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生命教育,自我覺醒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什麼是生命?生命教育又是什麼呢?生命包括一切生物麼?生命教育就是生老病死教育嗎?


人們常說生命是珍貴的,真的嗎?當你認為生命是珍貴的時,你感覺如何?是否暗暗對未來有所擔心?是否隱隱感到某種壓力?是否隱藏某種對生的貪、對死的厭?當認為生命是珍貴的,你過得如何,檢視這個概念對你內心造成的細微影響。

又說,生命是寶貴的,真的嗎?當你認為生命是寶貴的時,你如何看待石頭、樹木、山河大地等無情之物?你是否對它們視若罔聞?或在內心裏對它們充滿輕賤或不屑?你是否因之在心中豢養著某種優越或傲慢?是否於心中因貴我賤它而承受那不平衡所帶來的後果?

叫你說,生命就只是一種現象,它和世上所存在的任何一種現象平等。說生命是珍貴的,那要看對誰。如果你內心嗔恨某人,恨不得要殺了他或她時,那時你認為他或她的生命是珍貴的嗎?當相遇你的敵人,你是否還認為他們的生命是珍貴的?

叫你說,生命就只是一種存在,它和世上任何一種存在一樣。說生命是寶貴的,那要看從誰的視角。人類以為萬種生命是寶貴的,天地卻將之視為草履;人類以為自身或同類的生命是珍貴的,聖人卻將之等同豬狗。

與其說生命是寶貴的,不如說生命是平常的,因為它的確平常。當你認為生命是平常的,當自己或自己的親人要離世時,你不會覺得那有什麼不得了而錯失內心的安詳平靜;當認為生命是平常的,置身於萬物之中,你不會因那分別意識而遭受由此帶來的苦惱,你會恒恒時時的快樂。

與其說生命是珍貴的,不如說生命是無常的,因為它的確無常。當接受生命的無常,活著時你感覺如何?你會因之而坦然面對生命,你會因坦然而處處表現得淡然。認為生命是珍貴的,你活得小心翼翼;接受生命是平常、無常的,你在享受它的同時沒有任何恐懼。


所謂生命教育,就是引導一個人回到對生命客觀正確的認知上來。我們既不寶貴生命,也不輕賤生命,只是十分客觀的看待生命。生命來了便來了,去了便去了,來去像花開花落一樣自然,於其中間沒有任何一絲執著,我們是這樣看待生命好呢?還是十分珍惜它珍貴它,在活著時小心翼翼,唯恐弄傷了它弄損它,死時卻又萬分不忍不舍而感到非常悲痛,哪種情況好呢?

生命只是一種現象,一種存在,它與世上萬物一樣,具有相同的法性——無常、無我、空;它和萬有一樣,普通、平常、平等。認為生命是寶貴的珍貴的,是人的一己認為,並且我們由此承受這種認為所帶來的苦。

即使人們寶貴或珍貴自己的生命,該發生的還是照樣會發生。生命沒有自性,生命沒有主宰,它完全無我,不是它活,它只是被活。生命是無我的,你必須親自認識到;生命是無常的,你必須時刻目睹到;生命是空性的,你必須處處感覺到。


將存在分為生命和非生命,是人們的第一個有為妄想。那是它第一次在平等的萬物中製造不平等。煩惱及恐懼的種子由此開始種下。事實上,生命即是非生命,因為生命是由非生命組成的。你怎能可能將生命和非生命截然分開?離開非生命,毫無生命可言。

當我們看事物的時,我們覺知萬物有生命和非生命的分別;當我們看事物的時,何處有生命和非生命的不同?生命即非生命,全體是非生命;就萬物的來說,它們是不同的用,然而它們是平等的用。這樣的用,那樣的用,生命的用,非生命的用,就只是這樣。

智者的世界不創造和堅持生命非生命的差別存在,他彌合它們之間的溝。因為十分明顯的看到生命即是非生命,因為十分確切的看到生命和非生命的平等性,所以智者活在人與非人、物與非物的無差別中。當他死時,他不擔心;當他活時,他不自以為喜。諸法全體是非生命,生命只是個虛妄的故事。

因為認識到,生命即非生命,全體一切即法,全體法本無性體差別,所以智者活在無來無去,非自非他,不生不滅的無量世界中。他是自在的,他的自在建立在他對實相的認識上;他是快樂的,他的快樂建立在沒有什麼可失去的、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拿掉生命意識這種概念,人就只是一種法。你看我或我看世界,就只是法看法,其中沒有任何虛妄雜染,即使有——那是另外的法,純粹的,不染的,清淨的。生命是一種法,但法卻沒有生命的概念。當我們過濾掉心識所有的概念,生命與萬物只是以法對法。


