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1日

你的聽眾可能只是一艘空船


(2013-01-22)

在多數情況下,當你責難、怒吼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只是一艘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有時候,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我們的不滿。

是的,生活有不少的煩心事。被糟糕的交通困住,被天氣所困擾,等等。

不僅僅外部的環境讓我們抱怨,我們還不斷的抱怨我們自己。比如時間不夠啊,錢不夠花啊,不夠聰明不夠冷靜啊,反正什麼看上去都不夠好。

但是,這些抱怨有用嗎?抱怨改變了原本的狀況嗎?

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有一個年輕的農夫,划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

突然,農夫發現,前面另外一隻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見着兩隻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並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痴!”農夫大聲地向對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儘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只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麼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

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言斥罵的只是一隻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故事摘自《環球時報》)

在多數情況下,當你責難、怒吼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只是一艘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

當然,你完全不必轉而去討好這個人,也沒必要和他達成一致意見,甚至你繼續厭煩他也都無妨。但你一定要清楚,不能讓他製造的麻煩轉變成你的煩惱。無論你為此多麼憤怒,他不會為你而失眠的。如果因為他的過錯而使你陷入無盡的煩悶悲傷之中,你就成了唯一的一個受到傷害的人,而且,是你自己在強化這種傷害的深度和長度。

“任何愚蠢的人都能批評、譴責和抱怨別人,但寬容與理解卻需要修養與自控。” —— 戴爾·卡內基

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帶來幫助,無論如何請記得——你的生命可以變得更美好!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2013年1月29日

自言自語系列:夢境


心靈園丁著

我夢見我是一間工廠的員工,今天,不知怎麼地,有好多學校的學生來參訪,大家都很忙,我看見學生都從遊覽車下來、有的是要上車回去了,我看見他們有說有笑、玩著手機、或看著車上的電視節目,我急著要去做些什麼事情,我看見自己登上堆高機前面,俯瞰公司角落的成品倉庫,我看見滿滿生鏽的產品,我無奈的嘆了一口氣,我看見公司的人忙進忙出的趕出貨。

我醒了,我待在床上,夢中那麼多人,而每一個人都有其個性、表情、慾望與人生故事,當然我也有我自己的。但,他們都是來自於我這顆腦袋,我的腦袋幻化出所有這一切的情節與人事物,他們與我,都是一樣的,都是由一顆頭腦編織而成,我們的每一個念頭與感受,都是這顆頭腦賦予的。那麼,何來我與他們,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分別,因為我們全部都來自於同一頭腦的創造。我們以為我們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想法,但天曉得,我們居然都『只是』一顆頭腦同時編造出來的夢中人物,個性想法不同,只是因為他要我們不同,所以我們就這樣莫名其妙的不同了。

那麼現在呢?我醒了,我的今天剛要展開,我會遇到很多人跟許多事情,而這一切會不會也只是某一顆頭腦所幻化出來的一切呢?我眼前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那夢者所設定的某一個角色?

我如何『醒來』,夢中的我如何能分辨出來這是夢境,如何能從一切假象中分辨出真實?大家都是假的、都是一個某人要我們扮演的一個角色,在一片假的當中,我如何看出真的?我如何與那『真的』取得聯絡?

我討厭一個人,但如今,我是真的討厭,還是我被下指令要討厭,我被設定『就是要』討厭這個人?我所認定的每一個理由也都是被『設定』的,就像我要夢中人遇到一個他討厭的人,那個人會做會說某些東西,然後我要對他抓狂咆嘯。我就這樣想,然後,夢中的兩人就如實的『演出』我所要的。

夢中的我與夢中的他以為他們是不同個體,以為我們真的是彼此不爽對方,但我們不知道的是,我們都是假的、都是不存在的,我們所以為的這些不同點,其實都是在配合那夢者的安排,我們何來是兩個獨立個體?我們是同時存在於夢者的一個夢境念頭裡,我們根本『沒有我們』。

恨何在?咆嘯何在?公不公平何在?你的生氣何在?你的想法何在?你何在?這一切又何在?我的追尋呢?我的領悟呢?

我想跟你聊聊,我想跟你對話,我不要只是在夢中聽你指揮,但怎麼做?怎麼醒來?



清醒就是生命


關於人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必須加以瞭解,那就是人是昏睡的,即使當他認為他是清醒的,他也並不清醒,他的清醒是非常脆弱的,他的清醒非常微弱,根本無關緊要,他的清醒只是一個漂亮的名字,其實是完全空洞的。

  你在晚上睡覺,你白天也在睡覺,從出生到死亡,都繼續在改變你睡覺的形式,但是你從來沒有真正清醒,只是打開眼睛並不能欺 瞞你自己說你是清醒的。除非內在的眼睛打開,除非你的內在充滿光,除非你能夠看到你自己,除非你知道你是誰,否則不要認為你是清醒的。

  那是人類所處的最大幻像,一旦你接受說你已經是清醒的,那麼就沒有要做任何努力去成為清醒的問題。

  第一件必須在你內心深處知道的事就是:你是昏睡的,完全昏睡的,你整天都在作夢,有時候你睜開眼睛作夢,有時候你閉著眼睛作夢,但是你一直在作夢,你是一個夢,你還不是一個真實的存在。

  當然,在夢中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沒有意義的,你所思考的任何事情也都不重要,任何你所投射的都是你夢的一部份,它從來不讓你去看「那個是的」。因此佛陀堅持……不僅佛陀堅持,而是所有的佛都堅持一件事:清醒!持續好幾個世紀的時間,他們的整個教導可以包含在單一的一句話裏:要成為清醒的!

