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8日

菩薩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所謂菩薩度人,
並不是要讓你做大功大德,
並不是要讓你具備神通,
然後飛翔著尋找全世界需要幫助的人。

菩薩是一位安靜的人,
他本分的做他自己,
他像一棵春天的樹生長在秋天的樹林裏,
他像一盞燈掛在黑夜的荒原上……

如果因為他的存在,
能給人們一點點安慰,一點點信心,一點點光明,
他就心滿意足了,
他為了那一點點而努力。

當你行走在秋天的樹林裏,
你的眼睛被眼前一片衰木的景象所浸染,
突然你看到一棵春天的樹,
還掛著幾朵鮮豔的花,
你的眼睛被忽然拔亮了一下……
菩薩能給人這樣一種光亮他就心滿意足了。

當你夜行在茫茫的荒原上,
你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該往哪里去,
突然你看到一抹燈光,
心裏刹生起一股溫暖和希望,
於是你加快了腳步,開始朝那裏走去……
菩薩能給人這樣一種方向他就心滿意足了。

在人們都在散亂,在人們都在迷茫,
在人們都痛苦的時刻,突然你遇到一位
真正不放逸、清醒、喜樂,有些與眾不同的修行者時,
你增加了信心,
內心生起了想親近他,學習他,並想做他那樣人的想法……
菩薩能給人這樣一種嚮往他就心滿意足了。

菩薩不去有意識的改變人,
即便他能;
他只是在,然後等待人們自己去改變,
在他們看到光明、希望或榜樣的時候。

菩薩是一位極具耐心的等待者,
你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耐心的人,
菩薩耐心的等待你做夢,耐心的等待你醒來,
耐心地等待你認出自己的荒謬而改變……
菩薩是一位修行在等待中靜心的人。

菩薩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如果他是一棵能開花的樹,他使勁的開花;
如果他是一盞亮著的燈,他使勁地挑自己的燈焰;
如果他是一面鏡子,他天天拂拭自己上面的塵;
菩薩對自己用功,然後對世界有用。

菩薩沒有妄念,
有妄念的不是菩薩,
菩薩是正念生活的代表和象徵。
如果你是菩薩,
就要過一種正念正知的生活。

菩薩並不是一位老好人,
他是一位十分清晰的人;
菩薩並不是同情心氾濫,
他是一位安詳自律的人。

菩薩沒有攻擊性,
他沒有任何形式的暴力,
因為暴力和攻擊是恐懼的象徵,
恐懼是偏離現實存在的象徵,
而菩薩時刻紮根在清晰的現實裏,
恐懼無從生起。

菩薩是一位徹底沒有恐懼的人,
菩薩是一位百分之百不偏離的人,
菩薩熱愛如實的存在,對於他,
沒有任何一個念頭將他隔離現實,
沒有任何一個念頭扭曲如實的存在。

故事像蝴蝶飛翔在菩薩的世界,
蝴蝶落在樹上變成靜止的花朵,
沒有任何人間的故事能影響菩薩的心,
菩薩是一位真正具備真、善、美的人。

菩薩,菩薩,
美麗的名字,美麗的人;
菩薩,菩薩,
單純的存在,覺醒的心;

菩薩……



2014年10月24日

內在的轉化

奧修OSHO 靜心觀照 by 奧修OSHO 靜心觀照白雲之道通向開悟成道之路


一個真正具有宗教精神的人會全然的去生活,不否定任何事物,並且善用每一件事物。沒有任何事物需要被否定,如果有些什麼像是刺耳的音符,那只表示你還不能善用它。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善用,毒藥也能夠變成解藥,你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去蛻變它。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運用的話,有時甘露也會變成毒藥。

如果你知道如何去運用憤怒,那麼你將瞭解,憤怒可以帶給你一種敏銳的存在狀態,就像是一把磨利的劍一樣。正確的運用憤怒將會為你帶來一種銳利感,帶來一股光亮且巨大的生命力;而正確的運用性行為將會讓你充滿了愛,以至於你能夠不斷地用各種方式分享愛,而且永不枯竭。正確的運用性行為能夠讓你獲得再生,在一般平凡的狀態下,性行為繁衍子孫,但是在非凡的狀態下,它能夠讓你內在最深的存在因此而誕生。

