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撰寫
這陣子為了應付會計師的查帳,米香分身乏術,那種對工作的厭倦感又再度興起。「這種日子到底還要多久?難道,這種日子要不斷重複到退休才能終止?那時我已經老了,就算不用再為工作勞累,我生命的精華也幾乎耗盡了,這又有何意義?」自從再度回到職場後,米香又開始厭煩了這種日復一日、不斷繁忙的生活,他一生都在找尋這種生活的意義,但始終遍尋不著,好似壓根就不存在那種意義般。「大家都一樣啦、不是只有你這樣、這就是生活啊不然咧...」朋友鼓勵的話語迴盪心頭,但,不該是這樣,我不想就這樣直到老死!米香心中吶喊著。
信念創造實相
隨意從書櫃拿出一本書,【個人實相的本質】,嗯,很好。隨手一翻,就是「信念創造實相」的名句躍入眼前,「這可是我當時最喜歡的一句名言」米香喃喃自語說著。當時不論遇到何種處境,總是以這句話來鼓勵自己,期許自己能改變信念,進而改變實相。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又走了多遠?以前註記的心得:「人的信念會影響他們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看法,進而影響他們的行為和決策,進而改變他們的現實經驗和結果。比如當一個人深信自己有能力完成一個任務,那麼他可能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這個任務,進而提高完成任務的成功率。當我們的信念和想法不斷地被重復和強化時,它們就會成為我們的習慣和行為,進而形成我們的人格特質和行為模式。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培養正確、積極的信念,來創造積極、正向的現實經驗和成果。」
米香沉思以前的這些心得,若有所感。「信念影響最大的是自己,而非外在事情的進展」,米香斬釘截鐵地寫下一些的心得。「因為信念是我們自己對自己和周圍世界的「看法和想法」,這些看法是存在於自己的思維中,當然也只作用於自身。」等等,這是否間接地指出「事情都是中性的」!
米香快速的捕捉一閃而逝的靈感:「外在的事件和事物本身並沒有好壞之分,它們只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然而,人的主觀認知和評價卻會賦予這些事件和事物不同的含義和價值。因為我們的信念和想法可以影響我們對外在事物的看法和評價,進而影響我們的情感和行為,進而影響我們的現實經驗和進展!」米香標註了最後一段話,這幾乎是原因也是結果,因果相互影響,融合成一體。
主觀意識
重複看著自己寫下的字,米香發現這其中還有隱藏著一些概念。思索間,米香寫了幾個字:「感受是主觀的,但不一定代表真實」。沉浸在這句話的感受中,米香開始寫下一些說明:「感受會受到個人的信念、情感、經驗、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但可能偏離客觀事實,感受是來自於這副身體,而非來自於外在事件或他人。我所感受到的和客觀事實之間是不一樣的、是有差異的。」米香寫了這段後停下了筆。
這個「主觀」視角哪裡來?米香突然問著自己。
每個人的主觀經驗是來自於自身獨特的生活成長經驗而來,並非客觀現實的直接呈現,所以才會出現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與感受。但是,這一系列的感知、思考、分析判斷,現在的AI也都有、也都做得到。也就是說,形成主觀經驗的這些因素,似乎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實體存在。米香看著這個推論,突然想到「唯識」,於是上網搜索一番。
「在唯識理論中,感受的產生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而不需要一個獨立的實體來感受。唯識理論認為,所有的現象都是由因緣條件而生,沒有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或實體來感受這些感受。因此,唯識理論認為,感受是無主觀的,是由因緣條件所生的現象,不需要一個實體或個體來感受」。嗯,那如果沒有實體,「誰」來感受這些感受?米香反問自己!
米香突然想到之前的領悟:「覺知覺知到它自己」,急忙的看了看自己當時的心得。許久後,「或許可以利用那個概念繼續衍生其他概念」。
「當感受到一些感覺時,這些感覺會引出他們的「自我意識」,進而產生「我」的感覺,也就是說這些感受是「我」所感受到的,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但這些感受只是一種主觀經驗下的產物,不代表有一個真正的實體存在,因為身體存在,所以這個「我在之感受」與身體連結在一起,才會認為我是一個真正實體的存在。」看著這一些文字,這有道理嗎?米香茫然的搖搖頭。
自我無常
幾天後,工作的高峰已過,米香再度翻開這一篇未完的心得。我是否可以說:「自我是一種流動、變化的過程,並非一個固定、靜止的實體。我們的信念和想法會影響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進而影響我們的情感、思維和行為,然後又回過頭來塑造和改變我們的自我。自我是無常的、並非固定不變的一種形象。」但,這樣一來,不就又回到「我到底是誰?我到底是什麼?」這一個千古難題了嗎?喔,不,千百年來,多少能能人智士都回答不出這個問題。或許,我該問自己:「我不是什麼?」會好一些。米香突然又想起了「無我」一詞。
如果信念創造實相,而信念影響最大的是自己,而非外在事情的進展,那麼我是否可以說「我是自己的創造者」?
因為如果一個人長期信仰某種價值觀或行為模式,就可能漸漸地形成自己的獨特特質和風格,進而影響其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也就是說,人是在不斷地成為他所信仰的東西。而更根本的可能是,自我是一個相對的、並非絕對存在的實體。自我是需要很多觀念、信念、看法、感受來組成的,一旦這些信念改變了,「我」也就改變了。
所以我不該說我「是」什麼,我只能說我「不是」什麼,因為我是可變的、我是無常的,我可以透過自己的思想、信念和行為來塑造自己的人生和現實經驗。而那個決定的能力、那個通過自己的決定和選擇,是有可能創造出不同的自己和不同的人生,我是可能「成為」這些信念本身的,而信念所創造出的實相也是中性的,只是我們對這個實相的評價是主觀的,然後這個主觀詮釋又會增強自己的信念,於是,我成為我自己的創造者兼創造物。好像用AI程式寫出增強程式,於是AI用自己改變了它自己。
這一個不斷流動、變化的過程,有可能變成固定、靜止嗎?所以,我到底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