  他們一直在設計一些方法和策略,一直在創造出一些情況、空間和能量圈,使得我們能夠在裏面被震盪而進入覺知。是的,除非你從根部被震盪,否則你無法醒悟。那個昏睡已經太久了,它已經到達了你存在的最核心,你已經浸泡在它裏面,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和你頭腦的每一根纖維都已經變得充滿昏睡,它並不是一個小小的現象,因此要變警覺、要注意、要觀照需要很大的努力。

  如果只選擇一個主題,世界上所有的佛都必須同意,那個主題就是:就人現在的情況,他是昏睡的,然而他應該是清醒的。清醒就是目標,清醒就是他們所有教導的滋味。查拉圖斯特、老子、耶穌、佛陀、百河丁、卡比兒和那那克,所有醒悟的人都一直在教導一個主題,以不同的語言、不同的隱喻,但他們的歌曲是一樣的。就好像海水是鹹的,不論是從北方、從東方或是從西方來 嚐海水,海水的滋味永遠都是鹹的,佛性的滋味就是清醒。

  但是如果你一直都相信你已經清醒,你將不會去作任何努力,這樣的話,就沒有努力這個問題,為什麼要麻煩?你從你的夢創造出很多宗教、神、祈禱文和儀式,你的神跟其他任何東西一樣,都是你夢的一部份,你的外交手腕是你夢的一部份,你的宗教是你夢的一部份,你的詩、你的繪畫、你的藝術——不論你做什麼,因為你是昏睡的,所以你就按照你自己的頭腦狀態來做它。

  聖經上說神按照他自己的形象來創造人,但實際的情況似乎是剛好相反:人以他自己的形象來創造神。因為你是虛假的,所以你的神也是虛假的,因為你是虛偽的,所以你的宗教也是虛偽的。你的經典不可能有任何意義,因為你沒有任何意義。



2013年1月28日

奧修OSHO論神


你一定在你的頭腦裏攜帶著某一個特定的神的形像,所以你才會錯過她。除非你放棄那個形像,否則你將會繼續錯過。神並沒有義務要滿足你對她的概念。你一定攜帶著某種特定的概念,認為「神看起來像這樣,他的行為應該像這樣……」那就是為什麼它變得不可能,是你使它變得不可能。

  神只能被那些能夠拋棄所有關於神的概念的人所知道,任何累積在你自己裏面、在你的無知裏面的概念都是一個障礙。拋棄所有關於神的概念,你將會感到驚訝,你將會感到震驚,你將不能夠相信你的眼睛……因為只有神存在!那麼你將永遠不會問:「神在哪裡?」你將會問:「有任何神不在的地方嗎?」

  那麼在非常平凡的事情上面,你將會看到某種非常不平凡的事,那麼平常的小石頭也會被蛻變成鑽石,那麼平凡的人就不再平凡了,那麼某種發光的東西就在每一個人的心裏面,那麼人就更接近那神性的,那神性的也會更接近人,那屬於人的和那神性的就消失而進入對方,世界和神就消失而進入對方,那麼你就不必再去找尋一個分開的,而且離得很遠的,生活在第七層天堂的神,那麼她就是你的鄰居,生活在你的左右鄰舍,那麼她也是人,也是動物,也是植物,也是礦物……他就是一切。

  當你能夠看到他就在你的周遭,不是以一個人存在,而是以一個「在」存在,唯有到那個時候,你的探詢才會得到滿足。神並沒有在躲你,而是你把你自己的眼睛閉起來,因為有太多的偏見。某人有印度教對神的概念,某人有基督教對神的概念,另外一個人有回教對神的概念,但神既不是回教的,也不是基督教或印度教的,因此所有帶著這些觀念的人一定會繼續在黑暗中跌過來跌過去,他們的旅程將會是從黑暗到黑暗,他們將會從死亡走到死亡,他們將永遠不知道光。

  一個印度教教徒無法知道神,一個回教徒也無法知道神,首先你必須將你頭腦裏面所有的印度教教義、回教教義和佛教教義全部都清除乾淨。當你處於完全的無思想狀態,只是警覺,只是覺知,只是觀照,那麼神就爆發了,他會在到處都爆發。



2013年1月25日

【自我成長】 療愈自己--創造和諧的外部環境的五個法則


(2013-01-18)

自己的世界清淨了-- 到哪裡都是清淨
心淨(靜)-- 即是國土淨(靜)
療愈自己了--他人自然也得到療愈了

法則一:你從別人身上看到的其實是自己。
我們對別人的意見,主要是取決於他們使我們看清自己什麼,而不是我們如何看他們。

你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一面鏡子,透過它們,你才能認識真正的自己。你在發覺對方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你也等於是發掘你自己。去瞭解他的感覺、想法,你也更瞭解自己,你們相互成為對方的鏡子。

如果你覺得伴侶對你失去熱情,可能是因為你也對他失去熱情;就像一位婚姻專家說的:「如果我們的婚姻變得乏味,可能是因為我覺得乏味,或更糟的是我這個人很乏味。」事實上,那些令你厭惡的人是在幫助你,他幫助你瞭解自己,讓你發覺你的陰暗面。

2013年1月24日

【天堂來信#4435】2013年1月15日信息


《謙敬帶來祝福》

天父說:
讓我來問你,親愛的,在公平的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為何是你要高高在上地原諒別人?別人要做些什麼才能贏得你的寬恕?或者你應該反過來想想自己是否有一個強加於人的標準?

也許有某個人或某群人恰好不是你認為他們應該是的樣子。也許你有一整套理論認為他們該如何穿衣、該如何講話。那麼請問,你自己應該是什麼樣子?

