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撰寫
每隔一段時間,總會在網路上,看到類似的說法:「在你的個人生活中,與更高的振動保持共振,與慈悲、和諧和接納保持共振...」叭拉叭拉的。米香搔著頭,總搞不清楚「和諧共振」是什麼玩意。對,大家好像都看懂它在說什麼,但,有多少人真的有達到這種狀態?
保持共振
「想要與某狀態共振,代表那種狀態是我渴望的。」嗯,顯然是如此,米香一字一字的敲打著鍵盤。「保持共振就是保持一致,那也就代表我的想法、我的信念、我的行動、我所表現出來的,都是與我渴望的狀態是相符的。」嗯,總覺得這裡有什麼問題。米香盯著螢幕上的文字,陷入一陣長時間的沉思。
有可能嗎?現實生活中,我可以稱那種狀態為「理想」,可我們都知道,理想與現實總是有差距。催眠式的「正向思考」就會讓你達成目標?我不知道別人怎麼想,但我~不~相~信。哪一個成功的企業是靠這種方式成功的?我不知道,但這些成功的企業之所以成功,肯定都有「實際去做」這個階段。所以問題出在哪?對了,就是這個:「你的思、言、行都必須與我渴望的狀態是相符的,不論現實狀況是否如此」,應該要補上後面的這一句。
關注什麼,就是強化什麼
米香喃喃自語道:我經常沉浸在那些引起我痛苦的想法、感受和事件中,也時常回想它們,然後又把自己搞的久久不能自拔。我雖然會在頭腦中複誦一些「正向詞句」,然後就期望得到實現,但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可是,多數人不也都是如此!唉,就像是一種聚焦,當我說:我不要「貧窮」時,雖然在文字上我是在排斥貧窮,但對頻率來說,我其實是聚焦於貧窮上,因為這是我所意識到的東西。我不是意識到富裕,而是意識到貧窮。我會排斥貧窮,是因為我意識到貧窮,不是嗎?
若用頻率共振原則來說,我處於貧窮頻率之中,然後站在那說我不要貧窮。看清楚,我是站在貧窮之中說這些話的。我所處的頻率正是貧窮頻率,我口口聲聲說不要貧窮,但我卻是待在貧窮頻率中說這些話的。我所散發的頻率正是貧窮頻率,那麼,我只會吸引更多彰顯你貧窮思維的事件或事物來到我的生命中。想要更多、不足、要控制更多等,就是幾種貧窮思維的表現,不論當下我「得到」什麼,我總是感到不足與不安全感,因為我看事情總是聚焦於「貧窮」上,我總是意識到貧窮。
聚焦於「富裕」,而非「不要貧窮」。對頻率來說,這兩種說法是完全不同的聚焦,雖然在文字上好像差不多。米香對此做了一個結論。
還是要行動
我想起了前幾天阿郎分享給我停止焦慮的方法(詳見:如何停止工作上的焦慮)。我發現在他問我的問題中,本身就會帶出一連串的行動。他沒有叫我複誦一些正向的心靈雞湯,但奇怪的是,我就這樣從工作帶給我的焦慮感中脫身了。這跟「和諧共振」是否有關?或者,我把「共振」想的太身心靈了,以至於流於空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