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

管理者思維的顯化

 阿郎撰寫


過年期間來到朋友家喝下午茶,閒聊間,朋友的小孩A君也來湊熱鬧。朋友簡單的介紹A君年紀輕輕,就已經是工廠的高階幹部,實屬不簡單。在閒聊工廠趣事時,不知不覺,提到一些嚴肅的話題。

榨乾所有資源
A君:為了達成老闆設定的績效,每一台機台的稼動率,幾乎都達到90%以上,裡頭的員工每一個人都忙的團團轉,大家雖然常抱怨,但我們經常拿到生產獎金,大家都很開心。
我:你是說,你們工廠的每一台機台、每一位員工,整天都非常忙碌、沒有多餘人力或產能?
A君:當然,我幾乎榨乾了每一個人的時間,完全利用機器的產能,你都不知道,只要走進工廠,不論是機台還是員工,大家都忙個不停、運轉不停。我們的生產力非常驚人,每單位的生產成本壓到非常的低。老闆從不會在工廠看到閒閒沒事做的員工,大家不是忙這個、就是忙那個。我們的產量很高、生產效率也很高。

沒有多餘人力,只是因為你看不到
我:哇,真是厲害!顯然公司的業績很好!
A君:是阿,為了想要提高營收,我們近期還要大量招兵買馬咧!沒辦法,人力不足,什麼事都做不了。
我:你怎麼知道工廠人力不足?

A君:當然阿,大家經常加班,每個人都已經非常忙了,如果還要生產更多,勢必得增加更多人手才行,不然根本做不出來!而且不只要增加人手,還要增建一些倉庫才行,不然產品都沒地方放了!我告訴你,老闆說他是故意不增建的,因為他說蓋越大,大家只是擺越多而已!想到就有氣,又要馬兒肥,又要不吃草,真是慣老闆。

我:商品為何會放不下?如果都有順利出貨的話?
A君:你不可能都生產的剛剛好,你的生產量肯定會大於需求量。且換線生產的頻率如果太高,也會浪費很多產能。所以我當上主管後,就增加每一批生產批量,降低生產換線的次數,我們的產能可以說是直線上升。以前員工閒閒沒事做的情形,現在都消除了,老闆看到產能增加、機器稼動率提高、單位生產效率提高、員工閒置時間降低、單位成本還降低,讚賞我一番還幫我加薪咧!

我:(倒抽一口涼氣)!
A君:現在員工也好、機台也好,都是滿載的,不可能會有人沒事做!
我:你的意思是,若有員工沒事做,你會飆罵,然後馬上派工作給他?機台停機,你會馬上發工單給機器生產?

A君:當然啦!你讓老闆看到機台停在那裡、員工閒在那裡,你不被扒一層皮才怪!怎麼?很嚴格吧!也是,現場跟辦公室的管理模式,本來就會不太一樣。

我:不是,我是說,你的工廠應該有多餘人力、多餘產能才對,只是你看不到!
A君:應該沒有,這部份我很肯定,畢竟我奉行走動式管理,所以應該不會錯!在工廠管理上,我應該還算不錯!

面對的不是問題,而是觀念
我:你說你不允許機器停機、員工沒事幹?
A君:對阿,很正常吧!

我:依多數人的看法來說,是很正常。
A君:依多數人來說?什麼意思?

我:雖然我不是生產線,但我也是員工。既然員工知道,要是他沒事做,肯定會被罵,或者被派其他工作,他當然會裝忙,所以你當然看不到多餘人力,這是人之常情!此外,要讓機台不停機,說真的,一點都不難。只要給我充分的原物料,我可以讓每一台機器,從月初生產到月底都不停,不但產量驚人、也會因為產量增加而分攤成本降低。
A君:...............