事實上,生命只是一種概念。人們的生命意識,因為概念而存在;人們的概念意識,因為定義而存在;而人們的定義,只是心智的一種遊戲化活動。說什麼是生命、什麼不是,是人的一種分別。例如,與植物相比,我們將含識的物種存在稱為有生命;與礦物比起來,我們將植物稱為有生命。而全體一切的生命,其本體無不是非生命。

生命和非生命是一種虛妄分別,但那分別因迷進虛妄太過久遠而變得十分真實。像你越墜入更深的夢裏,越覺得一切十分真實一樣。認識到一切事物是平等的,認識到一切事物並非一切事物,是我們回到實相世界的開始。而活在實相世界,我們才能真正活得如法、快樂。

抽掉時間的幻象看生命,生命就只是一種存在;加入時間的幻象看生命,生命就只是一種現象。不管有沒有時間,生命是虛幻的。意識、時間和物質的和合,構成生命這種現象或存在。當我們看到生命只是一種幻法,只是一個一合相時,我們從生命的虛妄相中走出來。

不活在生命和非生命的二元中,我們將獲得多大的解放!不活在有情和無情的分別中,我們將活得多麼安心和平實!不活在寶貴、非寶貴中,我們淡然幾許?不活在珍貴、非珍貴中,我們坦然幾分?走出意識的虛妄分別,我們活在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相中,活在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中,活在諸法空相的認知中!


在我來看,出世的生命教育不關老、病、死的教導。它恰是引導你出離到老、病、死的故事。引導你出離生命,出離生老病死悲憂苦的現象,是佛陀的生命教育觀。生命及其之中的世界,是一堆故事集團,智者的任務是引導你認出那故事,從中解脫於那故事製造的困境。

解剖生命的存在,解構生命的意義,解決生命的困惑,是生命教育的內容。還原認生命的實相,還回我們虛構的故事,還掉我們關於生命的一切錯覺,是生命教育的任務。有關生命的認知,出世間的佛和世間的學問家是不同的,但他們都是治生命這種疾病的醫家,只是一個是徹底的,一個不盡徹底。

說到生命教育,並非教育,乃是一種自你覺悟。當生命認識到它的虛妄性,這是它的自我覺悟。關於生命,套用金剛經的句式說是:生命即非生命,是名生命。諸修行者,覺悟於生命,出離它所有、所有的故事,包括它自身。




2014年8月27日

請在菩提樹下悟道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據說釋迦牟尼佛是在菩提樹下悟道的,這是準確的。菩提樹代表身心,在菩提樹下悟道意味著,諸佛首先以自己的身心為所依、為觀察物件,由經對自己身心的如實觀察,而體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從而得到完全的解脫。

由經對自己身心如實、長久的觀察,佛陀完成了三件事:一、止息了自己無始以來如麻、如栗、如風的妄想;二、切斷了自身若大若小、若粗若細、若深若淺的執著;三、發現或證知了自身的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一個人要想完全悟道,實現解脫,也應在菩提樹——以自己的身心為所依、為觀察物件,完成這三件事。

一個人如果不由經對自我身心作如實的觀察所悟的道,不堅固,不穩定,沒力氣,遇事沒有抵抗力。一個人如果不止息自身無始以來的妄想,不切斷那些深淺粗細大小的執著,品嘗不到修道的甜頭。一個人如果發現不了自身的清淨智、自然智、無師智,他仍會疑惑不斷,沒有參照點出離幻象淤泥,沒有道場安立身家性命。

所以,止息自身的妄想,斷除自身的執著,證知自身的清淨本智,是一個人明心見性、解脫自在的三個必要條件。否則,算不上明心,談不上見性,更無法解脫自在。一人怎樣才能達成明心見性或解脫自在的目標呢?一、在菩提樹下”——以自己的身心為所依、所觀察物件;二、達到或完成上述三項任務。

如何才算悟道,有幾個指標——換一種說法是:一、對人生、自我等沒有任何疑問,也不會被任何問題所攪動;二、確知自己如何修行,對此毫無疑問;三、安靜如法地實修,猶如他是世上最寧靜恬然的清潔工。被疑問攪動,說明你還沒有看到思維的邊界,沒有看到思想的虛妄性;不確知如何修行,說明你還沒看到彼岸,沒看到自身的清淨心性;不能一如既往的如法修行,說明你妄念習氣還很多,你所透過看世界的玻璃——還是毛玻璃,不是清晰的玻璃,你的修行根本還沒入正修行。


