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

無我之後還剩下什麼?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1

無我不是什麼也沒了。但無我之後還剩下什麼?對於客體而言,無我之後,山是山,水是水,念頭是念頭,感受是感受,一切諸法曆然,就是其中無我。無我後,什麼事物也沒有改變,改變只是你對它們的看法和體驗。無我後,你居住在光相城,那似一片光的世界,你明白,你清晰,你照耀,你不再有任何困惑。你看到一切事物,安然、寂靜、美好,它們像一盞盞點亮或未點亮的燈,存在於你面前。這是一個靜謐的世界,即使喇叭裏正播放著某音樂或某個明星的歌曲,即使馬路上正人車嘈雜,即使小孩在哭鬧,即使鄰居在吵架。你不再有疑問,為什麼的念頭一萬年不會升起,即使升起,它變得好無力氣;更重要的,每一個為什麼的疑問,和每一個緊跟在它後面的答案同性同質,同等重要或不重要。你注意到,為什麼升起,緊接著回應那為什麼的答案也升起,然而不久它們卻都歡笑著離去,就像升騰至天空的節日的煙花,一綻現,看了一眼這世界歡樂的人們,又完美的回歸寂滅,沒有一點留戀,沒有一絲不甘。



無我之後,你像一台機器人突然有了光,這時你多了意識之光,但卻沒有增長躁動的妄心。你像移動的蠟燭在照耀你所能照到的世界,你甚至都不為誰照耀,你只是照耀,因為照不照不由你決定,那是你的本性。無我的人無比安靜,但無比的光明。這像一位清醒在夢中的人,他清醒了,但他的夢境並沒有消失。通常,我們夜晚做夢的經驗是,我們在夢中時,夢裏的一切宛然清晰真切;一旦醒來,夢境就沒了。然而,我們從白天的夢中醒來,卻有些不同:你醒了,但你的夢境並沒消失——這是種多麼美好的存在。你可以一邊做著夢,又一邊清醒著;一邊清醒著,又一邊做著夢。事實上,夢和清醒是無法分開的,當你分開了,也沒有夢也沒有清醒,那是死亡的狀態,而不是活著。真正的活著是,你一邊體驗夢境,一邊體驗清醒。通常人們認為,要麼我完全醒來——沒夢了,要麼我完全在夢裏——沒有醒,他們將夢和醒來打成兩段,視為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實際上,夢是清醒的夢,清醒是夢的清醒,它們從來不能分開,分開之時便是死亡之時。當你無我,這種體驗極為曆然。

2

無我而活著的人,就像一隻蠟燭,它燃燒著,發著光,照耀著這個世界。然而,它不說我在照耀我照耀誰,甚至它都不說照耀二字。不是因為它不懂得說——不是因為它是像木頭一樣的死物,不,不是那樣。他只是認識到,無論說什麼,那都同樣的虛妄。說真理和說謊言一樣,說偉大和說渺小相同,說卑鄙和說高尚同等……一切就像夢中之物,在夢裏,國王和小偷一樣,奴隸和貴族無別——因為醒來你會發現,它們同等是空質,那仿佛有的東西實際沒有。一個沒有我的人,像一個奇怪的無頭人一樣行走在這個世界林林總總的事物之中,更為奇怪的是:這個沒頭的人,卻不會與任何事物相撞;即使走在任何在複雜的石林、叢林之中,它也不會和誰撞車或被什麼纏住。它不會和誰撞出實體的火花,也不存在被纏住的可能。一個無我者,一個沒有頭的人,它失去了某種有形有相的頭,然而那隱形的、超智的頭,卻赫然顯出,它發揮著普通的頭(腦)無法想像的能力和智慧。無我決不是死了,更不是如枯木石頭一般。那是一種思考難以想像的狀態。

無我的人,沒誰再在乎語言,也無所謂客觀事實等這樣的概念,因為在那個世界,一切淪為相同的不實。如同你夜晚所做的夢,凡是進入你夢中的任何事物、任何情景、任何東西——無一不是同質同地,同為空影的。你難以想像面前的石頭為什麼是假的,說它是假的,並不是說它不存在;一個無我的人用腳去踢那石頭,在他的軀體上也會升起疼,只是石頭、踢和疼全發生在如夢的世界——如同你在夢中夢到自己的腳被砸了,在夢裏也會升起很真實的疼一樣,這兩種疼實際上並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是同一身、同一心、同一機制所發生的反應。無我之後,就是沒有一個再活的人——它既不再把壞的事情攬歸為自己,說為我的;也不會把好的事情攬歸自己,說為我的。無我之後,沒有攬活的人,沒有攬歸的人。一切是一切,身體和萬物變得赫然平等;一切是一切,事情從沒有不對、不好或不是;一切是一切,這是個完全如是、如實的世界;一切是一切,這是一個不可說的世界。一切是一切,這是一個沒有語言、也不需要語言,但有一種真實如金剛一樣無法被破壞的語言。山河大地皆是真理,皆是聖人的語言,是上帝的語言,你能理解嗎?