你是別人“該如何”的決策者嗎?我問你,是否有誰宣告過你是世界上最大的權威?我可沒有!那麼這樣說來,一定是你委任了自己。親愛的,有多少人問過你“唯一準繩”的意義?又有多少人沒問過你?

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接觸和領悟生活的方式。大家都在盡可能地做他們自己所能做到的最好。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製作者,要允許別人自由地成為他們自己。如此,人們學會如何處理與世界的關係。所以你別要求太多。有時候,你得讓“不夠好”存在,不得介入其中。

我的孩子中的大多數知道如何為自己諮詢答疑。幾乎每個人都認為他比其他人知道得更清楚。但你和其他人都是“知己知,非知人知”---只知道你們自己所知道的,不知道別人所知道的。

有時候,你得留一手不要去介入,但你想幫助別人,因為在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你感覺自己是在行慈悲的善舉,是這樣的吧?但如果不給他人指出你認為的錯誤,可能又讓你很為難。因為,指錯是從你的真心之善良出發的。

問題是,指出別人的錯誤是慈悲的善舉嗎?你有你的標準,而其他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標準。

如果你定要要求別人順從你的標準,那你何不要求自己持有一個相對寬鬆的標準?如果你必須發言講話,那麼講講那些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而學有所成的故事。生活本身就是老師。如果你想教導別人,那麼最好的教授方法是以身作則,而非對他人的生活之道指責糾錯。

可能有時這會是個難題,因為你是基於愛,以愛的名義,你想要祝福和幫助別人。請記住,正如你之內存在著“我是我所是”,每個人之內都存在著“我是我所是”。學習了解比指導教誨更重要。

生活教導著你和所有其他人--謙敬帶來祝福。謙敬是包容,在謙敬中你說:“我愛我的兄弟姐妹們,我希望擁抱和包容他們。我願意加入他們一起來體驗生活---作為人類的一員來嘗試和努力。如果我想作任何改變,我會首先向內看,找到對應的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先改變自己的看法。

我應看到,我並非是唯一有發言權和決定權的那一個。當我認為其他人有必須學習和掌握的東西之時,我自己必須先了解,願我學到、擁有我希望別人學習掌握的東西。

讓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有智慧。願我不要有“無所不知”的知見,因為“無所不知”是掩飾無知的面罩。我不應該用我的一生來批評別人而不自我批評。我將不再把自己從'人神我合一'之中分離出來。

如果我把自己臨駕於他人之上,是我把自己置於錯誤的前提下,是我在掩飾自己。願我放棄過去的我強加於人的習慣和理念。

讓我重新開始學習愛的智慧。讓我成為我之所是,讓我允許每個人都成為他自己。讓我以上帝之眼來看,讓我以上帝之心來行。 ”

原文:http://www.heavenletters.org/the-blessing-of-humility.html 
作者:Gloria Wendroff
發佈於2013115
中譯:隨意兒




2013年1月23日

林顯宗:來自於宇宙的「意識毒品」


(2013-01-16)
原文地址:林顯宗:來自於宇宙的「意識毒品」
作者:旅行


然而面對自己,確實是一項非常困難艱辛的大工程,因為你面對的是自己有史以來最可怕的敵人,那就是「自己」,沒錯!最困難面對的就是「自己」,在我從事研究人類集心靈這數十年來,清楚的看到,非常多的人,明明自己很清楚知道,走向覺醒之道是正確的,面對自己是必須的,這是唯一的方向,他們自己會說:「我找了好久,我終於找到了」「這就是我要的」「我走向回家的路上了」他們自己甚至清楚的聽到靈魂的聲音:「告訴他,你終於看到我了」「請好好的面對自己吧!」,那種看到自己真正「我」的存在的感動,令人喜極而泣,那種源自內在的喜悅油然而生.

可是在覺醒的過程中一但遇到了困難,一個外境現前,自己又投降於自己,自己妥協了,因為實在太困難,太痛了,於是中途放棄了,背離了自己當時所發的願,所走的道路,開始尋求外力來解決自己所無法面對解決的困難,他們以為這樣更快速,更容易,更輕鬆可以做到解脫放下覺醒的可能,甚至請求別人頒給他一張覺醒證明更快,好向世人證明他已經覺醒,殊不知,他們已經嚴重偏離了「自我覺醒」這四個字最基本的精神了

2013年1月22日

自我接納的藝術


◎自信不足最糟糕的一點是
◎它會從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積極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
  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之中

正面的自信不是明智地接納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而是個人的自我接納。培養正面的自信不是自吹自擂,更非自戀。你只是認識到自己是個獨一無二且有價值的個體,不需要用成就或財富引起別人的矚目。事實上,自吹自擂正是欠缺自信的典型表現。

表面上,許多人似乎極度積極和自信滿滿,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許多領袖、學者、發明家、藝術家以及那些為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人,他們大多都是自信不足的自我犧牲者。歷史上有些備受敬仰的人,有的是癮君子、有的是酒鬼、有的甚至用自殘的手段逃避那個他們永遠無法接受甚至憎惡的自己。 
培養正面的自信不僅能帶給你快樂,
也是你建設人生的基石

2013年1月21日

生命鏡子-反映覺察與話長說短



生命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們內在的鏡子。

當我們在批判別人的行為,內在的反映是『不允許自己做這樣的事』。這是屬於反映覺察呢?還是在話長說短呢?兩種都相當的可能。

許多靈修的訊息常常會說『不可批判他人』,其訊息本身則是批判『批判』的行為。宇宙不批判『批判』的行為。批判本身有其正面與負面的功能。批判的功能,操之於使用者的心態。

『某某人沒有做功課』,這是觀察的事實。『某某人沒有做功課,水準不夠』則是觀察事實加批判。水準不夠,那麼這個評論的水準究竟是什麼?是自己嗎?是言者所崇拜的人嗎?還是言者內在無心的信念所造成的慣性標準?