在修行的道路上,一個人不管曾經有過何種體驗或認為領悟到什麼,假如你還疑惑不斷,並被它們所打擾,假如你還不十分明確自己的修行道路,假如你沒有、沒在安寧如法地修行,基本上可以說你還沒有悟道。怎樣才能達成這悟道?以自己的身心為道場,向自內觀,深行內觀——在菩提樹下悟道。每一修行者,請在菩提樹下悟道。



2014年8月22日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真正生活在我不知道的世界;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知道他正生活在我知道的夢裏。

他是寂靜的,
像熄滅了火焰的火把;
雖熄滅了火焰,
但他是發光的。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徹底生活在老天的世界;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盡睹上天之心,知盡天意。

站在一個人面前,
他體會到,像一棵樹站在另一棵樹面前;
站在一群人面前,
他體會到,像一棵樹站在一片森林面前。

像一座山看另一座山,
他如此看待世間及其中的一切;
像一塊鵝卵石在一片鵝卵石中,
他如此看待自身與萬物。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目睹著這無名無相的一切,
親昵喜愛之感油然而生,
新奇喜樂之情絡繹不絕。

洗盡所有故事人的心,
像在一片乾淨透明的水裏游泳的魚;
它呼吸著沒有一絲污染的水,
暢遊在那裏,沒遇到一根纏身的水草。

清洗你心的故事,
做位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洗盡你所有的故事,
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就在眼前。

沒有故事的活著,
那是最極樂的活著;
沒有故事的看世界,
那是最美的看世界。

洗盡所有的故事,
你在諸佛所在的地方;
洗盡所有的故事,
你具備一雙佛眼之眼。

到哪里尋找西方淨土?
到何處尋覓極樂世界?
洗盡心中有所的故事,
一切到來,不求自現。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此時你正生活在極樂世界;
洗盡所有故事的人,

此地就是西方淨土。



2014年8月21日

關於“無常”幾句話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1

時時和無常的觀念在一起,人生遇到什麼都不會驚訝。

2

時時徹知無常,遇到人生老、病、死的變化,你會認為,那才是正常的。

3

假如你能看見無常,則會覺得一切正常。

4

深深的認同無常,能消除你悲傷、恐懼的情緒,而不是製造或增加。

5

時時觀察無常,讓你處變不驚。

6

接受無常,給你的人生帶來莫大的安全感。

7

和無常融為一體,讓你對事物有某種預見能力。

8

看見無常的人,是佛。

9

無常是解人種種繩索的聖手,救人于牢獄的菩薩。

10

無知于無常的人受苦連連,覺知于無常的人解脫自在。

11

僅僅觀無常就能徹底解脫,這不是一句假話。

12

無常是解脫之鑰,無常是佛國之門。

13

無常具有巨大的價值,只有智者才知道利用。

14

始終站在無常上看問題。

15

沒有無常沖不破的樊籠,沒有無常壞不掉的金剛。

16


行者先修無常觀,合于諸佛第一教導。



2014年8月18日

看看你的頭腦



在東方的古老寓言說一隻母獅子從一個小山丘跳到另一個小山丘而剛好在中間牠生了一隻小獅子。這隻小獅子掉到路上而剛好在那裡有一群羊正在經過。很自然地牠與羊群混合,和羊群一起生活,行為舉止都像羊一樣。他沒有想到,甚至在牠的夢裡也沒有想到牠是一隻獅子。牠怎麼可能有這種想法?在牠身邊的全都是羊群。牠從來沒有像隻獅子一樣地吼;一隻羊不會吼。他從來沒有像一隻獅子一樣單獨;一隻羊是從來不會單獨的。 

      羊總是在群眾之中;群眾是舒適的、安穩的、安全的。如果你看到羊群在走路,牠們會走得如此靠在一起以致於牠們幾乎互相踩來踩去。牠們是如此的害怕單獨。 

      但是這隻獅子開始長大。那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牠在心理上認同牠是一隻羊,但是在生物上你無法依據你的認同;自然不會跟隨你。牠變成一隻美麗的年輕獅子,但是因為事情發生得如此緩慢以致於羊群也變得習慣於這隻獅子,而這隻獅子也變得習慣於羊群。羊群自然地認為牠有一點瘋狂。牠沒做什麼──時光飛逝──而牠繼續長大。那不應該如此。而要假裝是一隻獅子但是牠不是獅子。牠們從牠出生就看牠長大,牠們把牠養大,牠們餵牠奶。而牠天生是非素食的。沒有一隻獅子是吃素的,但是這隻獅子是吃素的因為羊群是吃素的。他一直很快樂地吃草。 

