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無門之門 - 我是誰

心靈園丁著

2015年步入尾聲,從2014年底的因車禍離職到今年第三季的氣胸開刀,心境上的轉變可謂高度震盪起伏。只是在一連串的事件安排下,似乎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歲末終了,僅以此文獻給走過生命幽谷的自己。


  • 東西方的門是相通的
據說希臘神廟入口處,刻著幾句文字,中文意思是:「認識自己」。巧合的是,東方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頭第一句話,便是:「觀自在」。我沒有深入心經,也沒有聽過別人如何解讀心經。我只是以自己的生命經歷,認為若要總結心經內容,應該就是這三個字:「觀自在」。而古往今來許多大師不約而同的提到,修行中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法之一,就是問:「我是誰」。不論東方或西方都認為,在通往神的道路上有一道門,那是一道「無門之門」,那是通往神聖國境的入口。而這一道入口卻是在眾生遍尋不著的地方:「我自己」。


  • 一本通往神的導覽圖
對我來說,心經是作者在走完全程後,留給世人的一本旅遊導覽。裡頭記錄著作者這一路上的歷程、衝破難關後的新天地,以及過程中他所採用的對策,這是一本真人真事的生命傳記,一本紀錄一個活生生的普通人,踏上自我探尋的歷險記。

  • 導覽圖的風景
「觀自在」- 認識自己,是通往新世界的入口。不斷苦心探尋自己、認識自己的具體過程,便稱之謂「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而認識自己所採取的方法,便是「照見五蘊」,透過時時觀照眼、耳、鼻、舌、身,來愈加深入自己。最終,作者發現五蘊的真相 - 「空」。走到了這一步,作者已「心無罣礙、無有恐怖」。自然而然的,作者會由內而外的「遠離顛倒夢想」,而達到「究竟涅槃」的存在狀態。

  • 動手寫專屬自己的心經
對我來說,心經是一本內在旅遊傳記,紀錄作者的親身經驗。只是,作者應該沒有想過,後人把這樣實踐性強烈的傳記,當成咒語般的每日復誦。縱使作者在入口處寫下:「觀自在」的通關密語,眾人依然坐在案頭死啃著這本傳記,試圖從書中「找到自己」。當我合上此經我了解到,此經的旅途始點不在心經本身,而是在經外,心經只是那「指向月亮之手」。

這旅程是否真如作者所敘述的,你必須自己親身去驗證。作者眼中所見的新世界,不代表就是我眼中的新世界。五蘊是否皆空、世界是否無意義?作者的答案不見然也會是我的答案、作者的體驗也不必然會與我的體驗相同,因此,我闔上了心經。


出發吧,沿路上的風浪或許很大,但,你依然必須親手寫下專屬於你自己的心經,進入專屬於你自己的希臘神廟入口,那通往未知旅程的入口,通過那無門之門 - 名為:「認識自己」。



2015年12月3日

公司,類人格的虛擬智慧存在體

心靈園丁著



一間公司要生存,需要一些功能被執行。訂單,帶來活下去的養分,生產,用來將這些養分轉換成可以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其餘像是採購、財會、管理,總是讓這一綜合體可以更加順暢的運作。

你所擔任的職位,不管是哪一個,都是在維持該職務的運作。縱使你的能力不好,無法讓該功能發揮的很好,這一個有機體總是可以運用其他資源來彌補。它會具有自動學習調整的功能,去調整它自己的其他部分資源來因應現況與缺陷,它總是能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運作下去的一套模式。如果職位換了人,那麼,它也會隨之改變來因應這個新人所帶來的新做法。別以為你很重要,別以為沒有你不行,你輕忽了有機體應變環境的快速反應和調整的能力了。

沒有什麼作法是最好的、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的、或一定不能違反的。因為,各種危險,有機體總有更多潛能,透過改變它自己來適應新環境。

因此,每一個有機體都不同,因為組成它的成員不同,有機體為了因應這些成員所發展出來的生存模式也跟著不同。

每一個人的命運不同,因為組成人一生的各種能力與思維也不同,為了因應這些不同的思維而發展出來的機緣也跟著不同。

  • 典型的故事結構
場景、故事人物、劇情、演員,這些非常典型的故事性結構,就活生生在「公司」上演。公司本身就是一個虛擬的存在體,然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進入這一個存在體的某些器官,去執行特定的功能,以維持整個虛擬有機智慧體的存在不滅,show time!

  • 躲不掉的宿命嗎
一個演員如果沒有演出,那麼他該如何生存?所以,你不是在這間公司,就是在那間公司。不是擔任這個職位,就是擔任那個職位。總之,你逃不了一個一個等你入甕的情境扮演。只是,工作,生活的另一種型態 ,是否可以幫助自己多一些看待現況的視野呢!

  • 拼命,只為了維持存在
高階主管耗費自己的一切,是為了使這一個虛擬有機體繼續存在下去,因為,它已經成了維持自身存在的主要來源,沒有了這一間公司,你不見得還有下一間公司供你棲身。

  • 押注自己人生的賭注
每位高階主管,每一個人都押注很大比重的人生資源,期盼這一個虛擬有機體可以永續經營,可以滿足他們的種種生理與心理需求。隨時隨地的殫精竭慮,投入其中。你說它是虛幻的?不,他們可不這麼想。


  • 造血肉,粉墨登場
為了延續虛擬公司的存在,你必須為他申請身分證、為它做各種合法化的文件、為他申請各種執照、為它申請各種標章認證來拉抬身價。造血肉、補筋骨,只為讓它粉墨登場,穩穩站在台上。

  • 認清自己所處位置
以演員身份進入角色裡去執行某些功能。認清這一狀況可以幫助自己以「觀察者」角度看這一切及看自己。這可以幫助自己看見自己的慣性、自己的執著。

  • 調整自己以因應環境
如果說公司這一虛擬的智慧有機存在體,會因應某一組織成員的異動,而自動調配其他資源來配合,那麼,這樣的情形若縮小到個人層面來套用的話,那麼「自己」是否可以改變某些思維、改變某些作法、放下某些堅持,來「配合」其他部分呢?自己平常的痛苦,有多少都是因為自己看不破這一點呢?

