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們有做不完的事情,還要應付上級的交辦。而自己的生活,似乎也是一團亂。
我們用了各種待辦清單軟體、學了各種工作術、時間管理術,我們的時間更少了,而工作效率卻只增加一點點。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你怎麼處理你的代辦事項?
我們的手上經常會有各式各樣的待辦事項,若是自己該做的,大家可能都會比較有把握,畢竟很熟悉了。但如果是上級或其他單位急需的,它會「插隊」,因為多數時候,你會需要先處理這些事情。慢慢的,這些情況將會越趨複雜。你會接到事情就馬上去做嗎?還是,你會依照重要、不重要、緊急、不緊急的四象限工作法呢?
- 「重要緊急」不代表只能一件一件完成
雖然用四象限去區分工作,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每個人的時間真的有限。我們應該讓我們的工作事項「流暢的」在時間河流中流動。盡量利用排隊時間(等我手上工作忙完)與等候時間(等待別人手上工作忙完)。「忙完這件事才能做其他事」的現象,就如同生產線的工作站,只有第一站做完,才能流向第二站。
2019/06/20補充:所謂的「重要」,不只是事情本身重要。許多時候,因為它在這「流程中的位置」,使的這人、這單位、這製程、這部門,成為一個「相對重要」的點。
2019/06/20補充:所謂的「重要」,不只是事情本身重要。許多時候,因為它在這「流程中的位置」,使的這人、這單位、這製程、這部門,成為一個「相對重要」的點。
一個事件都與其他事件有關,找出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便可以改善最終的結果。有些事件本來沒有「相互依存」的關係,但因我們沒有去思考,反而讓它們變成有相互依存關係,但這種關係是假象、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因此這種依存關係並非是真的依存關係。
- 時間重疊不代表不是一件一件做
有些時候,A事件需要較長的進行時間,如煮一鍋湯。在等待湯煮好的時間內,你其實可以切菜、煮菜、準備其他食材。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先檢視手上的待辦事項,用「很短」的時間去想一下它需要大概哪些步驟、多少時間等,這件事情「真的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你甚至可以直覺性的知道。
然後想一下自己手上其他工作,你會很容易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先做、哪些可以重疊著做、哪些可以短時間就丟出去。當然,如果你是工作新手,那這部份當然會不容易。否則多數的工作者,應該都可以很快的做出這些「判斷性的思考」。
我們其實具有快速判斷的能力,只是我們沒有妥善運用它。
- 事情還具有「動態」的層面
一件事情流經你手上到它結案,其實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但在指派到我們手上時,我們只會看到多出一件「靜態」的待辦事項。所以我們就慣性的以靜態的方式去處理它,但如果可以改變看待它的方式,我們可能會看到不同工作方式的可能性。
我們不需要改變公司,但可以改變自己看待事情的方式
要讓自己工作更加流暢,不能消極的期待別人來配合,有時候,透過不同的做事方式,便可以得到不同的結果。而這一篇所要說明的,不是要你花很多時間去「排程」、去「計畫」,因為,這是一個變化無常的環境,我們需要更多「跟隨當下」的能力,只要能夠先思考一下事件本身,我們便能盡量隨著當下情境變化而調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