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

自由書寫029:從悉達多對親情的放下,看自己對工作和金錢的執著

 阿郎撰寫

悉達多的掙扎與我的共鳴

近期讀了《流浪者之歌》,書中好多地方我都很有感觸,對於悉達多「放下親情」的段落也是如此。我在想,是要經歷怎樣的痛、多少的期待落空,才能大徹大悟的「放手」。


這個「放手」兩個字,被很多人說到爛,但真正做到的,又有幾人?一題到「放下」,也許有人會覺得倒胃口:「又是那一套」。但是,當你被困在某種生活情境中,而你有意識到,這源頭是來自頭腦中的某些念頭時,你就會知道,要不受到那些念頭的影響,有多麼的困難。


比如自己對於金錢的執著、對於工作的厭倦又被經濟追著跑的無奈,那種進不得退無路的「被困住」感受,深深折磨著自己。於是,悉達多的「放下」,在我自己工作與金錢的信念中,能否提供一個突破口呢?

悉達多的故事:親情執著的映照

悉達多曾為人子,當年他不顧父母的期待,堅決的放棄婆羅門身份,而選擇修行。他的父母顯然遭受極大的痛苦,但他還是不曾動搖過。而今,當他看著眼前的兒子,卻想要從修行人,成為世俗人的堅決決定,他也感到極大的痛苦,畢竟,他所作的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著想阿,但兒子依然堅決著選擇自己想要的道路。


這種期待落空的痛苦、那種心被撕裂、想不通又不願放手的痛,深深的困住了他,也破壞了自己以為平靜無波的道心。


而身旁的那位智者朋友,靜靜的看著他的一切,並不多言,只是陪伴,只是不斷要他傾聽大河的教導。而最終,他放下了,但不是漠不關心的那一種,而是領悟到,萬物皆有其道。


過去身為人子的悉達多、如今為人父的悉達多,當年他對父母親做的、如今他承受他的兒子對他做的。當年他對自己選擇的堅決、如今面對兒子對自己選擇的堅決,他了解到,父母是對的、兒子也是對的。


有什麼可以強求與控制呢?那種痛讓他最終領悟,也讓他學會了允許與順應。他放下的,不只是事情的發展,更是頭腦念頭對他的控制,他超越了那些控制他影響他的念頭了。


自我的反思:工作與金錢的「親情」

兒子的期待、父母的期待,該聽誰的?而我對於工作是否也藏著某種深深的期待呢?當現實與期待不符時,我的失落與痛苦,是否便是來自於這份期待呢?


「穩定的工作」本身,是否便是一個不合現實的期待?我無法接受工作與金錢的狀態,就像悉達多無法接受兒子的選擇那樣,我也正在經歷故事中的悉達多,這種期望與現實的拉扯,讓我有種被困住的感受。


悉達多傾聽大河,那我的大河又在哪?我書寫,不斷的書寫,我的內心以無聲之聲向我傾訴。是的,我在靜心中,靠近了那條大河,原來,那條河就在我的靜心之中,而那是否也是悉達多的那條河呢?


學習「放下」:行動與心態的轉變

放下執著,而非放棄責任:

悉達多放下對兒子的期待,這不是消極、也不是逃避。他依然深愛著他的兒子,但他放下了自己頭腦中,那個「必須怎樣」的僵化期待和控制慾。他放下的,不是責任,而是執著。那種期待是一種執著,越是期待,越是執著。他的「放下」,並非不愛,而是讓愛以更自由、更不帶執著的方式存在。


尋找我的「擺渡」方式:

悉達多最終成為了那條河的擺渡人,這令我深深著迷,也令我反思。在我目前的狀態,能否找到也像「擺渡人」那樣,提供價值、服務他人的機會,即使這價值不直接體現在金錢上,我也甘之如飴?我不知道,於是,我寫下這篇文章,我寫下了自己對金錢焦慮的覺察、對工作意義的探索,如果也能觸動你的內心,那就足夠了。


接受「流動」:

我的生活如同那條大河,生活中的工作和金錢也是流動的。悉達多透過傾聽大河的呢喃,悟透了變化的必然。我想向他學習,去接受一切變化,允許自己去探索任何新的可能性,哪怕只是一些小小的嘗試。


當下的覺察:

我不知道開悟是什麼,也不特別追求它。但對我來說,開悟是一個持續的旅程,存在於每個當下的覺察中,它不是一個完美不再變化的終極。於是,當我又再一次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時,那都是一個機會,而我使用書寫,與自己對話的方式來觀察內在、傾聽那條河流對我的低語。


結論:在不安中尋找平靜

雖然它只是一本書、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我希望藉由它,來幫助我自己重新看待工作、金錢及生活。


我還在學習的道路上,學習傾聽、學習「放下」。我50多歲了,仍然感到迷茫、仍然對外在有著許多的期待與執著。所以我繼續探索,我想,這探索的本身,便足以構成這一趟生命最有意義的旅程。我的生命就是這條河,我所經歷的抱怨、迷茫、對一些事物的熱愛與厭惡,都是這條河的一部分,我試著接受它的流動,而不是抗拒它。我將這次心得寫成文字,這些文字就是我的「渡船」,用來擺渡我自己過河。


你呢?面對生活中的眾多痛苦時,又是用怎樣的方式去面對?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你自己渡河的方式,或者與我一起共乘這艘小船,繼續前進。

 

2025年6月27日

阿甘投資法讀後心得

阿甘投資法:簡單、重複、堅持的投資哲學

阿甘投資法

一套簡單、重複、堅持的投資哲學,跑出您的財富自由之路。

什麼是阿甘投資法?

靈感源自電影《阿甘正傳》主角的精神:「簡單、重複、堅持」。這套投資哲學捨棄了複雜的市場分析與短期預測,相信長期的複利效果。它的精髓就像阿甘一樣,在投資的道路上,專注地「一直跑下去」。

五大核心概念

點擊下方標籤,探索阿甘投資法的基石。

核心概念 1:簡單化 (KISS 原則)

選擇標的:專注於容易理解、廣泛追蹤市場的**指數型基金 (ETF)**。ETF讓您用小錢一次買進一籃子公司,自然分散風險。

避免複雜:不需追逐熱門個股,也無需盲從複雜的金融產品。簡單的策略,往往最有效。

理念:相信大範圍市場的長期成長,而非少數贏家的短期表現。專注於參與整體經濟的成長紅利。

ETF 具體操作策略

阿甘投資法如何應用在熱門的ETF上?

選擇您的ETF

0050 元大台灣50 (台股大盤成長型)

目標:追求資本利得,相信台灣整體經濟成長潛力。

  • 核心操作:每月/季固定投入,有額外閒置資金(如年終)可直接加碼。
  • 信念:長期來看,台灣市值前50大企業的整體價值會持續增長。
  • 適合對象:想參與台股大盤成長,追求長期資產增值的投資人。

為什麼阿甘投資法適合您?

🎓

極低門檻

無需專業金融知識,新手也能輕鬆上手。

⏱️

省時省力

不需花費大量時間看盤、研究個股。

🛡️

對抗人性

用紀律克服恐懼與貪婪,減少情緒化決策。

🎯

實現長期目標

穩健累積資產,為退休等目標打下基礎。

準備好開始了嗎?

阿甘投資法是一套簡單、強大且可實踐的財富累積策略。現在就設定您的定期定額計畫,然後...堅持下去!

* 投資有風險,請評估自身情況並使用閒置資金投資。

© 2025 阿甘投資法學習網頁. 僅供教育與示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