  • 獲得,是為了放下更多
以往,獲得就是增加,我們容易沾沾自喜於自己的獲得與領悟。如今,獲得卻導致更多的放下。更多的放下讓心更寬了,可以「允許」的事物更多了,自由也更多了,生命河流的流道更寬廣了。因為「允許」,讓生命更輕鬆了。能「允許」的「外在」事物越多,能「放下」的「內在」制約就越多。因為允許,讓自己越來越小,越來越不重要,越來越輕,輕到可以自由的乘風飛翔,隨遇而安。

  • 你龜毛的點,真的是主管在意的嗎?
換個說法會更好理解:「換個位置,請換顆腦袋」。也許,這一點是讓多數上班族不快樂的癥結點我們會因為所處職位的不同,對於事情輕重緩急及重要性的認知就會不一樣。更要命的是,我們在某些地方堅持不退讓的點或作法,不代表主管或公司也會這麼堅持。更慘的是,你堅持的點,上頭根本不在意它,你「自以為」這樣做會更好、更合理、更有效率,但主管根本不在乎這裡,他在乎的是另一些部分,他對你在這些作業上的改革與堅持,完全無法理解,也絲毫沒有任何興趣。我們經常這樣,結果就是累了自己,也苦了跟你一同做事的同事。

  • 團體,就是需要溝通的
我認為這是一個不容易被執行的議題,但偏偏它是每一份「關係」中(含工作、愛情、家庭甚至與自己),佔有重要性地位的一項議題。

  • 結束,絕對是一個必然的可能
死亡,絕對是人類最肯定的一種結局。而結束,絕對的關係最肯定的一種結局。我們的許多努力都是為了避免這一個可能性,由其當你一無所有、當你年紀越大,這種危機感越是敏感。

  • 處於世界,但不屬於世界

你改變,會影響有機體的其他部分。反過來,其他部分的隨意改變,也影響到同屬一個有機體的你。我們深受其他人的影響很深,除非不再屬於這有機體,否則你將永無止息。我想起這句話:身在世界中,但又不屬於這世界。

這是一篇沒有結尾的心得,無窮無盡的迴圈,永不止息的思緒。只是,每一次的自我檢視,更讓自己更看透自己,來吧,繼續下去。



2015年10月6日

原來我還沒準備好說再見

心靈園丁著

2015/9/29晚上去台南署立醫院檢查氣胸,醫師對於我的狀況感到吃驚,這是第三個醫師這樣反應了,主要是我的狀況算是很嚴重,卻還像個沒事兒一樣的可以照常生活,就像醫生說的:「抱著一顆未爆彈到處趴趴走」。

當然,這不是什麼很可怕的大病,但是,我聯想到死亡。我想起我前一陣子去看我阿公時的感觸。也許,在平常,我都會以為關於死亡,我知道了不少,也已經準備好隨時說再見。然而,我知道我錯的離譜。因為,那份「以為」,就是頭腦本身,就是要死去的那個主角。它怎麼可能準備好,不論它怎麼透徹了解死亡,它始終不可能真正了解死亡,甚至連萬分之一的相似度都不可能。



「我」成了逼迫我自己的「唯一」兇手
我想起了「大道」、想起了魚缸裡奄奄一息的小金魚、想起了知道自己越來越接近死亡的阿公。我們都是整體的一部分,凋零與重生、死亡與新生,都是整體運行中的過程與法則。只是,因為「我的」世界崩潰了、「我」要死了,「部分」才會產生怨恨整體的情況,人才會想要超越天的渴望,「我」成了逼迫我自己的「唯一」兇手。

死亡一定要是黑暗、落寞、可悲的嗎?9/30去台南署立醫院照電腦斷層。等待時,始終想到「死亡」。當死亡來臨,沒有什麼比「生命的當下」更重要的了。死亡讓我想起自己的「生活」。

思想轉個不停,拼命不斷的分析、評論各種事情,甚至對於自己的靈性智慧感到滿意。就算如此,對於自己面對死亡時的害怕,依然是無能為力的只能等待,等待檢查的時間到了,等待檢查結果公佈、等待開刀時間到,然後懷著恐懼上了手術台。這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頭腦思維能力,在面對真正生死大關時的無用與無能為力。

有錢、有閒還是「有命」
因為氣胸狀態越來越嚴重,我開始明顯感受到每一天,自己的「生命氣息」越來越短、越來越虛弱,原來,要健康的活著,需要這麼多的生命能量源源不絕的持續供應才行,而這一切,都在自己毫無所察的情形下,身體各部份默默的運作著。


一位得癌的朋友,忍受化療與藥物的折磨,只為了多呼吸一天。有錢、有閒或許重要,但此刻朋友的心中,只渴望「有命」。我看見她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來維持生命,不再是花時間來賺取名與利。山川或許壯麗,生命更加珍貴,生命中事物的排序,默默的有了變化。



2015年10月5日

心靈園丁著

不知是誰灌入程式進入這個物質體,
不知是誰預先為它配備了覺知力,
就這樣,
現在的一切就這樣開始。

沒有形象,便無法分辨與識別,
透過有形象的物質軀殼,
無形無相的程式得以顯化它自己,
透過其他顯化形象的刺激,
程式又得以充實它自己、改變它自己,
一切盡在這變化過程內。

「幻」是因為無形無相;
「幻覺」是因為無法被其他軀殼辨識。

我們熟悉這個軀殼,也熟悉別人的,
但我們並不熟悉無形無相的程式,
更不用說那份「覺知力」。
然而那無形無相的程式與覺知力,
才是真正的「你、我、他」!

情緒也是無形無相程式的顯化,

透過身體這軀殼分泌某種訊息荷爾蒙,「覺知力」覺知到恐懼的「情緒」,一種由無形無相程式中,欲顯化的特地樣貌。身體配合程式演出,覺知力再加以讀取並回傳程式,程式再加以分析與反應,完美的配合,各司其職的演出。



2015年8月29日

關於問題這一件事情

之前的紀錄文「挖穿問題底部,看看剩下什麼」中,我發現問題背後,其實是由許多「基本假設」所形塑而成。因此,解決問題時,應該先檢視其所依據的「基本假設」。

只是,基於這個論點,我們還能稱「問題」為「問題」嗎?





