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4日

存貨,衡量指標

上一次討論『生產效率』時,慢慢地看出工廠中的許多可見爭論背後,其實多多少少都跟生產效率的衡量方法有關。事實上,我認為我們是活在一個「被衡量」的環境中,每一件事情,幾乎都被衡量,而我們也習慣去做「符合衡量標準」的行為

  • 生活上的衡量指標
    • 我們用證照,來做為評估一個人的能力參考。
    • 富裕以金錢多寡來衡量。
    • 成功以職位來衡量。
    • 時尚以穿著的品牌來衡量。
    • 品味以價格高低來衡量。
    • 能力以證照或就讀學校來衡量。
    • 孩子乖不乖,以聽不聽話來衡量。


當然,你也可以在愛情、家庭等等各個方向,找到隱藏在背後的衡量指標。而你怎麼衡量我,我就怎樣表現去迎合你。所以,我們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表示,我們都活在別人的期待中,我們都需要去迎合別人的價值觀,需要透過別人的評價來確定自己的價值。所以我成功嗎?我們最常用的,就是看看自己的薪水與職位,來回答自己這個問題。

  • 公司組織的衡量指標
生活上隨處可見藏身在背後的衡量指標,那麼企業組織中,是否也是如此?我們怎麼衡量一間公司?啊啊,淨利、股東報酬率、或者更專業一點,就是所以財報上的五力分析,你還可以加入市佔率、創新能力、品牌力、研發能力等等。

那工廠呢?我想在上一次『生產效率』一文的討論中,機台稼動率、產能利用率、生產效率、每日產量等等,都是被拿來衡量工廠的指標。


  • 俯瞰的疑惑
做財報分析的,都習慣先分析大範圍,然後再展開到細項去分析,「先整體再細部」的方向,可以幫助我們見樹又見林。那麼,我在以往公司中,經常問生產管理者一個問題:「生產效率與公司獲利是正相關嗎」?因為我在數據中,經常看到兩者並非絕對。而公司獲利應該大於一切,任何部門都應該以這一個衡量指標為最終極的衡量標準。公司整體獲利 > 部門績效,我想這一點應該沒有不同意的。只是,真實的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還記的『生產效率』一文的邏輯樹狀圖嗎?工廠一昧的追求極致的高生產效率,真的對「企業整體」產生了良好的效益?那一大堆存貨怎麼說?逾期單怎麼說?半成品一堆又怎麼說?如果還記的『存貨的四種時間型態』中,大部分的產品生命週期,準備及生產時間並非最耗時,而是「排隊及等候時間」佔最大宗,而生產效率的公式也的的確確顯示這種情形的盲點,因為公式並沒有考慮最耗時的「排隊及等候時間」,所以就算他們兩者這麼耗時,依公式計算出來的「生產效率」依然高得嚇人。

但,怎麼可能部分耗時的情況下,產能利用率還這麼高?顯然,我問了不該問的問題,因為我只得到非常不善意的冷漠與沉默回應。但我依然認為,這裡頭大有文章,不是摸摸我的頭就可以打發我。


  • 一切都是謊言
柏力圖定律的80/20法則說到,專注於解決百分之二十的問題,便會得到百分之八十的獲益。如果此法則為真,那麼這就表明每一個系統中,有些部門、機台、流程的重要性,是遠遠高於其他部分。那表示就算是生產線,有些部分的確是更加重要的,那為何在計算生產效率時,我沒有看到有特別重要的部門、機台、流程被獨立出來計算呢?那些特別重要的機台或人員,是否才是更應該妥善運用的重點?那麼,其他較不重要的機台、人員,應該是全力配合那些重點機台,而非自顧自的全力衝刺。

每個機台都那麼忙碌、每個員工都那麼忙碌,那麼重點是否因此而沒有被凸顯出來呢?每個人都忙碌的生產線,就代表「有效率」嗎?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的員工,是有效率的員工嗎?別騙人了,雖然我在生產線沒有10年20年這麼久,但我在現場看到的,跟他們計算出來的、以及生產管理者宣稱的產能滿載,根本就不相符。也就是,他們根本是在鬼扯蛋,也只有那種不常跑現場的老闆會被蒙騙過去。好了,我說出來了,這就是我看到的真相,沒有人願意說出來的真相。經常,大家都是在裝忙,因為這是上頭希望看到的。

  • 企業文化的轉變
生產是為了出貨,也就是出貨是生產的目標,而不是效率。既然目標是出貨,那麼,工廠為何重視生產效率,而不是出貨效率?如果以「出貨」效率來衡量「生產」的效率,不是更直接、更有意義嗎?

顯然,我的這番言論又被視為怪力亂神之說,一個會計人員懂什麼生產管理呢?好吧,我對於這種評論也已經麻痺了!但我認為,生產線的衡量指標由「生產」效率,改為「出貨」效率,明顯的,會統一工廠管理目標與公司的管理目標。工廠是因出貨而存在,而非為了生產而存在,生產只是為了達成出貨的一種方法、一種工具,你可以外購而不生產

  • 小結
「公司怎麼衡量我,我就怎麼迎合公司」!看公司重視那些衡量指標,員工就會去迎合那些可以改善指標的行為。這現象沒有什麼問題,但不去妥善運用這現象來達成企業整體效益的管理者才是問題。

存貨居高不下的問題,不是財會人員一句「請相關單位提出改善對策」就可以解決。當然,有可能從頭到尾只是我自己想太多,但我卻認為這機率不大。這是高度依存的時代,某些關鍵性政策絕對左右了整間企業的走向。因此,存貨問題只是一種現象,「主因」一定另有其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