讓我告訴你,不論你擁有些什麼,它們都必須被善加運用,因為沒有什麼是無用的,所有,永遠不要嫌棄你內在的任何部分,否則遲早有一天你會感到後悔。所有一切都必須被善加運用,你唯一需要的只是變得更具有洞悉力、更細心、更覺知,並且開始洞悉你內在的狀況,看看你如何讓內在的種種狀況達到更高的和諧,就只是如此而已。

現在的你,內在還是充滿了人群,你還不是一個完整的個體。現在的你還不是一道彩虹,因為所有的顏色還散落於不同的地方,各自為政,沒有一個中心。現在的你只是一個噪音,還不是音樂。但是要記得,這個噪音裏存在著所有的音符,你只要重新安排它們,以一種更美好、更藝術的方式來安排,它們將會成為美妙的音樂。而唯一需要的就只是帶著美感,深入洞悉你的內在。



2014年10月21日

你要非常小心的選擇你的敵人.......




奧修,叛逆怎麼能夠是接受的、女性化的、說「是」的呢?它令人覺得很像是一種對所有老舊事情說的「不」。它是否只是覺知與愛呢?

 奧修:
      革命是「不」,叛逆是「是」。革命是負面的,叛逆是正面的。革命對一切錯誤的、不應該是的東西說「不」。叛逆對一切美的、好的東西說「是」。革命是過去導向的,叛逆是現在導向的。它們並不是同義詞。

       革命是毀滅性的,叛逆是創造性的。革命永遠無法是女性化的、接受的、說「是」的。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叛逆一直都是女性化的、接受的、說「是」的。

       我在談論的是叛逆,而不是革命。革命是政治的,叛逆是靈性的。革命屬於群眾,叛逆是個人的。你能夠成為一個叛逆者,而且不需要任何人和你一起——你獨自一人就能夠成為一個叛逆者。但是你獨自一人無法成為一個革命家;你將需要一個龐大的組織,你的背後將需要一個龐大的武力。

       而問題是——這是必須要了解的最有意義的一件事——當你與某人戰鬥時,漸漸的,你會變得像你的敵人一樣。事情註定會如此,事情遵循著一種特定的自然程序。如果你必須與某人戰鬥,你就必須變得像他一樣;否則你將無法與他戰鬥。要非常小心的選擇你的敵人。選擇朋友可以不必太小心——他們不會對你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是敵人則是非常決定性的因素。

       所有的革命都因為敵人而失敗。敵人決定了整件事情。俄國的沙皇決定了共產黨的架構;沙皇決定了史達林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事實證明史達林比任何沙皇都還要像沙皇,事實證明他比任何的「恐怖伊凡」都恐怖得多。

       因為與沙皇戰鬥、因為與沙皇的帝國主義架構戰鬥,他們學到了整個策略,他們學到了所有的戰術。等到他們掌權之時,他們已經被沙皇、被他們的敵人完美的修飾過了。等到他們掌權之時,他們開始以同樣的方式對付敵人,就像沙皇曾經對他們做過的一樣。

       你可以在全世界一再的看到這種事。現在這種事正在伊朗發生。皇室消失了,而一種更差勁的政權取而代之。事實證明柯梅尼至少比皇室還要暴力十倍。柯梅尼從皇室學到了整個策略,他的一生都在受苦受難。那變成了他的學校。現在,為了報復,他正在證明自己比皇室還要像皇室。現在,每天都有幾百人被處決、殺害。

       這種事總是在發生:革命失敗了,因為革命是反應的動作。永遠不要做革命家:要做一個叛逆者。叛逆者不反對過去,過去甚至不值得被反對。反對過去就是專注於過去,反對過去,你就是在對它付出過多的關注。反對過去,你就是被它催眠了。

       有一些人支持過去——他們被催眠了。而有一些人反對過去——他們被催眠了。叛逆者是那個看到了過去之徒勞無功的人,而不會去為了拋棄它而戰鬥。如果你戰鬥,它將會黏著你;如果你戰鬥,你就必須黏著它。它將會變成你的定義。別讓過去來定義你,你只要滑出它就好,就像蛇脫出它的舊皮一樣——甚至永遠不要往回看。那就是叛逆者之道。

