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撰寫
最近身邊的朋友遭遇到家庭的一些風暴,裡頭的情節與大部分的家庭問題,幾乎都很雷同,所以讓我以自身感受來聊聊其中的一個議題:「為你好的父母」。
現況面:
大部分的父母親都是疼愛子女、關心子女,總是為了子女好,所以會做出某種程度的犧牲奉獻。期待子女成龍成鳳,所以會要求子女很多事情。這些要求的出發點都是良善的、是為你好的,所以經常會不准你作這個、要求你遵守那個、希望你成為這樣、期盼你取得怎樣的成績等等。
我想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在這樣的父母要求與期待中長大的。我們長大後,也很容易會以這樣的方式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渴望面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幾乎是人的天性,看看孩子, 孩子幾乎是個小野人。他不懂傳統、也不知道社會,他只知道身邊的家人。他不知道文化,也不知道宗教,但他跟神一樣自由自在。你可以說,他不需學習便已經完整的做他自己。他是自由的,或者說,自由是透過小孩來展現在世人眼前。
衝突面
小孩最終必須被納入社會體系中,他必須進入社會中、融入各式各樣的體系之中。這些體系不可能放任他繼續這樣自由自在,所以會有很多規矩、很多命令、很多期望、很多制約,都會降臨在他身上。不可能對他放任自由,父母親了解這些,因為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所以為了自己小孩的未來,父母親從小便會出於好意,而有輕微或過份的管控。他們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朝向更美善的方向前進,所以,父母親開始出現支配小孩的衝動與慾望,名義是:「我是為了你好」。
你可以反抗惡毒的父母親,因為你會有一個完美的好理由。但你怎麼能攻擊對你這麼好、為你犧牲奉獻那麼多的父母親呢?你怎麼能反叛這樣良善對你的父母親呢?那會讓我感到自責、愧疚與不孝順。但自己的自由怎麼辦呢?那幾乎是天性,渴望做自己幾乎是天性,顯然,衝突是必然的。
父母從小就是我的天、不可違逆的天,他們待我如此的無私,縱然有要求與命令,也都是為我好。而我的自由顯然造成了他們的痛苦,顯然「做我自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於是乎,從小,我們便開始學會壓抑、學會成為別人心中的那個樣子,至少,那會讓父母親很開心、為我的表現感到驕傲。
與自己分裂的行為便開始了,甚至會排斥心中渴望的那個自己。
出口
過份的好意是有害的。好的父母親,很容易製造壞孩子。這裡的壞,還可以擴大的解讀,比如不快樂、刻板、嚴肅等等。我們或多或少都受到「出於良善理由」的受支配的痛苦。那種無法隨心所欲、自由自在過日子的苦悶,隨處可見。
一、正視自己的確有這個情況,它並非嘴巴承認而已,而是真的觀察到自己的念頭、行為、語言中,都隱含著這成份在裡頭,它幾乎藏在我們的無意識之中,默默的、深深的影響著我們。
二、「成為自己生活情境的主人」。如果你成功,你會認為是自己的努力,但如果失敗,你卻會怪罪環境或別人,這就不是成為生活情境主人的態度。你也許無法改變你的際遇,但你可以「選擇」如何解讀自己的際遇。為自己負責,為自己的人生選擇你的下一步、選擇回應父母親期待的其他可能方式。成也自己、敗也自己,這樣你才能為自己「完全執政」。
三、重新檢視自己頭腦中批判自己的那些念頭。如果你害怕你的行為會讓父母親失望難過,那麼反問自己:如果不那樣做,我是否同樣也會難過?在選擇讓自己難過與讓父母親難過的衝突中,有沒有可能讓父母親了解你渴望的生活,以及你真心體會父母親的苦心,透過「真誠的對話」、「平等的對話」、「心平氣和的對話」。
四、請培養「勇氣」。因為「改變」是我們許多人都會害怕甚至抗拒的事。要有所改變,通常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現況、去做不同的作為。而要有嶄新的作為,往往必須做些自己不喜歡的事、甚至害怕去做的事。這是一種突破,而突破通常意味著你需要和過去的行為與態度做出切割,這表示你很有可能會面臨父母親的責罵,更重要的,你將面臨一直被你壓抑在無意識中,深怕惹父母親不開心的種種情境。
小結
想要牢牢抓住你愛的人,有時候反而會將對方推的離你更遠。你越是在乎那個人,你越會受到那個人的傷害。這世界雖然總是二元對立,卻總是二元並存。過份的好意是有害的,而想從那受害者循環中脫身,是需要強烈的「自願改變的意願」來推動。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出於自身生活的體驗,以及觀察別人生活的感悟。它並非代表全部,也不是什麼答案。你可以嗤之以鼻,但在這樣做的同時,請意識到自己頭腦中那批判的聲音。請回過頭去面對那「應該那樣才對」的念頭,你會發現,除了念頭,哪裡什麼都沒有,包含你一直放在嘴巴上的「我」。