我:我跟你媽這些朋友,喜歡閱讀一些身心靈的書,人家都說是虛無飄渺、浪費時間,其實不然。你的管理手法正好如實的反應了你的內心觀念,甚至你面對的問題,都是在支持你的觀念。而當你改變了對事情的看法,你會進入到一個新世界。從這新觀念去做事情,你就會得到新的結果。否則,你只會原地打轉,就算擴廠增加員工,不久後,你又會再度遇到相同的問題。
A君:不懂?我媽有事先提醒我說,你說話有時會讓人聽不懂,真的,聽不懂!!

我:ㄜ!(瞄了朋友一眼)!好吧!我這樣說,你們工廠有很多台機器對吧!
A君:對。

我:這些機台各自負責一部分加工工作對吧!
A君:對,有點上下游的這種關係!

我:這些機台的個別產能都不一樣,對吧!
A君:對,我們還沒有做到完全一貫自動化生產,所以是由很多上下游機台都完成後,產品才算完成,否則就只是半成品。

我:你的半成品會經常卡在某些機台前面對吧?
A君:對,某些產能較低的機台無法即時消化,所以就會有一堆半成品等著它加工。

我:既然這樣,為何前面的機台還要拼命生產?
A君:當然,難道要前面的製程都停機?(不敢置信我的說法)

我:你知道「瓶頸」這玩意嗎?
A君:當然!

先改變對現象的「看法」
我:我們往往根據事情的表象來判斷,並且認同這些事物為真實的,我們就會把自己困在裡頭而不自知,其實,真正在運作的,是這些事物背後的觀念,也就是你所抱持的觀念。
A君:ㄜ!不懂!(抓抓頭)

我:這麼說好了。A製程產能100單位、B產能60單位、C產能90單位。你的產品就經過這三個製程就完成了,可以嗎?
A君:可以。

我:假設一切都沒問題,工廠每天可以完成多少單位?
A君:60單位。

我:如你目前的作法,你讓A製程產能滿載生產100單位,請問,工廠每天可以完成多少單位?
A君:ㄜ!60單位。

我:剩下40單位在哪?
A君:B機台旁邊。但,明天就可以加工了阿,怎可能只要A生產剛剛好的60單位?要是A故障怎麼辦?你知道嗎,工廠每分每秒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你絕不可能生產剛剛好的60單位。

我:明天可以加工?但你明天又會塞給B機台100單位不是嗎?還有,你難道不能只多一些就好,沒必要60,但也沒必要100,不是嗎?
A君:ㄜ!

我:假設70單位,A機台完成後,就不應再塞工單了,對嗎?假設老闆不會罵你,而且你工廠產出依然是60單位,對吧,因為B製程頂多消化60單位。
A君:好像是吧!

我:請問,這時A機台的員工有事做嗎?他的利用率沒有100%!機台也沒有100%!
A君:沒有事情做。

我:你看,我在沒有降低整個工廠的產出的前提下,跑出閒置人力、閒置產能了!你說,怎會沒有多餘的人力呢?而且C製程產能90單位,在完成B製程的60單位後,他也沒事做了,怎會沒有多餘人力呢?注意,我工廠的『成品產出』並沒有掉下來喔!
A君:這......但A跟C機台及員工閒置阿!!

你經歷的,只是你的內在觀念的顯化
我:你跟你老闆的觀念是:『員工不可以沒事做,只要沒事,就是浪費、是損失,所以一定要找事情給員工做』。機器也適用這個觀念。這一個觀念存在你們心中,存在你們潛意識之中,它默默的影響了你們的決策及管理方式。你為了這個,甚至應該還會有其他管控的手段,如加裝監視器、寫工作日誌、設定個人績效或機台績效、每週或每月的分析報表等等。
A君:我沒這樣想過這些事情!

我:要意識到是你自己造成這些問題與困境的,也是你自己可以決定是否把觀念提升至更高的層次,你才是這一切的原因。
你可曾想過,如果B製程產能這麼重要,它如果只有50個產出,整工廠的產出就會只剩下50個,就算A製程生產100個都沒有用。那代表B製程的產能絕對不能浪費對吧!
A君:對,當然!

