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日

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 五)一個整體概念

阿郎撰寫


這裡是麥噹噹,我為了回答自己向自己提出的問題:「從過去的工作,我學到了什麼」?我下班後在這裡渡過了一些時間,只為了寫幾篇這一系列的文章。我真心覺得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我又不希望好像自我介紹般的將工作經歷一一寫上來。這一個問題由不同的人回答,會有各種型態的答案。也許你會回答一個很具體的技巧、會回答態度、會回答視野,或者,很難具體說出來。

  • 各流程都是一部份組成

在我的觀念中,工作是生活的一個面向,不論在工作上花多少時間,那都是「我的」生命,所以如果我厭惡工作,那我生命的很大一個部份時間,都會是令人厭惡的,這樣我還剩多少時間?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有其痛苦的面向,有人是親子關係、有人是愛情部份、有人是金錢、有人是厭惡自己的個性等等。你是否很想切掉這些部份?很想殺這些時間?但是,刪掉一部份的你,還會是你嗎?


  • 各流程匯流而成一個整體
這是第一點的反過來說。每一個部門都是公司的一個小流程、每一個製程都是整體的一項組成、每一個人都是整體的一小部份。但整體對個體來說,其實是一個迷宮。雖然我們一眼就可以看見整間公司,但我們只看見「可見的」部份,那流程、那目標、那驅動力是「不可見」的。

所以我們在做許多事情、許多決策、許多衡量時,只會依據「個別部門」、「個別製程」、「個人」來進行。同時,我們在做改善時,也是認為「個別」改善一分,「整體」就改善一分;個別效率加快一分,整體效率就加快一分。因為我們認為「個體加總等於整體」,我們認為將所有零件加總就等於一台車、將所有器官加總就等於一個人。我們忽略了一個人不是個別獨立器官的加總而已,這些器官是有相互影響的、零件是有相互影響的、製程是有相互影響的、流程是有相互影響的。

將個別單獨的流程或部門加總起來,就會等於公司。但真的嗎?我們在分析KPI或管理報表時,經常都是依據個別部門來分析、依據個別小孩來討論,顯然,我們相信這是真的。

  • 部分改善的總和,往往小於整體改善
手臂瘦一公斤,整個人就瘦一公斤。但同樣的原理,A部門工作效率快一小時,公司整體流程就會快一小時嗎?A部門工作效率快一小時,代表節省一小時的成本效益,公司會增加一小時效益的利潤嗎?

會這樣問,是因為在自己過往待過公司的經驗中,經常遇到cost-down、經常聽到某部門主管讚美自己單位的工作效益、經常宣揚部門改善提案的件數等等。我經常在想,部門效益與公司利潤之間的相關性,每一個部門都會一樣嗎?每一個製程都會一樣嗎?每一個人都會一樣嗎?如果都一樣,那80/20法則顯然錯了。如果80/20法則是對的,那表示公司內部,有的單位就是比較重要、有些製程就是比較重要、有些人就是比較重要。那麼,重要人士說的話,肯定與一般員工說話的份量,有著很大的不同。做進行改善時,這道理也是同樣適用。


  • 加入「時間」因素
我遇過一些企管顧問,當他們向一群主管說明公司所遇到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時,比較少會加入「時間」這個要素,好似眼前的問題是一個靜止不動的點。我們都知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當你看著它時,你只知道它當下的雄偉,你不會涉入它的過去、更不會去思考它的未來。

但若你深陷家人關係、愛情關係、金錢關係,你急著想解決這些問題,你的眼中不能只存有「現在的問題」。流程本身就隱含「時間」的因素,「過去」有它的成因、「未來」是你想看到的結果。流程不只是從這裡到那裡,它還包含從過去到未來、從出現到消失、從出生到死亡。你該不會認為你現在跟家人緊張的關係,跟「過去」無關吧!但這不代表為了要解決問題,所以要了解過去,而為了了解過去,所以要去催眠了解前世的點點滴滴,這有點過頭了。

  • 小結
我們的情緒通常源自於所置身的組織或關係,我們都想採取行動來避免不想要的情緒或者培養想要的情緒,但這些行動經常都沒有成功。比如想改善親子關係,但經常失敗。常聽人說:用同一個方法,不會得到兩種不同的結果。為什麼?因為我們還沒有改變我們所置身的關係結構、我們還沒有改變我們的思考結構。

所以想一想這個很多人在做的行為:「正向思考」。

如果你本來就正向思考,你為何需要強迫自己接受「正向思考」呢?事實上,你這樣做,反而只是確認了你消極思考,但你希望自己正向思考,所以企圖對自己洗腦,要自己接受那個意念。

這樣做,你除了得到更多無力感、挫折感之外,你並不會更「正向」。

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