       我教你們的是叛逆者之道。那就是宗教之道——宗教是叛逆,不是革命。它給予個人極大的尊重。只要滑出過去,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成為叛逆者。沒有必要與過去掙扎——它已經不在了。而如果你繼續戰鬥的話……你並沒有那麼長的生命。過去是很長的——有幾百萬年之久——在一個頂多只有七、八十年的生命中你要如何與它戰鬥呢?在這短短的生命中,你要如何與如此巨大、龐大的過去戰鬥呢?

       唯一明智的方式就是滑過它,沒有與它戰鬥的必要。而這件事必須在許多層面上被了解。

       在政治上,人們與過去戰鬥——印度教的過去、基督教的過去、回教的過去——而他們卻變得像他們在戰鬥的過去一樣。在心理上,自從佛洛伊德以來,人們就一直在與個人自身的過去戰鬥——童年的創傷。那也是很大的過去,如果你必須篩選它、與它戰鬥然後讓每件事都變成對的,你的整個現在與未來就會被浪費於其中。過去已經被浪費掉了,現在會被浪費在心理分析之中,而整個未來你將會戰鬥、與過去戰鬥。與過去戰鬥就是與影子戰鬥——你怎麼能夠贏呢?你怎麼能夠勝過影子呢?它一開始就不存在。你必須做的只是看清它是影子!

       那就是心理學與宗教對生命看法的基本不同之處。宗教只說:「要更靜心、更覺知。要在當下!」在那個覺知中、在那個水晶般清澈的意識中,你會看到過去是一種不必要的負擔——你不需要攜帶它。沒有人強迫你攜帶它;是你自己在攜帶它的,那是你的決定。

       你的父母並沒有增強它……它已經過去了!徘徊不去的只是影子。若你看清那只是影子,你就自由了。在那個看清當中就是自由。在那個了解當中就是解放。然後你所有的能量都能夠處在當下。然後你就能夠開花結果。然後你的生命就能夠擁有某種滿足、某種喜悅、某種慶祝。

       革命是反對過去而贊成未來的——這兩者都不存在。過去是不再,而未來是還沒。革命只由過去與未來構成:反對過去而贊成某種未來的烏托邦。「烏托邦」這個字是非常美的,它在字面上的意思是「那個永遠不會來臨的」。

       叛逆由現在構成,也只由現在構成。它不關心過去,它不關心未來。它會愛、會生活、會跳舞唱歌,但是它的空間是此地,而它的時間是此時。然後你就能夠成為女性化的,然後你就能夠成為接受的,然後你就能夠成為說「是」的。


阿南朵《財富與你的關係》工作坊




2014年10月17日

我是一名內觀者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在世間,
你給我什麼身份我都不想要;
如果我想要一個,
那是:我想是一名內觀者。

內觀者是美好的,
是有滋有味的生活者;
他時刻清晰、安詳、寧靜、自然,
凡事從不顛倒。

內觀者既無我又獨立,
他與周遭的一切既親密無間又毫無關係;
內觀者不與任何事物糾纏,
事情開始了就開始了,結束了就結束了。

時時刻刻,
他的心地純淨,他的生活乾淨。
在內觀者眼裏,
沒有任何想挽留的,也沒有未完成的。

內觀者是觀夢者,
內觀者超越所有的夢想。
內觀者是自己的主人,
情緒的主人,信念的主人,一切法的主人。

當然,
內觀者並不執著內觀者的身份,
也並不執著內觀其事,
他只是清醒的見證一切諸法如夢如幻。

內觀者是活在當下的活典範,活標準。
他是一面清晰的鏡子,
如實地照見周圍的一切,
也讓周圍的人看見他們自己的臉、自己的心。

內觀者只是
然後摩尼寶珠一般的照見自己,照見他人;
他是宇宙中醒來的最奇異的妙寶,
變現山河大地、一切諸法而自身不變不現。

妙哉,這樣一種法,
妙哉,這樣一種用,
妙哉,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一切妙有相,
妙哉,內觀者醒來睹見這一切……

在世間,
我什麼身份都不想要;
如果我想要一個身份,

我願意說:我是一名內觀者。



2014年10月15日

我們單獨的出生,我們也會單獨的死去



為什麼現代人覺得如此孤獨?

