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 五)一個整體概念

阿郎撰寫


這裡是麥噹噹,我為了回答自己向自己提出的問題:「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我下班後在這裡渡過了一些時間,只為了寫幾篇這一系列的文章。我真心覺得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我又不希望好像自我介紹般的將工作經歷一一寫上來。這一個問題由不同的人回答,會有各種型態的答案。也許你會回答一個很具體的技巧、會回答態度、會回答視野,或者,很難具體說出來。

  • 各流程都是一部份組成

在我的觀念中,工作是生活的一個面向,不論在工作上花多少時間,那都是「我的」生命,所以如果我厭惡工作,那我生命的很大一個部份時間,都會是令人厭惡的,這樣我還剩多少時間?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其痛苦的面向,有人是親子關係、有人是愛情部份、有人是金錢、有人是厭惡自己的個性等等。你是否很想切掉這些部份?很想殺這些時間?但是,刪掉一部份的你,還會是你嗎?


  • 各流程匯流而成一個整體
這是第一點的反過來說。每一個部門都是公司的一個小流程、每一個製程都是整體的一項組成、每一個人都是整體的一小部份。但整體對個體來說,其實是一個迷宮。雖然我們一眼就可以看見整間公司,但我們只看見「可見的」部份,那流程、那目標、那驅動力是「不可見」的。

所以我們在做許多事情、許多決策、許多衡量時,只會依據「個別部門」、「個別製程」、「個人」來進行。同時,我們在做改善時,也是認為「個別」改善一分,「整體」就改善一分;個別效率加快一分,整體效率就加快一分。因為我們認為「個體加總等於整體」,我們認為將所有零件加總就等於一台車、將所有器官加總就等於一個人。我們忽略了一個人不是個別獨立器官的加總而已,這些器官是有相互影響的、零件是有相互影響的、製程是有相互影響的、流程是有相互影響的。

將個別單獨的流程或部門加總起來,就會等於公司。但真的嗎?我們在分析KPI或管理報表時,經常都是依據個別部門來分析、依據個別小孩來討論,顯然,我們相信這是真的。

  • 部分改善的總和,往往小於整體改善
手臂瘦一公斤,整個人就瘦一公斤。但同樣的原理,A部門工作效率快一小時,公司整體流程就會快一小時嗎?A部門工作效率快一小時,代表節省一小時的成本效益,公司會增加一小時效益的利潤嗎?

會這樣問,是因為在自己過往待過公司的經驗中,經常遇到cost-down、經常聽到某部門主管讚美自己單位的工作效益、經常宣揚部門改善提案的件數等等。我經常在想,部門效益與公司利潤之間的相關性,每一個部門都會一樣嗎?每一個製程都會一樣嗎?每一個人都會一樣嗎?如果都一樣,那80/20法則顯然錯了。如果80/20法則是對的,那表示公司內部,有的單位就是比較重要、有些製程就是比較重要、有些人就是比較重要。那麼,重要人士說的話,肯定與一般員工說話的份量,有著很大的不同。做進行改善時,這道理也是同樣適用。


  • 加入「時間」因素
我遇過一些企管顧問,當他們向一群主管說明公司所遇到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時,比較少會加入「時間」這個要素,好似眼前的問題是一個靜止不動的點。我們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當你看著它時,你只知道它當下的雄偉,你不會涉入它的過去、更不會去思考它的未來。

但若你深陷家人關係、愛情關係、金錢關係,你急著想解決這些問題,你的眼中不能只存有「現在的問題」。流程本身就隱含「時間」的因素,「過去」有它的成因、「未來」是你想看到的結果。流程不只是從這裡到那裡,它還包含從過去到未來、從出現到消失、從出生到死亡。你該不會認為你現在跟家人緊張的關係,跟「過去」無關吧!但這不代表為了要解決問題,所以要了解過去,而為了了解過去,所以要去催眠了解前世的點點滴滴,這有點過頭了。

  • 小結
我們的情緒通常源自於所置身的組織或關係,我們都想採取行動來避免不想要的情緒或者培養想要的情緒,但這些行動經常都沒有成功。比如想改善親子關係,但經常失敗。常聽人說:用同一個方法,不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結果。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沒有改變我們所置身的關係結構、我們還沒有改變我們的思考結構。

