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奧修,我覺得生命非常無聊。我該做什麼?

奧修:
       布裏吉莫罕,讓它保持原狀,你已經做得夠多了。你已經讓生命無聊了——那是某種成就!生命是如此的一個狂喜的舞蹈而你將它降為無聊。你已經做到了一個奇跡!你還想要做什麼?你無法做任何比這個更大的事情。生命是無聊的?你一定有一種很大的忽略生命的能力。

       幾天前我告訴你們無知(ignorance)意味著忽略(ignore)的能力。你一定正在忽略鳥兒、樹木、花朵、人們。否則,生命是如此可怕地美麗、如此荒謬的美麗,如果你可以以它原來的樣子來看它你將絕對不會停止歡笑。你會繼續傻笑——至少在內在。

       生命不是無聊的,但是頭腦是無聊的。而我們創造出這樣的一個頭腦、這樣的一個強壯的頭腦,像萬里長城一樣圍繞在我們身邊,它不允許生命進入我們。它把我們與生命切斷。我們變的孤立、封閉、不透氣。因為活在監牢的牆壁後面你不會去看早晨的太陽、你不會去看飛翔的鳥兒、你不會去看充滿星星的夜空。而當然,你開始認為生命是無聊的。你的結論是錯的。你在一個錯誤的空間之中;你正活在一個錯誤的情況之下。

       你一定是一個宗教人士,布裏吉莫罕,因為要讓生命無聊一個人必須是宗教的;一個人必須是非常有學識的。一個人必須知道基督教、印度教、回教。一個人必須從吠壇經和可蘭經和聖經中學習許多東西。你一定非常的見聞廣博。一個太見聞廣博、太有知識的人,會創造出如此厚的文字之牆無用的文字、空洞的文字——圍繞在他自己身邊使他變得無法看見生命。

       知識是生命的一個障礙。

       將你的知識放在一旁!然後用空的眼睛來看而生命是一個持續的驚奇。我不是在談論某種神聖的生命——平凡的生命是如此的不平凡。在小事件當中你會找到神的存在一個小孩在傻笑、一隻狗在叫、一隻孔雀在跳舞。但是你無法看到是否你的眼睛被知識所掩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是活在知識簾幕後面的人。

       最可憐的是那些經由頭腦來活的人。最富有的是那些已經打開「沒有頭腦」的窗戶並且用「沒有頭腦」來接近人生的人。

       布裏吉莫罕,這不只是你的經驗而已;你在其中並不是單獨的。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同意你。他們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驚奇。每一刻生命都會有許多的驚奇因為生命從來不會是相同的;它正在持續地改變,它會轉許多無法預測的彎。你怎麼可能保持不被它的奇跡所影響呢?唯一保持不受影響的方法是附著於你的過去、你的經驗、你的知識、你的記憶、你的頭腦。那麼你就無法看到事情的原貌;你就繼續錯過現在。

       錯過現在然後你就活在無聊之中。處在當下然後你就會很驚訝竟然一點也不會有無聊。要由像個小孩一樣看看四周開始。再當一次小孩!那就是所謂的靜心:再度成為一個小孩——一種重生、再次成為天真的、不知道的。那就是我們前幾天說的。禪師說:「不知道就是最親密的。」

       是的,你一定已經變得與生命非常疏離,因此有無聊。你已經忘記了親密性、立即性。你不再被連結。知識像個牆壁一樣地作用:無知像個橋樑一樣地作用。

       再開始像小孩一樣地看。到海邊去然後再開始收集貝殼。看小孩收集貝殼——好像他已經發現了一座鑽石礦。他多麼的興奮!看一個小孩做沙堡而他是如何的投入、完全地迷失,好像沒有事情比做沙堡更重要一樣。看一個小孩追逐蝴蝶然後再度成為一個小孩。開始再度追逐蝴蝶。做沙堡、收集貝殼。

       不要活得好像你知道一樣。你什麼都不知道!所有你知道的都是關於與關於。當你瞭解某件事的那一刻,無聊就消失了。瞭解是如此的一種冒險以致於無聊無法存在。

       伴隨著知識它當然是可能存在的;伴隨著瞭解它是不可能存在的。讓我提醒你:我不是在談論某種神聖的知識、某種奧秘的知識;我只是在談論這個生命。只要帶著多一點的透徹、多一點的穿透性來看看四周而生命會是歡欣的!