 奧修:
      人總是會覺得孤獨,因為人基本上是單獨的。我們單獨的出生,我們也會單獨的死去。而在這當中我們只能夠假裝是在一起的。單獨還是不會受到影響。它會成為一道暗流,它會在地下流動。

      人一直都是單獨的,但是現代人對它更有感覺,因為現代人是人類第一次有足夠時間來思考自身的人。在過去,為了生活所需而掙扎使得人們從早到晚都被佔據了,而且他們也無法餵飽自己與小孩。

      那剛好是東方的情況,即使在今日也是如此。在印度鄉下的現代人是不會覺得孤獨的。他完全沒有時間去感受任何事情!他覺得飢餓,而不是孤獨;他需要一個住所、一間屋子。這些事情——孤獨的感覺——他是負擔不起的。這些感覺只有在社會變得有點富足的時候才會開始浮現出來。

      當人們衣食充足、有良好的住所、良好的職業時——當生活中的普通需要被滿足時,生命中的真正問題才會出現。然後一個人突然間會察覺:「我是孤獨的,甚至在群眾中我都是孤獨的。」這是一種更高等的需求。需求是有階級的。

       首先是生理的需求。如果生理的需求沒有被滿足,你就不會有心理的需求。一旦生理需求被滿足了,那麼心理需求就會出現——那是更高等的需求。一個人會想到音樂、詩、繪畫;一個人會想到藝術、審美——那些是更高等的需求。一個人會想到莎士比亞、米爾頓、卡利達斯、泰戈爾、紀伯倫;一個人會想到華格納、貝多芬、達文西、梵谷、畢卡索……。這些是更高等的需求。

       一個飢餓的人無法了解貝多芬。不論音樂多偉大,都無法填滿他的肚子。他餓到想吃了音樂家,而不是聽他的音樂。他不會去管藝術的偉大作品,他反而會對馬克斯以及他的共產主義宣言產生興趣。一旦生理的需求滿足了,心理的需求才會出現。

       你會很驚訝:我接到許多來自蘇聯的信件。這些信件甚至無法直接寫給我,因為那樣的話信就永遠不會到了。首先是蘇聯政府,然後是印度政府……。如果只有印度政府的話還有機會。但是蘇聯政府……他們是非常有辦法的。所以那些信件先交給前往瑞士的訪客、觀光客,然後那些信被放在倫敦、柏林或巴黎,然後才會到我這裡。

       許多人寫著他們想來這裡,但是那是不可能的。有人在讀我的書,但是那是以一種地下的方式。那些書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的手上……但是在共產國家中你無法把我的書帶在身上。

       蘇俄越來越接近生理需求被滿足的那個點,然後心理需求會出現,而靈性需求在這個階級中是最高等的需求。一旦心理需求被滿足了——你聽過了偉大的音樂、你看過了偉大的繪畫、你讀過了偉大的詩——然後呢?遲早那些東西也會變成遊戲、美麗的遊戲,但是所有的遊戲都是一樣的。

       然後那最終的會開始敲你的門,而當那最終的敲你的門之時,你會感覺到真正的孤獨、這整個宇宙中的孤獨。而那就是靜心的起點。如果你覺得孤獨,而如果你的孤獨感有某種穿透力、強度、熱情在其中,那麼你就會開始靜心。

       靜心是一種與自己的孤獨達成協議的方式,是與自己孤獨會合而不是逃走的方式,是鑽入它並且看看它到底是什麼的方式。然後你會很驚訝。如果你進入了你的孤獨你將會很驚訝:在它的中心,它一點也不孤獨——在那裡的是單獨,而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現象。

       周圍由孤獨構成,而中心是由單獨構成的。周圍由孤獨構成。一旦你認識了你美麗的單獨,你將會成為一個完全不同的人——你永遠不會覺得孤獨。甚至在山上、在沙漠中你都不會覺得孤獨——因為在你的單獨中你知道神與你同在,在你的單獨中你深深的根植於神,誰會在意是否有別人在外面呢?你的內在如此的充滿、富足……