何謂「問題」
如何定義問題?其實我想以這張圖來表達。所謂的問題,就是目標與現況之間,尚未解決的對立與衝突。這張圖除了「問題」之外,還有「目標」與「現況」來構成。當人際互動模式越來越緊密,可以單獨存在的可能性就越低,那麼,這就表示我們越來越受到別人行為的影響程度就越大。這引申出,我的目標達成,並非全由我掌控,而是同時也受制於別人的行動。那麼,當別人的行動阻礙了我的行動時,「關係的衝突」就會日益頻繁,當然,這也表示「問題」就越多。

「問題」是一條路線
另外,這張圖也明確告知我一件事情:「我正在離開什麼,又往什麼事物前進」。這是一條必須被精心檢視的路線。重點除了過程中的問題外,更多時候是對自己的現況不清楚,對自己的目標不明確所導致。我們一生只知前進,帶著對生命的迷惘,就這麼的一路走下去。以我目前來說,正是因為不知該前往何處,但又已經離開原處,那麼,該如何衡量「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



「問題」是一連串改變的過程
此外,從現況前往目標的過程,事實上我認為這是一連串「改變」的過程!因此,它不能避免的會導引出三個問題:
1、要改變什麼?(分析現況)
2、要改變成什麼?(確認目標)
3、要如何改變?(規劃執行的步驟)

我發現,幾乎大部分的人高喊必須改變的口號,但,我很少從他們口中聽到關於上述三個問題的論述。

工作實例
「公司獲利衰退,我們要訂出有競爭力的銷售策略!」我彷彿聽到老闆這麼說。更可怕的是,以前我還在財會單位時,每月的財務分析後,我也經常對業務單位這麼說著!天啊!真令人難堪的回憶!現在想想,這是哪門子的財報分析結果?因為當我在業務單位時,我根本不用等財會單位結完帳,我早就知道訂單衰退了!

重點是,這樣的提問,只是彰顯這個財會人員對於「真正問題」的淺薄了解!真令人臉紅的自我剖析阿!跟我剛剛得出的三個問題相比, 「公司獲利衰退,我們要訂出有競爭力的銷售策略!」的論述,真的很膚淺!因此,對於坐在辦公室而鮮少到過現場,只憑所看的數字而得出結論的會計單位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需要真正改善的地方。

將假設當成結論的案例
我記得公司對於萬種產品的安全庫存管理感到憂慮,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向老闆提議,針對銷售排名前1,000名的產品,就是最暢銷、客戶下單重複率最高的產品,應該是一個方向,而老闆也認為可行,所以決定針對這1,000種產品加大安全庫存量。但這個結論最終卻被我證實是有問題的。因為當我私下分析所有萬種商品,按月統計下單次數、數量、金額、客戶別、下單頻率等等時,它們顯示的結果與大家一直認定的結果,是有差異的,若按照管理者當初下達的指示去囤積安全庫存的話,幾個月之後,就會出現另一批呆滯庫存了。更不用說為了生產這批「未來可能」出售的產品,造成產能排擠正常訂單的後果。「不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的警語,再次敲響自己的內心!

事過境遷,當財會人員分析財報,發現公司的庫存居然這麼高時,我想,他應該會接著進行「庫齡分析」的動作,然後對呆滯部分分別提列不等比率的損失提列,並且在會議上要求其他單位想辦法去清庫存。很熟悉不是!我一直在想,財會人員對於庫存這一件事情的了解,似乎總是停留在此,多年不變,而所能提出的建議,也千篇一律。

現況的簡易敘述
為了可以快速提供客戶所需產品,必須準備一定程度的庫存。
為了準備庫存,必須預測未來客戶可能的訂單。
預測經常不準,庫存預留一大堆。
為了提高產能利用率,機器及人員不能閒置,因此,經濟生產批量必須執行。
大批量的生產,造成滿載的機器嫁動率,老闆高興的發生產績效獎金。
大批量的生產,產生大量原物料的需求,資金大量積壓。
大批量的生產,造成單位成本的下降,定價也隨之下調以爭取訂單,財會、業務皆大歡喜,績效獎金也領的開心。
單位成本下降,最後利潤就會增加,老闆開心股東也開心。
大批量生產,造成換線生產頻率下降,其他訂單開始逾期,然後工廠啟動沒天沒夜的加班,老闆加班費發的心甘情願。
銷售不如預期,財會大筆一揮,提列呆滯庫存損失。
好,我想寫到這裏已經夠了。

每當聽到財會單位或管理階層看著呆滯庫存居高不下,然後只是淡淡的說出「請相關單位降低庫存」這種結論時,我總是不敢置信!真正的「問題」是呆滯庫存嗎?它們只是結果而不是問題根源不是嗎?

把問題列出來,然後倒著自問自答,就以為答案揭曉了。其實他們所列出的問題只不過是現象,所以逆轉現象也就不是解決之策。

小結

近幾個月,個人沉浸在職涯的回憶中,鮮少有機會可以用這種理性又略顯嚴肅的方式,去陳述自己的心得。我認為這種剖析文並不討喜,說不一定連自己事後都不見得會再去看,但我認為這種認真對待的方式,也應該是所謂「禪修」該有的精神。當然,如果只是玩票性質的修行者,玩玩也就算了。只是,自己的生命這麼有限,真的要這樣玩玩就好嗎!