       一間商業區的商店以一塊在窗戶上的板子為號召,上面寫著:「買美國貨。」
       而在它的底部用小字體印的是:「日本製造。」

       只要更小心一點地看著四周。

       一個德國人在蘇俄地區向員警報告他的鸚鵡搞丟了。
       他被問到是否這只鸚鵡會講話。「是的,」他回答:「但是牠表達的任何政治觀點都完全是牠自己的。」

       七十九歲的莫莉向醫生抱怨肚子的膨脹與痛苦。
       他仔細地檢查了她,帶她做了一系列的試驗,然後宣佈結果。「事實是,女士,」檢驗師說:「你已經懷孕了。」
       「那是不可能的!」莫莉說:「為什麼,我七十九歲而我的先生雖然還能做,也八十六歲了!」醫生仍然堅持,所以這個上了年紀的準媽媽拉過他桌上的電話然後打到他丈夫的辦公室。
       當他開始接電話時她開始大吼:「你這老山羊,你讓我懷孕了!」
      「對不起,」老人顫抖地說:「請問你是那一位?」

《阿南朵一日靜心營》





2015年1月27日

只有當你不依賴社會,你才能是一個叛逆者

  我不使用公案的原因是你們不是在僧院裡面。這個方法基本上是僧院修行的方法——從沒人指出這個差別。我的人活在俗世;他們無法一整天全然地靜心。它們只要全然地投入靜心幾分鐘,嚐嚐他們的永恆和不朽,對源頭的一瞥,就足夠了。不用持續地作,只要讓那變成一個圍繞著你的遙遠的回音。一個芬芳——就好像你經過一個花園,即使你沒有觸碰玫瑰,你的衣服仍會帶著玫瑰的芬芳。

       你們活在俗世,我要我的每一個門徒都活在俗世裡。我不要你們活在僧院,因為僧院會佔用你們全部的時間,摧毀你們創造的能力。而且很多時候,人們感覺到很厭倦,以致於他們從一個僧院換到另一個僧院。

       這是一個在日本很常見的現象:對某個僧院感到厭倦的人們會換到另一個僧院。因為他們不用作任何事——僧院會提供食物和衣服,他們唯一的工作是投入到公案上——他們對僧院感到厭煩,以為公案出錯了,因為什麼都沒有發生,已經過去三年了;或者他們會發瘋。他們的急迫性和全然性轉換到一個錯誤的方向,然後發瘋。

      這種情況在禪院常常發生。事實上,每個僧院都有一個提供發瘋的和尚休養的地方。他們讓發瘋的和尚恢復正常的方法很簡單。現代的精神病治療學和心理學應該研究這個方法,因為他們花了十年都做不到的事,在僧院只要三週就做到了。事實上,僧院什麼事都沒有做;在竹林內一個遙遠的地方,隱藏在河岸邊,有一間小屋。發瘋的人被留在那,並且被要求不要對任何人說話。然而除了送食物的人以外,也不會有人經過那。但是他們也不能對那個送食物的人說話;甚至鞠躬或打招呼都不行。

       靜靜的坐在那三個禮拜,沒有人可以說話,沒有事要做……頭腦冷靜了下來。

       心理分析在十五年做不到的,一千年來,禪院已經對數以千計的和尚做過了。

       在那三個禮拜沒人來拜訪;那些人只是被留在那。一開始他會對自己說話;然後漸漸的,那個熱度消失了,他冷靜下來了。一個美麗的景象:花朵、竹林和河流;四周都沒有人。當他冷靜下來,就會被帶回僧院。