所以想一想這個很多人在做的行為:「正向思考」。

如果你本來就正向思考,你為何需要強迫自己接受「正向思考」呢?事實上,你這樣做,反而只是確認了你消極思考,但你希望自己正向思考,所以企圖對自己洗腦,要自己接受那個意念。

這樣做,你除了得到更多無力感、挫折感之外,你並不會更「正向」。

系列文章:


2019年7月26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四)一種關係



阿郎撰寫

職場上的人來來去去,有些人能力高人一等、有些毫無企圖心、有些圓融、有些難以溝通相處。你我都曾經離職、也曾經是某公司的「新人」、出生時是別人的兒女、之後是兒女的父母。不論你走在公司、走在家裡、走在百貨公司,我們都處在該地區的「流程」中。當我們進入該流程,我們便與該流程產生一種「關係」:聘僱關係、親子關係、老師學生關係、朋友關係、顧客關係。

  • 關係中的各「角色」
組織中的經理、品管、會計、稽核、生產、幕僚、顧問。家庭中的父親、母親、兒女。教育體系中的老師、主任、守衛、同學。所有這些關係中,存在各式各樣的「角色」,它們各自負責某些「功能」、它們被期待某種「樣貌」、被期待有某些「表現」。被希望恰如其分的融入關係中,來為這份關係、為這個組織,帶來加分、帶來和諧快樂、帶來安定。

我們一天之中需要經歷多少中角色?我們能認出這些角色的樣貌嗎?我們能恰如其分的演出該角色嗎?




  • 各角色中的「關係」
你的一天會經歷多種角色,但反過來,多個角色組成一個組織。組織中有眾多流程、流程中有眾多角色,各角色中的「關係」交錯複雜。上下關係、前後手關係、資深資淺關係、合作或敵對關係。這些關係同時拉扯各種流程的運行。

如何扮演這個角色,決定了這個「關係」的樣貌

  • 角色有主配角、綠葉及路人之分
有位朋友向我抱怨他老闆不尊重他、不重視他、不重視他的工作。我曾經問過他一個問題:

「如果老闆不需要你的表演,他為什麼要給你舞台」?你渴望表演你會的,但觀眾不愛看你表演的,究竟是觀眾該檢討,還是你該檢討?你是你生命中的唯一主角,但不代表也是所有場合中的主角。

一份關係中,有些人的戲份比較重、有些則無足輕重。你在這很重要,不代表你在那也應該要重要。當你從「角色」看整體,你會容易過份放大自己、強調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但當你從整體看角色,你會有一種了然於胸的透徹。你會知道當收則收、該是小角色就會是小角色、該退場就退場。


而當你離開這一間公司,這裡的一切,就跟你沒有關係了,你的座位,幾天之內就會有人補上,公司內的群組,隔天就會有人加入。這就是職場、這就是生活,誰都不是無可取代,誰也沒那樣重要。事實上,這種輕重之分是必須存在的,沒有這種差別的存在,就不足以保障整體運作的順暢。如果公司每個人的權力都跟老闆一樣大,這組織如何運作?但這種差別是為了保障整體運作而存在的,它是為了這個前提才需要存在的。



  • 拉高視野,看出自己的定位
處在角色中,你不會知道自己演的怎麼樣、或該怎麼演。但當你綜覽整個流程,你會看到這個角色的相對「位置」,同時也可以看到這個角色的「重要性」。

比如出貨這個流程中,會計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如果你只是以「會計」這個角色來分析,他需要符合會計原則、他要求內控表單、他要成本分析、他要異常說明等等等。當你將這角色的重要性拉的過高,你或許成全了會計的地位,但會降低整個出貨流程的流暢性。出貨流程的目的是什麼?當你以整個流程的角度來看會計,你會知道,你不該在這個流程中,過度的發揮會計的功能。會計不該是「主角」,也不該要求其他單位都要配合會計。這樣的概念適合各種角色,如父母親的角色。強勢的父母親是怎樣的情境?或許大家一想都會懂得。