2015年7月14日

存貨,衡量指標

上一次討論『生產效率』時,慢慢地看出工廠中的許多可見爭論背後,其實多多少少都跟生產效率的衡量方法有關。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是活在一個「被衡量」的環境中,每一件事情,幾乎都被衡量,而我們也習慣去做「符合衡量標準」的行為

  • 生活上的衡量指標
    • 我們用證照,來做為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參考。
    • 富裕以金錢多寡來衡量。
    • 成功以職位來衡量。
    • 時尚以穿著的品牌來衡量。
    • 品味以價格高低來衡量。
    • 能力以證照或就讀學校來衡量。
    • 孩子乖不乖,以聽不聽話來衡量。


當然,你也可以在愛情、家庭等等各個方向,找到隱藏在背後的衡量指標。而你怎麼衡量我,我就怎樣表現去迎合你。所以,我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表示,我們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我們都需要去迎合別人的價值觀,需要透過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我成功嗎?我們最常用的,就是看看自己的薪水與職位,來回答自己這個問題。

  • 公司組織的衡量指標
生活上隨處可見藏身在背後的衡量指標,那麼企業組織中,是否也是如此?我們怎麼衡量一間公司?啊啊,淨利、股東報酬率、或者更專業一點,就是所以財報上的五力分析,你還可以加入市佔率、創新能力、品牌力、研發能力等等。

那工廠呢?我想在上一次『生產效率』一文的討論中,機台稼動率、產能利用率、生產效率、每日產量等等,都是被拿來衡量工廠的指標。


  • 俯瞰的疑惑
做財報分析的,都習慣先分析大範圍,然後再展開到細項去分析,「先整體再細部」的方向,可以幫助我們見樹又見林。那麼,我在以往公司中,經常問生產管理者一個問題:「生產效率與公司獲利是正相關嗎」?因為我在數據中,經常看到兩者並非絕對。而公司獲利應該大於一切,任何部門都應該以這一個衡量指標為最終極的衡量標準。公司整體獲利 > 部門績效,我想這一點應該沒有不同意的。只是,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還記的『生產效率』一文的邏輯樹狀圖嗎?工廠一昧的追求極致的高生產效率,真的對「企業整體」產生了良好的效益?那一大堆存貨怎麼說?逾期單怎麼說?半成品一堆又怎麼說?如果還記的『存貨的四種時間型態』中,大部分的產品生命週期,準備及生產時間並非最耗時,而是「排隊及等候時間」佔最大宗,而生產效率的公式也的的確確顯示這種情形的盲點,因為公式並沒有考慮最耗時的「排隊及等候時間」,所以就算他們兩者這麼耗時,依公式計算出來的「生產效率」依然高得嚇人。

但,怎麼可能部分耗時的情況下,產能利用率還這麼高?顯然,我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因為我只得到非常不善意的冷漠與沉默回應。但我依然認為,這裡頭大有文章,不是摸摸我的頭就可以打發我。


  • 一切都是謊言
柏力圖定律的80/20法則說到,專注於解決百分之二十的問題,便會得到百分之八十的獲益。如果此法則為真,那麼這就表明每一個系統中,有些部門、機台、流程的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其他部分。那表示就算是生產線,有些部分的確是更加重要的,那為何在計算生產效率時,我沒有看到有特別重要的部門、機台、流程被獨立出來計算呢?那些特別重要的機台或人員,是否才是更應該妥善運用的重點?那麼,其他較不重要的機台、人員,應該是全力配合那些重點機台,而非自顧自的全力衝刺。

每個機台都那麼忙碌、每個員工都那麼忙碌,那麼重點是否因此而沒有被凸顯出來呢?每個人都忙碌的生產線,就代表「有效率」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的員工,是有效率的員工嗎?別騙人了,雖然我在生產線沒有10年20年這麼久,但我在現場看到的,跟他們計算出來的、以及生產管理者宣稱的產能滿載,根本就不相符。也就是,他們根本是在鬼扯蛋,也只有那種不常跑現場的老闆會被蒙騙過去。好了,我說出來了,這就是我看到的真相,沒有人願意說出來的真相。經常,大家都是在裝忙,因為這是上頭希望看到的。

  • 企業文化的轉變
生產是為了出貨,也就是出貨是生產的目標,而不是效率。既然目標是出貨,那麼,工廠為何重視生產效率,而不是出貨效率?如果以「出貨」效率來衡量「生產」的效率,不是更直接、更有意義嗎?

顯然,我的這番言論又被視為怪力亂神之說,一個會計人員懂什麼生產管理呢?好吧,我對於這種評論也已經麻痺了!但我認為,生產線的衡量指標由「生產」效率,改為「出貨」效率,明顯的,會統一工廠管理目標與公司的管理目標。工廠是因出貨而存在,而非為了生產而存在,生產只是為了達成出貨的一種方法、一種工具,你可以外購而不生產

  • 小結
「公司怎麼衡量我,我就怎麼迎合公司」!看公司重視那些衡量指標,員工就會去迎合那些可以改善指標的行為。這現象沒有什麼問題,但不去妥善運用這現象來達成企業整體效益的管理者才是問題。

存貨居高不下的問題,不是財會人員一句「請相關單位提出改善對策」就可以解決。當然,有可能從頭到尾只是我自己想太多,但我卻認為這機率不大。這是高度依存的時代,某些關鍵性政策絕對左右了整間企業的走向。因此,存貨問題只是一種現象,「主因」一定另有其人!

2015年7月5日

存貨 - 生產效率

上一次我發現存貨除了以會計科目的角度來看之外,其實還可以用時間象限的角度來看,詳(工廠內的四種時間型態)。而如此看待存貨的角度,卻發現了另一個矛盾點。

  • 生產效率的偏執狂
回顧一下生產效率的公式: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

根據上述計算公式,我們若再去觀察生產線管理者的行為模式,我發現他們都試圖將每一台機台的生產效率發揮到極限,當然,機台人員也就在這樣的壓力下,被操到極限。



生產線有各式各樣的機台,不同製程也不同的機台,縱使是同一個製程,也有不同型號的機台,而他們都有其各自的製程極限。因此在這樣複雜組合下的產線,其生產排程就會顯得非常不容易。


  • 效率偏執狂的實例
我曾服務過一間螺絲公司,上述的稼動率等等都只是參考,老闆是用「小時產量」去換算「每天產量」,然後以8折當成公司每天產量的績效衡量指標。

「每日產量」成為運作衡量標準時,會出現怎樣的現象?我想以一張現況圖來說明:




我看見生產線被分成急、非常急、特急,那麼,這種分法有何效益?