       但任何情況下,一個人不該嘗試這些會使人發瘋的方法。透過這些方法而發瘋的人的原因是,他們想要變聰明。他們保留一些能量——在左邊的口袋!——所以他們從不是全然的。除非他們是全然的,否則頭腦無法被放在一旁。所以全然性是公案真正的效果和目的。

       我不使用它,我也不會要任何人用它,除非他是僧院的一份子,沒有世俗的工作要進行,完全的依賴社會。但是當你依賴社會,你就無法是叛逆的。這就是為什麼已經達成佛性的禪宗師父,他們的佛性不是一個叛逆;不是一個革命。

       我要我的佛是叛逆的。但只有當你不依賴社會,你才能是一個叛逆者。如果你能在工作上,收入上,是獨立的,你將能反叛所有的正統。

       非常奸詐的,但也許不是故意的,那些富人、皇帝都會對僧院捐獻。對他們而言這樣很好:累積宗教上的功德,開立一個在天堂的銀行帳戶。另一方面,他們使人們無法是叛逆的。他們完全的使人們變成殘廢的;他們已經忘記如何做任何事。除了坐和在公案上靜心之外,不用作任何事——這是荒謬的。



《阿南朵一日靜心營》http://www.osho.tw/anando001.htm



2015年1月16日

魚菜共生之管理歪論-掐死你的瓶頸

心靈園丁著

痴痴的站在魚菜共生系統的前面發呆,我發現在這系統中,菜圃會淹水,除了進水量過多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出水量過小,所以....(驚訝的張開嘴巴)!怎麼會,想不到在這地方,我又遇見我的管理歪論可以掰的地方了。
就是這個,沒有發現嗎!這就是瓶頸,在公司生產流程中,經常看見的瓶頸觀念,居然也出現在我的魚菜共生系統中,我是否著魔了,天啊!

名詞解釋:
瓶頸:一般用來形容事業發展中遇到的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個階段就像瓶子的頸部一樣是一個關口,再往上便是出口,但是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也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頸處。對於所有渴望發展的人而言,"瓶頸"是一個需要特別重視的時期。


無處不在的瓶頸


你以為這是很專業、很遙遠的理論嗎?不,你幾乎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它的蹤影。經由上面的名詞解釋,你幾乎可以說它是無所不在的。因為資源有限,但人類慾望無窮。

企業都是由人所組成,所以人類身上的習性,也可以在企業中發現。企業想要業績很好,賺很多錢,然後想要成為市佔第一,然後想要維持第一,然後平穩的傳給後代,然後....然後....。無窮盡的慾望,卻遇上有限的資源,於是,貪婪、自私自利、不擇手段的人性被激發出來,企業也沾染這樣的習性。那是因為資源有限,你的願望必須在有限的資源中,獲得一個最佳化的結果。而這個有限的資源便是瓶頸,錢、土地、第一名等等,都是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限制性資源』。

被勒緊的脖子
瓶頸就像一個沙漏,中間的部份窄窄的。不管你有多少沙丟進來,能流下多少沙卻是由這窄窄的地方控制。以我的魚菜共生系統來看,我的馬達縱使可以每分抽100公升的水,但如果我的出水口只有70公升,那麼多出來的30公升除了溢出來,還能去哪裡?

也就是我的馬達抽水量不能毫無限制,它必須依出水量多少來決定抽多少水。『依出水量來決定入水量』,你不能想開多大就開多大。也就是這一個魚菜共生系統,除非是進水量不夠,否則,這一個系統的水流量,是由『出水量』來控制,而不是我。

存錢的瓶頸
如果我上述的推論可以成立,那麼,生活中另一個重要議題-『存錢』,是否也真的存在這種瓶頸的情形呢?