在一個流程之中,任何一個構成要素,都有它特定的地位、作用和價值。這特定的地位、作用和價值,必須被約束在某特定的範圍之內的,不應該突破。過度強調局部效益,只會對整體造成反作用。

  • 適度的相互配合
角色由「人」扮演,每一個人都是帶著他自身的過往經歷來扮演這個角色。當人過度執著過往經歷時,他的脾氣、他的做事風格、他的價值觀等,會滲透到他所扮演的角色中,這增添了彼此相處的困難度。當一個純粹的母親角色,夾雜著個人的過往經歷時,就會出現權威式母親、受害心理的母親、依賴式母親、要你報答的母親等等眾多行為。因此,雖然「流程」的設計完美,也會因為不同人來扮演,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最終,我們所面對的,依然是 - 人阿。

  • 小結
這就是在我們的職場、我們的家庭、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生活中,真實上演的真實樣貌,只是,在你整天扮演各種「角色」回家後,你能做回你自己嗎?當老師的回到家後,能不要那樣愛糾正人嗎?當主管的回家後,能不要那麼愛指揮人嗎?你是否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依然擺脫不了工作上的「角色」呢?我們經常帶著上一個角色,進入下一個角色之中,這給眼前的關係,增添了許多複雜度。


2019年7月18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三)滿足的過程

阿郎撰寫

前一篇提到:只是改變做事情的方法,並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你還需要改變思考的方式,也就是看待事情方式。


當我們看待事情的方式,越來越廣,思考事情的方式越來越深入,漸漸的你會發現,當你與公司同事或家人在討論事情時,你們看待事情的方式,有著越來越大的不同。如果你有著較深的自我覺知能力,你也會發現,自己對於問題的反應與情緒,漸漸的也與過去有著許多的不同。


  • 流程是帶有「目的性」的
流程是一種「因果輪迴」的結果,那同時也代表流程是具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說,主管要求你做的事情,其實是有其目的的

這是廢話對嗎?但依據我的觀察,很多人卻完全忘記這一件事。他們只看到眼前發生的事,並對它起反應,可能是憤怒、可能是抱怨、可能覺得不公平。

  • 舉一個例子:
過去某位老闆曾對我下一個命令,要求品管單位的作息時間應該拆成兩班,其中一班的時間是早上11點到晚上8點。目的是為了延長品管可以檢驗的時間,讓檢驗數字可以更快速的提供給生產單位。

品管一接到這命令的反應可想而知,激烈的反彈。我則被夾在中間,進退兩難。但當我利用時間好好思考這一問題時,我開始看出真正的問題。

這命令的目的:「檢驗數字更快速的提供給生產單位」。看起來很合理,但當我詢問「現況」時,我發現,縱使晚一天提供數據,生產主管看到檢驗報告不合格時,除了簽名之外,並沒有「立即」做任何參數修改。也就是,現場主管只是把報告當成「僅供參考」,而不會做任何後續動作。而目的:「更快速提供數據」是失焦了,應該改成「做出符合品質要求的產品」。


為了達到這目的,「品管應盡快提供數字」只是其中一項條件,且還不是最核心的條件。所以你看,當搞錯目的時,你所採取的改善行動,並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 小流程是身在一個更大的流程中
許多流程都是跨單位的,但對於單一部門,如採購單位來說,他們關注的焦點,只會是這一整個採購流程的一小部分,因為那跟他們的部門目標有最大的相關性。漸漸的,以達成各自單位目標的做法,就成為公司普遍性的做法。這個流程漸漸失去「整體性」,員工也漸漸看不見「整體性」,漸漸失去以整體性來看待事情的視角。本位主義、自私、自我、只顧自己、專業偏見等用詞,其實都隱含著喪失整體性觀點的情形。

我們認為一切事物都可以被拆解並個別分析,然而,我們所面對的問題,通常不是彼此獨立,而是相互影響的。

  • 流程本身就是一種「結構」
不論流程內容是什麽,它會因所處環境不同,而填上不同的內容,但是在每個流程中運作的結構,都是一樣的。換句話說,流程的差異只是在表象,深究之下都是一樣的。就好像有人說,不論你換到哪間公司,都會遇到與目前這間公司相類似的問題。你在這間公司受不了,你換到別間公司一樣會受不了。其實,這種觀念是因為公司的「結構」幾乎都是一樣的。流程是公司看不見的「內在」。

