想法、感受、情緒佔據我的「思維意識」層,讓我以為它就是真實的我,進而取代我在這世上活著。

雖然,「三層意識」以及這一篇「三位一體」的論述,很科幻、很像說故事,但我卻不認為它真的有那樣的虛假。相反的,一直認為我就是現在所認為的我,這個想法才是真正的虛假。某些時刻出現的間隙,讓我覺得這個現實很可疑,我的一生也很有問題。所以,我想要更專注在自己的這一個白日夢,它前進的方向讓我充滿好奇。





2016年5月24日

三層意識

阿郎撰寫

我喜歡做白日夢,只是,這些白日夢似乎是尋著某一種主題與方向在前進,我很好奇,這些白日夢到底會把我帶向何方。





一個胎兒在母親子宮裡時,全體人類及來自你父母親及祖先的所有經歷、體驗,會在這10個月中,經由母親的血液進入胎兒。這時候,胎兒已經不是一個全新的空白,而是具有無意識與潛意識的一個系統。小孩3歲左右,透過畫畫、文字、符號的學習,他們發展專屬他們的意識,但這意識是奠基在父母親及祖先的意識上,這就是傳承、遺傳。小孩可以說是父母親的複製版本。

雖然小孩可以發展個人化的意識,但那只是整個意識一小部份,而且還是大部分受到潛意識的影響。

  • 人類集體無意識
這人類集體意識深埋在無意識中,它協助你可以嵌入這個人類社會的運作,也就是你還在胎兒時,你已經被編織入整個人類社會架構下,你被制約了。

在每一個人的無意識層中,是彼此相連且相互增長擴充的,這類似是一種合集,單獨卻又合一。我們整個人類都是在這地底暗流中,彼此相互影響著,你的某些思維會在另一個地方的另一個人身上顯化,當然,反過來也同樣。

看似個體化的一個人,透過他的無意識,與全世界的無意識相連結。

  • 潛意識
這是一個累積自己歷代族譜經歷的地方,在這一層,你的每一個祖先的個性、行為舉止、思維反應,都被隱藏在這。我們在這些祖先當中,隨意抽出個性、思維、反應等等,並加以排列重組,而形成我們今生看似獨特的個性。這些個性在潛意識準備妥當,並與意識層相互配合。而意識層就會基於隱藏在潛意識的「獨特」個性、配合成長過程中的獨特生長環境背景、教育、親友、電視、報章雜誌等,融合而成你當下的樣貌。

以這種角度來看,我們是父母親及祖先的複製版本,或者說,我們真的是他們的延續、他們的重生。我們不只樣貌像他們,連一些行為舉止都很像他們。

如果你自己有小孩,或者你可以觀察你身邊有小孩的親友,注意看他們的相處情形。當大人對小孩發脾氣時,大人經常是歇斯底里、暴怒、面目可憎,眼前的小孩好似他們的敵人般。注意看這些大人們,他們展現出他們內心的真正狀態,毫無掩飾的在小孩面前展現。你會看到「面具」是如何從他們臉上脫落,當然,我們正是這些大人們。在小孩如鏡子般鏡射出我們內在真正狀態時,我們是否有看到那樣的自己?顯然,這裡頭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去思考的。

每當我們看著自己的小孩,我們總是會覺的,它跟自己小時候很像。是阿,世代的傳承,早就透過這潛意識完成了。「家族排列」之所以有用,很多時候,就是因為在我們之內,其實有著祖先或父母親的體驗,被移植在我們的潛意識中,而它總是無時無刻在影響著我們自己。

  • 意識
奠基於潛意識而發展出來的獨特性格,隨著年紀增長,它會逐漸的發展,並且支配著、控制著「我」的日常生活。

對,我自己的確是這樣看的。「我」是被腦袋喋喋不休、說來就來的思維控制著,當一般人說「我的思維」、「我在思考」時,其實是一種誤解,至少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我觀察到,「我」並沒有在思考,而是「思考」自己在顯化它自己,我不只一次這樣覺得,我是經常都這樣問自己:「現在是誰在我的腦袋裡對話」?而我總是看到相同的答案:「思維在跟思維自己對話」。這個發現總是讓我一片茫然。因為若是真的,那,「我」在哪裡?「我」是什麼?