當我們在批判別人時,如果能夠多花一點心思,聽聽自己所說的話,我們可以覺察到自己的program(內在程式)。每個人在生活不同的層面裏都有無數個類似的『無心的慣性標準』,隨時隨地在無聲地告訴自己『不夠好』,隨時督促自己。這就是恐懼與生活壓力的來源。

如果我們能夠從對他人的批判,覺察到對自己的批判,然後進一步的改變這些自我批判的程式,學習自我接納,『批判』就達到了幫助成長的功能。

可能達到的結果是:自我接納,接納他人,超脫比較性二元論,發展海底輪,逐漸發揮心輪的愛心,達到情感獨立,不再需要他人的認可。

陰雨天的時候,太陽仍然高掛天上,只是因為雲層的遮掩,造成了看不到太陽的幻象。宇宙意識的神我,永遠都是與我們的意識連結的,只是我們因為有太多振動頻率不同的念頭,造成了我們感受不到內在的神性。當我們利用對人事物的批判,來幫助自己覺察遮住陽光的黑雲,創造了機會讓我們消除黑雲,讓光亮的神我盡情發揮,批判也達到了存在的最高潛能。

批判還有許多的功能。在批判他人的時候,內在的反映除了『我不允許自己做這樣的事』,有時會有『瞧不起』的心態。

『瞧不起』他人,也就是『自己如果做這樣的事就瞧不起自己』,同時也會有『提高自己身價』的反映。需要提高自己身價的人,內在的信念是『自己不夠好』,有 時甚至是『自我的存有沒有價值,是羞恥的』,他們常常使用外在的成就來證實自己的身價。外在的成就包括學歷,收入,高價位或名牌服飾,任何方面的成就。在 靈性成長的族群,常見的是以心靈成長的成就來做為『高人一等』的自我認證。

靈魂的一個大課題,就是從自認『不夠好』的信念達到覺得『夠好』的信念,然後發覺『夠不夠好』都只是幻象。進而達到『大家都是平等的神性』。如果能夠從批判他人,覺察自己的『不夠好』,這也提升了『批判』的效益。

如果沒有興趣自我覺察,宇宙也不認為有什麼問題。許多人拿『批判,瞧不起,話長說短』來當作消遣娛樂,或是將其當成『共同認同的話題』與他人建立關係的方 式。這也沒什麼錯。每一個人都有自由選擇的餘地。有意識的選擇這類的消遣,可以是用來掌握幻象的方式。無意識的使用,也是靈魂選擇的經驗。

『批判』還有一種境界,可以算是比較不容易達成的。就是在對於人事物有深入的觀察理解後,使用『批判』作為暗地規勸人的工具。有時候,開悟的大師會這麼 做。有時候,宇宙意識會透過無心(或有心)的人來如此幫助你。所以當我們在『被批判』的那一端,或許我們也可以學習與內在的神性對話,看看我們能夠從『被 批判』覺察學習到什麼。

你害怕被別人批評嗎?為什麼別人說有關你的話你會這麼在意?你可以選擇不在意嗎?你現在了解,你只是別人的鏡子。也了解,別人,也都是我們的鏡子。

當然,在閱讀本文之後,你有足夠的知識來幫助你的智慧決定,你要如何使用『批判』。




2013年1月18日

再論靜心


靜心將會使你醒悟、強壯、又謙虛。靜心將會使你醒悟,因為它將會使你首度經驗到你自己。你並不是你的身體,你也不是你的頭腦,你是純粹的觀照意識。當這個觀照的意識被碰觸到,就會有一個很大的醒悟發生,就 好像一隻蛇卷起身體坐在那裏,突然間鬆開來,就好像一個人在睡覺,突然被搖醒,突然間在你裏面會有一個很大的清醒:你首度感覺到「你存在」,你首度感覺到你本質的真理。

  它的確會使你強壯,你就不再脆弱,不像一棵脆弱的樹,任何風都能夠把你吹倒,現在你變成一座山!現在你已經有了一個基礎,現在你已經有了根——沒有風能夠吹倒一座山,你變得很醒悟,你變得很強壯,但你還是很謙虛,這個力量不會在你裏面引起任何自我。你會變謙虛,因為你會覺知到同樣的觀照意識存在於每一個人裏面,甚至存在於動物、鳥類、植物和石頭裏。

  這些只是不同方式的睡覺!有人向右側睡,有人向左側睡,有人用背部躺著睡……這些只是不同方式的睡覺。石頭有它自己本身的睡覺方式,樹木有它自己本身的睡覺方式,小鳥也有它自己本身的睡覺方式——只是睡覺的方式和方法有所不同,不然在深處的核心,每一樣東西或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觀照或同樣的神,這種瞭解會使你謙虛。即使在一顆石頭面前,你知道你也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人,因為整個存在都是由同樣的意識所做成的。如果你是醒悟的、強壯的、謙虛的,你就成為你自己的主人。



2013年1月17日

如何合一並揚升進入五次元世界



森森:如何合一?
靈子:你的肉體和意識必須全部體驗到五次元世界或更高次元世界的能量振動,體驗到那個世界的身心喜悅,才是合一。

森森:如何體驗?有什麼法門麼?
靈子:沒有法門,就是肉體隨你的意識一起揚升,你的意識提升了,但是你的肉體卻不動,不跟着心揚升,那就分離了。你現在的肉體不還是在體驗三次元世界的生活嗎?所以意識提升的再高,你的肉體卻依然在這個低頻率裡,那就會進入妄想而分離了,這就不是合一的。