生產線緊繃的情形,主要是來自出貨壓力,但出貨是為了達成老闆定下的業績目標,還是依據客戶訂單需求?這兩者看似差不多,但影響的層面卻很驚人!

雖然這麼說,但看看上述的現況圖,生產線在如此緊繃的壓力下,依然可以製造出一大堆還沒有要出貨、甚至還沒有訂單的存貨。而生產效率很高、公司已經產能滿載、產能不足等等的說法,究竟是愚弄了誰?一方面說產能不足,一方面還有能力製造庫存!誰又曾想過,以「每日產量」成為運作衡量標準時,居然會跟公司存貨居高不下有關!而它同時也跟很多公司經常發生的問題有緊密相關!

  • 破除虛妄後剩下什麼
追求生產高效率錯了嗎?我認為問題不在這裡,而是追求高生產效率的目的是什麼?我看見更多的是,工廠管理者最後淪為「為高效率而追求高效率」!我想起自己「有效思考」剖析過程中,發現「目標」選定的重要性經常被忽略。在實際這個案例中,「生產高效率」成為工廠管理者、甚至是老闆的目標,但我個人認為這完全方向錯誤,我認為生產高效率不是「目標」,而是「方法、途徑、條件、工具」,而當你將工具當成目標在追尋時,整間公司變的不可理喻。當然,有可能我的看法在他們眼中才是異端邪說,畢竟一個財會出身的人懂什麼生產管理?

「你沒小孩,你不懂啦」!我最常聽到別人這樣跟我說。只是,當了父母親的你,就代表真的懂如何當父母親?我不知道,但至少我願意承認關於生產管理,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的!


下一次來聊聊『衡量指標』。


2015年6月26日

存貨,工廠內的四種時間型態

我其實很尷尬,因為我已經不被其他公司的會計主管認同是合適的會計人員,我也不被生產線及業務面的人員認同,我正處在格格不入的位置。但縱使是如此,我依然想要誠實且勇敢地說出我對公司治理問題的看法。 



對於「存貨」的認識,公司管理人員都是被會計觀念牽著鼻子走,主要是從會計科目上的了解,也就是主要為原料、在製品、製成品。但是,我個人認為一直以這種角度來看待「存貨」,要解決存貨所衍伸的問題就不容易,當然,這也是我的看法而已。那麼,不從會計科目上了解存貨,我還可以從哪種方向來解讀「存貨」呢? 


  • 工廠內的四種存貨型態
我以螺絲工廠為例,原料主要是線材,製程主要是成型、滾牙、車修及委外加工四個製程,而每個製程都會有它各自的四種時間型態。對,我加入「時間」象限來看待存貨。

一、前置準備時間:
線材放在成型機上頭,此時調車人員必須將生產上一個產品的模具備品卸下,並且裝上目前準備生產的模具備品,此時間大約4小時 - 2天的準備時間。因此,每一次的換線生產,都會讓此種型態的時間增加。

二、生產時間:
一切準備就緒,開始生產,依據生產數量及機台轉數,約1 - 2天的生產時間。

三、排隊時間:
成型完成的半成品送至滾牙機前,必須等待此滾牙機完成手邊需要完成的產品,因此,此時半成品就只能繼續排隊。

四、等候時間:
當原料走完全部製程,來到包裝區,雖然已經包裝完成,但依然無法馬上出貨。可能因為棧板未裝滿、噸數不夠、等待客戶指定必要的產品、未到客戶允許出貨的時間等等許多可能原因。這時,已經完成的成品只能繼續放在架上等待其他成品送達。或者公司是組裝機台,那麼A零件等待B零件到齊才能裝組裝成C產品,也是一種等待時間。

  • 工廠的實際狀況
在會計人員的觀念中,原料、在製品、製成品,我都已經包含在上述四個階段中,而將存貨以此種方式看待與會計上傳統看法上,有甚麼差異?

依照自己的實際觀察,以螺絲製程來說,從原物料到變成產品運出大門來說,前兩個階段的時間都只佔一小部分,而排隊時間等候時間是主要花時間的地方。依照一定速度的生產,若原物料或在製品,在工廠內停留的時間越長,那麼可以說累積的存貨就會越多。也就是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是存貨庫存不斷上升的主要原因。所以若要解決問題,從這兩個地方下手將會是一個方向。



  • 跳脫傳統會計觀念的束縛
當你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並且個別去分析其上下月數量金額的變化、或是做庫齡分析表、呆滯庫存列冊追蹤,這些動作真的能有什麼效果嗎?我們都知道要解決問題,一定要知道問題發生的「原因」,而單單將存貨分成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就表示找到「原因」了嗎?我想大部分的會計人員都認為是,所以他們每月建議的,就是「請相關單位提出改善對策」!對,不要懷疑,這種說法是我在各公司聽到最多的「改善辦法」!

但當我以上述四種型態來看待存貨時,我從「存貨」會計科目的層面,進入實際作業面的層次去檢視問題,於是,「為什麼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會花這麼久」?尤其公司最重視的就是「生產效率」這一件事情上,但若我們反過來去檢視生產效率的表現時,我們又會驚訝地發現,這個數據表現一直很穩定,也一直維持在高績效的水準上,那麼,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可能一方面生產效率數字好看、一方面排隊時間與等候時間這麼花時間?從這個地方,將不能避免的會涉及到「生產排程」的安排,這將使我們從會計面進入生產計畫層面,我想這是很合理的方向,因為存貨的產出,本來就跟生產有關係。

此外,會計將成品,依照呆滯期間來提列呆滯損失,這樣的作法雖然可以讓帳面價值貼近真實價值,但這種做法並沒有辦法指引生產線的作業,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變,這只是帳面上的做法,而非實質的改善,而公司要的,是實際上的改善作法。