       現在,甚至在群眾中你都是孤獨的。而我要說:如果你了解你的單獨,甚至在你的孤獨中你都不會孤獨。

       但是現代人正在受苦……

       伊拉離開了大學,他揹起了背包然後展開了搭便車環遊美國的行動。在他進行了一年多之後,他打電話回家。

       「哈囉,媽。你還好嗎?」

       「還好。你什麼時候要回來?我會做碎豬肝、雞湯、烤肉給你吃。」

       「我還在很遠的地方。」

       「哦,」這絕望的女人哭著:「只要回家我就會做你最喜歡的燕麥小餅乾。」

       「我不喜歡吃燕麥小餅乾啊!」

      「你不喜歡?」

      「喂,這支電話是57682號嗎?」

      「不是!」

      「那我一定是打錯電話了。」

       「你的意思是說你不來了嗎?」

       人們真的是很孤獨。這個女人問:「你的意思是說你不來了嗎?」人類從來沒有這麼孤獨過,因為人類在以前從來無法滿足最低的慾望、需求。在西方,人類第一次有能力滿足所有最低的慾望,現在較高的慾望正在冒出來。這是個好預兆。它看起來像個詛咒——它並不是——它是一種偽裝的福氣。

       西方轉變成東方的日子來臨了。不幸的是東方正在轉變成西方。人類似乎是那麼的愚蠢。在西方變成東方的時刻,你會發現東方變成了西方。悲傷的迴轉木馬以這種方式繼續下去……

       你可以在這裡看得到。為什麼你在這裡看不到很多印度人呢?這不是他們的需求。我在此分享的東西與他們無關。這種慾望還沒有出現。甚至當他們來的時候,他們也不會問關於靜心的問題,他們不會問關於門徒的問題,他們不會問關於愛的問題——不,一點也不。

       前幾天我接到一封信,上面說:「為什麼你不蓋一些醫院、一些學校呢?……為什麼你不教導門徒要去服務窮人呢?」窮人已經被服務了很久,而他們仍然是貧窮的。貧窮無法藉由服務窮人被摧毀——至少那是可以確定的。貧窮唯有在給予窮人生命的新視野時才能夠被摧毀。他們窮,是因為他們的哲學,他們窮,是因為他們對生命的態度。他們窮是因為他們自己的關係!他們不需要同情:他們需要教育。他們不需要服務:他們要被搖醒而進入覺知。但是沒人想要從自己的美夢與沉睡中被搖醒。因此他們對我生氣。

       已經有醫院了,還可以再多蓋幾間。已經有學校了,還可以再多蓋幾間。但是那將不會有幫助。那就像用湯匙把顏料倒入大海一樣:那將不會為大海染上顏色。

       我們必須改變整個基礎。為什麼印度幾世紀以來還是這麼窮呢?原因一定是非常深刻的。原因是印度頭腦是否定生命的。原因是印度頭腦活在區別之中:這個世界和那個世界。原因是印度頭腦反對物質主義。如果你反對物質主義你就會貧窮,而那是你自己的決定,那麼它就是你自己決定的命運。

      真正的靈性必須建立在科學的物質主義之上。物質與意識並不是兩回事,就像身體與意識不是兩回事一樣——那是同一現象的兩面。這個世界必須被愛惜,然後這個世界才會讓步,才會把它的秘密給你。

       西方犯了一個錯,那就是沒有靈性主義,只要物質主義就夠了。所以他們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了,但是更高等的需求正在折磨他們,讓他們自殺或發瘋。而東方犯了一個錯:靈性主義可以沒有物質主義而存在,所以東方變得像是一個沒有身體的鬼魂、靈魂一樣。西方是一具沒有靈魂的身體、屍體,而東方是一個沒有身體的鬼魂、靈魂。

       我在此的努力就是想辦法讓東方與西方靠得越來越近,好讓每個人都能夠既擁有身體也擁有靈魂。物質主義與靈性主義應該是同一個生命視野的兩面。那麼貧窮將會消失。地球已經夠富足了,再加上人類的聰明——我們可以讓地球更加的富足。