現在這個世界98%的人(那些追尋着揚升的群體)都是在這個意識與肉體不合一的狀態裡,身心靈不合一,就會進入妄念。

而沒有走向揚升道路的常人(還在過着世俗生活的群體)身心靈就更加是分離的,他們不是活在過去的煩惱裡,就是活在未來的擔憂中,所以每天都是煩惱、擔憂、恐懼,或者已經變的麻木的像機械。

森森:那如何讓肉體隨着意識一起揚升呢?
靈子:你必須清理完這個舊世界的業力,完全的讓身心自由。

森森:如何清理呢,就是放下這個世界的所有負擔麼?
靈子:是的,放下對這個世界的外在執着。如果你的內心真正希望揚升,嚮往去那美好的世界,那麼你必定會有勇氣和信念讓你的身心都進入這個狀態裡。但是很多人想揚升,而內心卻依然抱著這個舊世界的業力不放,肉體還在各種索求慾望之中卻還想揚升,那就是最貪婪的人,是揚升不了的。如果放不下這個舊次元世界的執着,你想揚升都揚升不了的,因為一切都是業力的拉扯!你的心識還停留在這個舊次元之中而放不下,你怎麼揚升呀!

2013年1月16日

永不受傷的力量




一句鼓勵的話,可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句負面的話,可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甚至毀滅一個人的未來!
這是一般人的感受,一般人的信念。

一句『負面』的話,真的有那麼大的力量來刺傷一個人的心靈與身體嗎?這就是要看你如何選擇創造你自己生命裏的實相。

當聽者聽到了『像是負面』的話,完全沒有覺察到自己內在選擇如何詮釋所聽到的話,自己的內在如何創造這個受傷的經驗。然後責怪他人所說的話刺傷了他們的心靈,這就是採取『絕對的受害者角度』。請參考超越受害者心態(點連結)一文。

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利選擇如何詮釋他人所說的話。選擇認同或不認同。

所以別人說了『聽起來像是負面』的話,第一點,如果真的是負面的話,那麼聽者可以選擇不相信跟不認同。聽者如果選擇相信跟認同,那麼這個受傷害的經驗,也是因為自己的選擇所創造出來的。

第二點,如果說話者的出發點不是負面,說的話很可能不是負面,但是聽者因為自己的內在自我價值的問題,而把訊息或是說者的態度詮釋為負面。那這個狀況就很麻煩了,因為這個受傷,不但是自己選擇的,而且還深深的誤會了說話者的關懷。

內觀與覺知,是心靈成長最重要的一環。你必須覺察到,以前的受傷,是因為自己放棄了選擇,才會有受傷的經驗。這是很難做到的一環。因為你必須為自己過去所 有的受傷負責。很多人有『害怕或恐懼負責』的情感程式,所以很容易陷入『責怪他人』的地方,因為責怪他人你就可以不必負責。但是,責怪他人讓你受傷,你也 永遠離不開受傷的地方。

有些人選擇受傷,因為受傷可以討愛。
有些人選擇受傷,因為受傷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受傷-是自己的選擇。

一個有覺知的人,有力量創造自己的實相,是不會再採取『絕對的受害者角度』,因為『絕對的受害者角度』是一個很無力,很凄慘,很悲哀的地方。

一個有覺知的人,當他們找到了自己創造實相與創造生命的力量,他們是用永遠不會因為他人說了什麼,做了什麼而感到受傷的。

現在的你,是要選擇繼續受傷?還是要選擇找到自己的力量來創造一個不同的實相?



2013年1月15日

【宇宙法則】靈魂的程式VS宇宙的程式




宇宙的機制被設計成“先接受,再給予”的形式。要注意,順序並不是先要求,而是先接受。這是一個與人類思考恰好顛倒過來的模式。許多人以為必須先向宇宙說明你要什麼,宇宙才會給你。事實上,應該改成:“先向宇宙說明你有什麼,宇宙才會將它帶給你。”我們知道這會令你混淆,因為你們並不瞭解宇宙的這項機制。我們會為你詳述這其中的真實情況。

首先,宇宙是如何辨認出你的需要呢?它是藉着你承認自己所“擁有”的,而不是你承認自己所“缺乏”的。藉着你那些“樂在其中”的事物,宇宙將它視為你的第一需要。不管那是什麼,只要是你接受,承認,並沉浸在其中的——愛、寬恕、豐盛、喜悅、仇恨、恐懼、憤怒、悲傷、貧窮、傷害、、、等,任何有形與無形的事物,宇宙都會將它優先送給你。如果你認為宇宙正在送你一件你不想要的禮物,那就表示你正深深“樂在其中,流連忘返”。你是藉由你的“承認擁有”而在向宇宙發出“還要更多”的訊號。例如,你承認自己現在是喜悅的,宇宙就會給你更多的喜悅;你承認自己現在是匱乏的,宇宙就會讓你繼續匱乏。一切都是相對的,不妨將這項原則視為——宇宙的新相對論。

宇宙不會看你所缺乏的,而是看你已經擁有的。藉着承認自己擁有的,可以吸引更多同樣的事物。這就是你們已知的吸引力法則。現在,我們將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會如此。為什麼你必須先接受,才能獲得。理由很簡單,那是因為你的靈魂的緣故。或許你以為向宇宙發出要求的是你,事實上,那個真正在要求的並不是你,而是你的靈魂。是你的靈魂在發出要求,宇宙所回應的也是你的靈魂,而不是你。這裡指的是二元心智的你。靈魂的想法往往和你(心智)的想法並不一致。有時你最不想要的東西,正是靈魂所渴求的事物。有時你想要的東西,卻是靈魂認為沒有必要的東西。

2013年1月14日

看懂了這篇文章-相信你的人生會發生重大改變。


轉載自

一、感恩穿越時空改變你的過去
過去形成了你潛意識的記憶,決定著你外顯的自我。
過去決定現在,現在創造未來,所以人很難直接改變現在,很多人很困惑,為什麼我很努力的學了很多成功學的知識,讀了很多好書,為什麼我的現在沒有明顯的改變?