我:既然這樣,我想,B製程員工應該8點姍姍來遲,然後東摸西摸到8點20分,中午會準備吃飯,所以11點50分就開始休息吃飯、下午又摸到1點10分才開始上工。然後下午4點50分就準備下班。這樣說有太過份嗎?
A君:沒有,而且有時故障還要停機個老半天、零件來了也要等師傅修完其他的機台才來修、不然就是B製程工人跑去做其他事,等他回來開機。

我:既然這樣,你的B製程有可能生產到60單位嗎?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A製程,它頂多從原本可以生產100單位,降低到85單位,而B製程一切順利依然可以生產60單位。發現了嗎?你的整間工廠,依然可以產出60單位成品。
可是,如果是發生在B製程,使得產能從60單位降為50單位。而AC產能都沒變,工廠可以產出多少?
A君:50單位!怎會這樣!一樣的問題,發生在不同的製程,居然會產生如此不同的結果?

我:告訴我,你工廠的瓶頸機台,有沒有發生上述所說的那些情形?
A君:有,老實說,還要更多!

我:所以,每個員工都很忙,真的代表管理得很好嗎?每個機台都生產個不停,代表有效率嗎?把每一個員工、每一機台的產能都壓榨到一滴不剩的管理觀念,讓每位員工的績效100%、每機台稼動率100%,就代表這是一間有效率的工廠嗎?你們倉庫堆滿商品,而這些商品不就是你們的機器、員工生產出來的。結果這些商品現在躺在倉庫裡,這些商品不就是代表產能?工廠利用有限產能製造一堆商品,放在倉庫裡,然後又嚷嚷說產能不足?如果真的不足,怎還會有多餘產能來生產多餘產品放在倉庫中?
A君:...........

我:如果B製程的產能完全沒有被浪費掉、如果B製程生產的商品完全都出貨而不是堆到倉庫中,你有算過會替公司增加多少營收嗎?
A君:沒有,但我想,會是很驚人的數字!

我:這些增加的營收,是需要擴建廠房倉庫、增聘更多人手、購買更多機台嗎?
A君:看起來沒有,只是調整一些作法而已!

我:「只是」!我聽到你說「只是」!那為何你之前一直不做?你剛剛一開始說的時候,可是認為管理的還不錯喔!

盲目的追求個別效率、瘋狂的執著於KPI,老是站在一個部門去思考問題,容易讓你陷入見樹不見林的迷思之中。公司運作到了一個程度,你原先的管理手法不但不會有幫助,反而會增加更多問題,因為,它需要不同的運作模式。但,如果你不知道有所謂新的運作模式,你自然無法運用新的管理手法。你面對的,不是問題,而是「觀念」!

朋友:好啦好啦,不要這麼嚴肅啦!大過年的,幹麻討論這麼嚴肅的議題!

我思考著,雖然我被迫離職失業,但不代表這樣的人就是失敗、就是沒能力!而那些顧問、高階主管、不可一世自以為是皇帝的老闆,就代表高人一等!我想起幾年前,一間高檔牛排連鎖店的老闆,在打響知名度後,就不可一世。到處演講、出書、接受專訪,宣揚自己的經營理念、管理手法。但如今安在?這些老闆總以為他的成功是自己努力得來的、是應當的。但,比他努力的人多得是、比他有才情的人多得是,但這不代表就會成功!對我來說,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需要很多條件的配合,當然自己努力不可少,但,太高估自己的重要性,便是種下未來失敗的因。比如今天的例子,公司的營收,主要是由少數瓶頸製程來決定,而非整條生產線。所以追求整條生產線的機器與人員,效率都要百分之百,這是一種迷思,但,這又是誰造成的呢?

今天對年輕人說的話,也的確苛了一點!抱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