收入是我的進水口,支出是我的出水口,剩下的水就是我的儲蓄。那瓶頸在哪?難道我搞錯了嗎?等等,我的支出中,可以分成必要花費與非必要支出。那麼,控制我可以存多少錢的,依目前來看,好像不是收入,因為收入幾乎很難改變,必要性支出也不能減少,對了,就是『非必要性支出』,它是影響我自己的現金流程中的關鍵性因素,它就是可以存多少錢的『瓶頸』!只要慾望少一點,我就可以增大這個沙漏,存下來的錢就可以變多。

這跟多數月光族將沒錢怪罪於收入低的結論,有很大的不同。這就驗證管理第一個議題:『應該改變那些事情』?如果連真正的問題出在哪都不知道,那麼你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可能會讓你萬劫不復。這麼看來,這個管理歪論好像也沒有這麼歪嘛!

找出瓶頸所在


既然知道非必要性支出是我存錢的瓶頸,那麼,什麼是非必要性支出?什麼又是必要性支出?我認定的必要性支出真的是必要的嗎?有沒有可能是我一廂情願想花錢,所以將它歸類為必要性?這麼看來,要找出問題答案之前,應該要先搞清楚問題本身。這....我突然想起一本書:『QBQ,問題背後的問題』。顯然,老天爺在提醒我,有空要翻翻這本書了。

我想,很多時候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是因為問錯問題,或者對於問題沒有定義清楚。就像公司在做5年財測時,都需要基於『基本假設』來編制,只是,科學家對於『假設』是非常嚴謹的,是需要透過許多科學證明,才能接受『假設』為真。但對於公司所設定的『假設』,很多時候就真的只是『假設』,一個非常籠統、非常一廂情願的『假設』,由這假設衍生而出的五年營運預測,究竟該怎麼看待?公司花很多時間去分析實際與預計的差異,但卻沒有先花時間去分析『預計』的真實性,到底,是預計比較正確、還是實際比較正確?

等等,『實際比較正確』!這是什麼邏輯?實際就已經是實際發生的了,何來正確或錯誤?實際發生的事情,為何要跟『預計』來比較分析?『預計』是一種虛幻的存在,『實際』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發生,為何要拿『實際的發生』去跟『虛幻的存在』去比較?顯然,這邊有很多的迷糊地帶。




2015年1月15日

修行路上的提醒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1

在修行的路途中,
如果你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你所遇到的情況是什麼,
這說明,
你失去了冷靜的觀察,你背覺合塵了。

這時你所要做的,
並不是詢問師父或他人,是怎麼回事或應該怎麼做,
而是應退回冷靜的觀察上,
然後看清是怎麼回事,或路該如何走。

2

修行修行,猶如驅車過山路,
只是個邊修邊行;
不可取捨路途中所遇到的任何一種見解或境界,
若有取捨即是取捨,不是修行。

破除障礙,不停前行,即名修行。
若遇障礙,停將下來,不名修行;
何以故?如果沒有行,則說明你沒有修,
因為你沒有修,所以也談不上行,故說不能稱為修行。

3

你若求我印心,我即不與你印。
何以故?你定沒有自證諸佛心,
因為即求人印心,即是帶著有所得心來的,
而諸佛所證之心,是無所得心。

求人印心者,即未找到那顆心;
找到那顆心者,即不必求人印。
以心印心,即是以無心印于無心,
若有心可印,有可印心,即非佛心。

4

你若求我印有沒有開悟,
我則不與你印,何以故?
若是開悟,則能自知;
不能自知,則未開悟,何用他人印也?