因為過去決定了你的現在,所以如果不能去改變過去,那麼現在就無法改變,你現在所學的所做的,當成為過去時,也只是溶入于過去中成為過去的一個小分子,對於未來的影響力並不大,所以未來還是沒有迅速朝你想要的方向發展。

要想開創你想要的未來,並且讓你的現狀迅速得到改變,最好的方法我相信你也想到了——那就是改變你的過去,過去一旦改變,你的現在馬上就不一樣!

但是,你馬上會想到過去已經過去了,是既定的事實,又怎麼可能去改變呢?

那麼,我們就要來分析過去就個既定的事實真相是什麼?這裡,我們將要為你揭開事物的真相,這個是重點,請務必靜下心來理解!

生存在這世上,我們其實都有極相近的過去,比如親兄弟親姐妹在同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同樣的父母教育,上同一所學校,但是當你讓他們講述過去時,你會發現他們之間居然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也就是他們的過去是不一樣的?是什麼造成不一樣呢?

2013年1月11日

全然的生活


一個很全然地生活的人會變得沒有野心,因為他現在就已經非常快樂,他無法想像會有更快樂的可能。一般人頭腦的瘋狂和那種想要慾求更多更多的瘋狂,是因為沒有全然地生活。總是會有一個空隙,某種東西缺失了。你知道事情很可能可以更好。一切野心的產生都是由於這種只是部份的生活,然後整個社會的遊戲就繼續下去:人們想要致富,想要變得很有名,想要變成政客,想要變成總統或首相。

  直到目前為止,人類都依靠不讓人們全然地生活,他們創造出各種障礙,因為全然生活的人會在世界上破壞很多既得利益。全然的人對既得利益者來講是最危險的。你無法奴役一個能夠全然享受生活的人,你無法強迫他加入軍隊去殺人或被殺,你們的整個社會結構將會崩潰。

  當全然的人出現,整個社會的結構將會變得不同,那些人將會是沒有野心的,但是非常喜悅,不會有什麼偉大的人。或許你從來沒有想過,偉大的人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無數的人都不偉大,否則誰會去記住佛陀?如果像佛陀、馬哈維亞和耶穌這樣的人一大堆,誰會去管這些人?這些少數的人變得很偉大,因為有無數的人都不被允許全然地去生活。如果人們沒有活得很痛苦,誰會去上教堂,或是到寺廟去?誰會去那裏?誰會去管神,或天堂和地獄?一個接一個片刻都很強烈地生活,以致於生命本身已經變成了一個樂園、已經變得很神聖,這樣的人不需要去崇拜死的雕像、死的經典、陳腐的意識形態或愚蠢的迷信。

  全然的人對世界上既存的機構是最大的危險。



2013年1月10日

抑鬱


當一個人到達了他所珍視的目標,他會開始覺知到有很多事圍繞在那些目標的周圍。比方說,你一生都想要去賺錢,你認為有一天,當你有很多錢的時候,你就能夠過著一種放鬆的生活,但是你的一生都很緊張,緊張已經變成了你的規範,在生命的終點,當你擁有了你所想要的金錢,你已經變得無法放鬆。你一生都處於緊張、痛苦和焦慮的規範之下,你已經不習慣於放鬆。所以你不是一個勝利者,你是一個失敗者。你喪失了你的胃口,你摧毀了你的健康,你摧毀了你的感覺能力和你的敏感度。你摧毀了你的美感,因為你沒有時間去理會這些不賺錢的事情。

  你一直在追逐金錢,誰有時間去看玫瑰花,誰有時間去看小鳥飛翔,誰有時間去欣賞人們的美?你一直都在延緩這些事情,你想要等到有一天,當你什麼都有了,你才要放鬆和享受,但是等到你什麼都有了,你已經變成了具有某種規範的人——你已經無視於玫瑰花的美,你已經變得無法享受音樂,你已經變得無法瞭解舞蹈,無法瞭解詩歌,你已經變得只能夠瞭解金錢,但是那些錢並不能給予滿足。

  這就是抑鬱的原因。那就是為什麼只有在發達的國家,而且只有在發達國家中較富有的階級!在發達國家裏也有窮人,但是他們不會遭受抑鬱之苦——現在你已經沒有辦法再給這樣一個人任何希望來解除他的抑鬱,因為他已經擁有一切,比你所能夠承諾的來得更多。他的情況真的很可憐,他從來沒有去考慮隱含的情況,他從來沒有去考慮副產品,他從來沒有去考慮說賺很多錢之後會失去什麼。他從來沒有去考慮說,就因為他一直將所有那些東西推到一旁,所以他會失去一切能夠使他快樂的東西。他沒有時間,而由於競爭很激烈,所以他必須很硬。到了最後,他會發覺他的心是死的,他的生命是沒有意義的,他看不到未來有任何可能性可以有任何改變,因為「還有什麼更多的呢?」

2013年1月9日

天堂來信#4421 刻薄從何而來

天父說:

到底是為什麼,我有些孩子看起來很不友善,或者確實不友善?誰能理解,為什麼他們要那麼做呢?個人來講,你是無法理解的。個人來講,你的試圖去理解往往只是掾木求魚。即使你能理解別人的不安全感和不滿足感,但你找不到粗魯和惡行的籍口。

如果有人故意要侮辱你,可能他覺得自己有侮辱你的因由。或許他誤解了你的意思,或許他把你的意思等同了過去經歷中的某人某事,他把你當作了別的人,他把怨氣發在你身上,並且他還覺得自己很有理你無需證明無需辯解什麼,也無需為別人的錯誤非得追尋個理由出來。

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他為什麼要故意冒犯?”你要問自己的問題是:“為什麼我要讓這傢伙影響我的喜怒哀樂?”