  • 生活化的比喻
大家都說工廠是生產線,但在我眼中,它不但是「線」,還是3D立體的線。它就像我們的血管,當血管沒有阻塞而順暢時,它具有很好的彈性且健康。但若開始堆積,血管會開始硬化、脆化,最後會因為缺乏彈性而爆裂。我們對於血管栓塞的問題不敢等閒視之,雖然對於人體來說,他只是小小的一條血管,但只要大血管爆裂,你的一生就完了。在我眼中,生產線的問題就是這種程度的問題。




  • 出現的矛盾點
我在google上查了一下何謂「生產效率」:
生產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製程的實際產出最大產出兩者間的比率。可反映出達成最大產出、預定目標或是最佳營運服務的程度。亦可衡量經濟個體在產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潤等目標下的績效。

基於上述定義,我看到兩個點:
** 站在生產管理者立場來看,他們最想要做的,就是縮短第一種時間(換線時間)、提升第二種時間(生產時間)。這非常符合公司對於生產效率的計算方式。

** 可是若站在產品流量的立場來看,第三種及第四種時間才是影響最關鍵的地方。因為實際來看,他們才是一個產品,從原物料到運至客戶手中,耗費最多時間的地方。

也就是,當我比較這兩者的立場時會發現,工廠管理者並不重視「生產線流量」的問題,他們比較重視「機台效能」的發揮,而證據就是公司最常用來衡量工廠的KPI指標,是機台嫁動率、產能利用率、生產總數量重量、停機時間、待機時間等等,你知道嗎,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看待工廠的角度。



  • 小結
會計單位常被其他部門稱為「最難溝通」的一個單位,一種死板板的既定印象。但其實我覺得,老闆才是最難溝通的人員,部屬為了迎合,所以以老闆的意見馬首是瞻,久而久之,老闆成了公司發展上的鍋蓋,他的高度與寬度,幾乎決定了大部份公司人員所佔的位置。我曾經在之前公司,提過這個我稱之為的「鍋蓋理論」,當然,換來的不是驚嘆,而是一頓挨罵。但我其實覺得自己還蠻有道理的。

2015年6月25日

存貨,真的只是這樣嗎?

成本,對財會人員來說,是一個不容易的專業領域。各種攤提及複雜的計算過程,始終讓外人霧裡看花,對於能夠結算成本的會計人員,給予比較高的評價。而「存貨」這個科目,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性的角色。只是我不禁在想,過去我只是一個財會領域的人,現在融合了生產與業務後,對於同樣的一件事情,是否能有不同的詮釋呢?這篇記錄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自己整理出來。




  • 銷貨成本的基本假設
雖然成本的計算,會受到產業、公司型態、製程等等的影響,而有計算方式上的不同。但總的來說,應該是脫不出下列的基本型態:

**( 總成本/當期約當生產量 ) =單位成本 * ( 當期銷售數量 )

基於上述的基本公式,我是否可以說會計對於單位成本的背後基本假設是:所有當期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可以在未來時間內銷售出去。它有點類似逐月沖銷攤提的概念。

  • 時空環境背景的檢視
過去:
是一種類似封閉型的製造業型態,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幾乎都可以在接下來的時間中銷售出去,而新產品推出速度也比較緩慢。因此透過大批量的經濟規模生產模式,來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藉此提高利潤。這種強調經濟生產量的管理模式,至今依然是主流。

現在:
進入開放型、幾乎無國界的激烈競爭時代。新產品的推出速度越來越快,而顧客對於過時產品的接受度直線下降。因此每當不論是自己或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市場中的舊產品便會即刻感受到需求下滑的壓力,因此經常看見廠商利用「降價促銷」、「買一送一」的行銷方式來處理過多的庫存。


  • 各公司普遍存在的現況
翻開財務報表,幾乎在大部份公司中,都會發現庫存居高不下,不論是原料、在製品及製成品,幾乎都在資產類別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而每月財會人員都會對此現象,要求公司其他部門提出改善對策。只是,這種演戲般的財報分析每月都要上演一次,而過高的庫存問題依舊沒有改變。

對於這個現象,財會單位有了解決辦法。那就是「提列存貨跌價及呆滯損失」,讓存貨價值可以比較貼近真實情形。但,財會單位除了這樣,是否還能有其他建議,可以解決這個現象?還是把這個問題,交由業務單位及現場單位去改善?在我這段期間到過不少間公司面試,透過與財會主管的面試交談,我發現,這些自認專業,並且認為我的會計資歷只能算是外行人的會計主管,幾乎對於存貨居高不下的問題根源,說不出一個令人佩服的說法。

企業內所發生的很多困難,都是在一個沒有明確答案的複雜體系,但財會人員卻一直死抱著一套會計準則,來衡量現今不斷創新變動的企業環境。大量生產的傳統思維是否適合現今多數產業?而伴隨這種大量生產思維的,就是強調降低單位成本、提高機器稼動率的管理模式。


  • 對成本會計的反思
會計單位會運用現有存貨的成本與市價比較,來提列跌價損失。但卻沒有想到,如果這個企業是處在研發速度快的產業,也許超過一年的成品,幾乎就沒有價值,那麼,公司現行的製造批量,是否也會在未來的一年後,產生同樣的情形?如果假設成立,那麼,會計單位就不應該只是呆呆的每季提列跌價損失,而對於現行的生產方式無動於衷,然後就只在未來要求相關單位提出存貨的改善方法。

而如果再順著這個思維下去,會發現如果將現行生產批量降低,導致分攤成本的約當產量降低,那麼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單位成本上升的情形。而如果單位成本上升,那麼財會單位應該又會要求生產單位去說明原因並改善。

但,重點是成本比上月高、比去年同期高這個地方嗎?你甚至可以畫出好幾年的成本趨勢線、或者列出呆滯明細加以列管追蹤、或提列呆滯損失,但這樣真的可以解決存貨過多的問題?如果公司一方面存貨過多,一方面又要不斷提升生產效率,那麼,這不是矛盾到很明顯的兩面政策嗎?