       但是你們看不到印度人在這裡,沒有很多,只有非常少的印度人在這裡。那些少數人是夠聰明的人,他們可以看到即使較低的慾望被滿足了,還是沒有東西會被滿足。那些少數人雖然生於東方,卻是真正的現代人。他們已經看到了西方發生的事。即使印度富有了——這種事將會發生,西方是不快樂的,即使印度富有了也不會變得更快樂。所以快樂必須到其他的層面去尋找。

       那個層面就是:進入你的孤獨,直到遇見單獨為止。第一個孤獨的瞥見就是三托歷。第二個瞥見、第二個三托歷是:你變得根植於你的單獨之上。而第三個、最終的三托歷,也就是我們在印度稱為三摩地的東西,就是你與你的單獨不再分離的狀態——你就是你的單獨。


      然後一個人會開始像噴泉一樣的洋溢。由那種單獨之中出現了愛的芳香,由那種單獨之中出現了創造力——因為由那種單獨之中神會開始流動。你變成了一根中空的竹子……神開始唱歌。但是這首歌永遠是屬於神的。



2014年10月7日

擁有聖心,免受苦厄

圓覺道場 by 一念行者

1
 不管你在哪里,
你都在你該在的地方;
不管你做什麼,
你都在該做你該做的。

天地間沒有錯誤,
即使錯,那也錯的非常對;
不管你是誰,
你在代表上帝而活、而作為。

這世界有完美的秩序,
它表面上的混亂是那完美秩序的一部分;
對此清醒的人不再追求完美、製造完美,
因為那一切本就完美。

2

以靜止的眼光觀察一切,
天地萬物完美的無以復加。
萬有只是純然的存在,
一切乾淨得像剛剛用雪水洗過。

以用智慧清洗過的雙眼看向人間:
幸福的人像一朵花在燦爛的開,
痛苦的人像正在一場噩夢中……
然而,兩者不真實,都是夢一般的。

因為清晰確定地看到,
夢彌漫在世間,
因此聖人面對——
好沒有什麼可執著的,壞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3

聖人不擔心眾生,
不為眾生的苦而苦,
它活出自己的光,
照到最先打開睡眼的人。

如果你快樂的走向佛,
佛報以微笑;
如果你哭述著走向佛,
佛報以微笑。

一位佛總是以最安詳的樣子,
以最少的語言,
來幫你走出你的故事——
讓你看到原本就沒什麼問題,不管發生什麼。

4

不管你認為發生了什麼,
你一直是好好的,一切一直好好的,
你只是掉進了一些虛妄黑暗的故事,
一位元佛的最大貢獻是幫你認識到這一點。

當周圍人都在慌亂,
你能保持安靜嗎?
你能走出自己的故事而處在淨定的彼岸嗎?
讓自己登上岸再來救水中的同伴。

一個人溺水的人是無法救另一個溺水的人的,
如果你來求佛救一個溺水的人,
他會先來救你——
因為你也是一個溺水的,且你是離他最近的。

5

如果你的親人進了牢獄,
如果你的至愛得了重病,
不要慌張,
先靜息自己心中的亂象,再來一個個的幫。

請記住,
一切發生的都是該發生的,
所有的發生都充滿著無盡的善,
在採取行動之前,最好充分的、真正的認識到這些。

因果在世間完美的運作,
聖人是那最安詳的看客,
他偶爾垂手救起一隻落水的螞蟻,
只因旁邊的小孩那麼說。

6

不管你是誰,
必須具備聖心,
因為聖心才是真正的菩薩,
打撈你於苦海而不出錯。

當我們安靜下來,
會發現基本的善:
生活中發生的一切都是為促使我們
去找或找到這顆聖心的。

擁有聖心,
就像擁有一張巨大的網,
將所有溺水的人從水中一網撈出,
免于不再遭受任何苦厄。

7

聖心是覺知心,
聖心是平等心,
聖心是光明心,
聖心是解脫心。

聖心無染,聖心無對,
聖心無我,聖心無苦;
聖心清晰,聖心不亂,
聖心自在,聖心安樂。

聖心並非難得,
人人有而被沒。
去垢洗汙,

擁有聖心,免受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