當有人粗魯地侮辱你責罵你,那是他被自己的小我控制了。如果你想報復,那麼就是你被自己的小我控制了。也許你可以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允許自己從這個粗魯無禮的行為中走開。你不是這個問題的因,有許多別的因素在起作用。

你不需要為改變別人的心靈負責;你不需要為改變別人的行為負責。不是每個人都會聽你的,如果他們願意聽,他們就不會如此刻薄。另一方面來講,你應該對每個人每件事負責,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把別人肩上的重擔扛過來,你來這裡不是為了挑重擔的。有時,你真的需要把過份的關心放下。

你很可能嘗試過修好與改變,如果這人能聽從你,情況就不會越來越糟,是吧?

那麼,你該怎樣來承擔責任,且又心安釋懷?問題不是“怎樣”而是“為什麼”。你應該了解。你當然知道,忍受他人的粗魯並非是服務他們。你不需要感覺被侮辱。把他人對你的侮辱看作是他鼻子上的一顆丘疹。它確實在那兒,但與你無關,把你的視線移開。有時你做不到移開視線,那麼就離開房間。

如果被侮辱,你不需要記住它,要善於把侮辱的印記從你心上刪除:不放在心上,把它拋在身後。你需要處理的的是你自己的感覺和情緒。快速地調整你的情緒。如果感覺良好,那麼保持它;如果感覺不好,那麼刪除它。如果你不能刪除,那就麼放手。在你的心中,不要保留任何負面的想法。不要在內疚中牽扯著那些本該放手的人事物。非屬你心的所有,你都要放手。

把侮辱看作是你剛咬了一口爛蘋果,你會怎麼做?當然是吐出來。你不會一直思籌著要怎樣做才是最好。把它吐出來,一吐解困。

放棄是一種睿智,放手是一種能力,是偉大的禮物。知此則無擾。

你,現在就放手。

原文:http://www.heavenletters.org/where-does-unkindness-come-from.html發佈於201311
中譯:隨意兒




2013年1月8日

功夫智慧雙成就


一念行者 

問:幾句話就被別人激怒,觀、覺都成了空談,怎辦啊?

若是這樣,只說明平時功夫不夠,或根本未曾做功夫,日常修行,只作道理去了。于禪修行,說覺說觀,都只是路徑,由此路徑入無我實相;然後坐無我法中,修觀修覺,功夫嫺熟,方有效力。若根本都未入人無我實相,觀覺無力,生死煩惱來了,不能了斷,都用不上。

所以,在徹悟人無我之前,行覺行觀只為這服務。徹悟之後,再覺再觀,便生力氣。到那時覺不是覺,觀不是觀,但煩惱不能礙我何事。煩惱升起,沒有煩惱的人,於是煩惱不滅而滅。在此之前,煩惱也實,人也實,所以一旦業障現前,抵它不住。

修行人在穿越生死煩惱山前,須先仔細研究地圖。首先對地圖了如知掌,然後再行再走,則不生歧路,不浪費力氣,直行直達,穿越生死煩惱黑山。學人修行,不管是覺是觀,第一步去覺悟人無我,第二步去覺悟法無我,第三於二法空中見緣起法,然後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不管行者做何種修行事,於此路線要十分清楚。

凡人過生死山,煩惱澤,須假二輪方能過得。一曰功夫,二曰智慧。沒有智慧,車則不知何去何從;沒有功夫,翻不過大山過不了泥澤。所以修行人,兩件事不能騙人,一是能止真功夫,二是正觀真智慧。此二事亦是驗證修行人的金標準。修行人清晰了何行,明白了所做,於此正途,猛下功夫,前程無憂!



2013年1月7日

緊張和放鬆


所有緊張的源頭就是「想要變成什麼」。一個人總是試圖要成為什麼,沒有人很放鬆地接受他現在的樣子。一個人的本性沒有被接受,一個人的本性被拒絕了,其它的東西被當成一個理想,使你想要去變成那個理想。所以,基本的緊張一直都是介於「你現在的樣子」和「那個你想要變成的樣子」之間。

  你欲求要變成什麼。緊張意味著你對你現在的樣子不滿意,你渴望變成那個你不是的。緊張就在這兩者之間被創造出來,至於你欲求要變成什麼,那是無關的。如果你想要變成富有的、有名的、權力的,或者即使你想要變成自由的、解放的、神聖的、不朽的或者你渴望救贖和莫克夏(超脫),那麼緊張也會存在。

  不論你欲求什麼東西,只要你所欲求的那個東西是在未來要被滿足的,它跟你的現狀不一樣,那麼它就會造成緊張。那個理想越不可能達成,那個緊張就越多。所以一般而言,一個物質主義者並不會像一個宗教人士那麼緊張,因為宗教人士是在渴求那個不可能的,渴求那個離得很遠的。由於那個距離是那麼地大,所以只有很大的緊張能夠填補那個空隙。

  緊張意味著介於「你現在的樣子」和「你想要成為的樣子」之間的一個空隙。如果那個空隙很大,緊張就會很大,如果那個空隙很小,緊張就很小,如果根本就沒有空隙,那意味著你滿足於你的現狀。換句話說,你並不渴望成為任何你現在所不是的,那麼你的頭腦就存在於當下這個片刻,沒有什麼好緊張的,你很放鬆地跟你自己在一起。對我而言,如果沒有空隙,你就是具有宗教性的。



2013年1月3日

Datre對話-124-你只創造畫面,不是創造一切


(2012-12-28)

(QingQing: 有人問:"2012以後,人類意識是否將逐漸改變?覺知是否將擴大?" - 回答:我不知道,我只知改變早已發生.今天這篇傳導,推薦給需要的人~)

問題: 我曾與Cynthia討論-被我的老師稱之的 - 覺知"週期"(人類在某個時期內集體覺醒/轉變意識)......

