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禪師們都說,多種修行,不如無事。多種用心中,息心最為第一。那麼,什麼是息心?息心是不是什麼也不想,生起來的想法並令它滅去呢?不是這樣的。如果是這樣,那是壓心,那是滅心的做法;恰不是息心,而成了另一種造作,另一種形式的不息心。

禪師們所說的息心是什麼樣子的呢?就像,昨夜你做了一個夢,夢見被惡人追捕,你東藏西藏,好不著急;突然,你醒了,然後就不必再東藏西躲了。如果你還是東藏西躲,或認為有東藏西躲的必要,那麼這說明你還沒醒啊?或者,像夢見你在夢裏被人栽贓或陷害了,別人都汙賴你某事是你幹的,但你知道不是你幹的,為了證明不是你幹的,你去暗中調查取證,極盡周折能事,如果醒來你仍那樣去做,那說明你還沒醒。或者像在夢裏,你的一件什麼珍貴的東西被損壞了,你極度傷心並想挽救它,但如果醒來,你還會那樣做嗎?

禪師們所說的息心,便是你從夢裏醒了,不再認為那情景是真的,然後,你不必再繼續傷心焦慮,恐懼害怕,東藏西躲,或證明你的委曲,或修復你壞了的什麼東西。坐在你的凳子或蒲墊上,直直的體會那種夢醒的感覺,直直的體會那種再不必擔心害怕,直直的坐著再也不必做點什麼的狀況,就是息心。念頭在頭腦裏跑,就像夢繼續在做,但你清醒的知道那是夢,如同在電影院裏觀摩電影一樣,這便是息心者的生活,便是息心的修行。

息心,不是用觀呼吸,修覺知,修四禪八定等來對治它——如果對治,說明你承認它是真的;而是發現那是假的,不必對治,沒有什麼可對治的,如同你從夢中醒來對待夢境的態度一樣。息心是醒來,是一切徹底的結束,是絕對的活在當下,是百分之百的熱愛原本的現實。息心,是任運隨緣,不抗不拒,如樹接風,如水過石,一切處一,無有二心。

息心出離一切二邊,出離一切對治,只是休會一切唯心,一切不真。真是心生起的真,假是心生起的假,一切是心在作意,了心不實,一切俱虛,不用造作,直面現實。息心者無心可息,亦無能息,亦無所息,能所俱無,是為真息。真息,真休息。真休息,便是息心;息心,便是真休息。

真休息並不是無一事可做,你可以做一切事從中體會到休息。涮著碗你可以體會到休息,拖著地你可以體會到休息,吃著飯你可以體會到休息,走著路你可以體會到休息,甚至做著你的專職工作你也可以體會到休息。休息必須發生在一定的事上,休息必須與一些事相結合,離開了這些事,沒有休息可言。即使你什麼也不做,那也是一件。休息無自性,諸法而合成。

真正的休息是靜,而靜必須發生在動中。沒有純粹的靜,所有的靜必在動中,即動即靜即事體,即靜即動即事相。絕對的靜是死,別去尋求絕對的靜,靜動相待而生,離開動無靜可言,離開靜也無動(活)可說。於世俗中作休息,這便是修;於休息中用心,這便是行。修行修行,作這樣的修行。

禪宗三祖說,夢幻空華,何勞把捉,說的正是息心!牛頭山法融禪師說,無心恰恰用,用心恰恰無,說是息心之後的用心。息心不是與心作戰,不是消滅念頭,不是令作草木瓦石,不是令如死人,而是經過一番工夫的體會生命本來清淨的狀態。息心是夢醒,是醒來之後的如實老實的生活。清淨本心,能作萬用,如鏡映物,得照便成,如臣對君,得令便行,成就一切,總是體空。體會這總空的心,以此空心而生活,便是諸佛菩薩行。

息心息心,到底怎樣才能達成這樣的息心呢?按禪宗的路子說,就是禪修,就是明心見性。明心以知夢所起,見性了知物不真。基本分兩步:第一步,觀四大,觀五蘊,觀六根等身心對象,以證人空我空心空;第二步,觀天地,觀萬物,觀六塵等身心以外的物件,以證人我心之外的一切法空。之後,便能抵達無心,即息心。作息心的修行是第三步。第三步日久後,便能與諸佛菩薩齊行,是為覺醒者的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