所以,當生產單位被要求解釋單位成本升高的原因,且他們並不具備成本會計的專業知識,所以當然也就不知道原因有可能只是生產批量減少造成的,然後他們就會隨便給財會單位一些理由。只是,問題真的是生產單位造成的嗎?

  • 現況的推論
現在的實際情形是,新產品推出速度越來越快,而每當新產品出現,不論是自己推出還是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馬上衝擊到市場上的所有舊產品。也就是,當初推出的新產品,為了滿足可能出現的大量需求,會進行大量的批量生產,當然在此情形下所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就會相對較低。

但當時間推移,當初的新產品成了舊產品,倉庫囤積的庫存面臨訂單需求急速下降的情形,甚至是沒有需求的情形。那麼,當初基於大批量生產所計算得出的單位成本,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就是一個虛假的低單位成本。

這當中最大的問題點,來自於單位成本的計算基礎是建立在生產量而非實際銷售量。而現今實際環境是,生產量與可銷售出去的數量之間,存在著非常巨大的差異,這點由銷售預測經常不準確的情形可以得到驗證。成本會計只是以生產量計算出來的單位成本乘以本期銷售數量來得出銷貨成本,但源頭的單位成本就已經是一個錯誤的數字,所以得出的銷貨成本也不可能是正確的,這一切只是帳面上的數字遊戲。

因為生產的產品一定賣的出去的假設,在目前現實中根本不存在,然而,會計界卻對這明顯的問題視而不見,又或者以提列呆滯及跌價損失的行為,當作是一種善盡責任的表現。在過往的封閉型經濟中所出現的銷售一空,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只會出現降價促銷的情形,不正是最明顯銷售變化的證明嗎!

如同前幾年的某電腦製造商塞貨到經銷商造成虛假營收的假象,那基於生產數量得出的單位成本,不也同樣是假象。怎麼沒聽到有人在檢討這一塊?而基於錯誤的低成本,所制定的偏低售價又該怎麼辦?那之後的降價求售,根據的,不也是偏低的單位成本?

  • 小結
曾經身為會計人員,在機緣巧合下被丟到生產線及業務單位工作,我發現一位會計人員及主管不是死盯著財報上存貨金額就好,而是要去觀察存貨是如何在工廠裡流動,存貨偏高,代表在生產過程中,一定有地方阻塞了。那是指原物料、在製品、製成品的區分嗎?不,那是我之前身為會計人員所看到的,但在生產線上,我觀察到的,絕不是只有這樣而已。



2015年6月22日

來吧,來一場面試剖析吧!

會計工作主要面試Q & A:
  • 太久沒有碰會計工作
如果公司設定會計人員的主要貢獻,來自於切轉傳票,那麼,我的確在短時間無法達成公司的期望。但如果公司期望會計人員可以有更大的貢獻,那麼我絕對比大部分的會計人員更有優勢。因為會計人員對於業務及生產線的了解,都是出於一些業務上的往來及閒聊,跟我直接在業務及生產線上的直接實際作業,在對現況的了解上,有著不小的差距。而財報解讀最大的部分,正是要了解生產線與銷售端出了什麼問題。因此,同時具備業務、生產、財會實際作業經驗的人,會比只有財會經驗的人,更有機會指出「真正問題」所在。
  • 沒有接觸會計準則,所以脫節了
依照經理這麼說,表示貴公司的財會人員一定經常查閱會計準則。但依據我以往的經驗,財會人員有在兩年內查閱過會計準則的人,少之又少。因此,我認為我跟他們的差別,是他們一直都在做會計的工作,而我沒有。跟有沒有接觸會計準則應該沒有絕對性的關係。
  • 不懂IFRS新會計原則
既然是新的會計原則,那麼就表示接觸的人沒有那麼多。而接觸過跟了解、熟悉甚至主導又是有程度上的差異,我相信越往上人數越少。我甚至認為大部分的會計人員,對於這個議題的了解程度,應該也說不出一個完整的了解。
此外,既然是影響重大的新會計原則,表示牽連的範圍應該很大,需要各部門配合的事情應該不少,那麼,決定導入新原則是否成功的因素,就不會只是會計單位可以決定!更不用說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都是要依賴會計師的指導,而不是公司內部的會計人員。既然這件事情需要跨部門的協調與溝通這麼重要,那麼同時具有這些單位工作經驗,就應該更可以勝任!

稽核工作面試主要Q & A:
  • 太久沒做稽核工作
稽核的九大循環,大部分都是橫跨好幾個單位,而一般來說,稽核人員都是財會相關背景出身,他們以會計人員的角度去審查各單位的作業制度是否完善。但,一個會計人員,並沒有實際待過其他部門,它如何能評斷該單位制度是否完善?所以,他只能憑藉行之有年的內部控制制度。但如果這一套內控制度已經完善了,那麼公司期待稽核人員可以建立更適合現狀的制度就矛盾了。所以,公司一定認為現在的制度有問題。那麼現在的稽核人員拿著有問題的內控制度,去要求相關單位比照辦理的作法,不是更加畸形!可惜這就是目前大部分公司稽核的現況。

要提出更貼近現況的內控制度,首先應該對各單位現況的作業很了解。但現行的稽核人員最了解的,其實是作業上所需要的表單及流程是否按照規定。那相關單位真正的需求呢?顯然他們不會碰觸到這一塊,而我雖然過去這幾年不是從事稽核工作,但卻是在業務部門及生產線部門實際作業,因此,對於這些單位真正的痛苦點會較現行的稽核人員,感受更深也更清楚。
  • 實際稽核經驗不夠豐富
如果經理真正擔心的是我是否可以藉由稽核找出公司的問題,那麼,豐富的稽核經驗的確是一個條件。但真正對制度感受最深的,決不會是稽核,而是該單位的實際作業人員。而一般的稽核,主要是在制度表單或流程上找問題,但真正困擾相關單位的,很少是那些表單上所呈現的。偏偏真正影響單位運作效率的,正是那些表單之外的事項,而那正是一般稽核人員最少接觸的。