也許你認為當我說「流程」、「結構」時,都是指公司,那就是誤解了。當你罵我,而我在當下會對此作出「相對應」的回應,比如回罵回去。在這短短的一瞬間,有某些流程已經在我的腦海中跑完。這些流程只要你放慢動作,一一去解析它,你就會發現自己的確是在跑「流程」。我們常說「慣性反應」、「制約反應」,其實就是我們依循某一種固定回應的方式,而這種固定的方式,便是隱藏在我們內在的「結構」,常見的形容詞就是信念、慣性、習慣、傳統、xx主義、風格等。

  • 小結:
老闆、父母親的「要求」,其實是基於某種「需求」,只是由這些人口中說出來,就會變成「命令」。而一旦變成命令,就會變成「非做不可」,不管你爽不爽。但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看世界的方式,影響我們在世界中的體驗。當我們看世界的方式改變,就能改變自己在世界中的角色,並且得到迥然不同的結果。


老闆、父母親的看法就一定是對的嗎?他們就一定知道自己要什麼嗎?看文章的你,如果也是父母親或主管,你認為你說的都對嗎?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種「信念」,也是一種「思考架構」。而「人」的本身就是由各種理念架構所集成,那也是為何要了解一個人,是那樣的困難。

2019年7月11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二)因果流程

阿郎撰寫

朋友,最近好嗎?我們的生活,每一天都會發生很多事,我們經常受到這些事情的拉扯,影響了我們的心情。我們很想從這些鳥事當中掙脫,因為它讓我們很不快樂。

我們一生花最多時間的地方,叫做「公司」,但最讓人痛苦的地方,也叫做公司。為什麼?這是一個大哉問。我想,如果要能看清這個問題,我必須具有俯瞰全局的能力。因此,為了繼續回答自己的問題,我想要繼續釐清在我眼中 - 「流程」的樣貌。

宗教喜歡「因果輪迴」的概念,許多擁有信徒的大師,也喜歡說輪迴。為此,我也寫了一篇自己的觀點:「輪迴?什麼在輪迴?」,那是偏重身心靈的論辯,我想,看了會想睡覺吧!


上一次談到「流程無處不在」,我們幾乎都是活在各式各樣的流程之中。如果我們繼續沿著這種思維脈絡,再去檢視流程,我們還可以發現,流程還存在一種「因果關係」。





  • 流程本身就是一種因果
上一篇提到,流程是一種流動的概念,既然是一種流動的概念,用水庫來比喻的話,有水流進來、有水流出去、也有水會待在水庫中「緩衝」過多就會變成是「阻塞」。於是存在「存量」、「流入量」、「流出量」、「流動方向」等現象。因此,怎麼流動、在這停留多久、這邊做了什麼、怎麼流出去、又做了什麼,就變成一個「因」與「果」的流動概念。

  • 你的行為是有原因的
一個員工會去做某些事情,一定是某種原因,如主管叫我做的。那就會變成「主管命令」 -> 我行動 -> 你看到我在做什麼。所以當你站在旁邊看著我在做事時,你是看著一個「結果」、一個「現象」,你不會看到背後的驅動力 :主管命令。而其實主管命令的背後又是某種「需求」在驅動,因此應該是:

需求 -> 下命令 -> 行動 -> 被我看見「行為」


我們眼中所見的各種行為、表單、規範、制度,底層是由我們看不到的「原力」在驅動,如慾望。因此,我們的一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因果輪迴」下的結果。在宗教領域中,「因果輪迴」被形塑包裝成一種神秘的玄學,但其實,它是活生生的與我們在一起,且,我們一直活在其中。如同魚活在水中卻不知「水」是什麼。

