      牠們接受了這個小差別,牠有一點大而且像獅子。一隻非常聰明的羊說:「那只是自然的突變。那偶爾會發生。」而牠自己也接受那一點是真的。牠的顏色是不同的,牠的身體是不同的;牠一定是一個怪物、是不正常的。但是牠是一隻獅子的想法是不可能的!牠被這些羊群所圍繞,而羊的心理分析師給了牠解釋:「你只是一個自然的突變。別擔心。我們會照顧你。」 

      但是有一天一隻老獅子經過而看到了這隻年輕獅子置身於羊群之中。牠無法相信牠的眼睛!他在過去從來沒有看過也沒有聽過一隻獅子處於羊群中而沒有一隻羊會害怕的事情。而這隻獅子走路完全像隻羊,正在吃著草。 

     這隻老獅子無法相信牠的眼睛。牠忘記要捉一隻羊來當牠的早餐。牠完全地忘了牠的早餐。那是某種非常奇怪的事情,使得牠想要捉住那隻年輕的獅子。但是牠是老的,而那隻獅子是年輕的──牠跑掉了。雖然牠相信牠是一隻羊,但是當有危險時他的認同就被忘掉了。牠像隻獅子一樣地跑,而老獅子很難捉到牠。但是終於這隻老獅子捉住牠而牠開始哭泣並說:「原諒我,我是隻可憐的羊。」老獅子說:「你這白癡!你只要停止哭泣然後跟我到池塘去。」 

      就在附近有一個池塘。牠帶這隻年輕獅子過去。年輕獅子不是很願意去。牠走得不干願,但是如果你只是隻羊你怎麼能反抗獅子呢?如果你不聽牠的也許牠會殺了你,所以牠去了。這個地塘非常安靜,沒有波紋,幾乎像一面鏡子。老獅子向年輕獅子說:「只要看。看著我的臉然後再看你的臉。看著我的身體然後再看你在水中的倒影。」 

      在一秒鐘之間發生了很大的吼聲!所有的山丘都產生了回音。那隻羊已經消失了;牠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存在──牠認識了自己。這個和羊群的認同不是真的,那只是一個心理的觀念。現在牠已經看到了真實。老獅子說:「現在我什麼都不必說。你已經了解了。」

      這隻年輕的獅子可以感覺到牠從未感受到的奇妙能量……好像它一直蟄伏著。牠可以感覺到很大的力量,而牠一直以來都是一隻弱小的、謙卑的羊。所有的謙卑、所有的弱小,都只是蒸發了。 

      這是一則關於師父和徒弟的古老寓言。師父的作用只是帶領徒弟去看到他是誰以及他一直在相信的都不是真的。 

      你的頭腦不是自然創造出來的。要常常試著做出區分:你的大腦是自然創造的。你的大腦是屬於身體的機械裝置,但是你的頭腦是由你生活的社會創造出來的──由你的父母信仰的宗教、教會、主義,由你被教導的教育系統,由各種的東西創造出來的。那就是為什麼會有基督教徒的頭腦和印度教徒的頭腦,回教徒的頭腦和共產主義者的頭腦。大腦是自然的,但是頭腦是一種被創造出來的現象。它依你屬於那一群羊而定。這群羊是基督教的嗎?那麼很自然地你會像個基督教徒一樣地行動。

摘自:The Path of the Mystic




2014年8月15日

「緊張」只是因為你錯誤的生活方式

奧修,請談談緊張和放鬆。當我警覺時,為了維持這醒覺,我有微妙的緊張。而它像彈簧一樣給我上緊發條,而我感到可怕。我怎麼能沒有所有的緊張而保持醒著?怎麼得到安靜,即使很忙?

奧修回答
      我將講一件小軼事。

      有天來自山裏的一個小村莊的人看見一個旅人在向山頂的一條狹窄的道路上後退著駕駛他的汽車。那人阻止他說:「你為什麼向後開車?」旅人答復:「他們告訴我在山上沒有空間轉頭。」這個人說:「我一輩子住在這裏。我知道有足夠的空間迴轉。」半小時以後,他看見旅人開車下來,還是倒退著。他擋住汽車說:「你現在正在做什麼?」旅人答復:「你是正確的。有足夠的空間轉頭。」

      我說的一切都很簡單:開始變得覺知日常的行動,當你正在做日常的事情時,保持放鬆。沒有緊張的需要。當你正在洗地板時,需要緊張嗎?或當你正在烹煮食物時,需要緊張嗎?

      生命中沒有一件事情要求你要緊張。那只是你的不覺知和你的不耐煩。

      我沒發現任何東西——而我嘗試各種方式,與各種人一起。而我總是困惑:為什麼他們要如此緊張?