打成績吧
這幾個月來,眾多公司的履歷投遞與面試,除了一家大陸稽核、一家越南稽核、一家大陸生管主管之外,其餘幾乎全軍覆沒。顯然,這樣的實績證明一定有問題存在。



推論問題
一、層次太低
104的履歷,首先需要經過人事單位的篩選,而目前大部分的人事,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人力資源相關訓練,說白一點,就是其專業水平並不夠格當作篩選企業人才的第一線窗口。而我的確脫離財會與稽核領域太多年了,這一點就足以讓我在人事這一關被過濾掉。

再者,有幸進入面試階段,經常遇到的對象是財會主管,包含面試職務是稽核時也一樣。就我自己以往當財會小主管的經驗,他們在乎的,是你會不會切傳票、算成本、編報表、順便做做裝模作樣的財務分析、規劃稽核作業流程、獨立處理上傳方面的事宜、執行九大循環等等。這些事情更適合一直走在財會領域及稽核領域的人去做,而非一個會計界的叛徒。因此,我財會及稽核方面的資歷缺點,馬上無所遁形,然後成為這些面試官的挑剔焦點。

事情進行至此,大概差不多玩完了。


二、期待落差
這是第一點的擴大延伸。單位主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滿足「日常作業」的需要,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期待這一職位的人可以解決公司的問題。但我嚴重懷疑說這些話的財務主管,是否知道公司真正問題是出在那裏?如果連他們都支支嗚嗚、盡說些連普通會計人員都可以在財報上看出來的表面現象,如存貨過高、出貨不準確、營業費用過高、採購不準確、成本需要降低等等,這種膚淺到我8年前就可以說出來的「問題」的話,我還能期待什麼?

但可惜的是,我所遇到面試官的視野,幾乎都停留在以「單位主管」的立場在看待事情。如果大家都同意公司所發生的問題幾乎都是跨部門,那麼只會站在財會部門立場來看待問題、談論問題,那麼你期望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無怪乎大部分的會議都令人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三、面試官的能力與企業主的需求落差
現行很多公司急需跨領域的人才,但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縱使現有的部門主管也鮮少具備這樣的資歷與視野。這一點結論由我這麼多的實際面試中,每一位面試官的談論過程,顯露無遺。如果企業的面試主要由這些主管來執行,而這些人本身只具備「某個別部門」的見解時,那麼顯然,要這些主管選出超出他們視野範圍的跨領域人才是有困難的。這其中還未討論到這樣的組合,所涉及未來領導統御上的挑戰與肚量問題。

如果這樣的論點成立,那麼是否可以解釋,現行企業主找不到跨領域人才,其實不是因為沒有這樣的人才,而是企業自身負責挑選這種人才的主管或窗口,自己就不具備可以篩選出這種人才的能力!那麼那些在媒體上抱怨找不到優秀人才的企業主,就是一個只會檢討別人,不會檢討自己的鴕鳥心態,最典型的例子!好吧,算我想太多了!

提出因應對策
蒐集資料、分析資料、找出背後基本假設、提出對策、事後驗證。我想一個論證過程大致上應該會有這些步驟,當然我不是科學家,只是想要嘗試運用一套清晰的論證方式,來幫自己剖析現況及找出對策。

好,前面的現況敘述、問題可能癥結,當然還有小小的抱怨及批判後,我該如何誠實的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一、改變履歷投遞方式
投遞履歷真的只能靠人力銀行嗎?顯然這一個假設大有問題,因此,透過獵人頭、透過高層介紹,當然還有朋友同學轉介,可以突破這一道限制。

二、重寫履歷自傳
如何將自己會計或稽核資歷上的缺點,透過重新編排,而彰顯自身具有生產、業務、會計、稽核、特助這種跨領域的資歷呢?顯然,履歷的編寫必須側重我之與眾不同的地方。

三、面試重點的提升
若要單憑談論會計或稽核實際作業,來贏得一份工作,顯然不夠有智慧,畢竟那無疑是直接告訴面試官來痛擊我的弱點。那麼,我的優勢與面試官真正的需求之間,是否可以有一道共同的橋樑呢?而這一道橋樑的好處,必須要能讓面試官cover我會計及稽核上的資歷不足!

有的,我看到了。

在面試過程中,我必須協助他們提升看待公司問題的視野與角度,也就是我必須提出他們不曾想過的觀點。只要面試是在這種內容下進行,那麼就像凸顯我的優勢而淡化我的弱勢。但這有可能嗎?不,有可能。那一份大陸生管主管的職缺,就是與公司總經理進行長達2小時的面試,由原本應徵稽核,最後他當場為我新開出大陸生管主管的職缺的案例。雖然我事後再三強調我的意願,但那位總經理直接表示,我跨部門視野的價值,絕對可以掩蓋生管經驗上的不足。而具有那樣資歷的人,才是他們長期發展下最需要的。對,這是可能的,我聽到自己這樣鼓勵自己!

四、更多跨部門的工作機會
這一個對策,便是基於上一點所提出的。都可以在會計領域當叛將,而跑到生產、業務上去胡搞一通,那麼,是否這也彰顯我其實可以再度跑到其他鬼地方?或許,我真的不該排除這個可能性!

小結
這一陣子每隔幾天,都會寫一篇文章,如『有效思考』、『挖穿問題的底部』、『友情手術』,非常跳tone。那是因為我在回憶自己生產及業務相關經驗時,我赫然發現,當時在處理那些問題的「思維過程」可能有助於幫助我的「現況」。因此,透過將各種經驗的文字化,事後可以提供自己一個思考脈絡,藉此找出各種方法來脫困。


當然,這也只是自己的假設,但如同自己『有效思考』一文所說的,與其被困在負面情緒中,不如動手親自修改自己的觀念,而這過程不正是人生的縮版嗎!不斷地遇到困難、跌入情緒漩渦、再奮力爬起,與當下我的現況如出一轍,甚至與每一個遇到問題的人的心理過程相似。那麼,留下紀錄以供自己未來所需,是一個滿不錯的作法。我想,都花時間與精神寫出來了,就,供其他有緣人參考吧,至少,這可以先暫時證明自己是有存在價值的,而那樣會讓我的心裡好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