  • 流程正是一種「關係」
「關係」是由兩個以上的角色所組成,如母女關係。而同樣的母女關係,有些是上下威權模式,有些是朋友扶持模式。不同的模式,決定了各自扮演角色的思考與對待彼此的方式。而這一代相處模式,又是上一代大環境、上一代經歷過程,所形塑而成。當在評估我們現在與父母的相處模式時,不能只著眼於比較別的父母親與自己父母親,各自對待子女的模式,然後要求自己父母,「應該」學學別人的父母親。事實上,現在是由眾多過去所形塑。

  • 小結


只是改變做事情的方法,並不會有太大的效果,你還需要改變思考的方式,也就是看待事情方式。

因此當你學的許多列待辦清單的方法、九宮格法、筆記術,卻發現效果並不顯著時,那是因為我們只是在改變做事情的方法。這種「強迫自己」改變的方式,有效卻有限,因為,做事情的方法是你的「果」,你怎看事情、怎麼想事情,才是你的「因」。


2019年7月5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一)流程

阿郎撰寫

坐在自己的座墊上,點上薰香一捲,輕柔的鋼琴聲,將人帶入一種放鬆出神的狀態。腦海中是一幅參觀工廠的景象,從大門進入,經過原物料倉、生產區、包裝區等,最後離開大門回家去。

什麼鬼?就這樣?腦袋浮出「走動式管理」的字樣。嗯,我的確是在走動,就像很多主管一樣,每天上班就是到現場走一走。咦?除了看到廠房、機器、原物料、員工這些顯而易見的之外,繞這一圈能「看到」什麼?

  • 一個「流動」的脈絡

在這些物件活動的背景之中,似乎有某股力量,讓它們在其中依循著。他們看似獨立、不相干的各種作業,其實是在依循某個「脈絡」。這些機器、員工、原物料、文件,並非是表面上看起來的「固體」,它們其實是在「流動」,依循某種軌道在流動。





  • 存量、流量與流向
如果仔細觀察這些物件的作業,不論是員工的工作、機器的生產、部門的待辦事項,它們都具有三個基本要素:存量、流出(入)量、流向。也可以說是工作量(製令單)、投入與產出量、下個製程或單位。

這重要嗎?是阿當然,而且我發現,以我曾經所待過的公司,他們最重視「產出量」。這有問題嗎?當然有問題,你的產出量,是下單位的投入量。當你的產出量大於我能消化的量,我的待辦事項就會越積越多,試想一下,當你的工作量大到你無法負荷時,你會怎樣?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水流入水庫的速度大於他能洩洪的速度,你認為會怎樣?或如果水長時間停在水庫,沒有流出,你認為水庫又會怎樣?會淤積對吧。如果你的庫存淤積,就表示你的週轉率低,對吧!

我們看事情的慣性,只會看自己的單位,對於我們與別單位的互動模式,並沒有太過留意。因此,當我們想要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你或許需要先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讓你選。

  • 「瓶頸」的形成
當存在多個水庫,而水庫之間是相互流通的,那就會存在有些水庫存量大、有些小,這就表示「瓶頸」會在其中出現。瓶頸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出現。記得在「魚菜共生之管理歪論」中,曾有論述過。


小結
事實上,以上所說的,如果用兩個字來總結,會是「流程」。是的,我們總是存在某個流程之中,但我們的注意力是放在裡頭人事物的是非對錯。連學校也是一年級、二年級的方式,將學生加工,然後出口給社會這個製程。

這將會是好幾篇的系列文,起因於自己最近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工作了這麼多年,我到底知道了些什麼」?而為了回答自己這個問題,這系列文章便被整理出來。

2019年6月18日

越忙、時間越少,你越該檢視工作

阿郎撰寫


在職場上,我們有做不完的事情,還要應付上級的交辦。而自己的生活,似乎也是一團亂。

我們用了各種待辦清單軟體、學了各種工作術、時間管理術,我們的時間更少了,而工作效率卻只增加一點點。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你怎麼處理你的代辦事項?
我們的手上經常會有各式各樣的待辦事項,若是自己該做的,大家可能都會比較有把握,畢竟很熟悉了。但如果是上級或其他單位急需的,它會「插隊」,因為多數時候,你會需要先處理這些事情。慢慢的,這些情況將會越趨複雜。你會接到事情就馬上去做嗎?還是,你會依照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的四象限工作法呢?