DATRE: 等等等等...先停下來." 覺知週期"暗示了什麼呢?它是一種"結構","結構"則是你要嘗試避免的問題.如果你在"個人進化",從一個"結構"進入另一個結構中,這與你從紐約去波士頓有什麼區別?對我 們來講,我們無法看出任何區別.覺知是個體化的,與群體無關.那兒沒有覺知的"週期",沒有覺知的"群體" - 這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因為覺知是個體化的!

在人群中,你可以盡力覺知自己,但卻無法知道另一個人的覺知有多少? 你說:",那個人是老靈魂"這能說明什麼?;你說:",我能閱讀到他們的氣場"?這能說明什麼? "好吧,他的氣場是藍色的,就表明了什麼什麼..." 好吧,然後你們所有人都同意了.但是,你們的個體化在那兒? 它們迷失在了群體中.

這就是Datre試著想做的:讓你成為一個屬於自己的人 - 成為一個個體 - 成為一個大師,而大師不是一個"成群聚集"的個體.

OSHO奧修論身體


世界上需要一種全新的教育,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必須被培養出一顆寧靜的心,換句話說,都必須被教以靜心。每一個人都必須對他自己的身體慈悲,因為除非你對你自己的身體慈悲,否則你無法對別人的身體慈悲。它是一個活的有機體,它並沒有傷害你。打從你被受孕的時候開始,直到你死,它一直都繼續在服務你,它會去做你想做的每一件事,甚至連那個不可能的事它也會去做,它不會不服從你。

  能夠創造出這麼服從,而且又這麼聰明的運作機構真的是不可思議。如果你知道了你身體所有的功能,你將會感到很驚訝。你從來沒有去想過你的身體一直在做什麼,它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奧秘,但是你從來沒有深入去看它,你從來不費心去熟悉你自己的身體,然而你卻假裝去愛別人。你無法愛別人,因為那些別人在你看起來也是身體。

  身體是整個存在裏面最大的奧秘,這個奧秘需要被愛,你必須很貼心地去探究它的奧秘和它的運作。

  很不幸地,各種宗教一直都非常反對身體,因為如果一個人知道了身體的智慧和身體的奧秘,他將永遠不會去管教士或神。他已經找到了在他裏面最神秘的東西,而你意識的神殿就在身體的奧秘裏。

  一旦你覺知到你的意識和你的本性,就沒有所謂的神在你之上。只有這樣的人能夠對別人抱以尊敬、對其它的生物抱以尊敬,因為他們也都跟他自己一樣是一個奧秘……他們是同一個奧秘不同的呈現,多樣化使生命變得更豐富。一旦一個人在他自己裏面找到了意識,他就找到了到達「那最終的」的鑰匙。任何不教你愛你的身體,不教你對你的身體慈悲,不教你如何進入它的奧秘的教育都將無法教你如何進入你自己的意識。

  身體是門,身體是墊腳石。任何沒有談及身體和意識的教育不僅是非常不完整的,同時也是非常有害的,因為它將會具有破壞性。唯有在你裏面的意識開花,你才能夠避開破壞,它同時會使你產生出一個很大的慾望想要去創造——在世界上創造出更多的美和更多的舒適……

  人需要一個更好的身體、更健康的身體。人需要一個更有意識、更警覺的內在。人需要存在所給予的各種舒適和奢華。存在在此時此刻就準備要給你天堂,但是你卻繼續在延緩它,你一直把天堂延緩到死後。



2013年1月2日

永愛你的耶輸陀羅


一念行者 

擇偶時都想天地長久,
相處時用不了多久就欲分手;
每一對分手的人最初都很相愛,
有幾對相愛的人能夠堅持到最後?

是什麼導致我們
不能把最初的誓言牢牢守候?
是什麼讓最初相愛的人兒
分離、分居,乃至最後分手?

是因為你所持有的觀念,
是因為你所相信的念頭。
你所持有的信念是你的內在世界,
所直接引起你痛苦的是你的念頭。

不知何時何地,你從外面接受來的觀念,
是你對某人某事,有某反應的最初的因。
因對自己內在的信念不瞭解,因無法掌控自己的念頭,
就那樣遇事你不得不那樣反應,不得不承受那樣的苦。

親愛的,外面不真的存在他人,
他人反映的都是你,你的觀念。
親愛的,外面真的不存在純客觀事件,
客觀事件都是心事件,心世界。

你想過上清淨愉悅的感情生活嗎?
從外界,返過來,調查你的內心世界。
你想擁有穩定溫暖的婚姻生活嗎?
從他人抽身回來,對自己的內心下功。

如果你求的是解脫,
你的生活中就會有佛陀;
如果你求的欲界的快樂,
你的生活中就會有魔羅。

請對自己的生命自由負責,
在正確的地方用功,
在關鍵處把愛的問題解決,
你是你的佛陀,永愛你的耶陀輸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