      似乎緊張與你外面的任何東西沒關係,它與你內在的一些東西有關。因為沒有任何原因緊張,看起來很白癡。所以在外面你總是發現一個藉口。只是為了掩飾,你在自己外面發現一些原因來解釋你為什麼是緊張的。

      但是緊張不在你外面,它只是你的錯誤的生活方式。你正在生活在競爭中——那將創造緊張。你正生活在不斷的比較中——那將創造緊張。你總是正在想過去或未來,而錯過唯一的 真實的現在——那將創造緊張。

      它只是一個理解的問題;沒有與任何人的進行任何比賽的需要。你是你自己,而就你而言,你是如此完美地好。

      接受你自己。

      這是存在想要你是的方式。一些樹是高的;一些樹是小的。但是小的樹不是緊張的——更高的樹也不是充滿自我的。存在需要變化。某人比你強壯;某人比你更聰明——但是某些方面,你一定也比另外的任何人更有才華。

      只要發現你自己的才能。存在從來不會沒有一些禮品送給任何個人。只是需要探索……與國家的總統對比,也許你笛子吹得更好——與他是一位總統對比,你是一個更好的長笛演奏家。

      沒有任何比較的問題。比較總讓人迷失。競爭使他們不斷地緊張,而因為他們的生活是空的,他們從來不生活在此時此刻。他們做的所有是想到過去,但它不再是;或對未來的投射,但它還不是。

      這整個的事情驅使人幾乎反常——發瘋。否則沒有需要:沒有動物發瘋,沒有樹需要任何精神分析。整個的存在正在生活在經常的慶祝。除了人,冷淡地坐著、緊張、擔心。

      小小的生命,而你每天正在失去它,死亡正將來臨。那創造甚至更多的焦慮——「死亡更近而我甚至沒開始生活。」大多數人當他們死時才認識到他們是活著的——但是那時是太遲了。

      就生活這個片刻。

      而無論你有什麼才能,最強烈地發揮它。

      在印度的神秘家之一,卡比兒,是一個織布工。他有幾千個追隨者而他繼續編織衣服。甚至國王都是他的追隨者。

      瓦拉那西國的國王問他,「師父,它看起來不好,它讓我們感到為難。我們能照顧你。對你而言沒有需要每個星期在市場日編織衣服,走進市場賣你的衣服。請想想我們:人們嘲笑我們。」

      卡比兒說,「我能理解你的問題但是我僅僅只有一個才能就是編織美麗的衣服。如果我停止做它,誰將做它?而上帝以不同的臉來,在不同的身體裏,每個星期在市場購買衣服。」

      他過去常叮囑每個顧客,「很小心愛護布。我一直在編織它,不像任何另外的編織工——在它裏面有我的歌和我的靈魂。我傾注了我的全部。小心,而溫柔地使用它,記住:卡比兒特別為你編織了它。」

      他不是對任何特別的人叮囑一些東西,而是任何顧客!這是他的貢獻。他過去常對他的門徙說:「除此之外我能做什麼?我正在盡最大努力:我能編織,我能唱歌,我能跳舞——而我是極其滿意的。」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如果有滿意和感受到這整個的存在僅僅是虔誠的表明,我們在神聖的地球上正在旅行,那你無論正在遇見誰,你正遇見上帝——沒有另外的方法;僅僅臉是不同的,但是內部的現實是一樣的——所有的你的緊張將消失。而被緊張包含的精力將開始成為你的優雅,你的美麗。

      然後生命將只不僅僅是一平凡、常規、日常的存在,而是一個從搖籃舞到墳墓的舞蹈。

      而存在將因你的優雅而豐富,由你的放鬆,由你的沉默,由你的覺知。

      你將不會沒有貢獻珍貴的一些東西給它就離開世界。但是人們總是看著其他人,其他人正在做的——某人正玩笛子而你不能,立刻就有痛苦;某人正在繪畫而你不能,就有痛苦。

      無論你正在做什麼,以如此的愛,如此的專注去做它,讓世界上最小的事情也成為藝術的。它將帶給你巨大的快樂。而它將創造沒有競爭世界,沒有比較;它將把尊嚴給所有的人;它將恢復他們的驕傲,但宗教破壞了它。

      在我的整個生命中,我從來沒判斷任何人。如果上帝對他是高興的,我為什麼應該擔憂他是否是一個賊或一個殺人犯?也許是存在想要他實現的功能。所有需要的是,他應該盡可能地聚集聰明與巧妙去做它——以他的全然。

      全然地做的任何事情成為你的禱告。

摘自:隱蔽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