3

無我被說出時,它和同樣淪為不真。當無我作為一個概念誕生時,它是另一種的說法。實際上,諸聖所體會著的無我和概念無關,就像石頭和石頭的概念無關一樣。當自我消失,並不是和自我有關的一切都被帶走了,而是自我所創造和投射出的一切變得更加清晰、如實和明白。無我的體會不改變任何,它只是更加真切的反映。當你有我,所使用的是智慧(或聰明);當你無我,無我所使用的是般若(或菩提)。智慧和般若的不同在於,智慧僅是智慧自身,它排斥愚癡,它將愚癡視為它的對立面;而般若是,般若將智慧和愚癡視為同樣的東西。智慧是般若用,愚癡也是般若用,它們並沒差別。般若是不分辨的,它只是作用。般若自己是無知的,它的無知卻成就世上一切知。所有的智慧、行為、思想等,都是它的化現。沒有般若,人如樹木。當你無我,你不得不使用般若,你沒有別的選擇,因為當一切消失盡,唯有般若存在。

般若雖然存在,但般若上不立一物。般若就像虛空一樣,它不承托任何事物,智慧和愚癡,它以同樣的態度將它們漏下。因為它漏盡一切,所以它變得無漏。我們常說無漏智,無漏智就是般若智。無我之後還剩下什麼?對主體而言,無我之後,剩下般若;它是唯一被剩下的。就像說,假如將來世界經過無數大劫後被毀壞,它還剩下什麼?虛空。般若和虛空是類同的。經過無數阿僧劫的修行,當自我被毀壞後,還剩下什麼?般若。虛空是世界經劫毀壞後還存在的——它在之前就存在,它一切時段都存在;般若是經修行毀壞後還存在的——它之前就存在,它一切時段都存在。說般若有如此的優點或特點,並不是般若就是特別的。般若和夢境沒什麼差別,因為任何夢境都是般若化現的。般若和夢境同等質性,不可說。要想看一眼般若去哪里?去夢裏,去現在,去一切見聞覺知處。想要恒常地體會般若該怎樣?無我;無我後般若處處現前,處處被用被知。人們覺醒前和覺醒後,般若同樣存在,一刻也未缺席,只是醒前不知,醒後已知。

4

般若——是像光一樣的東西,但它不是像太陽光或白天室外的光明一切可知可測。它沒形沒相,甚至也沒有自己的體;但若是沒有它,太陽光你無法看到,光明你無法看到,一切事物你無法看到。般若無知,知盡一切知。般若的顯現稱為涅槃。般若和涅槃,一個是體,一個是相。眼前有一張桌子,你能分辨出它的體和相的不同嗎?若能看一眼你就能分辨,那麼,諸佛所說的道理,你明白了一大半。用看一張桌子的體與相的不同,來看你自己,那便能認出般若和涅槃的不同。般若和涅槃等這樣的佛法概念,不僅僅是個概念,它們都指向一定的狀態或存在,它們是可體會的。如果你體會到了,那麼概念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你可以將般若稱為空氣石頭,那不要緊,因為一樣事物無論你稱它什麼,它的本體不變,因此那個被作般若的東西,你可以賦予它任何名字。稱它什麼並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你認出它來了嗎?同樣,涅槃的狀態也是如此。你可以稱涅槃為盤子,但這個詞所指代的那個狀態或存在,你認出了嗎?依法修行,我們不在乎詞,我們在乎那詞所指向之物。

用同樣的原理來理解無我無我這兩個字本身是一個詞,它是一個概念,但它所指向的狀態你瞭解嗎?當你依著這個詞,找到了那個狀態,深入那個狀態,深深紮根在那個狀態體會裏,那麼,這就是解脫。解脫的狀態就是一種無我的體驗,無我的體驗就是解脫,完全的解脫。想想,如果你都無我了,都沒有被縛的人了,那不是解脫是什麼?在那個無我的體驗中,束縛解脫這個概念皆不存在;即使它們同時出現,也如同一隻煙花綻出的兩個星花一樣同性同質,同現同滅。無我之後,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什麼樣的狀態?你可以用般若涅槃大樂等這類的詞描述它,但它實際終和這無關。你必須體會它。一旦你體會在它其中,沒人在乎詞。修佛問法,讓我們最終活在實際中,而不是詞中。無我是一個詞,請離開詞而深入那個狀態——生命本然的狀態,那無礙、快樂和讓人自在的狀態, 那不可思議、不必思議、也不用思議的狀態。稽首十方尊,一切修行者,皆入於實際,離詞入真味,解脫而自在,與三世佛同行。

南無阿彌陀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