再者,真修行不過問開悟還是不開悟,
開悟了你那樣行,不開悟你還那樣行,
開悟不開悟,你只是那樣行——
心不停留於任何一處,心越過一切,只是照行。

5

大部分修行人都遭遇過假悟道:
即發現了肉身不是我,反認個能思維心為我,
或者,認識到虛妄心非我,另立個真心是我,
舍此取彼,舍假我,取真我,皆是迷惑,

悟道不是找到,找到豈是悟道?
悟道不是發現了什麼寶貝,只是發現了實際情況,
實際情況不是一件寶物,
只是存在的真實狀況。

6

我說修行路上有兩樣重要的法寶:
一是平等心,一是覺知心。
所謂平等心者,即真心和妄心平等,開悟和不開悟平等,
一切所知、我見、所聞、所覺,悉皆平等。

所謂覺知心,永遠立在上,
不涉入知的內容,不認同知的內容,更不粘著其上。
真覺知者,無疑,無問,只是對一切疑和問保持覺知。
若能如此,是真覺知者。

7

覺知和平等的關係是:
真覺知者,真平等;真平等者,真覺知。
覺知是平等的因,平等是覺知的果。
覺知是心的妙體,平等是心的大用。

檢查你的修行,
幾時刻偏離了這個覺知或平等?
若偏離了,回來,
在覺知上行平等,在平等上行覺知。

8

在修行的路途中,
如果你的心疑惑這疑惑那,思想這思想那,忙個不停,
這說明,
你早已離開了平等心,你隨塵所轉了。

這時你所要做的,
並不是弄清這個那個,這個是什麼,那個怎麼回事,
而是應退回到平等心上,

冷靜的觀察諸法,觀察心行,而後速歸正定。



2015年1月5日

你被真相迷住了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有人說,看我的文字好幾年了,
每天必看,像早餐或晚餐一樣,
他問,是不是被我迷住了?
——哦不,你不是被迷住了,
你是被真相迷住了……

真相就像失落在草叢中的一尊佛像,
它上面沾滿了雜草和污泥,當那被清除了後,
它露出了寧靜、安詳、優美的臉,
你被那張美麗的、能給人安寧的臉所吸引,
你天天想見它,時時想看它……

想看一張佛的臉有什麼不好?
它給你帶來平靜、祥和、優美的內在體驗。
愛上真相有什麼不對?
那讓你清晰、自在,活得安詳和喜樂。
我們一生修行所尋覓和尋找的不就是它麼?

我不怕被真相迷住,
心智能和真相相遇、對視或長相廝守,
那是我的福氣。
真相是心智最自在的舞臺,
任何時候它們相逢,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我是那位發現草叢中的佛像,
我是那位去除佛像上雜草和污泥的人,
如果你被迷住了,不是被我迷住了,
你是被真相的面孔迷住了,
真相那麼有魅力,它吸引所有熱愛它的人。

如果人們喜歡我,
決不是喜歡我本人,他們喜歡的是真相;
如果我對人們有用,
決不是我本人有用,我拔出的真相有用。
我喜歡這個認識。

我的語言僅是一種提醒,
如果我能提醒到你,我很高興;
如果我提醒不到,我也很高興。
語言的作用只有那麼大,
我儘量讓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我清楚的知道我是誰、我在哪,
永遠不要強調我,
我只是一根指向月亮的手指,
當皎潔的月亮就在面前,
享受滿天的光輝,淡化小小的手指。

真相散發滿天的光輝,
它的魅力就在於:它使一切迷霧退去,
它使一切疑惑中止,
它導致清淨,它帶來自在,
有誰不喜歡真相呢?

如果你被真相迷住了,
這太正常了。
我喜歡被真相迷住,
我希望我拜倒在真相的面前,
我一直那樣做。

我的文字壘就一座心靈的道場,
在這裏,你不是艱苦的修行,
你的心是來休息、餐飲、享受和被滋養的。
如果你能在這裏感到喜悅和滿足,
三世諸佛也含笑。

心靈也是需要吃飯的,
如果有一個心靈的餐館,
能夠讓它飽食、滿足、快樂和健康成長,
愛這裏又有什麼問題呢?
你不是被我迷住了,心被它的美食迷住了。

真相是心靈的美食,
如果它愛上它,就讓它盡興吧。
帶著覺知,你可以去任何地方,
如果你的心迷戀了什麼,很好,

帶著覺知,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