顯然,我不是腦袋那個喋喋不休的聲音,我不是這個思維,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自己」。對,這的確是像惡作劇般的繞口令,但我知道它很接近事實。雖然這不是一般人會認同的,但我依然認為它比較接近事實。我不是這個思維、我也不是這個身體,事實上,我所認為的我,都不是答案。現在在這邊說話的,比較像是「思維」自己在顯化它自己,透過這個身體的五官。

我發現,當一天順利運行時,經常會突然出現一些你預料外的事情,然後你的好運就到此為止。你開始緊張、憤怒、抱怨、情緒陷入低潮、思緒不斷湧現。我發現,這就像是一個電腦程式般的精準,我被制約了。我的思緒與情緒的反應,好像就是被設定好的一般,我就好像一個演員,精準的演出。

  • 有沒有可能是聯合演出
思維、情緒都是意識層發生的事情,但我真的懷疑,這跟潛意識或無意識會毫無關係。我甚至懷疑,這一切都是潛意識及無意識聯合意識層幹的好事,為的,就是將我的注意力綁在外在的世界。但我還是覺得,我是受到控制而不自知。

我現階段不知道「我是誰」,若真要給出一個答案,那麼,應該會是「我---存在」。所以發生在我生活中的,都是在「我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發生,因此它們不會是我。


但,這到底是怎樣運作的?怎可能我被奴役、被控制,我還毫無所覺?這實在很詭異。



2016年5月18日

論慾望


撰寫:阿郎

慾望,是一種將自己拋出去的行為,這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分裂。我們始終在慾望裡尋找,我們以為我們找的是各種物質、名聲、滿足感、自我價值感等,其實,我們尋找的是「自己」。

慾望讓我們不滿意自己、不接納自己、否定自己、進而失去自己,慾望讓我們離開我們自己。因此,我們找尋的,正是我們自己。

你如何定義慾望,你就會在那樣的定義裡塑造自己、找尋那樣的自己。慾望,是思維自身的想要實體化,透過你的追尋,你將實體化這慾望、這思維。慾望鞭策你不斷在這世間搜尋,它奴役你。但人們很少覺察到這一點,他們忘記他們「就在這裡」。


慾望,讓你離開你當下之所在,不可避免的,你將與你自己分裂,慾望在你內在造成分離。

慾望或者說目的,成了一種生命動力。是一種由內在拋入外在的方式。因此我們會看到,當一個人生沒有意義、沒有目的時,他會變得沒有動力。那是因為「目的、慾望」正是他自己,是他自己將自己由內在拋出來的,因此,沒有了目的、沒有了慾望,它就變成「有體沒魂」、失去動力的樣貌。你用「慾望的樣貌」定義自己以及衡量自己,如同用名牌包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一樣。

事實上,「慾望的樣貌」並不能定義你,它毫無意義,更準確的說,它讓你原地踏步。你的存在,根本不需要慾望來定義你、來支持你、甚至取代你。你會發現那些沒有慾望、沒有人生方向目標的人,幾乎活不下去。你讓慾望取代你而活在這世間。我們真的不需要靠慾望來活下去。

所以,慾望是壞的嗎?不,慾望既然可以成為人的一種動力,那麼,在這一點上,它可以成為你在世界顯化自己的工具。只是,很容易的,一個不小心的,你會被這個力量控制而再度失去自己。因此,你是否有足夠的覺察力與定力,就變成非常重要了!


事實上,不只是慾望,任何一種思維,只要你認同、當真並深信,它們就會取代你、成為你,並且透過你而活出它們自己。你會成為思維實體化它們自己的工具,換句話說,你會被控制、被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