  • 「重要緊急」不代表只能一件一件完成
雖然用四象限去區分工作,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每個人的時間真的有限。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工作事項「流暢的」在時間河流中流動。盡量利用排隊時間(等我手上工作忙完)與等候時間(等待別人手上工作忙完)。「忙完這件事才能做其他事」的現象,就如同生產線的工作站,只有第一站做完,才能流向第二站。
2019/06/20補充:所謂的「重要」,不只是事情本身重要。許多時候,因為它在這「流程中的位置」,使的這人、這單位、這製程、這部門,成為一個「相對重要」的點

一個事件都與其他事件有關,找出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便可以改善最終的結果。有些事件本來沒有「相互依存」的關係,但因我們沒有去思考,反而讓它們變成有相互依存關係,但這種關係是假象、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因此這種依存關係並非是真的依存關係

  • 時間重疊不代表不是一件一件做
有些時候,A事件需要較長的進行時間,如煮一鍋湯。在等待湯煮好的時間內,你其實可以切菜、煮菜、準備其他食材。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先檢視手上的待辦事項,用「很短」的時間去想一下它需要大概哪些步驟、多少時間等,這件事情「真的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你甚至可以直覺性的知道。

然後想一下自己手上其他工作,你會很容易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先做、哪些可以重疊著做、哪些可以短時間就丟出去。當然,如果你是工作新手,那這部份當然會不容易。否則多數的工作者,應該都可以很快的做出這些「判斷性的思考」。

我們其實具有快速判斷的能力,只是我們沒有妥善運用它

  • 事情還具有「動態」的層面
一件事情流經你手上到它結案,其實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但在指派到我們手上時,我們只會看到多出一件「靜態」的待辦事項。所以我們就慣性的以靜態的方式去處理它,但如果可以改變看待它的方式,我們可能會看到不同工作方式的可能性。

我們不需要改變公司,但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


要讓自己工作更加流暢,不能消極的期待別人來配合,有時候,透過不同的做事方式,便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而這一篇所要說明的,不是要你花很多時間去「排程」、去「計畫」,因為,這是一個變化無常的環境,我們需要更多「跟隨當下」的能力,只要能夠先思考一下事件本身,我們便能盡量隨著當下情境變化而調整。

2019年2月3日

圖像


阿郎撰寫

我們用每一次的經歷,來創建一幅關於自己的「圖像」。如果經常被母親責罵,就會創建一幅「自己是做錯事」的圖像,圖像隱含著濃烈的傷痛情緒。但也許那天母親的心情剛好很差,剛好對你發洩而已。但我們將自己創建的圖像隱藏在心中,要嘛想要彌補它、要嘛對抗它,進而影響到我們日後的心性與行為。

長大後,我們也許想要「療傷」,又也許不願面對而防衛那傷痛。但我們該面對的,真的是那傷痛嗎?當我們所創建的圖像消失,傷痛自然不再存在,不是嗎?常聽人說「療癒」,是在療癒傷痛嗎?如果圖像還在,傷痛有可能痊癒嗎?我們真正要面對的是自己創建的圖像,而非傷痛,不是嗎!

我們不僅會對自己創建意象,我們也會根據我們對別人所了解的,加以創建意象,並依據這個意象來對待別人。我們相信我們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關於」他人的一切。我們私自在心底為別人套上一個屬性,比如他是自私的、他很混等等,然後就這樣對待他,並且從他的一些言行中去強化這個圖像。

2019年2月1日

除舊佈新

阿郎撰寫


這幾天大家都在除舊佈新,今日接起一通友人電話,那一頭正在抱怨工作的一成不變與缺乏挑戰。


我們的生活看似一成不變,每一件事情都是那個樣子,討厭的人過了再久還是討厭、無聊的工作再久還是無聊。所以我們需要一個改變,我們需要環境改變、需要周遭的事物改變、吃的東西改變、語言改變,但,我們有改變嗎?

究竟是環境一成不變?還是我們一成不變?面對一件事情,我們今天的反應與一個月後的反應都一樣,那究竟是環境一成不變?還是我們一成不變?一段傷痛的記憶,從童年到晚年,傷痛不但沒有轉化,反而更加深沈,究竟是傷痛刺傷了我們,還是我們不願放過我們自己?

我們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每一刻都在變動。這個人這一刻在這裡,下一刻去了那裡。這一刻他說話,下一刻換另一個人說話。這些隨時的變化難道還能稱之為「一成不變」嗎?還是我們的頭腦停留在某些事物或言語上,才會無法感受到眼前生活的變化?我們並沒有跟隨環境變化而讓心流動,我們用「習慣性」的回應方式來回應這些變化。眼前的事物已經與剛剛不同了,但我還留在剛剛的情緒中、我還停留在剛剛的爭執中。

我們的感官越來越遲鈍了,所以一般的變化已經無法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需要比較大的感官刺激,才會有「活著」、才會有「快樂」的感受。我們追求這些大的變動,最好是異鄉情懷。同時我們又不喜歡習以為常的工作生活流程過度變動。我們讓自己活在矛盾中,漸漸的麻痺了這些感官。

2019年1月19日

恨一定有一個對象

阿郎撰寫


恨一定有一個對象,但我只在意對象,而疏忽了恨本身。
野草是否應該怨恨蜜蜂為何只看重花朵?
野草該恨蜜蜂?還是花朵?
「蜜蜂喜歡花朵」,與野草何干?
「他人喜歡他人」,與我何干?
難道我連「他人應不應該喜歡他人」也要管?

痛苦來自「我」被忽略而引起,
「我」不能不重要、「我」不能不是對的。
「恨」在我之內沸騰,這與外面的他
到底有什麼直接關聯?

「恨」一定有一個對象,
但「恨」與這對象真的有直接的接觸嗎?
我之內存有一個「他」的分身,
但這個「他」的分身卻是我創造的,
他不可能創造一個「他」的分身並丟入我之內。

是我複製了這樣的一個他,並發展這一個他。
我與這個我所創造的「他」是否不是同一位?
「他」是我所創造,那麼我與「他」便沒有不同,
「他」是由我分化而出。

我恨「他」就代表我「恨」我自己的一部分。
所以我該原諒「他」還是原諒我自己?
我瘋了嗎?也許吧!




2019年1月10日

感謝祢的允許

阿郎撰寫


祢容許在祢之內的我可以做我自己,在祢之內的一切自由的生滅,祢不執著於祢之內的一切存在的各自故事,祢專注於扎根在你自己,祢沒有想要消滅或停止祢之內的這一切雜音或混亂。

我在祢之內,我感謝祢的充分允許,也感謝祢只做祢自己。

我察覺我之內,也存在著許多的事物,它們是思維、是情緒、是感受,它們在我之內奔騰。每一個念頭都內含著屬於它們自己的故事,只是,我沈迷於這些故事,我沒有扎根在我自己身上,反而去成為這些思維。或者,我試圖消滅這些思維、隔絕這些情緒感受,或者我們企圖「清理」這些自動化運轉的程式。我正在干預、正在介入我之內的這一切運轉,我反而怠惰去成為我自己、去專注我自己。



「零極限」荷歐波諾波諾的清理,不該是清理這些思維、這些情緒或感受,而是去「解除對我之內一切的認同」。思維或情緒感受並不是什麼錯,只有當你認為某件事是錯的,你才會想要移除它,但思維及情緒並不是一個錯誤,造成我們痛苦的,不是這些思維情緒,而是我們對它的認同、對它的沈迷。

好,理論說完了,當我們在生活中,當下遇到讓你不爽的事情時,你幾乎在第一瞬間就抓狂了,上述的這一些,通通被拋到腦後去了,什麼忙都幫不上,這就是現實的狀況!解決辦法,就是平日要多加覺察自己的呼吸、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思維與情緒,你必須平常就練習這些事情,你必須在平日就習慣去覺察這些內在波動,並超越這些波動,「超越」思維情緒是需要練習的。這樣,當強烈的情緒上來時,你才有那一點「清明」來保持自己不被吞沒。只是當我說這些話時,我知道這裡頭尚有許多「限制」存在,但,讓我一步一步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